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現象,是我們發揮福特的看家本領,結合中國消費者的特點,讓福特在『中國思路』上的一次重要見效。」
這是12月16日,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陳安寧在與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的暢談時提到的一句話。顯而易見,林肯現象的出現不管是對福特品牌還是整個豪華車市場的發展都有著極具標誌性的帶動意義與刺激作用的。
這不僅是因為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林肯所取得的成績,能夠反照出林肯作為福特旗下單一品牌的強勁發展攻勢。其背後隱含的還有福特中國對於美系品牌如何在中國發展的長遠思考,以及福特基於現有架構對中國市場此前及未來走勢的一次有效判斷。
陳安寧如是說到,當下快速發展的林肯品牌所佔據福特中國的比例還十分渺小,但卻毫不妨礙人們透過林肯現象窺探到福特在中國市場的信心與能力。這就讓很多人都願意相信,不論是林肯還是福特,甚至是整個美系車在中國進程還都只是剛剛開始。這也讓我們能看到,在這個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中國市場裡,以福特為代表的美系品牌可能還將大有可為。
1
一次最難忘的經歷
從戰略成效到未來規劃、從階段性發展到審時度勢...在這場為時一個多小時的對話裡,寰球汽車董事長吳迎秋與這位「福特的二把手」聊了很多。其中情愫,不僅是因為在這個時間點上,剛好處在陳安寧重回福特任職的第二個年頭。更是因為以他的回歸作為節點,包括林肯在內的福特旗下各品牌都已經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編輯
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陳安寧(左)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右)
以最增長最為強勁的林肯品牌為例,截止今年11月林肯全系銷售新車超7400輛,同比增幅達82%。連續4個月刷新銷量記錄,連續7個月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
對於今天林肯品牌的逆勢而為,陳安寧評價,林肯的數字是讓大家都很激動和興奮的數字,每個月銷量「翻番式的增長」背後代表的也是福特整個業務向上走的態勢。儘管我們不提預測,但如果今年的市場情況與去年持平的背景下,那我們堅信一定是能跑贏大盤的。
編輯
其實自今年疫情以來,國內汽車產業的發展一度冰封,這讓包括林肯在內的福特中國而言都是是個絕佳的發展時機。也正是意識到這個契機,從那時開始,林肯現象的發生開始展露端倪。今年上半年,林肯以一系列積極的反饋,成功化解了車市的寒流,月銷量一路上揚,在華增長勢頭也開始愈發明朗。到8月林肯全系月銷量就已經成功突破6000臺,創下林肯入華以來單月銷量紀錄,並在此後3個月時間裡繼續完成銷量目標,且單月同比增長跑贏大盤,「林肯元年」成了輿論對這個後入華品牌的一個中肯評價。
編輯
當問到陳安寧任職的這兩年中有哪些難忘的經歷時。他回憶起了疫情期間林肯毅然決然的推進冒險家的上市項目。他說:「原定冒險家的規劃是1月底2月初上市,3月份大賣,誰也沒有想到疫情來了。上市還是不上市成了難題,但頂著疫情的高峰,大家堅持最終決定線上發布,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我們做了太多的工作。」
的確疫情當頭,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車企的成敗,但一行有一行的規矩,線上發布局是否能承汽車發布之重?彼時困擾了太多企業的抉擇。畢竟,「線上線下」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回歸到汽車消費的身上卻像是一種階級差距,一種意識形態區分。好在,林肯的豪賭,賭對了。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上市以來,林肯冒險家已連續3個月穩居「月銷4000」俱樂部,上市9個月累計銷售27000輛。
陳安寧補充到:「3月12號,那時距離疫情復工還很早,湖北還是封鎖狀態,全國很多城市的交通都是癱瘓的。這個決定下的十分艱難,因為如果12號上市後,沒有達到既定效果,疫情的恢復不能那麼順利,林肯該怎麼辦?我們儘管也預留了很多準備,但更多的還是擔心。直到新車成功上市後,市場反應好,經銷商反映好,客戶反映也很好,我們才敢說如果按照老標準看,我們成功了!
2
「我給團隊打個優秀分」
其實冒險家的故事,僅僅是過去兩年時間裡,林肯乃至整個福特中國大發展過程中一個很小縮影。像江鈴福特主導生產全順負壓救護車、林肯員工申請當一線志願者類似的事情也都曾深深打動著這位指導福特在華發展的第一責任人。
「這樣類似案例,數不勝數,但我想表明的是,光有計劃甚至有中國市場相對比較好的諸多條件,沒有團隊和大家的智慧,很多事情無法完成」。陳安寧這是對於包括林肯在內整個福特中國團隊的最中肯評價。事實上,用智慧來圍繞體系的高質量運營的,一直都是福特2.0的戰略下的一個關鍵思考,既要講戰略,更要有策略!已經成了福特在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指導方針。
提到運營質量的問題,就不得不提到高效的團隊帶給福特中國的驚喜。陳安寧說:「我個人在這裡工作的兩年,我對我個人的評價應該是『良好』,但對團隊的評價一定是『優秀』」。當問到究竟是哪個團隊給他的驚喜最多?陳安寧直言不諱的說到:「林肯團隊」。他饒有興致的回答「不僅僅是在業績層面,林肯總能給他很多驚喜,而且是『意外驚喜』(Pleasantsurprise)。」
編輯
事實上,毛京波與她的林肯團隊早已不僅是福特中國旗下單一一個耀眼的業務板塊;相比車市下行,市場萎縮的大背景下,林肯與它的林肯現象讓它更像是豪華品牌中的一抹「不刺眼的光輝」。幾乎和陳安寧前後腳來到福特體系下的林肯中國區總裁毛京波,此前同樣被人們當做「救火隊長」。彼時(2018年)受政治因素的影響,美國車企在全球車市的地位都岌岌可危,福特總部意識到,如果中國市場不能作出改變,就意味著只能坐以待斃,但如何改變的問題,也困擾了福特許久,這就讓陳安寧、毛京波的到來都備受關注。
事實上,初到林肯的毛京波就已經明確,林肯的本土化發展必須從品牌、客戶體驗、產品與團隊四個方面進行梳理。但要讓一切目標能得以實現,就必須形成一個在策劃與執行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團隊來保障。因為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林肯在中國充分打造創新、豪華、人文化的本土式體驗。事實證明,毛京波的判斷是正確的。此後在毛京波和林肯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林肯在產品和客戶體驗為中國市場作出了「專屬定製」,並開始不斷加快其在中國的發展速度與效率。
此後,這種高效機制在戰疫時期開始大放異彩。
今年4月1日林肯經銷商全面健康復工,林肯成為疫情期間率先實現100%健康復工的豪華汽車品牌。同時,在疫情期間,林肯打通數位化購車旅程,讓用戶享受線上賞車、上門試駕、遠程合同籤署等創新服務,這種來自團隊的敏銳感與高執行力,也讓外界體現了前所未有的「林肯速度」。
3
林肯的下一步
可能陳安寧很清楚,如今林肯的變化早就不是銷量數字的突變或者是產品快速賦能那麼簡單了。因為銷量的反饋是由內及外的,也是相對滯後的,而產品的補齊更多也都是錦上添花的助推。讓他更欣慰的是今天的林肯正在走上了一條正確且高質的發展之路。
據了解,從正式「復興戰役」打響後,林肯在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都沒有採取壓庫措施。相反在國產產品發力的同時,林肯相繼落實了多項經銷商盈利提升措施。從今年開始,林肯經銷商3月起即實現盈利,並在此後的9個月利潤持續上揚,經銷商的信心已經得到大幅的加強。
編輯
而今年又作為林肯國產化元年,伴隨著多款戰略產品的落地與發力,也讓林肯徹底打破了「豪華車難國產」的「魔咒」。過去很多豪華品牌在國產化的進程中都遇到過因渠道整合、合資雙方苦爭銷售權的情況,如今來看,這些問題都沒在林肯的身上發生。尤其是國產後進口車光環消失、銷售渠道難合併的問題仿佛也被林肯巧妙的避開了。
其實在林肯國產之後,林肯團隊保持銷售和售後服務的體系基本不變,這才讓合資雙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內部鬥爭的問題,讓後期的營銷策略才能夠有效的得到推進和落實,最終使「林肯之道」的理念上下統一,無掛無礙。
對於國產和銷售的問題,毛京波總是說「林肯與一味銷量驅動、打價格戰為導向的豪華品牌不同,我們更看重可持續的價值」。這種理念對於林肯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指導作用,因為它能讓對於林肯上上下下都清楚,豪華品牌的定位,絕不能只是體現在廣告中或者銷量數字上,而是要體現在客戶價值和滿意度上。
相關行業專家曾評價復興中的林肯說到,林肯在中國走贏了第一步,但第二步同樣艱難。因為考驗林肯的還有國產後是否能一直保持高水平的車輛品質,以及中美關係和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走勢等一系列問題。
但好在林肯已經走贏了第一步,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對於林肯現象曾提出過這樣看法,林肯要在超級實力的產品,領先業界的客戶理念上確立自己的差異化定位,與客戶形成更緊密的情感共鳴,就一定能讓美系豪華在中國徹底落地。如今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了林肯,相信這就已經是過去的兩年裡,市場、企業與用戶們對陳安寧,對毛京波最大的認可了。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