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狂人
最近國內新冠疫情度過「至暗時刻」,基本緩解,按照非典時的經驗,剩下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境外歐美各國卻是哀鴻遍地,如火如荼。
讓人在慶幸之餘,多了許多擔心。
我主要擔心的是加拿大的疫情,因為那裡有我的不少親人。
剛開始還行,微信語音電話裡,除過問候以外,基本不提新冠疫情,更多的是給兩個姐姐報平安——我們在西安,一切都好,除過不能出門以外,請他們不要擔心。要不要寄回來些口罩?不需要,還行吧,而且國內快遞也不通……
慢慢國內的事不討論了,說的更多的是歐美疫情,但是還行。
3月12日,消息傳出:加拿大總理夫人3月7日到英國倫敦參加12000人大會後感覺不適,隨之直接確診感染。成為178例確診中的第66名。
隨後,加拿大國會停擺,多倫多大學、滑大、麥大、西大紛紛宣布關校。
我終於坐不住了,趕緊打電話問情況,他們還是說「這邊不太要緊」,按姐姐的說法「老外心大,大大咧咧啥不在乎」。
我有點著急了:
「老外不知道害怕,那是他們沒經過非典,也不知道新冠有多麼兇,咱可不能拿命碰運氣,給我地址,我先給你們寄點口罩」。
1
口罩這幾天並不好買,兄嫂和我搜羅了一些,一次性醫用口罩有4塊一片,也有3塊多一片的,買了200個,再加上一些N95,找了家海運公司外寄,先試試吧。
妻子還要張羅買防護服、護目鏡等等,但又想到西安最兇的時候,咱也沒用,顯然暫時用不著於是作罷。
之所以先寄200個,主要是想試探一下看能不能按對方所承諾的送到,郵路通暢否。順豐快遞上門收貨,先寄到廣州,再打包稱重付費出關。
女兒笑我小題大做,人家那邊疫情比國內還小,我笑笑沒說什麼。她們都是獨生子女,很少能深刻體會到手足之情。
對我來說,自小多承兄姊照顧,上學成家就業工作,一人有事全家幫忙,只唯恐自己做的不夠多,哪裡有嫌多餘的道理。
只要能解決問題,求其心安,小題大做也是好的。
全球化體現在我家,就是家裡在海外求學定居的人比國內還多。
自母親故後,開枝散葉,三個外甥先後去了加拿大和紐西蘭,緊接著兩個姐姐也去往加國看護孫輩。連同孫輩在內,國內8人,國外倒有11人。
那年過年,大家去看望同輩最大的大哥,他笑言:你家現在都跑出去了,要是再來一次文化 革命,你看咋了呀?光是個海外關係,就不得了的了不得!
大家先是悚然而驚,然後都笑了。
儘管相距千裡萬裡,中國人就是這樣,沒事就在微信裡聊天問安,有事了出錢出力守望相助。
親人就是親人,血緣和情感決定一切。
2
臘月二十九,照例問安。姐姐突然問我,現在適不適合回國,她的眼睛不適,想回來看看,而且已經買了2月9日的機票。
當時國內武漢疫情剛剛爆發,西安周邊開始布置防控(還沒有隔離一說)。依據非典的經驗,我估計疫情得鬧到4月份,也可能很快控制,回來看眼睛問題似乎不大,就是擔心一旦疫情擴散,加拿大可能對中國航班限制,出不去影響帶孩子。
在加拿大還是安全點,人家都是躲新冠疫情,哪有回來找疫情的?
又想到,姐姐已經兩年多在外,實在是想回來了。就說,實在想回來2月9日回來就是,進山砍柴過河脫鞋,到時候再說。
沒想到,當夜武漢宣布史無前例的「封城」,我趕緊給姐姐發語音「千萬別回來了,事情鬧大了」。
誰知兩個月後,新冠疫情卻「追」到了加拿大找上門去,姐姐苦笑說:「一頭蹬脫了,一頭抹脫了,到頭來還是沒躲過,不過,應該不要緊吧」。
我聽得出姐姐的緊張,主要是擔心孩子和兩個孫子。趕緊給她介紹國內的防控經驗「勤洗手,少出門,多通風」之類。
勤洗手倒好辦;少出門,那邊現在還是冰天雪地問題也不大;唯獨多通風難點:零下20多度窗子都被凍死了,我建議可以用開水澆,反正多通風沒壞處。
防疫物資呢?一個外甥在超市工作,接觸多,姐姐很擔心,但也沒辦法。超市裡的口罩早沒了,洗手液也要限購,老外最愛搶購衛生紙,讓中國人好笑。
最讓人難解的是,他們都不愛戴口罩,覺得那是病人才戴的東西,個個都覺得自己生活健康身體好,個人自由和生活質量最重要……
還有就是對國家衛生醫療體系有信心,發達國家嘛,什麼都是一流的。
說到衛生福利體系,和孩子們不同,姐姐大有怨言:
什麼時候看病都要預約,急診也要排隊兩三個小時,而且不給開藥,孩子明明發燒多日,總是一句話「回去多喝點水」……
我只好笑笑,國情不同、價值觀不同吧。
3
另一個外甥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資源主管。
公司有七八千人,近期也開始安排居家辦公,老外愛旅遊,她這幾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八九十個正在美國旅遊的員工打電話,問情況要求居家,沒要緊事最好不要來辦公室。
「不過加拿大人實在看得開,該聚會聚會,該出遊出遊,生活一切照舊,而且不是只有幾十例確診嗎?一個大感冒而已,沒必要怎麼樣。」
最近,美國已經3000多例確診,連總統川普也做了檢測,兩國離得太近,再加上總理夫人也被確診,加拿大人才開始有點緊張了。
與此同時,全球的大麻煩來了。
中國以外病例後來居上,超過國內。義大利已經確診2.5萬,西班牙也「淪陷」封城,法國德國病例也超過5000,11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緊張起來了。
不過各國緊張程度不同。
比如瑞典乾脆宣布「四不主義」(不檢測、不發布數據、不隔離、不收治之類),丹麥宣布「強制戴口罩侵犯人權」,被一些國人憤怒指責為「不負責任、對病毒投降、只要自由不要人性」等等。
除過經濟方面的考慮,憤怒者可能忘了北歐國家的政治傳統——個人自由至上。維京人的圓桌民主,加上對「小政府大社會」的信仰(迷信),讓他們對任何政府濫權的可能保持高度警惕。疫情肯定遲早會過去,但政府得到授權,可能強制壓縮個人自由,卻是死活要不得。
當然也有對高福利國家醫療衛生系統的信心吧。
一些國人覺得既然中國抗疫如此有效,你不學習照搬、不抄作業,不搞全國動員,簡直是腦子有病不可理喻,聽任病毒肆虐,對國民生命不負責任。
過猶不及——這種指責可能是哭錯了墳頭。
一則中國式動員他們實在學不來;
二則人家有自己的政治傳統和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個人主義),甚至生命觀(宗教);
三,人家相信最好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負責,而不需要事事都要政府來負責。
和中國相比,到底哪個更好?暫時還真不好下結論。
按照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觀點,根本沒有人性之說,有的只是一個個孤零零的個體面對無限可能性,人的存在只是(也只能)由自己的選擇決定;只有人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你任何時候都有做選擇的權利,並承擔自己選擇的一切後果;你當下的一切現實狀態,就是過去自我選擇的結果。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
在這個意義上,所謂自由就是選擇。你願意有選擇還是可以接受強制,都無可厚非,承擔後果罷了。
說到封城,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相繼實施。
倒是和中國前陣子有點像。中國人在方艙醫院跳廣場舞,在自家旅遊舞獅,西班牙人也在家裡練遊泳、鬥牛,義大利則在陽臺唱歌、搞音樂會。
面對無聊,大家倒是高度一致。
4
這幾天很多華裔或者留學生都在考慮是否回國。因為所在國的防疫「佛系」(或不作為?)讓見多識廣的中國人大為緊張。
在我看來,中國人不是說「怕死」,而是怕死的不值、不明不白,你跟一個病毒較什麼勁兒?
它既不聽道理,也不管意識形態,更不在意貧富,也不吃嚇唬或欺哄(武漢曾有宣布,哪個區再有新發病例,區長追責),反正你不嚴控,它就使勁傳播,你小看也好重視也好,那是你們人類的事,跟它無關。
要不要回國?這是一個問題。
一位好友就遇到這個問題:
好糾結啊,國內一堆事要處理,可回還是不回,遭遇嚴重的道德考量:我在疫情披露前去國外探親,結果不久國內疫情爆發,返程航班取消,回程一拖再拖;如今疫情平穩打算回家,但看到朋友圈、自媒體、國內輿論對境外回國國人的評論,尤其那些深惡痛絕的言語,嚇得我又不敢輕舉妄動了,生怕給家鄉人民添亂添堵。那些刻意隱瞞、掩蓋實情給防疫帶來重大隱患的回國人士,確實自私自利自作自受,但絕大部分正常回國的中國人,包括上百萬留學海外的學生、旅遊者、探親者、駐外工作者,相信還是有起碼的行事準則底線。「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境外的中國人只是在不同的時間,因為追求各自不同的夢想,恰巧待在了不同的地方,如果不是早期有關方面的瞞報,如果不是當初有關部門遲滯,如果不是……國人又何以遭此國難大劫?中國人的世界又何以被撕扯得如此凌亂?
請不要歧視少數人,就像湖北人在大難之際曾遭遇各地的冷眼驅逐,希望風平浪靜後那些歧視的袞袞諸公們,能向湖北人說聲抱歉;
請不要歧視少數人,就像今天世界各地的中國人蜂擁而至返回祖國,卻被很多國人罵得如過街老鼠,難道這個國裡的家,不是他們內心深處最安全最可依賴的地方嗎?
好糾結啊,第二次買的回國返程票,還會黃了嗎?
其實我太不贊成對最近一些從美國或義大利逃回來的同胞,一味指責。面對奪命疫情,生死關頭,個人的第一選擇是保命活下來——這是求生本能(就像難民,哪裡安全往哪裡跑)。當然他們不應該隱瞞實情,給他人帶來危險,有法律在,追究責任就是了。
中國這些年至少有數千萬華人在海外學習工作定居,我身邊就不下50個家庭孩子在外留學,這些也都是我們的親人。
粗算起來,有各種「海外關係」的中國人估計不下兩三億人。
寰球同此涼熱。
這時候暫時不急著隔岸觀火,也不要忙著幸災樂禍,甚至得意洋洋於比如又有幾國向中國求救之類。
一場疫情暴露出我們多少問題?
如果不能深刻反思進而改進,那前段時間的罪就白受了,3000多亡魂也白死了。
陝西人說,你沒看見自家一溝子屎,還說人家是個屎溝子。
話粗理不粗。
還是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先把咱國內的公共衛生機制、復工、經濟振興搞好。
順口說一句,如果你在海外也有親屬面臨疫情緊張,我建議也可以考慮寄點口罩。
能起多大作用不好說,但什麼也不做,心裡總是怪怪的。
不管相隔再遠,那也是我們的親人哪!
文章寫就之際,突然有朋友打電話問我口罩如何寄?她的兒子在德國留學,在一個小鎮人比村子還少。據說前幾天還好,這幾天防疫物資徹底買不著了。她著急的不行,要買口罩寄過去。孩子卻說可以打錢,自己在支付寶支付購買,淘寶商家可以直接寄過來。她半信半疑,只好打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