2018年《奇遇人生》第一季開播後驚豔了不少觀眾,首播當晚便以9.3的豆瓣高分從眾多綜藝中脫穎而出,直到現在仍保持在8.9分的高水平。
在娛樂當道,真人秀遍地開花的當下,《奇遇人生》憑藉「紀錄片+綜藝真人秀」深度結合的形式在綜藝中獨樹一幟,一期一場奇遇,發起人與明星嘉賓開啟一場沒有劇本的旅行,感悟自我人生。
《奇遇人生》終於在10月22日晚迎來第二季的開播。因為有珠玉在前,觀眾紛紛抱有很高的期待,期待著不一樣的驚喜,然而節目首播當晚,在25954播放熱度下,卻收到7.5分的豆瓣評分,截至發稿,TOP君發現豆瓣評分又跌到了7.1分。
原班人馬回歸竟然遭遇了口碑滑鐵盧,有強勢製作團隊保底,明星嘉賓的加持,甚至升級節目主題,還創新加入素人故事線,連剪輯手法也不單單如第一季般紀實,到底是哪一環出了問題,導致開播的口碑落差?
《奇遇人生》原班人馬回歸
毀譽參半
盼望了一年,終於在10月10日等來《奇遇人生》第二季的官宣定檔的消息。此前無論是官方發布的預熱物料還是文案,一貫的精緻、走心,從沒讓大家失望。從6月的啟程預告海報,到7月爆料的明星嘉賓,一直吸引著粉絲的關注。
10月官微發布了創意又充滿深意的概念動態海報,直接驚豔到觀眾,最後走心預告的發布將觀眾對節目的期待推向高潮。
帶著第一季的驚喜,TOP君22日準點的守在手機前,等著《奇遇人生》第二季的播出。開場幾個黑白人物特寫加上寫實唯美的畫面,震撼了TOP君,果然是攝影大拿,紀錄的質感,風景的美感,讓人看著就賞心悅目。
不過雖然還是原班人馬的手筆,但新一季的《奇遇人生》在內容上還是做了很多創新。在開播前導演趙琦對媒體表示,節目主題從第一季的「環境與人」的自然關係進階為「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其次,第二季採用明星+素人雙故事線敘事結構。鏡頭不再只對準明星嘉賓,素人嘉賓也佔據了相當的篇幅,用他們的經歷來觸動嘉賓,進而讓星素在短時間的交匯中體悟人生。
TOP君還發現,第一期的《奇遇人生》不再是紀實感的順序剪輯,而是採用了插敘的方式,增加了嘉賓獨白,和採訪對話。節目開始,是騎行者徐玉坤和楊穎最後一天分坐在餐桌兩邊吃飯的場景,楊穎說「如果我們天天跟你一樣騎,我覺得現在肯定不行。」老人說「那你們真騎不了,不說你們騎不了,我認為別的人也不行。」簡單的對話已經暗示了這場騎行過程一定是困難重重。
如此全新回歸,明明很豐滿,但看起來卻向第一期嘉賓一樣的骨感,原本是明星在離開熙攘繁雜的生活,沉浸式投入到素人的生活,體驗素人的生活經歷,發現不一樣的自己。但是在楊穎與徐玉坤的騎行的5天中,TOP君好像在看旅行版《變形記》,楊穎對騎行者徐玉坤的生活完全沒有代入感,開始就感覺像是上學路上在兜風;拖延時間還抱怨老人為何獨自出發;搭車追趕騎行老人;抱怨在野外住帳篷……
不過倒是能看出節目是沒有劇本、沒有套路的,但選擇充滿爭議的明星,與騎行老人之間卻沒能碰撞出應有的火花。而節目中幾段藝人的獨白和感悟甚至有點可笑,「逃避都是一時的事情,你也不能逃一輩子不用逃,立正挨打就好」、「人的選擇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沒有說選擇一定要特別好,無黑點。你做的好人家拍手鼓掌,你做的不好,人家罵你一輩子,但都是你自己做的事情,那就承擔所有的後果。」
更可笑的是,片尾的花絮中楊穎與發起人阿雅在商店裡挑選禮物,在路邊玩耍,難道在離開與老人騎行的時間裡,楊穎過得這麼瀟灑?
相反素人線的騎行老人徐玉坤才是撐起第一期節目的靈魂所在,12年的騎行中,經歷了外人的嘲諷,親人的阻撓,朋友的挖苦,最後憑藉心底的使命感完成了11萬公裡的騎行,走遍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亞、歐、澳25個國家,他說「我要用前進的歷程在證明我的力量」。
節目首期播出後,就引發眾多網友的討論,對於嘉賓楊穎的選擇充滿的兩級分化的評價。在導演趙琦看來「這個節目展現了世界的立體感和人性的多面性,節目嘉賓每一刻都在嘗試新的探索,感受新的奇遇,而作為觀眾來說,也是如此。」在他看來,明星是重要的社會資源,天然具有吸引力,「如果我們把這種吸引力用來聚焦社會公共領域,去吸引大家關注那些更有社會意義和價值的領域,不是更好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奇遇人生2》第一集也是成功的,它讓觀眾關注到那些不被大多數人理解的——騎行者。
紀錄片+綜藝真人秀
旅行綜藝不僅娛樂,更具深意
在綜藝節目垂直細分發展的趨勢下,旅行類節目也從原來以主持人旅遊體驗,科普知識,推薦美食美景的形式,向真人秀的轉變,通過娛樂、競技、明星加持等手段,增加旅遊類綜藝的看可看性、娛樂性。
近兩年旅遊類綜藝更是呈現多元化的發展,細分出多種品類,有親子遊的《爸爸去哪兒》;組團遊的《花兒與少年》《花樣年華》《花樣姐姐》;閨蜜遊的《閨蜜的完美旅行》《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夫妻遊的《魯豫的禮物》;探險遊的《跟著貝爾去冒險》;家庭遊《帶著爸媽去旅行》;明星單人遊的《跟著明道趣旅遊》《慢遊全世界》;妻子遊的《妻子的浪漫旅行》等。
基本套路就是,去著名景點遊玩+過程中節目組安排遊戲任務+24小時鏡頭記錄。而《奇遇人生》採用「紀錄片+綜藝真人秀」的跨界結合,成為旅遊類綜藝裡的清流。其他綜藝相比,少了些娛樂,多了些思考;忽視矛盾的設置,更重視過程的記錄。
就像第一季中,春夏追逐龍捲風,幾次都沒有成功,同行的馬克對她說「我是不能為你們製造一個龍捲風的,我只能帶你去感受大自然。」也像第二季中徐玉坤說「再大的困難面前,不生氣,不放棄。」
無劇本、無套路的真實記錄,展現了明星最本真的狀態,展現了比劇本更戲劇性的生活。正如導演趙琦所說,「我們相信人會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因為某個特別的際遇而開始發生某種轉變。這種轉變可能是因為你到了某個地方,也可能是因為你遇到了某個人,這種轉變在我們看來就是人生的一種『奇遇』。」
娛樂的形式千篇一律,精神內核才是萬裡挑一。作為旅遊類型的綜藝節目,《奇遇人生》展現了旅行只是一個方式和載體,而途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最好的哲學家,與夥伴之間的相互碰撞與磨合中感悟人生的奧秘。
騰訊視頻工作人員認為「將目光投給了在人生選擇中有著不同追求的素人,是用事實敘述著,平凡並不代表著平庸,只要善於挖掘和呈現,普通人的故事也能散發出驚人的力量。」
當我們將視角聚焦在平時被忽略的一類人——騎行者上,發現他們憑藉一輛單車,一包行囊,和一顆熾熱的心,因為心中所想,而克服一切阻礙走遍全國,走遍世界。
另外《奇遇人生》通過明星的加持,讓觀眾更加關注社會話題,更具人文關懷,體察真實世界中艱難生活的弱勢人群,呈現不同人生面臨的艱難和樂觀,更聚焦公益話題,體現其作為一檔高影響力綜藝的媒體責任和使命感。
對於首播豆瓣不高的開分,TOP君相信隨著節目的播出會有所改觀,畢竟節目的製作團隊相當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