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日本人膽顫的戚繼光,日本曾怎麼評價戚繼光?字字讓人感到無奈

2020-11-18 騰訊網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稱得上「民族英雄」稱號,並被人所熟知的歷史人物,在古代史上,戚繼光可謂是大名鼎鼎的一個。

生於1528年的戚繼光,在1544年,這個剛剛年僅17歲的小夥子,便登上了登州衛指揮僉事的職位,成為了明朝軍隊中的一個中下級將領,並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抗倭生涯。

1546年,山東沿海一帶飽受日本倭寇的侵擾。倭寇是13世紀到16世紀侵擾朝鮮半島以及我國沿海地區日本海盜集團的貶稱。當時的日本社會,在九州沿海一帶,那些無業游民和落魄武士聚集在一起,靠海吃海,做起了海盜行徑。嘉靖時期,他們和明王朝的海盜汪直、徐海勾結在一起,在我國沿海地區四處掠奪,引起了明王朝的震動。

此時任職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的戚繼光,目睹此景,義憤填膺,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以表達自我的志向。他在時任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推薦下,升任都指揮僉事一職,統籌調度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的軍事力量,在抗倭鬥爭中嶄露頭角。

1555年,抗倭成績突出的戚繼光,又被明廷調任浙江,任職都司僉事,負責防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大重鎮,在此期間,他給予了倭寇以沉重的打擊。

在浙江任職期間,戚繼光發現義烏、金華一帶的人士有著濃厚的尚武之風,作戰勇敢,悍不畏死,因此他大量招募該地區的民眾入伍,並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由此打造出了一支能徵善戰的「戚家軍」。

戚家軍橫空出世,從浙江到江西,從江西到福建,只要有倭寇的地方,就有戚家軍的身影,戚家軍獨創的「鴛鴦陣」戰法,牢不可破,讓倭寇死傷無數。《明史》評價說:「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與大奠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大猷老將務持重,繼光則飆發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戚繼光這樣一個令倭寇聞風喪膽的軍事將領,在日本人眼裡又是怎樣的一個評價呢?雖然是敵對雙方,但日本人自古就有尊崇強者的傳統,他們認為戚繼光非常了不起,能文能武,在文的方面,先後寫作了《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等軍事學著作,日本人將其奉為圭臬,認為是「軍人必讀之書」。

而對於戚繼光本人,日本人自然是又愛又恨,他們評價戚繼光是「十六世紀的軍事學者,擅長中國武術的軍事家」。同時他們在多方研究戚繼光之後,還給他取了一個有趣的外號,名叫「恐妻家」。那麼這一綽號又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在相關的歷史記載中,戚繼光的妻子王氏,也是將門虎女,史載她「威猛,曉暢軍機,常分麾佐公成功。」雖然王氏是戚繼光軍事上的好幫手,但在另一方面,她在戚繼光的眼裡,又是一個「妻管嚴」。

相傳一次戚繼光想要給王氏一個下馬威,於是滿身盔甲,誰知王氏見了絲毫不懼,反而怒喝戚繼光說:「所為何事?」戚繼光一看老婆的臉色,不由膽戰心驚地躬身施禮,說「請夫人閱兵」,由此日本人才詼諧地給他取了一個「恐妻家」的綽號。

參考資料:

《明史》、《止止堂集》、《練兵雜記》

相關焦點

  • 日本弓有一個奇葩設計,導致其威力巨大,戚繼光評價:中之必死
    日本有一種弓叫做和弓,和弓的設計很奇葩,就是長度要求至少要在2米以上,常規的日本和弓為2.2米,在弓中絕對算是大弓了。 我們都知道,古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是非常低的,即便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們的平均身高也僅為1.5米。
  • 戚繼光:野太刀很厲害然而日本槍法不足為慮
    日本浪人的高超武藝,尤其是日本刀及其刀法,令不少明人心驚膽戰。抗倭名將戚繼光也很欣賞日本刀,甚至還仿造了日本刀,並且以日本陰流刀法為基礎,創造了《辛酉刀法》,讓一部分士卒練習。然而,戚繼光粉的也只是野太刀罷了,並且只粉大號野太刀(五尺野太刀,160cm以上)對普通太刀和打刀,隻字未提。為何?因為明朝時期,中國雙手長劍和長刀早已失傳,雙手劍法和雙手刀法沒人會。
  • 戚繼光是一代戰神,在家裡卻是個懼內的人,這又是為何
    戚繼光害怕老婆不是一朝一夕,自從他們結婚之後,他老婆就比較強勢,事事都要表現得囂張跋扈,高人一等。整日面對這樣老婆,戚繼光的心情可想而知,整日陷入無法自拔的痛苦之中。最讓戚繼光感到無助的就是,這段婚姻還不能草草收場。因為戚繼光能有不一般的地位,全靠他嶽父大人的一路扶持。如果沒有他嶽父大人的提攜。戚繼光絕對不會出名那麼早。
  • 戚繼光到底多厲害?曾砍了上萬顆倭軍的頭,一聽名就讓人聞風喪膽
    自從北宋遼人開始入侵以來,似乎每個人都想從此分一杯羹:南宋時金人佔領,甚至日本在明朝就開始了進軍中原的野心。但時勢造就英雄,侵略中也會有英雄,比如:北宋的楊家將,南宋的嶽飛,談到抗日戰爭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是絕對有名的。
  • 戚繼光⑥ | 文韜武略 保家衛國——戚繼光
    戚繼光⑥ | 文韜武略 保家衛國——戚繼光 2021-01-08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未都收藏戚家刀: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刀原來是仿製日本腰刀?
    如今我們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兵器中,比較典型一類是歷經明清時代的" ",這是一種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研製出來的仿製日本腰刀,這種存世的武器,也被名家馬未都收藏過一把,這種裝備在戚家軍的手上如有神助。 在中日兩軍短兵相交的時候,發揮了極大的優勢,最終幫助國家守住了疆土。
  • 戚繼光手批公文,被明叛將帶到後金,發現戚繼光是這樣為官做人的
    戚繼光是抗倭名將、民族英雄、卓越的軍事家,其事跡激勵了無數後來人的報國信念和理想。但也有人詬病他收禮行賄、阿諛奉承權貴。如果真有這樣的事,也要看到他行事的本質和目的,是為了升官和發財,還是為了護國衛疆,保一方平安。很多對於戚繼光的推斷和評價也是非常主觀的,並不符合事實。不過,我們可以從歷史文檔中發現戚繼光的為人到底怎樣?
  • 都說戚繼光怕老婆,那戚繼光和他夫人之間發生了哪些趣事呢
    乃明朝時民族英雄戚繼光之髮妻,將門虎女。野史上說她「威猛,曉暢軍機,常分麾佐公成功」。 曾經在戚繼光率部抗擊日本倭寇時,台州一戰,王氏與「戚家軍」的家眷親屬居新河所城,守軍很少,大批日軍突襲,包圍了新河城,危急之下,王氏說服守城官兵,動員城中女人孩子,全部穿上「戚家軍」的軍服,大方地站於城上。倭寇匪首以為戚家軍的主力部隊在城中,嚇得扭頭後撤。
  • 戚繼光:一個卓越複雜真實的人
    前文說到了嚴格的紀律和不怕死的犧牲精神,讓戚繼光和戚家軍能打勝仗。當然這是他戰勝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軍隊的技術和能力。兵法戚家軍更注重協同作戰。會把12人分成一個小隊。隊員使用不同的兵器,遠攻進攻還有防禦性的兵器。這種叫做鴛鴦陣。
  • 戚繼光為什麼怕老婆
    戚繼光估計是受盡了委屈,於是一氣之下一跺腳:就這麼幹!砍死她!  約定的日子到了,手下全副武裝,埋伏在營內,戚繼光則派人去請自己的老婆進營。  老婆大人如約前來,她進入營房,看著周圍手持刀劍的士兵,毫不畏懼,還大聲喝問戚繼光,找我來有什麼事?
  • 戲劇《一捧雪》和戚繼光
    婚後嚴蘭貞察得曾榮隱情,經盤問,曾實言相告,蘭貞探明大義,幫助丈夫度過幾次難關。該劇取材於《十美圖》(《十美圖》最早演出於乾隆年間,李綠園小說《歧路燈》中曾提及此劇目)。當時筆者一直在驚嘆陳老師的獨特構思,後來自己開始整理戚繼光資料了,心中都在想著「名劇和名人」的事,戚繼光和歷史名劇有沒交集呢?一直在尋找著.
  • 戚繼光怕老婆怕到什麼程度?追著他打
    戚繼光怕老婆的事,很快在軍中傳為「佳話」。別怕他在咱們面前人五人六的,其實在老婆面前是個慫貨。老子在家,抬起腳來,老婆馬上給打來洗腳水。但是,這些話,他們只能竊竊私語地說,還不能正大光明地笑。要不然,戚繼光會打他們的屁股,因為在軍中,誰也打不過戚繼光,而且他們都怕戚繼光的軍紀。說歸說,笑歸笑。戚繼光在軍中的威望確實超過常人,兄弟們打心眼裡服氣他。於是,兄弟們也都想替他出氣,便給戚繼光出招收拾王夫人。
  • 戚繼光夫人文武雙全,又愛丈夫,為何晚年卻要跟戚繼光離婚?
    戚繼光,民族英雄,明朝有數的抗倭名將,可是這麼一位威震敵寇的大將軍,在功成名就之後卻被妻子給休掉了。
  • 巾幗不讓鬚眉,抗倭英雄戚繼光最害怕的人!
    最後,在胡宗憲的舉薦下,換上了戚繼光。戚繼光上崗後馬上著手工作,整頓軍營,積極練兵,排練陣法,很快就打的倭寇落花流水。並且他還帶出了一隻忠誠且極具戰鬥力的鐵軍——戚家軍。正所謂"撼山易,撼戚家軍難"。戚繼光是少有的軍事天才,是明朝東南沿海一帶堅固的"長城"。
  • 抗倭英雄戚繼光詩詞雄壯,名將劉綎揭發是請人捉刀,真相打臉
    >戚家軍的戰功無可指摘,但有人卻說戚繼光詩文是找人代筆,武將寫詩不過是沽名釣譽,傳揚自己的功績,真相到底如何?接著朱國幀筆鋒一轉,開始說劉綎其實也很擅長詩文,一面之緣中曾提到戚繼光,劉氏對其非常不滿意,說戚繼光的詩文都是請人捉刀,並非自己所寫。朱國幀雖然沒有明確下結論,但一句「未知其果否也」似乎將此事列為千古疑案。
  • 戚繼光的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有多悽慘
    他從小就是熟讀了史記等經典書籍,而且戚繼光還是一個知識面十分廣闊的人。成年後的戚繼光繼承了登州衛指揮僉事的職務,並且負責登州屯田的事情,可是當時的山東正在被倭寇侵略,戚繼光是一個心繫百姓的好官,因此他多次作詩表示憤慨。後來戚繼光得到好友張居正的推舉出徵抵抗倭寇,張居正是當時朝廷的內閣官員,所以他與皇帝的關係十分要好。戚繼光帶領兵馬攻打在岑港的倭寇,但是他與俞大猷對岑港城卻久攻不下。
  •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誰說中國刀劍只是「花架子」?
    戚繼光對武藝要用於實戰的強烈要求,既是作為軍事將領確保軍隊戰鬥力的表現,更是要戰勝擁有高超刀法的倭寇所採取的必要手段。明代中後期,東南沿海倭患嚴重,戚繼光在與倭寇的作戰,見識到了日本刀的厲害,他在《紀效新書》說,「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寥寥數字,寫出了日本刀法的恐怖與自已的無奈。
  • 禍國殃民的狗,必須得死(從明朝名將戚繼光說起)
    狗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有的狗還會導盲,還會牧羊,還會緝毒,還會看家護院,但更重要的,狗通人性,善解人意,討人喜歡,所以有人稱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 但問題是不是所有的狗都這樣,有的狗甚至會禍國殃民,成為全民公敵,它的存在可以說是對狗的侮辱。因此這種狗,必須人人喊打,必須先把它拖下水,然後痛打落水狗至死為止。
  • 戚繼光退休後,沒有老婆的晚年,過得怎麼樣?
    年時的戚繼光,子承父業的戚繼光沒有因為自己擁有的特權而放棄對自身的要求,反倒是對自己倍加嚴格,戚繼光不僅創造出了很多讓人驚豔的武器和發明實用陣法,還創作了兵家的書籍供世人所賞閱,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名將,反倒是到了晚年之後,境遇非常的不如意。
  • 戚繼光後人匯集橫店探班歷史大劇《抗倭英雄戚繼光》
    3月13日-16日,戚繼光後人從全國各地趕到橫店。14日下午,22名戚繼光後人、150名全國戚氏宗親代表來到拍攝片場,探班「戚繼光」。 朱曉漁成了「戚繼光雕像」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22名戚繼光後人以及150名戚氏宗親代表。 此時,戚繼光飾演者朱曉漁正在演一場撫恤戚家軍陣亡將士的悲情戲。朱曉漁精湛的演技,博得了戚繼光後人們的一致掌聲。「太像了,朱曉漁穿上盔甲、粘上鬍鬚,跟我們老家祠堂裡的戚繼光像一模一樣。」戚繼光第19代孫戚相民驚訝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