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的大結局,作為主演之一的張新成也在微博髮長文,詮釋了自己對於「家」的理解。
雖然整體劇情有些高開低走,
但還是感謝這個電視劇,
還是讓我發現了張新成這個寶藏男孩。
張新成在《以家人之名》裡飾演的小哥賀子秋,
承包了觀眾大部分淚點。
由於原生家庭的影響,
賀子秋的內心一直有一個「被拋棄」的心結。
在被譚松韻飾演的李尖尖拒絕,得知賀梅再婚生子的消息後,
賀子秋的世界瞬間崩塌的絕望感,
透過屏幕傳達到觀眾心中。
從小到大,賀子秋都是家裡最乖的小孩。
為了減輕養父李海潮負擔決定出國,
既不想離開又怕李爸想多,流淚時隱忍又倔強。
「賀子秋和凌霄同為李尖尖的哥哥,角色的功能性相差不大,
但需要為這兩個角色做一些區分。
所以在表演上我會儘量外化一些,
因為凌霄更多的是隱忍,
賀子秋則為了掩飾內心的悲傷,表面故作堅強。」
在回國後,賀子秋會在家人面前故意隱瞞在國外的遭遇,
表面上故作活潑開朗以掩飾內心的傷痛。
在拍哭戲時, 張新成也會用「笑」來掩飾賀子秋內心真正的情緒。
成年之後,面對心心念念的母親拋棄自己時,
賀子秋一邊紅著眼圈一邊故意說著輕鬆幽默的話。
那種悲傷和隱忍觸動了觀眾的情緒。
從賀子秋接到親生父親趙華光電話,
到得知母親插手自己的事找趙華光要錢,
再到跑去美容院找母親對峙。
瘋了似地敲門,不僅僅是眼神、舉止,就連聲音都是沙啞的,
那種被憤怒、屈辱擊潰的沙啞,
有一種直擊人心的震撼感。
後來在得知了自己被媽媽「拋棄」並不是本意時,
他在重壓之下突然鬆了一口氣,
卻又有點兒心疼有些迷茫,
此時的他,
只是一個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處理這段關係的迷茫青年。
張新成在每個時間段、每段感情裡面流出來的眼淚,都恰到好處。
從張新成的表演裡,
觀眾可以體會到賀子秋身上一點一滴的情感變化,
他的一言一行,
都讓大家的心忍不住跟著揪起來。
張新成身上有一種男演員罕見的脆弱感,
這讓他演活了這個情感細膩、複雜的人物。
那個故作堅強的倔強少年賀子秋,一直渴望愛與溫暖,
懂事的讓人心疼。
苑冉飾演的賀梅曾經發文稱:
「新成就是那種傳說中的「始於顏值,忠於才華,陷於人品」的寶藏男孩。」
在劇情崩壞之餘,
寶藏男孩張新成的演技完全撐起了賀子秋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
作為這部劇的出品人,
不選最好的,但是選擇最合適的,
也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2014年藝考的時候,
張新成就像是一個名校收割機一樣創下藝考神話,
集齊了北電、中戲、中傳、上戲、軍藝五校第一。
由於太過於學霸,被人稱為「藝考之神」。
最後,
他以高考成績560分,文化、專業雙第一的成績就讀於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系。
每年一到藝考來臨期間,
他當初的考試成績微博就會化身「許願池」,
被學弟學妹們各種瘋狂轉發求好運。
但實際上,單純用「學霸」一詞形容張新成,
似乎只是一隅之見。
張新成還身懷「十八般武藝」:唱歌、跳舞、rap、鋼琴、貝斯、英文......
作為一個湖北人,他在疫情期間唱起了《漢陽門花園》,
致敬每一位抗疫英雄。
這種表現真實市井生活的方言彈唱,
充滿溫情與力量,感動了許多人。
當他化作牛仔,戴上牛仔帽,穿起花花衫,
唱起《牛仔很忙》時,跳起了踢踏舞。
那種奔放的熱情,簡直能燃燒整個舞臺。
在綜藝節目裡,他曾經輕鬆展示了他的舞蹈基本功,
倒立、劈叉、翻跟頭都不在話下,讓人驚豔。
臺詞功底強悍的他,還講著一口流利而標準的英文。
簡直就像是一個吃了英文磁帶的男人。
「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他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每次看張新成的訪談就是這樣言之有物的感覺。
年輕的外表下,
他有著超出年齡的沉著冷靜與自我約束。
「人不能安於現狀,所以我說不滿意。
未來一年要比今年,工作上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從不抖機靈,也不硬講道理,
更不賣弄自己曾經的輝煌戰績。
「全不全能我不知道,反正各項技能都會一點點吧,就只會一點點。」
每一次的真誠分享,
都會讓人讚嘆於他對表演的自我思考與定位。
「其實表演最重要的不是呈現本身,
而是應當放棄自己置身舞臺的意識,擁抱不確定性,
將舞臺的每一次呈現作為生命短暫無常的縮影來對待。」
在他的言語裡,你也會看到他年少時自卑的一面。
張新成形容高中時候的自己:
「表演課從來沒有得到任何表揚,
臺詞課也經常被罵,然後聲樂也很菜,
感覺自己一點天賦都沒有,然後甚至都想放棄了。」
即使認為當時的自己就像是醜小鴨。
但是,他身上有一種不言棄的拼勁兒。
他說:「如果你給自己想好了planB,planA就永遠不會做好。」
第一次藝考期間,
張新成的家庭遭遇了重大變故。
父親生意投資失敗,家裡欠了30萬外債。
學藝術對一個負債的家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張新成也猶豫過,要不要走一條普普通通的道路。
後來是父母的行為堅定了他考藝術院校的決心,
憑著一往無前的努力,他才最終得到今天的成績。
他是張新成,
一個有血有肉又真摯閃亮的存在。
這個註定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的男人,
終究是等到了自己的光芒萬丈。
比好看的外表更重要的,
是善於動腦思考每一個角色的可能性。
正是因為張新成的習慣性思考,
他出現在鏡頭前的一舉一動,
才會看著不是在演戲,更像是展現自己的一種生活。
2017年,名不見經傳的他出演了《你好,舊時光》中的林楊一角。
這個角色是無數書粉心中的白月光,
為了演好開朗陽光的林楊,
他每天都對著鏡子練習如何去笑。
帶著理科生特有浪漫,他會騎著自行車追女主餘周周。
「如果說真的命運讓我把厄運帶給你,那我更要一直跟著你。」
「因為你就是我夢想中的一部分。」
張新成完美詮釋了犬系男友本人,
耿直熱血、黏人,
能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一個人就要不顧一切。
這樣的靈氣在90後小生裡確實難得一見,
喜怒哀樂都藏在那雙有故事感的眼睛裡。
如果說《你好,舊時光》裡林楊的一雙眼睛裡滿是歡喜與暖意,
那麼《大宋少年志》裡元仲辛眼珠一轉儘是少年人的不羈。
張新成飾演的元仲辛,儼然一副市井混混的樣子。
用嬉皮笑臉隱藏自己內心,重情重義卻又對所有人設防。
他有一百種方式把元仲辛演得油膩,
卻偏偏把一個痞氣的少年拿捏得恰到好處。
參加《我就是演員》的時候,
張新成曾經因為演技受到張紀中誇讚,于和偉為他現場爆燈。
他飾演的溥儀確實很有末代皇帝的絕望和憤怒。
面對文繡的譏諷,
他的懦弱感傷,眼神裡一片黯淡。
而《冰糖燉雪梨》裡的黎語冰目光中則閃爍著志在必得的帥氣。
在冰球偶像力量的感染下,
「冰球男神」黎語冰始終堅定夢想、從未踟躕。
角色一直在變,挑戰一直都在,
但他把每一個角色都塑造出獨一無二的一面。
「我覺得應該是首先找到一個人物他身上的閃光點,
這個閃光點是在於他怎麼樣才能引起人的共鳴和能讓大多數人心疼他,
我覺得這是一個角色的討喜很重要的一點,
所以我往往是先去尋找這個點,然後再去把它放大。」
角色在魂、在骨、在皮,善於抓住靈魂,才是角色本身。
現有的光環沒有讓他感到心浮氣躁,
他更願意腳踏實地一步步成長,
懷抱著一顆熱烈的赤子之心迎接未來的每一道關卡。
「我想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能留下足夠深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