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9月8日訊(記者 陳舒儀 圖/記者 劉品貝 視頻/湘遇公眾號)距離首演的日子越來越近,緊張的排練時間讓主創們不敢鬆懈。9月7日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進行首次帶妝聯排。聯排結束後,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劇中演員廖佳琳,他說,首次出演歌舞劇,剛開始特別不自信。
「這個角色特別聰明、有意思」
四年前,因一首寧鄉花鼓戲版《Rolling in the deep》,92年出生的長沙伢子廖佳琳走紅網絡。兩年前,他加入《聲入人心》,是「梅溪湖三十六子」裡的「假聲男高音」。
最近,廖佳琳重回梅溪湖大劇院,他有了新身份——在《大地頌歌》中飾演脫貧又脫單的十八洞村村民廖天寶。拿到劇本後,廖佳琳便認真做了功課。在他眼中,廖天寶是「帶貨」能手、「網絡紅人」,「這個角色跟我現實生活中的個性特別像,思想特別活躍、開放,古靈精怪。挺聰明的一個小夥!」
「廖天寶開始準備背井離鄉去打工,因為比較年輕,心性還不是太定,後來在龍隊長的帶領下,他非常奮發圖強,大力提升當地獼猴桃產業。」廖佳琳會聯繫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演藝上的一些磨合,融入到表演中,「特別是我的音色和樂感會根據劇目去做調整。像剛開始,演唱方式是偏通俗、沉重。到後面相親了,因為在苗寨,我得把高腔亮出來。」
「剛開始心理壓力很大」
採訪中,廖佳琳坦言,因為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歌舞劇的演出,「6月份剛加入劇組,看到各位老師都特別厲害,當時心理壓力特別大,緊張憂慮。」廖佳琳自幼學習美聲,並形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演唱風格。然而,要將之融入到劇中,發現有太多不足和不同。「在臺詞表現、肢體動作表演自如上,老師們都特別耐心地指導我。」
廖佳琳告訴記者,劇中最觸動他心弦的是,老村長想讓大家都留下的時候,「那種感覺特別難受,一方面自己想要外出打工去掙錢,養家餬口;另一方面看到年邁的村長,為了把大家留下來,他那種非常心痛的表達,特別有感觸。」廖佳琳告訴記者,還有一幕是鄉親們送龍隊長走時,不舍和牽掛油然而生。
採訪現場,廖佳琳飆了一小段花腔。「太厲害了!」聽罷現場一位記者發出由衷感嘆。首次聯排,廖佳琳有些遺憾,「還可以表現得更好,因為好的事物一定是好事多磨」。「接下來還想在表情管理、肢體語言、臺詞表達精準度,還有收放自如的那股韌勁兒上多下功夫。」對於月底的首演,他充滿信心,「大家齊心協力多磨合,肯定會呈現一臺非常棒的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