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山變身「花果山」,拼多多助力「三區三州」數字農業發展

2020-12-21 北京商報

從偏遠鄉村到美麗田園,從亂石山崗到沃柑飄香。兩年時間,拼多多和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政府合作的「多多農園」項目為老窩村帶來巨大變化,為「三區三州」數字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經驗。

12月19日,瀘水市政府和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共同舉辦「科技興農助力「三區三州」——怒江瀘水數字農業新發展」研討會,省扶貧辦幫扶協作處副處長、省委下派怒江州幫助脫貧攻堅工作隊瀘水工作組組長譚建萍,瀘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曉豔,瀘水市副市長李揚海,雲南省農科院熱經所黨委書記李進學等參加會議。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三農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科技興農已成為新農村建設和發展共識。作為依靠農產品起家,同時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拼多多自2015年創立以來,紮根農業,服務農民。

2019年8月,拼多多與瀘水市老窩鎮政府合作設立橘櫞扶貧示範項目,該項目地處怒江峽谷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吸納132戶建檔立卡戶成立扶貧專業合作社,並聯合雲南省農科院柑橘創新團隊打造精品示範橘園。

此次研討會聚焦「多多農園」在老窩村的實踐,探討如何加快「三區三州」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帶動農民增收等問題。

瀘水市宣傳部部長王曉豔說:「『多多農園』形成了『基層黨建+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合作社+新農人+科技』的六位一體新農人電商扶貧模式,呈現『五子效應』,即『做樣子、搭臺子、傳帶子、增票子、美村子』,為老窩、瀘水乃至全州產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鑑的模式典範。」

▲老窩村黨總支書記左雪鋒指導村民使用無人機。(攝影:穆功)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表示,「『多多農園』項目,致力於將利益留在農村,把人才留在農村,通過引入農產品電商上行通路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培養新型電商經營主體,精準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高農民收入。」

無人機施藥、自動化控制,現代農園搬進大山

「現在是初掛果,再過一兩年,我們的沃柑品質會更好,這些果樹就是我們老百姓的致富樹!」瀘水市老窩鎮老窩村黨總支書記左雪鋒望著遠處的果園高興地說。

在一年多前,左雪鋒面前的沃柑果園還是一片石頭山。老窩村地處偏僻,位於橫斷山脈南端的滇西縱谷區,群峰林立,村裡幾乎沒有完整的大片土地,全部零碎分散在大山之間,而且土壤偏酸,人均耕地僅為1畝。

該地日溫差大、積溫高、光照強,非常適合種植熟期錯季的特色柑橘品種,但村民們沒有技術和良種,種出來的柑橘往往產量低、口感差。

▲左雪鋒在操作無人機作業。(攝影:穆功)

2019年7月,拼多多「多多農園」工作小組走進老窩鎮老窩村,項目依託國家現代柑橘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鄧秀新院士、雲南檸檬綜合試驗站及雲南省柑橘產業技術創新團隊的科技平臺與人才,優選了適應高山峽谷海拔地理特性的晚熟沃柑。

通過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拼多多幫助老窩村安裝智能滴灌系統,並與中國工程院趙春江院士團隊合作,打造了天空地一體化精準農情測控系統。

在果園內部,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將果樹所需的水、肥,精準送到每棵樹下;多旋翼的植保無人機配備有精準變量施藥控制器,能夠實現精準施藥;天、空、地一體化精準農情檢測系統,集成多種設備,可以實時分析各項數據,預警果園病蟲害;村民們操作滑鼠或手機,就可以完成果園的澆水、施肥等工作。過去大山深處的「荒涼果園」一躍成為現代化果園。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經所黨委書記李進學去年2月份掛職擔任老窩鎮黨委副書記,幫助老窩鎮脫貧攻堅。從開挖田壠到種下樹苗,從病蟲害的防治到澆水施肥的用量,從整株樹幹的成長到每個葉片的形成,李進學蹲守在田間地頭,親力親為。

李進學表示,「拼多多的進入,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給老百姓一個很好的示範,讓老百姓摸得著、看得見,真切感受到了新時代智慧農業的好處。」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經所黨委書記李進學指導村民科學種植。(攝影:穆功)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馨來自趙春江院士團隊,他是老窩村「多多農園」智慧農業系統的規劃和建設負責人。

張馨表示:「智慧果園應用推廣將節約人力物力,提升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減少營銷環節,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和流通安全,立足農村服務農民,加速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合作社+企業,老窩村「新農商機制」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在老窩村,拼多多協助當地村民建立橘櫞種植專業扶貧合作社。通過扶貧合作社,建立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受益主體的「新農商機制」,並確定了合作社先期(前6年)的利潤分配方案:20%作為新農人的業績激勵,40%歸屬建檔立卡戶、20%用於支持村集體公共事務發展、20%留存合作社再發展。

▲合作社成立現場,村民拿到了合作社股權證。(攝影:穆功)

左雪鋒說:「前些年村裡種的都是苞谷,村民辛苦種一年,收入也就幾千元,年輕人基本都去周邊城鎮打工,村裡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現在成立了合作社,大家在家門口工作,收入也高了,年底還能拿到分紅。」

劉和平是老窩村之前的貧困戶,他今年29歲,村裡建起橘櫞項目後,劉和平作為第一批人員加入進來。他一開始根本不懂任何柑橘知識,不會操作任何設備,跟著李進學博士和技術人員慢慢學會了使用滴灌設備、使用無人機撒藥,學會了剪枝、栽種等園藝。他成了合作社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現在,劉和平已經成為合作社技術骨幹,負責300畝柑橘園區的日常管理工作。

劉和平說:「加入合作社後,每個月的收入變高了,之前要打零工來回跑,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而且還能拿到分紅和激勵,我覺得生活很有希望。」劉和平正在準備考取駕照,他希望明年能夠買一輛汽車,再開一家網店,把山貨賣出去,再多掙一些錢。

老窩鎮黨委書記張瑞榮說:「合作社實現了『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帶動農村、農民、農業向市場經濟融入,這調動了老百姓的積極性,大家都幹勁十足,我們正在把這一模式拓展到全鎮,將老窩鎮建設成為『春觀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賞雪』的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美麗鄉鎮。」

今年4月,瀘水市政府與拼多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就農貨上行、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打造當地農產品品牌等展開合作。根據協議,拼多多還將依託平臺自身電商培訓團隊「多多大學」,實施農村新型電商人才線上培育計劃。條件成熟後,在瀘水市建立拼多多農貨電商直播基地,為農貨直播提供基礎設施。

狄拉克表示:「拼多多將繼續通過數位技術,助力改造傳統農業產業鏈,推動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變革,補位現代農業流通產業鏈體系,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為鄉村振興戰略指導下的農業現代化探索一條新路徑。」

相關焦點

  • 石頭山變花果山,農業數位化發展,拼多多助力三州三區邁入正軌
    ,而依靠農產品發家的拼多多更是獨闢蹊徑。在2020年疫情期間,這匹黑馬橫空出世,在消費扶貧、助力農產品上行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州三區,是重要的農產品上產區,也是偏僻難以走進先進農業技術的地方。隨著數位化農業的發展,三州三區勢必要做出改變。  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是大勢所趨,三州三區也迎來農業發展的新機遇。  瀘水市政府和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共同舉辦科技興農助力「三區三州」的研討會。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 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
    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表示,「獲選世界數字農業大會『數字農業先鋒企業』,是對拼多多在數字農業道路持續深入探索的認可和鼓舞。拼多多始終致力於實踐出一種全新的、基於雲端的,規模化發展路徑,希望幫助中國走出一條更符合國情的數位化農業道路。」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組委會經過多輪評選和角逐,當天發布「世界數字農業十大成果」,評選出一批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先鋒人物」,希望以此擴大先鋒榜樣的影響力,為中國以及全世界農業數位化、現代化發展貢獻新的力量。作為網際網路企業代表,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其「農地雲拼」技術榮獲「世界數字農業十大成果」。
  • 「三區三州」農網改造升級帶動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一)帶動種養殖業、立體農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1.帶動種養殖業發展2.帶動立體農業發展(二)帶動村鎮加工業、特色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發展1.村鎮加工業發展動力充足2.特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有保障3.全產業鏈園區建設省時省力省錢(三)帶動農村電子商務、「網際網路+」發展
  • 深耕農業「最初一公裡」後,拼多多為什麼還要再加碼農業?
    當農業已經成為拼多多的一塊「金字招牌」之後,拼多多正式提出了「最初一公裡」戰略,深入農業生產和種植環節,幫助更多農戶實現產業升級和收入提升。戰略需要落地才能實現。拼多多在「最初一公裡」戰略落地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人才本地化。要想解決問題,核心還是要靠人。
  • 晨光文具在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捐出30000支鉛筆,助力四川...
    這是之前晨光文具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劉傳忠在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許下的承諾:晨光文具將聯合拼多多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送去一份溫暖,承包他們一年的鉛筆用量。網友們紛紛為晨光文具和拼多多助力貧困學子圓夢的捐贈行動點讚。▲9月15日,晨光文具在拼多多直播間承諾捐贈的鉛筆運抵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牛牛壩鄉小學,學校老師正在安排發放。
  • 人大中國扶貧研究院:拼多多推動深度貧困區變電商「富礦區」
    2019年,僅在發展最快的農產品上行第一平臺拼多多上,商家註冊地址位於國家級貧困縣的年訂單總額高達372.6億元,「三區三州」年訂單總額達47.97億元,其中絕大部分成交訂單為農(副)產品。拼多多平臺國家級貧困縣農(副)產品訂單總額及比重 來源: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中國深度貧困地區農產品電商報告》近年來,拼多多傾斜大量資源,對「三區三州」地區(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為代表的深度貧困地區進行定點扶持。
  • 拼多多賦能農業,能爆發多大的小宇宙?
    農產品「走出去」並迅猛發展,電商平臺功不可沒,而在諸多電商平臺之中,拼多多自身的發展史可謂和農產品「走出去」的步伐緊密相關。拼多多靠社交電商起家,在社交圈層當中,能讓大多數人都有消費需求的莫過於食品、家居日用品等剛需產品。在諸多剛需產品之中,水果等農產品的受眾面最為廣闊,自然成為了拼多多的主打品類。
  • 《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探索扶貧路徑 收穫收視「寶藏」
    8月2日,全國首檔將綜藝品牌IP與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密切結合的季播公益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在東方衛視播出。節目講述「三區三州」脫貧故事,助力公益傳播,盡顯主流媒體責任擔當,不斷斬獲收視佳績。
  • 1元購5斤羌脆李、遊九寨溝,阿壩州長攜13縣(市)長拼多多直播獲百萬...
    (攝影:安舜)  在州長與13縣(市)長組成的「消費扶貧天團」助力下,當日有近180萬消費者觀看了此次直播,直播間直接成交額近115萬元,50餘款產品銷量上漲5倍以上。直播帶動阿壩州拼多多農產品銷量上漲4倍,成交金額創「三州三區」深度貧困地區歷史新高。關鍵詞「淨土阿壩」搜索次數一天內從0上漲到「4位數」量級。
  • 以體育人閃耀春城,姚基金三區三州邀請賽圓滿落幕
    他們大都來自三區三州地區,曾經由於自然條件、地理位置等客觀因素的制約,一直以來學校的體育教育都很滯後,如今,隨著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中國人壽·姚基金百校體育扶貧計劃」的深入,隨著我國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他們站在海埂體育訓練基地這個更大的舞臺上,通過優質的體育公益項目提升自我,為健康成長提供強大助力。
  • 姚基金啟動三區三州邀請賽 20支鄉村小學籃球隊齊聚雲南
    12月17日,2020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三區三州邀請賽」開幕式在雲南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正式開幕,來自三區三州以及內蒙古、廣西、湖北等地區的20支鄉村小學籃球隊齊聚彩雲之南,在海埂體育訓練基地正式開啟為期5天的冬令營之旅。
  • 2021中國農業競爭新模式:數字農業!
    早在2020年,5G時代逐漸開始嶄露頭角,三大運營商、百度、阿里、拼多多、網易等巨頭紛紛牽線「數字農業」領域,加強和各地的產銷對接與產業布局。 另外,《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我國智慧農業在2020年的潛在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2000億,是一片前景光明的新藍海。並且,在各種政策福利的支持下,近年來我國的智慧農業已經開始邁入較為成熟的階段,並逐步開始運用於商業和產業運作中。
  • ...拼多多開設消費扶貧專館,115萬用戶參與「善融共築」消費扶貧活動
    活動當天,建設銀行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善融商務」在拼多多正式上線「建行善融家鄉好貨館」,同時還首次開展雙平臺同步直播帶貨活動,攜手建設銀行聯合扶貧的國家部委、中央企業、社會組織、高校等單位共同參與直播。來自建行和各單位的主播全天不間斷接力向網友傾情推介9省45款扶貧特色產品,助力消費扶貧。
  • 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決戰「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堡壘」
    近日,隨著四川阿壩夾壁至馬塘110千伏線路工程帶電投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農網升級改造全面完成,近1900萬居民實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上半年,「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供電水平,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 《極限挑戰》錄製殺青 啟動「三區三州公益季」
    本周二(6月30日),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六季迎來最後一次錄製,節目組為「極限男團」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感動之餘更有驚喜,六人猝不及防接到新任務——《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宣告即刻啟程,一段全新的「寶藏之旅」正在等待著他們。
  • 農業數字經濟規模2025年將達1.26萬億
    (記者文雪梅)「目前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是5778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1.26萬億,抓住數位技術機遇,快速發展農業數字經濟,對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日前在「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頒獎典禮中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