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人留學以攻克名校申請為起點,研發出一系列產品來幫助學生在留學這件事上充分發揮潛力、實現個人目標。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學員案例分享是來自北京大學的H同學,普林斯頓東亞研究博士錄取:申請季的迷惘與掙扎,都會沉澱成刻骨銘心的回憶!
H同學
北京大學 語言學
GPA:3.70+
TOEFL:105+
IELTS:8.0+
GRE:330+
offer
普林斯頓大學
PhD program in East Asian Studies
哈佛大學
Master of Arts in Regional Studies–East Asia(全獎)
華盛頓大學
PhD in Ais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紐約大學
PhD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認識我自己
首先自我定位是非常關鍵的一步。Pick博士還是碩士呢?
看清腳下也要展望未來:你究竟是真的想在某個領域鑽研,還是因為沒太想好要幹什麼而選擇探索一番——我覺得如果是後者,碩士項目會更適合,因為文科博士要求的commitment太多了,一旦進入在job market選擇的空間就非常小;如果確定自己想在一個領域好好深入,而 Master階段的研究早已不能滿足於你對這個領域的好奇心,有這種心態,讀博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之前也做過一點其他的事情,發現在實習過程中自己覺得最享受的就是獨立做研究,不需要被限定,而行政規劃的事情讓我比較頭疼。
我是一個排除型的人,很慶幸自己在本科階段多嘗試了不同的事物,因為知道自己不適合做什麼、不想做什麼也非常重要,排除其他項實際上就接近了自己的目標。
打開思路,多讀多悟
國內申請文科博士的難度是比較大的。
相較於國外的碩士,國內的碩士從培養模式上就很不一樣,國內推薦信的認可度也不比國外。
所以申請博士前要留有再讀一個國外Master的備選項。
最好能早一些定下自己的研究方向。確定好研究方向後就要梳理出一條研究思路——這就需要你對所在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重要的理論著作有一定了解。
文書中不能表露出自己的「無知」,要多啃一些有影響力的paper和monograph,一時半會兒消化不下來就整理記錄下來,過上幾天、幾周反覆看,慢慢就有體會了。
申請的過程中,時常要同時進行幾項文書的寫作,整段的時間通常可遇而不可求,這就要充分利用好零碎時間,提高效率。
清早,午後,夜間,每類時間好比不同種類的飲料。牛奶空腹飲則傷胃,咖啡晚間喝則失眠,只有飲品與場合搭配得好,才於身心有益。
我在清早和夜間比較安靜的時間會重點做SOP(Statement of Purpose),WS的寫作和修改工作,而中午下午因為上課的緣故會主要處理一些CV、申請項目調整等小細節的修改。
有餘力,還要多參加會議、讀書會,多和老師、研究生們交流;也要學會邁出本專業的舒適區,「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時其他學科領域的一些方向能夠給你的研究帶來不一樣的新思路。
在我的研究範圍內,我覺得社會學的一些理論對我文書的理論框架有特別大的啟發。
別讓語言成績拖後腿
語言成績上,越早準備越好,儘量在申請季前拿到語言成績,申請的時候還要去應付GT是非常折磨人的。
我的G和T一考很不理想,又接著捐錢給ETS「做慈善」,不得不承認「重考」這個過程非常心焦。
其中T由於成績過期而重考,竟發現碩士階段T的成績不如本科時候的成績高,18年上半旬的時間裡真的有點自我懷疑,但還是那句話——「有夢就別怕痛」。
不要逃避,也不要恐懼,申請時要做個合格的勇士。
錄取是一道雙向選擇題
錄取或是拒信,並非完全意味著對你能力的評判,因為博士更多考慮到的是你和目標項目的匹配程度,而且會有funding、其他申請者、運氣等種種的不可控因素。
在康奈爾交換的一學期中,我覺得東北地區的學校比較適合自己,無論是從文化和地理位置的意義上,特別喜歡藤校悠久的歷史氛圍,讓我覺得日子可以沉澱下來,好好思考。
最後說說我的申請結果吧,除了普林斯頓外,還有紐大和華盛頓大學的PhD offer,以及一個來自哈佛的全獎碩士offer。
一直很嚮往哈耶普沉甸甸的學院風,既然三巨頭之一向我伸來了那株常春藤,我便從容抓住。
把博士申請當成一個matchmaking market,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我和再來人留學的故事
我在2017年本科的時候就加入了再來人留學,算來已有兩年時間。
再來人留學的文筆導師有著豐富的文書修改經驗,語言潤色上非常專業。
很幸運能夠結識再來人留學的學術導師。他亦師亦友,從申請選校一直到文書的把關,盡職盡責。
每次給他發郵件詢問,都能及時的收到回復;我在Skype上匯報進度時,他都帶著超級陽光的微笑提出好的點子;
當我申請季來普林斯頓做校園參觀時,他從費城開車趕來為我的申請出謀劃策,真的非常感激他的付出。
再來人留學客戶經理的溫柔與耐心也讓我很感動。真正到申請的時候才知道很多「行政」方面的細節非常瑣碎,也非常浪費心力,客戶經理能夠隨時跟進我的進展,並幫助我熟悉整個申請的流程,非常感激能有客戶經理細心的指導與幫助。
申請中的迷惘與掙扎,都是一份刻骨銘心的回憶。願學弟學妹在來年初春收穫屬於自己的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