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買數碼產品究竟有多虧?我算了一筆帳

2020-12-24 潘潘聊科技

各位讀者老爺們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借貸分期買數碼產品的事兒。

最近發生了一件事,京東金融一條「三觀不正」的借貸廣告上了熱搜:

在視頻中,一位農民工兄弟帶著母親坐飛機,結果老太太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坐飛機出現了暈機症狀,空姐詢問要不要「升艙」,升艙費用1290元。農民工兄弟打開了手機,微信支付餘額只有52元,囊中羞澀。

就在這個時候,後面一位藍衣大哥挺身而出,「升!升艙的錢我來出。」,還以為大哥把手掏向自己的腰包,結果他卻要過農民工兄弟的錢,直接借了15萬元的「備用金」,好傢夥!

一副正人君子模樣,好像這筆錢真的是他自己出了一樣。農民工兄弟還擔心「網貸」,結果大哥來了一句「京東金融是京東數科旗下的大品牌,新用戶借3W塊,30天免息……balabala。弱弱地問一句:大品牌就可以不還錢嗎?

不能?那你說個錘子呢!

實際上,這種廣告我不是第一次見了,之前也刷到過360借條的短視頻,也是類似的情節,還接到過360借條的電話,問我要不要借錢。

騰訊、阿里、字節……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旗下都有網際網路信貸產品,它們搖旗吶喊,都在告訴我們:沒錢?沒事,我們可以借你!有了錢,空姐分分鐘變成女朋友,老母親也能順利升艙了,似乎有錢就擁有了一切。

事實真的如此嗎?

01

做了這麼長時間的數碼產品推薦,我也經常收到這樣的諮詢:

這個太貴了……有支持分期的店嗎?學生黨想分期買iPhone,XX分期商場靠譜嗎?想買XX顯卡,但是預算不夠,想咬咬牙分期上,你怎麼看?更有甚者,還問我:

花唄額度不夠,能去借唄借款買iPhone嗎?

分期購物這種新的購物方式,早已從房子、車子這種超大額的商品,轉移到數碼產品這類數額相對大的商品中。既然最近京東金條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那我們就來算一筆帳。假如去年的這個時候用京東金條,分12期購買一臺iPhone 11 Pro Max,1年之後的今天,你到底虧了多少錢?(假設今天和去年利率一樣)

去年這個時候,iPhone 11 Pro Max 256G版本售價10899元,那我們就去京東金條借個11000元吧:

我的京東金條有15000元的額度,借11000元,分12期,最終要還多少錢呢?

答案是2065.65元,利息/本金的比例高達18.78%,接近20%了。也就是說借11000,你需要還13065元(後面那0.65就去掉了,無傷大雅)。

而現在iPhone 11 Pro Max值多少錢呢?用愛回收評估了一下,居然只值4900元!成色選的是「屏幕完美,外殼有輕微劃痕」,相信者更接近一般人的使用狀態。

所以,這臺手機1年後,你一共虧了13065-4900=8165,虧的錢差不多能趕上一臺全新iPhone 12 Pro的價格了。

可能有的人會問「閒魚自用二手出手價格比愛回收高不少」,那我也用閒魚價估計一下:

閒魚iPhone 11 Pro Max 256G的成色較好的,大概要6500元。假如你在去年用金條購買,那你一共虧了6565元,虧的錢足夠買一臺iPhone 12了。

與金條對應的,支付寶也有「借唄」借款服務,利息是1萬元日息0.005%(萬分之五),也就是借1萬元,1天要還5塊錢。

不多?365天下來,要還2007.5元,假如你在借唄借了11000元,1年後虧的錢和用金條差不多。

實際上,借唄和金條大家用得可能比較少,而同樣屬於這兩家公司的另外兩款產品——花唄和白條,用的人就非常多了。那我去年假如用花唄分期12期買了iPhone 11 Pro Max,我虧了多少錢呢?

花唄計費方式和借唄/金條不一樣,它是按照固定費率來的,每個月要還的錢一樣多,不同商品服務費也有些差異,我們就按照今年買iPhone 12 Pro Max的價格來預估吧:

10999元的手機,我們最終需要還10748元,利息約為650元。

白條和花唄近似,9299元的手機最終需要還10080元,利息約為780元。

客觀上講,用花唄和白條買1W出頭的iPhone,你花的錢相當於金條/借唄的1/3,明顯更划算。

那我們都用花唄、白條買手機不就行了嗎?誰TM用金條和借唄啊?

據我所知,大多數人白條和花唄並沒有超過1萬元的額度,即使有,也就是1W-1W5左右,很難用花唄同時供兩臺iPhone 12 Pro Max;而且花唄的額度和過往消費記錄有關係的,需要分期的人,往往沒有這麼大的額度可以給你分期,而額度大的人,往往可以輕鬆支付一臺iPhone 12 Pro Max的費用。

所以才會有一些人,動了金條和借唄的壞心思,想用額度超高的它們來完成自己的頂配iPhone夢。

天真!東哥和馬雲爸爸的小錢錢,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拿到的?

02

本人反對用任何帶利息的信貸產品分期購買數碼產品。

原因很簡單,當前不少數碼產品,尤其是手機,屬於快速消費品,壽命短(多少果粉一年一換最新iPhone的?),掉價速度更是非常快,哪怕之前以「保值」著稱的iPhone,現在的降價速度也是快得離譜。iPhone 12發布一個多月,拼爹爹補貼價直降900,找誰說理去?

而房子不一樣,房貸利息儘管也不低,但是房子屬於固定資產,而且對不少人來說是必需品;除此之外,房子還具備很高的投資價值。最關鍵的是,按照當前我們國家的現狀,房價還是會持續上漲,或者保持穩定,幾乎不可能出現暴跌。30年貸款期結束後,房子產生的效益超過了利息,因而大家都說,買房貸款不虧。

數碼產品不僅不能增值,而且還一直在掉價,只要開了封到手使用,價格就是譁譁譁地往下墜——對了,第一部分的計算還建立在對手機呵護備至的前提下地。倘若有個三長兩短,就算是邊框磕了一個小坑,對二手價格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要是再來一個碎屏,那就虧大了。

所以,你假如用了需要利息的分期購買,你需要承擔以下幾份損失:

總損失=手機折舊價+利息+因為風險導致的損失

那分期免息呢?

有不少人認為,伴隨著通貨膨脹,第一個月分期的購買力,比第十二個月分期的購買力要強,所以免息反而賺了。但在我看來,手機分期並不是一個長線的分期,它往往持續6-12個月,不會超過24個月,在這麼有限的時間內,並不能稱之為」賺了「,更何況絕大多數人的收入是跑不贏CPI的。

理論上講,分期免息自然是不會虧的,我個人並不反對分期免息。但是得建立在這樣一個條件下:

現在/今後某個特定階段,不分期就能買得起

新冠疫情的到來,抗風險能力顯得愈發重要。對於學生黨,或者剛工作不久收入不高的社畜,或者房貸壓力較大的人來說,抗風險能力並不強,一旦該月份其他部分支出有所超出,數碼產品上的分期款很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拿iPhone 12 Pro Max來說,分期價格每期高達800+元,不少學生黨生活費也就1500、2000元,假如因為出去聚會,或者買點衣服多花了幾百塊錢,手機的分期費用瞬間就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看來,免息分期更適合「有錢但是不想分期」的人,手頭拿不出錢買手機,且在一段時間也看不到全款購買希望的人,也不建議走免息分期。

03

想在這裡和大家聊聊「消費主義」。

在消費主義者的觀念裡,消費者是商品的主人;此外,消費還體現個人身份,商品被人為地劃分等級,人們能在消費它們的過程中享受到某種優越感。簡單來說,就是用商品給人打上標籤,「你買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老祖宗留下的「量入為出」「勤儉節約」的古訓似乎被不少年輕人拋在腦後。瀏覽小紅書、大眾點評之類的APP,我們不難發現,商家們大肆鼓吹消費主義,而不少人享受其中。

出門必然要叫滴滴,有事沒事去喝一杯星巴克,有什麼網紅美食第一時間排隊試吃,有什麼網紅XX館第一時間去體驗,喜歡的包包化妝品手機買買買,隨時來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

說實話,現在不少人沉醉於這種表面上的「精緻生活」中,只熱衷於朋友圈打卡,和好朋友交流「心得「,至於自己到底能不能支撐起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對自己的工作、學業究竟有什麼提升,都不重要,」精緻「就完事兒了。從這個角度看,消費主義無疑會讓人盲目從眾,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沒錢怎麼辦?借貸、分期!花唄、白條輪番上陣,再不行信用卡透支,再不行借唄和金條也能湊活湊活。分期買手機好歹還可以「回血」,買化妝品、衣服、鞋子之類的商品更是一個無底洞,消費的時候頭腦發熱,「儀式感」「精緻」」不能落後「。等到月初各路催債簡訊紛至沓來,才發現自己已然債臺高築,悔之晚矣。

追求表面的「精緻」,體現了虛榮心掩蓋下空洞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為什麼一定要和別人一樣呢?

04

之前某一篇推文下,有這樣一條留言:

看到你的推薦覺得很香,但是買不起,實在是心痒痒!

不知不覺中,我也成為了消費主義的助推者。這樣的結果是我不願意看到的,最後我想集中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也算是寫這篇文章的意義吧:

1、網貸,無論是大公司的還是黑網貸,一律不要碰!吃人不吐骨頭的玩意兒,網貸買數碼產品更是血虧

2、花唄/白條:不建議帶利息分期購買數碼產品,免息分期最好建立在自己能全款買或者未來某個階段一定能全款買的前提下進行

3、少追求「精緻生活」和「儀式感「,多修煉好內功,把錢花在真正該花的地方上

4、理性消費,儘量避免衝動消費或者跟風消費

5、養成存錢的習慣

相關焦點

  • 雙11買什麼更划算?他們算了一筆帳……
    今年到底該買點什麼才算薅到了商家的羊毛?上海姑娘舒文心裡有一筆帳:「囤紙巾囤洗衣液不過省了兩杯奶茶錢。想要真划算,還得買點平時輕易不打折的硬貨!」 雙11購物新選擇   備戰雙11,舒文已經做足了功課,甚至用excel做了張種草清單。
  • 借唄分期後還可以再分期,支付寶又良心了?網友:趕緊關閉!
    特別是現在年輕人,雖然剛進入社會收入不高,但是消費欲望還是很高的,因此不少年輕人都有了超前消費的習慣。根據調查,年輕人的負債率高達60%,而且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有使用信貸產品,其中支付寶借唄就是使用最多的。借唄雖然也是貸款,但是跟銀行貸款相比,就方便得多。
  • 0利息分期買iPhone X?哎,商家的套路太深!
    iPhone 8的64G版本5888元;256G版本7188元。不少商家紛紛推出了分期購買服務。有的提供最高36期的分期購買。商家紛紛表示,分期購買還可以免息。不少人表示,0利息的方式聽起來很有吸引力。我老婆之前的iPhone就是分期買的,感覺蠻好的。應該是划得來,你可以用很少的錢,買到你想要的東西。
  • 數碼產品消費方興未艾
    特別是「雲生活」讓人們對數碼產品有了更多需求,加上5G技術、智能化新產品、新型分期消費模式等的出現,讓數碼產品消費熱潮湧動。分期樂商城負責人表示,分期樂經過調研發現,受移動辦公、在線教育、電商直播、短視頻創作、電競遊戲等影響,輕薄筆記本、iPad Pro等融合辦公與娛樂需求的新產品最受分期消費者喜愛。  「『雲經濟』進一步激發電子產品消費需求。」
  • 昆明這所小學的同學們算了一筆帳
    昆明這所小學的同學們算了一筆帳 親情帳單補課、學費等學習費用40000元吃、穿等生活費用18000元交通費用2000元醫療費用1000元零花錢1800元保險、旅遊等其他費用60000元 …… 三年級這名女生算道:「一年來我共花了父母122800元,按16年讀書生涯來算,我共要花父母1964800元。如果法律規定要歸還的話,按照我走上社會,幹一份理想工作,每月工資8000元,拿出4000元作為自己的生活費,剩下4000元寄給家裡的父母。一年算下來也就是48000元,要寄回當初父母培養付出的費用,至少要用40年才能還清。」
  • 315,蘇寧家電3C新品全線參與分期免息
    3月10日,蘇寧發布消息稱,315全民煥新節期間,家電3C新品全線參與分期免息,消費者使用蘇寧任性付或銀行信用卡支付,最高享24期免息。算一筆細帳——美的、海爾、vivo、OPPO等大牌均參與24期免息,每天不到10元即可到手;蘇寧小Biu智能變溫冰箱、TCL 55V8 55英寸全場景AI電視新品、海信VIDAA 55V5F旋轉豎屏電視等扎堆上新,全部加入蘇寧24期免息陣營;
  • 這群小學生算了一筆帳……
    算算親情帳單花費出乎意料除了支出項目,金康園小學的學生們還在親情帳單中計算了如何歸還。三年級這名女生算道:「一年來我共花了父母122800元,按16年讀書生涯來算,我共要花父母1964800元。如果法律規定要歸還的話,按照我走上社會,幹一份理想工作,每月工資8000元,拿出4000元作為自己的生活費,剩下4000元寄給家裡的父母。
  • 農民起早貪黑工作,還是富不起來,專家不理解,老農算了一筆帳
    專家很不理解,農民算了一筆帳:1.收入低我們都知道,雖然農民大多數時間都用在務農上,但是種地主要是為了保障基本的日常物質生活保障,而經濟收入主要還是以外出務工為主。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在農村大多數農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一般面積都不太大,很少種蔬菜、水果、藥材等經濟作物。為什麼會這樣呢?
  • 被逼生二胎,張芝芝一筆帳算得婆婆啞口無言
    戲如現實生活,一點也不假,倆人加起來工資兩萬一算高嗎?被婆婆逼著生二胎的張芝芝實在無奈給婆婆算了一筆帳,讓婆婆啞口無言,才真正意識到年輕人的壓力和苦衷。有時候作為父母的他們確實是為了兒女好,但卻真不懂現在年輕人的心(ps:或者壓力有多大)。
  • 《花木蘭》線上點播價格208元,我算了一筆帳,迪士尼可太精了
    但是價格,我定睛一看,呵!30刀,約等於人民幣208元。迪士尼如何才能回本?來算一筆帳,已知花木蘭製作連同宣發成本大約看數字好似樂觀,但能有多少人願意出208塊也是個問題,你迪士尼線上點播賣得比電影院票價還貴,這誰樂意?不過迪士尼這也是無奈之舉,《花木蘭》是一部合家歡電影,比方說一家四口去電影院看,能收4張電影票錢,現在全家人宅家裡看,就只能收一份錢了,哈。
  • 親愛的自己,我們幫朱一龍們算了一筆帳
    ,一樣有個為了孩子往貴婦圈裡鑽的媽,一樣有個不算是渣但討人厭的鳳凰男,一樣有在上海混不下去了跑回老家被相親,受不了老家的緩慢節奏又跑回上海的段子。本來打算買個2居室,女友添上自己的50萬,建議一步到位買個3居。
  • 用戶11.11在哪買電腦數碼產品 尼爾森報告顯示京東成為首選
    原標題:用戶11.11在哪買電腦數碼產品 尼爾森報告顯示京東成為首選   隨著大促11.11的臨近,成千上萬的消費者都在磨拳擦手準備好好「大幹一場」,而就在這個令人期待萬分的節日
  • 在香港買數碼產品,四大連鎖店鋪介紹
    去香港買手機,去香港買電腦,去香港買照相機,去香港買家電……作為「購物天堂」,香港的電子產品也一直吸引著許多遊客前往。
  • ...搬出大山有奔頭 住房大一倍 收入翻一番(傾聽·算算脫貧帳)
    算帳是檢驗脫貧攻堅成效的好方法:既算收入帳、也算支出帳,既算眼前帳、也算長遠帳,既算貧困地區的大帳、也算家家戶戶的小帳。掰開了揉碎了一筆筆算仔細,哪條路啥經驗一件件理清楚,脫貧了的是怎麼脫的貧?脫貧以後該怎麼防返貧?本版今起推出「傾聽·算算脫貧帳」系列報導,同讀者一起翻開帳本,「數」說脫貧攻堅成果。
  • 老司機算了一筆帳:差別這麼大嗎?
    走國道不花錢,走高速需要繳納過路費,但是老司機算了一筆帳,感覺有些意外,差別這麼大嗎?首先看一下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和國道比較起來,有一個優勢非常明顯,那就是速度夠快夠方便,我們也都有這樣的經歷,逢年過節我們都要上高速公路回老家過年,確實是非常方便。不過除了過路費以外,汽油費用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 我一個工作n年的人為什麼靠花唄分期才買了一臺ipad pro?
    n年的人為什麼靠花唄分期才買了一臺ipad pro?我沒有ipad。第一個想法是,ipad有什麼好?支持國產!去年為了買便宜的視頻的會員,開始開通視頻連帶著的京東會員,不要問我價格,經過一年的比對1月份最便宜,價值 99大洋!擁有會員的我,當然馬上打開京東!結果一搜,最新款華為m6竟然高達4千元!!摳門的我用最快的速度向下滑,看提問!看評論!有人說,畫畫,卡!卡!卡!搞到我縮起了想要買華為的小尾巴!
  • 好分期APP在線商城讓您足不出戶,輕鬆購物
    想換個手機或者是買個電子產品都要猶豫好久,真是心塞,如果能分期購物的話,那絕對贊!」「我不排斥分期購物,我覺得分期購物是一個很前衛的消費理念。不管別人怎麼看待它,反正我是很喜歡這種消費模式」「分期購物我覺得很好啊,利息低無壓力的話我肯定會接受,我要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能輕鬆購物的日子是很難受的。
  • 今年最後一筆工資到帳,新入路職工有話說!
    2020年的最後一筆工資已!到!帳!曾經有問卷機構對近2000名新入職青年進行調查顯示,50.8%的受訪者會用自己的工資孝敬父母,46.5%的受訪者選擇購置生活必需品,還有受訪者表示要犒勞一下自己或進行儲蓄和理財。
  • 滴滴司機算了這麼一筆帳!
    對於這個問題,網上眾說紛紜,有說賺錢的,一個月能收入一萬多,有說不賺錢的,說錢都給滴滴公司和加油站掙去了,事實到底如何呢?其實任何行業都有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他們的收入差別是比較大的,很難籠統地去說掙錢還是不掙錢。我們不妨算一筆帳。
  • 這筆帳,可算明白了!
    「魯隊長,我遇到個難題,在辦公會上,有人提出加大環保投入,但是有人反對,現在經濟競爭激烈,投入意味著增加成本,也將降低產品的競爭力,你說我該怎麼算這筆帳?」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揚州市儀徵雄偉科技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向開發區中隊中隊長魯曉策提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