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城市街景,但它們時時刻刻都有不同的面貌在發生著,從早到晚,你一定可以發現每個角落都有不同的景色在等著你,這就是白天與黑夜的神奇之處。不過,夜景、晨昏景色雖然迷人,但要拍好,可沒想像中的簡單,因為除了天氣因素影響比較大之外,拍攝者還得具備過人體力與攝影相關技能,如此才能將眼前美麗景致通通囊括入鏡。以下我們將以實際拍攝的範例,概述夜景與晨昏題材主要拍攝技巧與注意事項,提拱給各位做參考。
工具/原料快門速度:手動設定
白平衡:自動設定
拍攝模式:A或M全手動模式
驅動模式:自拍模式搭配
光圈數值:手動設定
鏡頭選擇:各焦段鏡頭皆可
ISO感光度:ISO100-400(可彈性調整)
其他:快門線、漸層減光鏡輔助運用
拍攝重點:
曝光平衡
由於夜景/晨昏屬於高反差場景,所以在拍攝時除了需特別注意亮/暗部間的曝光平衡外,最好能積極使用RAW檔格式記錄,如此一來,就算設定失誤,也能透過後制過程進行微調與補強。
方法/步驟1
攝影器材的選擇
由於夜景/晨昏都屬於低光源場景,所以若要進行長曝拍攝,首先得準備一支穩固腳架才可以,不然很容易拍出模糊影像;至於雲臺搭配,則以球型雲臺為優先選擇,因為該類型雲臺不僅便於操控,還能有助於角度快速拿捏,讓你在取景構圖時可更為方便。
此外,快門線也是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因為它除了可有效避免按快門時所產生的瞬間震動外,還能透過B快門來精準掌握所需曝光時間,以充分滿足不同環境與拍攝題材的創作需求;至於漸層減光鏡,則是作為曝光平衡使用。
三腳架、漸層減光鏡及快門線都是拍攝夜景/晨昏題材不可或缺的輔助器材。
至於鏡頭焦段,則以廣角端10-14mm款式為優先選擇,如此才能滿足夜景/晨昏題材的拍攝需求。
2
相機的基本設定
相機該如何設定才能滿足夜景/晨昏題材的拍攝需求?一般來說,讀者只要將拍攝轉盤設置在A光圈優先模式(F8-F16),再將ISO感光度(ISO100-400)調低進行長曝拍攝,理論上都能獲得滿意作品;至於M全手動模式,雖然也常用來拍攝夜景/晨昏題材,但因得全程控制光圈/快門數值,所以會比較建議適合中進階玩家操控為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長曝過程中,也容易產生噪點問題,所以拍攝時最好能同步將抑制噪點功能開啟,以提供較為純淨的影像畫質;至於鏡頭如果配置有防抖則最好關閉,才能有效確保畫面的穩定性。
除了將感光度調至最低外,最好同步能將長曝降噪功能一併開啟,如此才能有效確保畫面的純淨性。
3
拍攝時段的選擇
要拍出好作品,除了要選對好天氣外,還得選對好時段,而這邊所謂的好時段,即是拍攝的最佳時間。以夜景拍攝來說,傍晚5-7點是拍攝夜景最好的時機,因為此時天空剛黑,天邊還留有一絲餘光,所以當下色溫最為漂亮,一般來說,只要天空能見度不要太差,利用小光圈進行長曝拍攝,理論上都能拍出類似下圖的優質影像。至於若要拍攝晨景,則以早上4-6點較為適當,因為這時天空剛亮,光線較為柔和,所以只要掌握曝光平衡原則,應該都能拍到滿意作品,只不過由於清晨露水較重,前往時最好備妥完善防寒、防潮配件,才能避免感冒甚至器材受損事情發生。
一般來說,使用A光圈優先模式已可滿足多數夜景/晨昏場景的拍攝需求。
懂得拍攝時機的掌握,就是成就完美照片的第一步。
4
依照表現形式的不同決定適當的光圈值
利用光圈大小,也能在夜間變換出各種影像變化,舉例來說,光圈較小時,由於對焦範圍較廣,所以如果運用在夜景拍攝時,就比較容易拍出大面積的清晰影像,而且還能捕捉到單點光源所散發的星芒效果;至於光圈較大時,由於對焦範圍相對變得較小,所以拍攝者很容易拍出前方模糊或後方模糊影像,可讓影像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朦朧感,尤其在燈光的襯託下更顯漂亮,但須注意的是,大光圈並不適合大景拍攝,反而比較適合小品或局部攝影,這樣才能將其韻味完整表現出來。一般來說,各廠牌的大光圈鏡頭都很貴,但唯獨F1.8系列鏡頭最為便宜,平均只要NT$3,000上下就能入手,讓你低價也能享受大光圈鏡頭的拍攝樂趣。
利用光圈大小來表現不同影像意境。
5
以慢速快門為基礎來表現攝影意念
除了大光圈的拍攝樂趣外,其實利用慢速快門也能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因為慢速快門可以捕捉瞬間的光影線條,所以在夜景題材中可注入一股獨特的生命力,以一般玩家常拍的車軌景象為例,就是慢速快門的表現手法,雖然拍攝技巧不高,但卻可賦予影像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一般來說,要拍攝這類型題材,拍攝者只要將光圈縮小至F11-F16間,並將快門控制在4-8秒,接著再依據拍得影像進行快門時間速度修正即可,但須注意的是,由於城市夜間光源較為複雜,所以在拍攝時建議可使用漸層減光鏡輔助修正,以有效避免影像局部過暗或過曝情形發生。
END
注意事項構圖拍攝角度會大大的影響照片的美觀度:
俯視的夜景魅力
俯視都會夜景風情,也是不錯的取景題材,一般來說,拍攝者只要在都市尋找某一棟大樓由上往下俯視拍攝,就能拍出類似下圖的影像效果,只不過要拍出完美作品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多數大樓僅能在室內取景,所以在拍攝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室內燈源反光問題外,還得拿捏適當拍攝角度,這樣才能使影像作品完美呈現。以臺北地區來說,臺北101大樓(85F餐廳)以及新北市政府大樓(32F觀景臺)都是相當不錯的取景位置,不僅樓層都具備一定高度,再加上拍攝視野不受限,所以只要快門時間拉長2-4秒並貼近玻璃拍攝,理論上都能拍到滿意作品。
可另購輔助配件來減輕室內反光問題。
由高處往下俯視拍攝,可呈現夜景另一番美感。
拍攝夜間場景時可將路上行駛中的車輛一併拍攝入鏡,這樣可為一般街景增添不少風採。
穩健的三等分分割法
不管是夜景或晨昏攝影,最困難的地方,除了曝光問題外,應該就是構圖比例的拿捏,其實,對於初學者來說,也不用把自己逼近死胡同裡,剛開始只要懂得把握三分構圖法即可,這邊所謂的三分構圖法,簡言之,就是在取景前先將景物分割成三等分,接著決定被攝主體所在位置,雖然看似簡單,卻是相當實用的構圖法則。以下圖為例,拍攝者首先得決定被攝主體樣貌,接著才能決定擺放位置,一般來說,在拍攝類似議題時,普遍都會將被攝主體擺放在畫面的下1/3位置,因為這樣不僅可讓畫面看起來更為穩重,對於整體視覺張力也有直接的幫助。
利用三分法進行取景構圖,能讓拍攝者更容易掌握影像重心所在。
來源於轉載,僅做傳播和普及攝影知識之用,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