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離開我》:張小嫻筆下的愛情是一種平靜的生活

2021-01-07 作者凌薇仙子

記得董卿說如果你要問她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學作品是什麼,她可能會想到《紅樓夢》,因為在紅樓夢裡,既有著讓劉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隻雞配著燒的茄鯗,也有著元妃省親的時候派專人賞了寶玉的糖蒸酥酪,這些都是能夠在飯桌邊嘗到的味道。

是的,味道不僅僅指舌尖上能嘗到的味道,我們常說人生百味,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所聽到的、看到的、遇到的、想到的慢慢都會積累成一種特殊的味道。比如說氣質是一種味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比如說品格是一種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如說心情有時候也是一種味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我們會在不同的場景品嘗到人生這場饕餮盛宴為我們帶來的不同的味道。

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愛情小說是出自女作家之手,如《簡愛》、《飄》、《傲慢與偏見》等等,像在中國女作家當中張愛玲筆下的愛情有些苦澀,瓊瑤筆下的愛情酸酸甜甜,而張小嫻筆下的愛情是一種平靜的生活。

愛情的味道,其實真的是一言難盡,一個擅長寫小說的愛情女作家張小嫻卻對自己的愛情有著不同的看法,她說寫作和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寫作是一種創造,感情是平靜的一種生活吧,現在的女士都很獨立,很多都很自我,現在的男士要跟一個女生生活在一起也不容易,其實最美好的愛情就是兩個自我都可包容的。

張小嫻和自己的男朋友認識有超過二十年的時間,她說以前自己不懂得怎麼吃魚的,他就會把魚的臉頰,每次都夾給我吃,然後她就說最好吃的就是那個地方了,這麼多年來,讓她吃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張小嫻有一段超過二十年的愛情,覺得所有的愛情其實要去保鮮,其實都不是說你要對方重視什麼,你希望對方改變什麼,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吧,你不停地進步,不停地讓自己變得優秀一點,她覺得這個就是為愛情保鮮。

愛情的味道不一定是甜蜜的,它還有很多很苦的一些味道,比如說求而不得。

當她在提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也被受傷過,離開過時,她覺得其實那個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其實有點不是太了解愛情的那種,也有不開心分手的時候,不適合的人其實早一點分開也挺好的,當你年輕的時候你覺得愛情可能是你人生的全部,但是慢慢你發現,愛情它其實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可能是更多的讓我們流最多的眼淚,可能我們花了很多的青春但是它終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她覺得很多女孩如果用它花在愛情的時間,她的努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去做她的工作,去努力她自己的人生,她覺得那些女孩可能成就更大一點。

對,所以張小嫻沒有把婚姻看作是自己最後的一個歸宿。

其實歸宿是不是一定肯定是婚姻,或者是一個男人的懷抱,人生的歸宿就是自己要找到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其實歸宿最後還是你自己決定。

張小嫻一個寫過的六十多本書每一本都和愛情有關的女作家,卻道出了自己心裡對愛情的真正味道。

人從年輕到老,味道一直在變,比方自己的爸爸媽媽年輕的時候,小時候他們可能常常吵架,但是到了老了之後,發現他們的感情其實也挺好的,特別當一個離開只剩下另一個時,活著的每每提到走了的都會流下眼淚,感覺愛情慢慢的變成了一種恩情吧,一種長久的感情。

說到底,其實也是我們向人生在做一個妥協。

張小嫻的《謝謝你離開我》散文書中有一篇《愛情的餐桌》是既有吃的味道,又有愛情的味道。有著別樣人生的味道。

-end-

馨子:喜歡用文字記錄一切,讓美好的、悲傷的故事在筆尖真情流露,真愛永恆。

相關焦點

  • 張小嫻《謝謝你離開我》愛一個人只有兩條路,給他自由或自己更棒
    最近這周在讀張小嫻的《謝謝你離開我》,通過閱讀她的文字,與這位被稱為全世界華人的愛情知己對話,讓我們一起認識愛情,理解愛情。一、張小嫻筆下的愛情理念張小嫻,1967年11月3日出生於香港,當代女作家,阿里文學籤約作者。1994年第一部小說《麵包樹上的女人》在《明報》上連載,開始走紅。
  • 《謝謝你離開我》:香港美女作家張小嫻的愛情智慧,你GET到幾條
    在讀張小嫻的《謝謝你,離開我》的時候,順手就關注了她的新浪微博。上去看了看,看了幾條有意思的微博: 一路走來,漸漸沒那麼年輕了,你突然明白「償還」這兩個字的意思,人生怎麼可能只是一直提取?當償還的時候,你也甘願就是。覺得苦的時候吃點甜的,生活就是這樣。期待,失望,然後又再期待,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吧?古往今來,男人多理性,女人多感性。
  • 張小嫻《謝謝你離開我》:「捨不得你」。不好意思!幸好離開了你
    張小嫻在《謝謝你離開我》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在人生最後一抹黃昏,看盡湖光山色,遲暮與晚霞後。曾經痛徹心扉的離別和痛苦,都變得越來越模糊,可是一句「捨不得你。」卻將所有的偽裝而撕破,愛過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你真心的好、你的痴心、你的付出和愛就能完滿。02幸好離開了你愛過。深愛著,但依然離開了那個錯的人。因為我們都懂得,這輩子想遇到喜歡的人,固然很好。但如果那個人錯了,離開也沒關係。或許可以這麼理解:愛過的人,只是個過程。
  • 張小嫻《謝謝你離開我》無論緣分有多深愛有多濃烈,終究會離別
    我愛的人終究會跟我一樣,在餐桌邊一點一點地老去。到那一天,我但願我是首先倒下去的那一個。就像認識你以後我們一起吃的每頓飯那樣,我喝不完的酒,這一天,你也替我幹了……這是全世界華人的愛情知己張小嫻在《謝謝你離開我》一書中壓軸的文章《愛情餐桌》裡描繪的關於味道文字。也許這就是所謂愛情的味道,也可能是愛情最美的樣子,又或許是愛情的真諦。
  • 張小嫻推代表作《我這輩子有過你》 討論「胸圍與愛情」
    該書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湖南文藝出版社聯合發行,據出版方透露:「《我這輩子有過你》是張小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各地經銷商都很看好並將重點陳列,在《謝謝你離開我》100萬冊銷量的餘熱下,我們對這本新書銷售前景有信心。」據悉,《我這輩子有過你》曾用名為《三個A Cup的女人》,是1995 在報紙上連載,於1996 年首次出版成書。
  • 《謝謝你離開我》:如果不快樂,那麼又怎麼會幸福
    金庸先生曾有言:「關於愛情的問題,你應該去問張小嫻。」 最近在看張小嫻的《謝謝你離開我》,對於已經在婚姻中多年的我來說,突然有種回憶青春的感覺,在這點感觸上,的確可以認為愛情能讓人變年輕的。 婚姻裡有著濃重的煙火氣,在《謝謝你離開我》這本書裡,寫的那些愛情似乎在婚姻裡也有,
  • 《謝謝你離開我》:如果不快樂,那麼又怎麼會幸福
    賴弘國對媒體說:「她不愛我了。」金庸先生曾有言:「關於愛情的問題,你應該去問張小嫻。」最近在看張小嫻的《謝謝你離開我》,對於已經在婚姻中多年的我來說,突然有種回憶青春的感覺,在這點感觸上,的確可以認為愛情能讓人變年輕的。有的人適合戀愛,有的人適合結婚,想要什麼樣的幸福,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 張小嫻《謝謝你離開我》:要想白首不分離,需要一點薄情
    作為香港享有「愛情導師」的張小嫻,對愛情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她的《謝謝你離開我》中道盡了暗戀,熱戀,失戀中的種種小心思,小情緒。細膩質樸的描述,絲絲入扣,總能擊中很多人的痛點。 對愛情看得如此通透的張小嫻,雖然有穩定的感情,但她並不打算結婚。她說「婚姻一旦形成,就不在是兩個人的事情,比如你不喜歡對方家庭的某個人,但因為婚姻你只有接受。」
  • 張小嫻最經典的愛情語錄:愛,從來就是一件千迴百轉的事
    如果我能夠不愛你,那該多好。 ——張小嫻5、有些人在愛情中教會你現實,有些人在現實中教會你愛情。 ——張小嫻 《紅顏露水》6、有一天,你會感謝離開的那個人,是他的離開,讓你找回自己。 ——張小嫻7、葉散的時候,明白歡聚;花謝的時候,明白青春。 ——張小嫻 《三月裡的幸福餅》8.
  • 張小嫻最偏愛作品大陸上市
    張小嫻最偏愛作品大陸上市2014-05-15 14:43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孟雅詩  你好臺灣網5月15日消息 (記者 祁鵬、陸凱) 近日,被華人讀者親切稱為「愛情知己」、新浪微博粉絲最多的女作家張小嫻,推出了自己最偏愛的作品《我這輩子有過你》。
  • 《謝謝你離開我》
    作者:張小嫻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推薦理由:本書是張小嫻的最新愛情散文。主題是離開,實際是透過離開講女人的成長,告訴我們愛一個人只有兩條路,給他自由,或是成為很棒的女人。因為離開原本就是愛情與人生的常態,那些痛苦增加了生命的厚度,有一天,當我們可以微笑地轉身,就會明白,一個不愛你的人,絕不會比你的生命更重要。
  • 張小嫻《謝謝你離開我》:精準投資,做人生贏家,看女人如何投資
    你總會找到一樣投資工具,但不一定找到一個值得投資的人。作為全球華人的愛情知已,香港作家張小嫻的《謝謝你離開我》由107篇短小精悍的散文組成。這些散文道出了戀愛中和失戀後的各種小情緒,小心理。無論你是單身,還是身陷熱戀的人,亦或是已經走進婚姻,正經受著雞零狗碎的生活,建議都看看這本書。
  • 《我這輩子有過你》——因為這本書,愛上張小嫻
    她是全世界華人的愛情知己。上世紀90年代初於《明報》連載《麵包樹上的女人》而聲名鵲起。    她以小說描繪愛情的灼熱與冷卻,以散文傾訴戀人的微笑與淚水,迄今已出四十多本小說和散文集,深受廣大讀者好評。    她對人性的洞察,使她開創了一種既溫柔又犀利的愛情文字。
  • 謝謝你終於離開我
    我記得他從不吃辣,但是分開以後他的口味也變了,突然想起一句話:愛你的人,酸甜苦辣都愛吃,東西南北都順路。如此這般,我也不必打擾,謝謝你離開,祝你幸福。張小嫻在《謝謝你離開我》這本書裡寫道:你走了真好,不然總擔心你要走。這個世界很大,人來人往,有些人見上一面便再也不見,有些人打個招呼,轉頭就忘了,可總會有這麼一個人,就像按住了你感情中所有的脈絡,讓你離不開,但也靠不進。
  • 香港作家張小嫻:正在寫關於女人蛻變的小說
    張小嫻,香港知名作家。她是全世界華人的愛情知己,因上世紀90年代初於《明報》連載《麵包樹上的女人》而聲名鵲起。最近,她又出版新書《謝謝你離開我》,引起了廣泛關注。  她以小說描繪愛情的灼熱與冷卻,以散文傾訴戀人的微笑與淚水,迄今已出版40多本小說和散文集,深受廣大讀者的好評。  她對人性的洞察,使她開創了一種既溫柔又犀利的愛情文字。
  • 張小嫻經典愛情散文集錦
    張小嫻經典愛情散文二美麗的約定張小嫻人與人之間,到底是否有一種無形的約定?朋友之間、親人之間、情侶之間、夫妻之間、上司與下屬之間,是否都應該有一種不需要言明的約定?朋友之間的真誠是不需約定的。既然是朋友,就要彼此信任,互相關心。這是不需多說的了。出賣朋友,就是破壞約定。
  • 張小嫻"我這輩子有過你" 網友:生命裡不能承受之愛
    □讀書會第201期   張小嫻的小說,最擅長於把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的欲望男女們淋漓盡致地展現於舞臺上。這本《我這輩子有過你》讓三個為愛痴狂迷失的女人躍然紙上。原來,愛情並不是瓊瑤筆下的花前月下,光鮮模樣的後面,卻掩藏著那麼多千瘡百孔的不堪真相。只是,當局者眼淚流盡,依舊不舍,再見仍會笑如春花。只因為生命裡相遇的那些不能承受之愛,讓我們從來都不在乎,那時認為有了愛情,這輩子有過TA,便足夠了。(餘勇)沒能遇到最好的男子,只是遇到了自認為對的,便死心眼兒地愛著,義無反顧地付出自己的青春。
  • 張小嫻散文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夠觸動你
    惜取別離時,多麼重要,目送他人也是在目送自己,倘若有一天你發現,沒人在意你的離開時,你將會知道,你心裡是多麼需要別人的惜取。 --張小嫻 《謝謝你離開我》13) 我本來以為可以理直氣壯的活著,現在看來,只能理直氣壯的死去。 --張小嫻14. 唯有過好一個人的日子,才可以過好兩個人的日子; 可當你過好一個人的日子,也就不容易接受一個不夠好的人。
  • 聽張小嫻談愛情:永不永不說再見
    「為什麼每次我跟你說再見,你都說『謝謝』,而不是說『再見』?」「我不說再見的。無論你跟我說『再見』『拜拜』或者『明天再見』,我都只會說『謝謝』。」我說。「因為再見對我來說,就是永遠不再見。」——節選自張小嫻《永不永不說再見》忘記了曾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印象很深刻,至今都難以忘懷:她愛他,很愛很愛,可是此刻,他已經不屬於她了。現在他面前,她忍住了眼淚才輕輕地問候了一句——「好久不見了」。「是啊。」「她……還好嗎?」「嗯,很好。」「……」「我先走了,她需要我。」
  • 張小嫻新作《愛過你》獨家上線阿里文學 再述都市女孩的情感之路
    要是時間和新歡也不能讓你忘記一段感情,原因只有一個:時間不夠長,新歡不夠好。"無論是情竇初開的少女還是熱戀中的情侶,誰不曾讀過張小嫻的作品,抄寫過她的語錄?就連一代文壇巨匠金庸先生都說過:"關於愛情的問題 ,你應該去問張小嫻。"在女王節這一天,重溫張小嫻的作品似乎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