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社區B.L.O.C.K街區
創新設計競賽
預!公!告!
未來社區B.L.O.C.K街區創新設計——除居住功能外,賦予社區Business(商業)、Leisure(休閒)、Open(開放)、Complex(複合)、Kind(友好)等新內涵。
競賽背景
未來社區倡導「小街區、密路網」的社區空間形態,以及尺度適宜、功能豐富的活力交往空間。但當前建築設計受商業開發中的成本控制、產品同質化、開發高周轉等因素影響,往往呈現為高度相同、朝向統一的南北向高層建築,「兵營式布局」「立面千篇一律」成為常態,難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社區公共空間與活力業態。隨著建築技術迭代創新和生活方式不斷轉變,圍合式、東西朝向的住宅被公眾接受已成為可能。
本次競賽旨在開拓思路、突破局限,以多朝向住宅及圍合式街區設計為重點,研究探索未來社區生活街區的空間創新方案。通過不同高度、體量建築的組合,形成錯落有致、尺度宜人的城市景觀。同時,通過可變空間設計,使得建築室內外空間及功能業態靈活可調,在全壽命使用周期內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形成生活宜居、功能複合、活力多元的未來生活街區,充分體現人本化、生態化、數位化的價值追求。
競賽內容
在未來社區「小街區、密路網」總體格局下,以圍合式街區設計為重點,研究探索未來社區宜居空間創新設計方案。
以300米*300米左右的密路網街區為設計範圍,街區內部劃分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推薦以單面邊長80-150米的Block作為基本鄰裡單元,設計深度為概念方案。
空間設計方案
綜合考慮道路、景觀、日照、氣候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住宅朝向、建築組合形態、沿街界面以及天際線設計方案。構建從家到公共空間的多層次空間序列。
室內空間 住宅套型設計充分考慮生活方式變化及後疫情時代需求。例如,入口玄關處潔汙分區,客廳和餐廳功能合一,增加運動、學習或辦公空間;選擇適應建築工業化新需求、靈活可變的結構體系。
院落空間 院落空間應具有適宜的尺度,考慮空間節奏變化,布置居民交往活動空間,體現鄰裡、服務、治理等場景功能,實現室內外良好互動。院落內人車分離,保障居民活動安全。不滿足日照條件的底層部分可設置其他功能。
街道空間 街道空間應有張有弛、開合有度,街道的界面應具有連續性,考慮構建層次豐富、開放友好的沿街界面,可融入教育、健康、服務等場景設計,可引入各類活力業態。創新建築立面模塊化、多樣化設計,體現沿街界面的空間秩序與變化。
技術解決方案
針對東西向住宅西曬等問題提出技術解決方案。建築設計充分考慮綠色、環保、智能化設計理念,採用綠色建築、綠色建造、裝配式等技術。
政策創新建議
結合設計方案,以保障生活舒適和安全為前提,針對現有日照時數、退界距離、停車位配置、計容建築面積等限制性要求,提出建設性的精細化管理建議。
評委陣容
邀請國內建築設計領域知名專家擔任評委。
競賽日程
參賽者要求
本次競賽採取自由報名、公開競賽方式。境內外具有相關設計經驗的單位、團體及個人均可報名參加。報名主體除設計師外,還可包含與居住空間相關的投資、運營、創新業態等跨界專家。
獎勵方式
獲獎單位/個人可獲得「未來社區卓越設計」榮譽,設計單位納入試點第三方機構推薦名單,主創人員納入未來社區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庫。獲獎作品將在未來社區CIM平臺、智慧服務平臺、有關媒體等公開展示,並有機會在未來社區試點中優先推廣應用,若方案採納還將給予適當獎勵。
【來源:FM93浙江交通之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