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戀誤學
1961年8月,北京宋家響起嬰兒的啼哭,宋汎迎來了自己生命中第四個孩子,第三個寶貝女兒,取名宋丹丹。
彼時,著名翻譯家英若誠的寶貝兒子——英達已滿一周歲,正穿著開襠褲滿大院跑。
不比英達出身名門,丹丹兒時,家境並不寬裕。父親是兒童文學作家,母親是美術老師,當時收入微薄,還要供養一大子家人。
每到過年的時候,母親海星總要到王府井租用縫紉機,整夜趕工,只為女兒能在大年初一穿上新衣裳。夫妻倆竭盡全力養育四個子女,盼他們都有個好前程,可小女兒宋丹丹卻非常不省心。
高中時期,本就成績平平的宋丹丹,居然還談起了戀愛,完全沒有心思應對高考。
宋汎眼看女兒走上「歧途」,開啟嚴父模式,父女矛盾激化,宋丹丹還上演了一出「離家出走」的鬧劇。
經過這番折騰,宋丹丹高考落榜了,令她「神魂顛倒」的初戀男友卻考進北大,未來這位帥哥還會拋下丹丹,開開心心出國留學,當然這是後話。
走投無路,宋丹丹接受同院女伴的建議,報考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下文簡稱「北京人藝」)。
這時,還是老父親站出來「幫一把」女兒,找到一位學過表演的阿姨做考前指導,阿姨教給宋丹丹,一定要「落落大方」。
意料之外的是,毫無表演經驗的宋丹丹憑著「大方自如」深得讚賞,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其報考科目僅招的5個女學生之一,所以說「天賦」這回事一定是存在的。
1981年,「早戀少女」——宋丹丹誤打誤撞混入表演訓練班,英家公子——英達則早已是北京大學高材生,宋丹丹未來老公與她的初戀成了校友。
而此時《人民日報》副主編範康榮的掌上明珠——梁歡,正在準備認識初中的新同學。
同在文化圈,三個孩子的家長彼此認識,卻從未想過子女間日後會有什麼糾葛。
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範康榮的子女都姓「梁」:範康榮本名梁達,早期革命工作需要,使用範榮康這個名字,後來一直沿用。
他的兒子梁天就是《我愛我家》裡面的小叔子賈志新,女兒梁歡是《我愛我家》編劇,據爆料,後來插足了宋丹丹和英達的婚姻。
二、勢如破竹
做演員,宋丹丹的事業一路綠燈。
1984年,她開始出演話劇,1986年主演電影《月牙兒》並獲得「第41屆薩萊諾Salerno國際電影節義大利銀質獎」。
這對年方23的宋丹丹來說是極大的鼓勵,演員還是很在乎獲獎這回事兒的,不過這點「小」獎項在宋的演藝生涯根本不算什麼。
1989年,宋丹丹事業家庭雙開花。
這一年作為北京人藝臺柱子,她首次登上央視春晚,憑藉小品《懶漢相親》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同年,她嫁給了美國留學歸來的高級文藝碩士英達,成為彼此第一次不成功的短暫婚姻後,慎重選擇的「第二任」妻子/丈夫」。
第二年,宋丹丹挺著七個多月的孕肚再次登上春晚舞臺,小品《超生遊擊隊》又一次令萬人空巷。
當時舉著大蔥和郭達嬉笑怒罵的宋丹丹,肚子裡的正是與英達的愛情結晶——英巴圖。
同年,海澱區頤和園路5號,北大才女梁歡正著畢業的相關事宜,而在六百多公裡外的遼寧丹東,大眼睛的小姑娘馬麗正讀小學二年級。
90年代初,宋丹丹家喻戶曉,她兼顧著事業和家庭,遊刃有餘。
英達則悲哀的發現,自己在外人眼中從「英若誠的兒子」變成了「宋丹丹的丈夫」。
作為一個有志向的男人,這種被忽視的感覺,他很不喜歡,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三、無法釋懷
1994年,在家睡覺睡膩了的「覺主」英達醒過來了,他決定努把力,也做出點成績讓大家瞧瞧。
於是,大型室內情景劇《我愛我家》開播了,導演英達、編劇梁歡、主演宋丹丹。
三個演藝界天才聯手打造了一部喜劇經典,英達如願以償地火了,而這部劇也讓三個人的命運悄悄糾纏在一起。
1997年,剛剛七歲的英巴圖不得不面對家庭破裂,宋丹丹和英達離婚了。
對於離婚的內情,傳聞甚廣的版本是:
英達與宋丹丹長期分居,對朝夕相處的梁歡產生了感情,流言蜚語傳出後,驕傲又孤獨的宋丹丹也覓得一位藍顏知己,並要挾英達「離婚「」,英達只說了一句「好的」。
直到離婚證下來,宋丹丹才發現,英達真的出軌了梁歡,所以他才會對自己的離開如此漠然,沒有一絲一毫的挽留。
三個人的故事自己尚且扯不清楚,外人又如何拎得清,大概就是宋丹丹那句話:「緣分斷了就斷了,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不管事實如何,宋丹丹為這段婚姻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
她被英達「出軌」的事實傷害,被朋友們集體站英達傷害,被自己年歲漸長傷害(梁歡比宋小7歲),未來還要被「不好好學習」的兒子巴圖傷害。
在這世上,任你再強,生活想要打壓,誰都逃不開。那時候的宋丹丹真的想過死。
不過,任何人都可能放棄你,唯獨父母不會,在她最難過時候,父親再一次站出來,他求助宋丹丹所剩無幾的好友,讓她們邀請女兒出門散心,託她們幫忙給女兒介紹對象。
在女兒情緒低落的日子裡,宋汎小心翼翼地探聽著女兒的動靜,常常整夜無眠。
也許上天被一顆老父親的心感動了,也許宋丹丹的劫數到頭了,她認識了趙玉吉,並很快閃婚。
出於對這段緣分的珍惜,宋丹丹鼓足勇氣做了後媽,幸運的是繼女對她從牴觸到接納,在這個「成分複雜」的重組家庭中,善良和真誠是彼此親近最好的語言。
四、再創輝煌
後方穩定了,宋丹丹再次前方發力,沉澱過後她把豐富的生活體驗運用到舞臺上,憑一部《萬家燈火》榮獲第五屆中國話劇金獅獎。
從此,她的事業一發不可收拾,話劇、電視劇、小品全面開花,成為國內演藝界舉足輕重的女演員,更成為相當長時間內無人可及的小品女王。
2005年,宋丹丹第二部情景喜劇《家有兒女》開播,再次創造收視奇蹟,她主演的話劇《茶館》也走出國門,登上美洲大陸。
同樣在這一年,青年演員馬麗走到了人生轉折點——加入開心麻花劇團。
時光一晃而過,十年彈指一揮間。
2014年春節,宋丹丹坐在家裡的沙發上哈哈大笑,春晚正在直播小品《扶不扶》,她記住了開心麻花,還有這位年輕的女小品演員——馬麗。
此時,53歲的宋丹丹是鬆弛的,她的人生已經越來越從容。
2020年,59歲的宋丹丹最後一次站上春晚,她不演小品,而是跟愛了她三十年,她也愛了三十年的觀眾告個別。
就在這一場春晚舞臺上,曾逗得她哈哈大笑的馬麗挺著七個月孕肚出演小品《走過場》,一如她三十年前。
五、歲月靜好
儘管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宋丹丹說自己不會指導兒子巴圖怎麼活,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獨特無法複製的,自己知天命了,她只想舒服、真實地過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她也有資本這麼活。
很多人不知道,宋丹丹除了演員功底棒,文字功底也非常了得,她說過一段話筆者非常喜歡,與大家共享:
人都是會犯錯的,犯錯讓我們更包容,
因為你虛榮過,就會原諒別人的虛榮;
因為你自私過,就會原諒別人的自私;
因為你輕浮過,就會原諒別人的輕浮,
如果你什麼都沒有過,那你這個人多討厭啊。
【關注#妙筆生花旦#,讀別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本文原創,歡迎點讚評論,撰文不易,抄襲、洗稿必究,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