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信公眾號「香港紅館」後,在對話框輸入你關注的演唱會任意關鍵字,如「周杰倫」、「張學友」、「陳奕迅」等,即可收到相關演出最新資訊或購票連結。
一場演唱會要值得980元的票價並不容易,除了演出者本身的歌藝,
舞臺機關、燈光效果等視覺衝擊亦要計算在內。
特別是紅館貴為本地演唱會殿堂,是每個歌手夢寐以求的表演場地。但要 配得起這個臺板,在籌備時各個單位都需絞盡腦汁。
郭富城舞林密碼演唱會剛剛落幕,用了5000萬製作堪稱香港史上最強的智能舞臺,
大家在欣賞城城勁歌熱舞時,有否留意到製作者背後的心思?
郭富城的演唱會舞臺,向以機關重重見稱,新近開鑼的《舞林密碼世界巡迴演唱會2016》香港站亦不例外,「機關算盡」令人目不暇給。
機關算盡,為郭富城設計首個六面臺
已是第16次在紅館開騷的郭富城即使經驗老到依然不敢怠慢,這次舞林密碼世界巡迴演唱會2016香港站,舞臺設計上更是機關算盡,宣傳時就以智能舞臺作噱頭。事實上,今次開騷亦花盡心思務求再創高峰,不過所謂的高峰不只眼前的成就,更重要是貼近紅館頂峰。
今次郭富城就將巨石陣搬到紅館,一個個小舞臺在紅館拔地而起,期間有小舞臺更升至三層樓高,在高空離地旋轉,場面震撼之餘,亦能與山頂觀眾達水平視線。是次演唱會舞臺設計師鄭宇君Fion 表示:現在舞臺設計會儘量嘗試貼近山頂,觀眾會開心好多,我在設計時會代入觀眾的角色去做,我都會看不同的演唱會,會思考我坐這一行會看到什麼?
Fion為郭富城演唱會設計舞臺時,亦考慮到香港觀眾看四面臺慣性,因此創造六面臺時亦沿用貼近觀眾的概念,香港觀眾習慣看四面臺,為突破四面臺亦都花了不少心思,今次舞臺亦不是一個四面臺,而是長形的設計,會有新鮮感,亦會有更多變化。
城城演唱會的舞臺拔地而起,與山頂的歌迷拉近距離。
妙想天開如願 科技實現創意
踏入21世紀,有更先進的科技支持,舞臺的設計亦可以更加天馬行空,郭富城的450°旋轉舞臺和今次的巨石陣就是一個好例子,Fion表示:上次有在臺面做熒幕,大家都覺得很好,今次亦用了三維效果,再配合機動,觀眾見到會覺得動感好強烈。
要完成一個舞臺設計,並非靠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還需要工程師和機械公司互相合作,Fion表示:每一個舞臺都要因應歌手去配合,需要好多部分組成,令事件更加豐富,因為安全性好重要,所以會有工程師和其他機械公司幫忙做測試。
問到入行10多年可有一個構思是完全沒法實現?Fion笑言:沒有,這些年來最複雜的是城城的舞臺。亦即是代表著,無論是多妙想天開的想法,在紅館都有機會實現,不論是當年黃偉文的演唱會笑言要搭升降機到紅館、還是林峰在舞臺中心大玩飛天千秋,都一一印證了紅館有無限可能性。
城城辛苦經營的豈只是一個奪目舞臺,還有他完美的體形和悅目動聽的歌舞。
又是土地問題 香港難有外國規模大型音樂會
看演唱會,當然不局限於本地歌手,近20年來外國歌手也頻繁地訪港開騷。但在香港看外國歌手演唱會,感覺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原來這並非單是舞臺設計或製作上的因素,而是牽涉到香港土地問題。就此,我們走訪了擁有豐富外地歌手演唱會製作經驗的豐華唱片(Forward Music)總經理Keyman Luk,為讀者了解一下目前業界所面對的困難。
如前文所說,香港具規模的演唱會製作公司來來去去也是那幾間,其實連場地也沒有太多選擇。Keyman表示,無論是政府管理的紅館、文化中心、大會堂等,還是私人公司擁有的九展、亞洲博覽館,在申辦演唱會時都各有難處,至令全香港所有適合演出的場地都長期爆滿。
政府的場館收費固定,基本設備也較齊全,但因為政府本身已有不同的項目排期使用,想租場的話最少要一年前入紙,但外國歌手很難在這麼長時間之前就和你落實行程。至於私人場館,雖然排程較有彈性,但談得上大型的也只有兩三個地方,於黃金檔期還是搶破頭。
錢,全部都是錢! 製作成本遠超想像
外國經常都有戶外演唱會,問到香港為何做不來,Keyman說:因為香港是一個城市,而外國舉行大型音樂會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在郊外,法例上的管制有很大分別。黎明早前在中環海濱的演唱會就是好例子,香港就算大球場隔鄰也是民居,不止噪音連燈光、煙火等效果都有嚴厲監管。
場地限制了入場人數,大如紅館和博覽館坐滿也只是一萬人左右,但外國歌手通常只能開一兩場,變相令主辦方收支難以平衡,想看到原汁原味的演唱會,票價無奈要貴一點。
種種原因之下,外國星做香港騷難免要一切從簡,不過Keyman指還好近年很多歌手都偏向以人為本,著重音樂表達多於舞臺機關,如九展Music Zone那種Live House式的場地更受歡迎。此外,很多公司在和外國人合作過後,也能學到他們的製作,例如之前福山雅治的香港演唱會後,本地製作公司就代理了他使用的器材,這樣也能為日後的演唱會節省成本,令香港的「搞騷文化」獲得進步。
麥當娜訪港開騷,單是隨團員工已超過30人。
紅館是香港演唱會的夢工場,歌手都以在這裡開演唱會為終極目標。
解構四面臺吸引力
到底四面臺對歌手有什麼吸引力呢?其一,因為多數人都會覺得紅館是神級的演唱會場地,走得上這個舞臺當然想坐滿12500座位;其二,四面臺可以與觀眾近距離接觸,每次演唱會開賣頭排門票總是很快被搶購一空,「爭崩頭」為的就是希望與歌手有一次握手,甚至自拍機會,漸漸形成了握手位的文化,好多歌手知道觀眾的期望,亦會在流程中加入握手環節。
提起紅館,演唱會導演李志倫(Jacky Lee)指出四面臺屬香港紅館首創,過往演唱會舞臺都是以三面臺方式呈現。對歌手來說,四面臺比較難駕馭,因為歌手在臺上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永遠會有個控制臺在面前、或是字幕機讓歌手辨別方向。Jacky又透露,四面臺的製作費是雙倍計算,因為面向觀眾的音響和燈光需要四套,有別於三面臺的一套音響設備,而設立升降舞臺,或者讓歌手從空中降下來,成本亦較高。
好多時候,我們看到就是舞臺演出一刻,其實每一步都是經過多個月的構思而成,Jacky又試過為關心妍演唱會添加新意,設置擁有噴水池的紅館舞臺。水池會跟著歌曲執行不同的噴水指令,恍如一個音樂噴泉,期間所有舞蹈員都一直溼透身,防水咪高峰都要在德國特別訂造,可謂不惜工本。觀眾不知道,我們被紅館罰了很多錢,因為舞臺下面都水浸了,每個工作人員,甚至舞蹈員都要幫忙清走積水,掃出場館外。
關心妍演唱會的音樂噴泉
一場演唱會是否好看,除了舞臺設計用心外,導演亦有著很大的責任,Jacky解釋:雖然燈光和舞臺設計師已做好基本需要,但我們會有其他考慮,每首歌都要設定不同程序,讓每個節奏拍子有不同舞臺效果。
不難發現,即使世界級的演唱會,都會有香港的製作團隊參與其中,香港的演唱會導演,往往能在演唱會上出現神來之筆。Jacky表示:我們會因應即場需要而變化,這是香港製作人的優勢。
本文轉載自HK01網站作者:陳奕熙/許栢倫/胡劍威
攝影:符祥定、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香港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