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哪吒泛濫,誰動了電影衍生品的奶酪?|調查

2021-01-07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正版也許會遲到,但山寨卻未缺席。

 

自「藕餅」CP營業以來,《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便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國內市場動畫電影各項票房紀錄。這位國漫界的寶藏男孩,如今以26億身價,躋身國內影史票房前十俱樂部。

 

出圈像是一把雙刃劍,少年「哪吒」之煩惱隨之而來。在授權衍生品處於預售及眾籌階段,山寨周邊已經搶灘登陸市場。


淘寶搜索「哪吒」,山寨T恤泛濫


對此,光線影業近日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在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投資比例較高,公司享有該影片的版權,並獨家享有影片衍生品開發及招商權。公司非常重視版權保護,已全面落實版權資產管理工作,運用法律和技術手段打擊侵權盜版、維護版權資產權益。


片方光線影業發布版權聲明函


此時,在浙江某地的服裝印花加工廠內,一批疑似未經授權含有哪吒頭像的T恤,已經開始出「大貨」(行話,意為開始批量生產)。


已經批量生產的含有哪吒頭像的T恤


在記者調查過程中發現,此類服裝、手機殼等加工廠,並不會對委託生產方是否擁有圖片版權進行甄別。有時為了促使交易達成,他們還會主動幫助客戶尋找圖片。


少年「哪吒」之煩惱


陳塘關的百姓,初始對於哪吒是抱有偏見的,亦如許多人認為動畫電影票房擁有固定天花板。在邁進國內影史票房前十之後,世俗偏見開始被現實打破。從學醫靠自學跨界至動畫製作行業,餃子導演的從業經歷也是一個打破成見的過程。 


《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

 

「除非你有票房了,才能證明別人喜歡你的作品,才能拉得動周邊,不能跨過票房說周邊。」在接受1905電影網專訪時,導演餃子如此定義作品與周邊衍生品之間的關係。


半年之前,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衍生品誕生過程,便是最好的證明。


《流浪地球》的衍生品種類繁多

 

如今《哪吒》火了,周邊衍生品生產隨之展開。


在搜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小電君發現有兩家公司是經過影片官微蓋章認可的,一個名為「喵屋小鋪」的淘寶店鋪與一家名為「歪瓜出品」的公司。前者正在進行預售,後者正在眾籌。


淘寶店鋪「喵屋小鋪」正在預售


「目前確認合作的是這樣。」光線傳媒工作人員鄭宏崴對此表示認可。同時,他還表示對於非授權產品的銷售,公司有專門的版權負責人,正在著手處理此事。


從公開數據來看,預售周邊T恤八月銷量已超8500件,眾籌衍生品已籌金額已達158.55萬,遠超當初3萬的目標金額。票房之外,粉絲們用真金白銀,表達著對「藕霸」的喜歡。


眾籌金額已經遠超目標

 

與此同時,山寨周邊產品現貨已經出爐。


一位衣服印花廠家表示,只要選定圖案和衣服尺寸,一天之內就能實現量產,但前提是生產數量至少200套起。另外一位從事手機殼加工的生產商,表示可以幫助從網絡尋找相關圖片。在此過程中,兩者從未問及圖片版權事宜。

 

「《哪吒》應該是影視作品,屬於《著作權法》保護,如果著作權人把哪吒的圖案設計拿去申請商標了,則圖案也會受到商標法保護。」 畢業於某政法大學的李蕾如此說到。


在她看來,盜版周邊開發商生產和出售非授權產品,違反《著作權法》等,侵犯著作權人的複製權和發行權,應當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著作權人損失。


盜版所用的一張圖片,創作者可能耗費多月心血。


據了解,哪吒設定由多位優秀設計師共同參與,共有100個版本,一年多時間才最終敲定現在的版本。非授權周邊對於一個影視IP的傷害,遠遠不止經濟範圍。


片方曝光的哪吒形象設計手稿之一


誰動了正版衍生品市場的「奶酪」?


少年「哪吒」遭遇的煩惱,「胡巴」也曾遇到過。

 

作為2015年暑期檔乃至全年票冠,《捉妖記》成為首部票房突破20億的國產電影。片中重要角色,「胡巴」形象深受觀眾喜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當時,未經授權的「胡巴」衍生品,曾充斥市場。


 網友曬出的「胡巴」山寨周邊

 

為什麼此類現象屢禁不止呢?違法成本太低,維權成本過高,是業內公認的兩大原因。

 

對於明知是盜版周邊而仍然購買的消費者,僅僅是自己使用、欣賞,一般不構成違法行為。但是如果以商業為目的再進行傳播、開發、利用等行為,就會侵權。曾在崑山某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的孫月月如此表示。

 

對於盜版生產廠家而言,類似T恤、手機殼、充電寶等周邊衍生品,對於技術要求不高,傳播、複製成本較低。即使被處罰,通常是銷毀或者罰款。

 

「目前,國內授權衍生品生產基本以貼牌為主,就是在生產廠家原有模型上刻個影片的名稱或相圖案,比如在充電寶、T恤上刻字等。基本不會為了衍生品專門設計,但也有U盤等小物件會與電影元素結合,設計得比較好玩。」某電影營銷公司媒介總監如此說到,這也是當下國內衍生品形式千人一面的原因所在。


哪吒授權T恤印花展示

 

維權成本高,則是因為權利人對於他人的侵權很難找到證據,比如銷售渠道比較複雜,或者很多銷售是通過網絡完成,難以取證。

 

此外,在人們傳統印象中,價格對於消費者是否購買正版衍生品決策影響較大。而在小電君的調查中發現,在九零後為主的購買人群中,價格因素的佔比走低。

 

多數消費者購買電影等衍生品時,首先關注產品是否為官方授權,有授權的更有收藏價值。在產品質量上,官方通常製作相對會更為精良,質感更好,還原度更高。


《大魚海棠》授權水瓶

 

「正版買不起也不會買盜版,盜版的東西有的真的很劣質。」15歲的中學生徐子淇(化名)語氣堅決。雖然消費能力有限,但他還是會偶爾購買一些正版動漫周邊產品。

 

有網友建議,國漫及電影周邊產品,能夠推出不同價位以供選擇。「比如像日本手辦根據其複雜度和稀有度,手辦的定價也都不同,這樣漫迷也可以根據自己經濟情況選擇合適的收藏品。」


除此之外,衍生品的創意性也成為消費購買產品重要因素之一。這與九零後追求個性,勇於表達自我的整體人群性格畫像相符。


國內電影衍生品製作常態:先出圈,後生產


從《捉妖記1》,到《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再到《流浪地球》、《哪吒》,通常情況下國內電影衍生品製作,是在影片出圈後進行。

 

《捉妖記》首部製片人江志強,在接受媒體曾表示「衍生品以前我不重視,現在可以說很後悔,今後一定會很重視這件事。」然而,類似事件仍在不斷上演。


《捉妖記》授權公仔


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影視作品質量的不穩定性以及市場反應的不可預測性。按照常規流程,電影未完成時,甚至是劇本開發階段,衍生品開發就已經啟動。大部分衍生品的銷售業績,與影片熱度成正比。

 

在電影未上映之前,市場熱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如若在此時進行周邊產品開發及鋪貨,潛在商業風險巨大。為了最大程度規避風險,多數版權方的選擇是映後再說。

 

作為國內衍生品頭部製作公司阿里魚市場總經理傅小然認為,在電影上映前半年就進入衍生品的開發階段,這是最理想和完美的,因為所有好的衍生商品都需要半年左右的開發周期,這樣等有現貨的時候可以趕上電影上映的熱度,一起進行品牌聯推並促進銷售。


《哪吒之魔童降世》衍生服展示

 

但她同時承認,由於電影的不確定因素太高,所以目前很多上映之後火爆的電影,在前期都沒有衍生品的開發導致臨時跟進授權,這樣的情況不管對商家還是影片版權方都是不利的。

 

「《大聖歸來》當時推出的周邊很受歡迎,預定量很高,但製作周期較長,客戶等待時間很長。現在好像也沒有持續的出周邊產品,我覺得這應該作為一種長期的營銷,而不僅僅在電影大火期間才進行宣傳。」正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陳田田(化名)回憶到。


《大聖歸來》官方手辦

 

電影作為快消品,與最長可以連載數十年的漫畫相比,影響力缺乏持久性。建立在作品之上的周邊,自然有「過氣」之憂。隨著影片熱度的消褪,後期產品更新迭代也是情理之中。

 

相對而言,動畫電影、古裝玄幻、科幻類作品,在衍生品開發方面更具潛力。「然而這些的前提都是電影是爆款,一般真人都市劇是比較難的。」傅小然強調。

 

在《捉妖記》、《大聖歸來》之後,《大魚海棠》、《大護法》、《捉妖記2》等片已經開始提前布局衍生品業務。據證券日報報導,2018年《捉妖記2》未上映前,正版授權的澳捷爾胡巴毛絨公仔在淘寶平臺銷售近20萬件,銷售額近400萬元。


澳捷爾胡巴毛絨公仔

 

綜合而言,影片自身的內容質量就是相關衍生品的最佳代言人。先出圈,後生產,是當下內地電影衍生品製作接地氣的主流選擇。


腰部衍生品製作公司稀缺


「不認識。」

 

在電影衍生品調查過程中,面對小電君關於推薦幾位國內正規衍生品製作公司聯繫人的請求,許多朋友問答高度雷同。腰部衍生品製作公司稀缺,或是產業常態。

 

幾經周折之後,終於聯繫到創風傳媒聯合創始人王羊羊。據其介紹,公司2014年成立,主要為文娛行業提供全套的衍生品解決方案。公司服務過《紅海行動》、《一齣好戲》等百餘部院線電影項目。


創風傳媒的百度百科詞條

 

當初因為對電影衍生品行業的情懷和期許入行,如今公司同時在拓展短視頻營銷業務。「衍生品面向C端開發方向,開發周期及營銷配合等原因,導致市場沒有完全被打開;定製類的宣發品因為大的市場環境,在宣發投入預算有了很大變化。」做了多年電影衍生品之後,王羊羊如此感概。

 

眾所周知,在業內比較知名的衍生品製作公司有阿里魚、娛貓等。


前者曾在自己的眾籌平臺上推出由塞凡科幻空間和中影營銷共同打造的《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模型、運載車模型等電影衍生品等,後者曾獨立負責了《大聖歸來》的衍生品開發。


阿里娛在眾籌平臺上推出的《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模型


除此之外,如果不是對此行業有深入了解,很難再叫出其他公司名字。 


在經過時間與技藝的積累之後,2019年國產科幻電影、動畫電影分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市場潛在規模巨大的電影及動漫衍生品產業,雖然暫時存在一定問題,但未來發展充滿想像。


(實習生周南,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票·資訊】《哪吒》衍生品盜版猖獗,電影全產業鏈如何完善?
    的確,說到過去一個月內的熱門電影,《哪吒》必能佔據一席之地。8月15日,動畫電影《哪吒》累計票房已經突破40億元。電影的熱映也點燃了人們對其周邊衍生品的期待。網友們紛紛表示,想要哪吒玩偶,哪吒同款肚兜,或者哪怕一個印著敖丙頭像的鑰匙扣也好。7月28日,《哪吒》官微公布了「與國漫一同成長」的電影周邊眾籌計劃。該計劃透露,將陸續眾籌開發包括徽章、掛件、鑰匙扣、海報等周邊產品。
  • 國產電影的AB面:票房登頂VS衍生品掉隊
    時光網和萬達在《長城》上映半年前就開始布局衍生品授權,曾茂軍更是表示,希望《長城》的衍生品銷售可以超過《魔獸》,結果卻是反響平平,行業再次陷入低潮。 市場沉寂兩年之久,後續的電影在衍生品開發上也保守許多。也正是因此,分別斬獲46億、50億票房的科幻片《流浪地球》與神話IP《哪吒》皆錯過衍生品的最佳開發與銷售時期。
  • 《天道》:誰動了我的「奶酪」?
    最近,求佛君發現了一本書:《誰動了我們的奶酪》。該書的故事格局與《天道》的道理極其類似!《誰動了我們的奶酪》講述了兩隻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矮人哼哼、唧唧的故事:4隻老鼠一起生活在1個迷宮裡面,一起發現了豐盛的奶酪。但是,突然有一天,這些奶酪全部都消失了!
  • 這些衍生品都是山寨的
    近日,有媒體曝光在上海浦東一商場內出現了「大白兔」山寨貨,許多網友評論「自己也買到過」,更有人說在田子坊有店鋪賣同款山寨貨。 山寨「大白兔」橫行田子坊據網友提供的線索,新民晚報記者來到了泰康路上的田子坊,發現這裡的確有早先媒體曝光過的多款「大白兔」山寨衍生品。
  • 再看《無人區》,誰動了誰的奶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潘律師在電影中可以說是正義和文明的化身,只是這正義和文明一開始也充滿了諷刺。整日躺著靠看電視度日,如果她不是太貪婪,或許還能一直那麼活下去,可惜這類人也是需要另一類人來整治的,因為她動了大佬的奶酪。而那對父子倆,父親心狠手辣,兒子傻不啦嘰的,竟然也能生存著,在無人區幹著黑買賣。諷刺的是來自文明社會的律師也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按他們的標準做。最後這父子倆也是貪婪過度動了大佬的奶酪而殞命。
  • 哪吒爆火再眾籌,攀登者沒火成進餐桌,電影賣周邊都有哪些套路?
    ,千萬級的眾籌額引發業內衍生品公司聚焦電影周邊產品開發。貼圖印刷的T恤、手機殼、海報等1天內就能生產的流水線產品,甚至電影還在點映期間就已經悄悄上線售賣。 「盜版打也打不淨」,這是每個被山寨過的版權方的共同感受。
  • 的《哪吒》票房並沒有讓國滿崛起,是讓山寨電影大爆發
    」、孟婆湯等,他們曾經遍布每一條商業街電影也不例外,在《戰狼2》火爆之後,一段時間的主旋律電影是風起雲湧,然而除了《紅海行動》,其他電影都被淹沒了。娛樂圈的頭號明星情侶也花錢拍了《空天獵》,但票房和口碑都崩潰了,現在的演員很酷……《哪吒》的火爆再次迎來了低價電影的春天,一度萎縮的國曼市場也隨之打開,你知道,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之前,好萊塢動畫是中國最好的。
  • IP衍生品,為什麼跟不上吒兒的「風火輪」
    《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了這個夏天電影市場最大的驚喜,不僅票房超過《復聯4》 躍居中國影史票房第三,也在「亞洲動畫全球票房排名」上完成歷史性的超越:以最新匯率計算,《哪吒》的總票房已經超過5.9億美元,超越以《你的名字》為代表的多部日本作品,成為有統計以來最賣座的亞洲動畫電影。
  • 誰動了我的奶酪中文版(1/3)
    現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大家介紹這本《誰動了我的奶酪》,並給各位講述有關這個故事背後的故事。  《誰動了我的奶酪》講的是一個關於"變化"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迷宮中,有四個可愛的小生靈在迷宮中尋找他們的奶酪。故事裡的"奶酪"是對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追求目標的一種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種人際關係,可以是金錢,一幢豪宅,還可以是自由、健康、社會的認可和老闆的賞識。
  • 50億票房的《哪吒》,不僅沒讓國漫崛起,卻讓山寨電影大爆發
    電影也毫不例外,《戰狼2》火爆後,主旋律電影一時間風起雲湧,然而除了《紅海行動》之外,其他電影都被淹沒。娛樂圈的頂級明星情侶還自掏腰包拍攝《空天獵》,然而票房、口碑全線瓦解,現在演員也涼了…… 《哪吒》的火爆再一次為小成本電影迎來春天,一度萎縮的國漫市場也被打開,要知道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之前,好萊塢動漫在國內一騎絕塵。哪吒橫空出世拿下50億票房(復映後49.7億,50億收盤),迪士尼突然就不香了
  • 50億票房的《哪吒》,不僅沒讓國漫崛起,卻讓山寨電影大爆發
    ,《戰狼2》火爆後,主旋律電影一時間風起雲湧,然而除了《紅海行動》之外,其他電影都被淹沒。娛樂圈的頂級明星情侶還自掏腰包拍攝《空天獵》,然而票房、口碑全線瓦解,現在演員也涼了……《哪吒》的火爆再一次為小成本電影迎來春天,一度萎縮的國漫市場也被打開,要知道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之前,好萊塢動漫在國內一騎絕塵。
  • 《誰動了我的奶酪》: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改變
    《誰動了我的奶酪》,美國作家斯賓塞·詹森以寓言故事形式創作的一部經典作品,故事雖小,卻讓很多讀者受益匪淺,甚至改變人生。1998年9月,《誰動了我的奶酪》英文版問世,迅速躍居《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等美國眾多媒體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 哪吒在這點上,永遠幹不過米老鼠
    基於哪吒這個傳統文化大IP,憑藉著對人物形象的顛覆性再造、高超的劇情安排、精良的特效設計與成熟的電影包裝,《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了這個夏天電影市場最大的驚喜,不僅接連打破一系列記錄,還一舉超過《大聖歸來》,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國產動畫,甚至造就了「幾乎零差評、全民自來水」的盛況。無數人紛紛直呼國漫崛起,一路青雲直上的票房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 爆火的哪吒,為啥幹不過「米老鼠」?
    基於哪吒這個傳統文化大IP,憑藉著對人物形象的顛覆性再造、高超的劇情安排、精良的特效設計與成熟的電影包裝,《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了這個夏天電影市場最大的驚喜,不僅接連打破一系列記錄,還一舉超過《大聖歸來》,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國產動畫,甚至造就了「幾乎零差評、全民自來水」的盛況。無數人紛紛直呼國漫崛起,一路青雲直上的票房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 萬茜從人氣王到全網黑,好人緣的她,究竟動了誰的奶酪?
    她是誰啊?有那麼高的人氣麼?營銷過度了吧!皇族吧?就這?水平那麼一般名次還那麼高?……隨後,各種憑空而來的負面新聞接踵而來,黑她的帖子也不斷湧現,其中「外表淡如菊,實則白蓮花」這一諷刺的比喻最被網友熱議。
  • 楊超越動了誰的奶酪?
    有這麼多義憤填膺的人,莫非是楊超越動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奶酪?這個邏輯也說不通啊。每個地方招攬特殊人才都是有比例分配的,比如吸引企業家的代表人物,吸引體育人才的代表人物,吸引年輕群體的代表人物等等。楊超越的功能完全屬於打開知名度用的,如果誰覺得楊超越拿走了本該屬於他(她)的東西,那麼這個人的名氣和號召力要在同一個領域比楊超越強才說得通。可是目前,說楊超越沒有資格的人,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抱著鍵盤躲在家裡真的不是個事兒。
  • 誰動了我的奶酪?
    誰動了我的奶酪?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住著4個小傢伙。他們每天都在迷宮中跑來跑去,尋找奶酪充飢,拼享受著其中的樂趣。  4個小傢伙中有兩隻小老鼠,一隻叫「嗅嗅」只叫「匆匆」;另外兩個是小矮人,一個叫「哼哼」另一個叫「唧唧」。他們的身材與老鼠相仿,但模樣和行為都很像現在的人類。
  • 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碰瓷式出版幾時休
    當一部作品或一個母題走紅後,隨即就會出現一系列衍生品,影視行業如此,圖書出版業也不乏類似現象。一本書的暢銷,往往會帶來「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等現象的盛行,出現書名甚至封面設計都極其相似的「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圖書。如今這已不是一個新話題,而是成為了出版界的某種「潛規則」。
  • 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碰瓷式出版幾時休?
    當一部作品或一個母題走紅後,隨即就會出現一系列衍生品,影視行業如此,圖書出版業也不乏類似現象。一本書的暢銷,往往會帶來「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等現象的盛行,出現書名甚至封面設計都極其相似的「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圖書。如今這已不是一個新話題,而是成為了出版界的某種「潛規則」。
  • IP衍生品或成動漫行業新前景?
    「一個動漫玩具賣大幾百、一千多,誰會買?」「我們的潮流玩具都是限量定製的,特別暢銷。」 當下,漫迷們早已不再是單純欣賞漫畫、動畫或玩網遊,那些Q萌可愛的動漫衍生品正逐漸成為文化消費的新熱點。本土動漫團隊「鼠叔團隊」就將目光聚焦在動漫衍生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