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是2001年版的《十一羅漢》,更早的一個版本在1960年。第二版超過第一版,除了大牌雲集外,有些地方確實可圈可點。
哪些大牌?喬治·克魯尼,《地心引力》《逃離德黑蘭》與他關係親密;布拉德·皮特,無數部片子,《秋日燃情》是我的最愛;馬特·達蒙,近些年火得燃起;朱莉亞·羅伯茨,《美食·祈禱·愛》那個尋找自我的女人;卡西·阿弗萊克,《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主角;唐·錢德爾,多部《復仇者聯盟》跟他相關……這些人物這些影片都與奧斯卡有親近關係。
故事是關於搶劫,展現男子漢雄風。十一羅漢就是搶劫組十一個成員,除了朱莉亞外,上面說到的這些大牌都在其中,克魯尼是隊長,一票明星都是他的搶劫組員。
電影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裡讓每個成員都被觀眾認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一百二十分的影片,人物出場大概也要控制在三十分鐘內,《十一羅漢》不僅做到了,而且非常厲害。三十分鐘十一個人全部出場,最短的出場只有五十秒。三十一分鐘時,觀眾閉上眼也能數出八九個來。影片結束,觀眾能說出每個羅漢的典型特徵以及在搶劫行動中各自的分工。
我記得去年看《鯊海》,總共就兩姐妹的故事,我還費了好大功夫才弄清誰是誰,導演下了功夫,讓她們穿不同風格的衣服,不同顏色的頭髮,下面有我的文章連結……《兄弟連》的人物出場也不錯,我曾寫過影評專門講述這件事情,也有文章連結。
《十一羅漢》編劇和導演顯然都認為:給每個人賦予鮮明的個性特徵,才能讓觀眾真正記住這些角色。
克魯尼扮演的隊長是男主角,第一個出場。影片的開場畫面是克魯尼出席假釋聽證會,穿著囚服,有點灰頭土臉。後面有個「定妝照」為他加分不少——前景是電梯,虛化,遠景是黃色的水晶吊燈光,虛化,焦點處,畫面正中央,西裝革履的克魯尼從電梯下面慢慢升上來,儼然舞臺上的華麗亮相。
後面一系列人物的亮相都是由克魯尼串起。觀眾從克魯尼的視角,去認識另外的十大人才。
第二位亮相的是弗蘭克,賭場的發牌手。讓我記住他的有兩點,一是外型,有色人種,身材魁梧,二是他在克魯尼面前不承認自己是弗蘭克,但是在後面和克魯尼喝酒時又說明了自己就是弗蘭克,所以猜測其背後一定有深深的故事。
第三位是布拉特·皮特,這個人帥得無天理,不記住也很難。導演還給他設計了一個超級性感的動作:吃三明治。皮特的好吃,不只是表現缺乏激情,我想也與這個造型帥氣無敵有關。《燃情歲月》裡,皮特先生也有一個很帥的喝紅酒的鏡頭。導演怕大家記不住他,給他設計了一套亮光的銀色襯衣銀色領帶。
本片中第一次吃
第二次,喝咖啡
不要說不是刻意,為什麼總是這個角度的吃東西?
第四個出場的是魯賓,賭場的前老闆。看這個畫面,觀眾能不記得嗎?大墨鏡,胸前掛著兩三條金鍊子,敞開的胸脯毛髮豐富,感覺就是滿肚肥腸,偏偏面前多少個盤子裡又裝著各種蔬菜……還加上他的誇張臺詞,每一句話都在說明克魯尼的搶劫行動行不通。然後又在一瞬間改變主意參與行動。這個人就是個矛盾集合體。
第五六是雙胞胎,記得他們的特徵更容易:無時無刻不在掐架。出場設計很巧妙,奇葩的搖控車和實體車比賽,然後實體車賽不過搖控車,直接碾壓過去。玩搖控車的是卡西·阿弗萊克,這個阿弗萊克好像只演有趣的角色。
第七個出場的是電腦專家利文,專門負責密碼部分。曾為FBI工作,有時結巴,典型的書呆子形象。
第八的巴舍,瀟灑無比地炸開了金庫的大門,卻在跨進金庫的一瞬間觸發了警鈴。聰明與愚蠢並存!更好玩的是,皮特直接在現場從警方手中接走了這個人。十一羅漢中的炸藥手。
第九個就是中國人秦少波扮演的袁了。又是一個過目難忘的人,中國人,會雜技的中國人。在搶劫行動中,他負責如軟體動物一樣裝進運鈔箱裡進入金庫,而且在金庫裡「表演」了非他莫屬的空中跳。
第十是老人家索爾。這位老人家最好玩的部分在於,對皮特說自己改邪歸正了,喜歡上快餐店的漂亮收銀小姐。後來他裝心臟病那一款還真是像模像樣,真的是如皮特說的「你都上名人榜了」。
最後就是馬特·達蒙了,那時還很年輕,一臉的青春朦朧樣,好似天底下最純潔無辜的人,卻又是最老練的扒手,而且還出生於名扒世家。在搶劫行動中,他負責難度最大的一部分,從賭場老闆手中拿到開門卡。
好,現在剛好是影片的三十分鐘,十一羅漢齊整,可以開會了。剛才走馬觀花,這次集中亮相。
這個影片的驚天大劫案設計巧妙,但是關鍵是「這十一個人」實施了這次搶劫。最有意思的還有,為了這十一羅漢被再一次地記住,結尾用了一個掃描鏡頭——搶劫成功後,隱喻男人雄風的噴泉漫天飛舞,這票人一字排開,鏡頭一個個掃過去,都是臉部特寫,超男人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