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回歸和平,世界科技在不斷發展,國與國之間「明爭暗鬥」,不管是經濟水平還是科技水平美國永遠都想做老大,但是蘇聯似乎從來都不服輸,現如今人們已經向外太空發展,但是美蘇兩國依舊「活力四射」。就在去年月球首張背面照片曝光,美蘇兩國太空爭霸持續白熱化,那咱中國該如何呢?
1957年,前蘇聯就已經在太空競賽中打勝了第一仗,在8月21日發射了第一顆洲際飛彈,隨即10月4日又發射了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號,當時在世界舞臺上引起很大的反響,在技術上完成質的飛躍,並且更勝美國一籌。1958年美國才發射第一顆衛星探險者1號,美國就此才沒有很難堪,當美國宣布自己不會就此落後時,前蘇聯就已經看到通往太空之路還很漫長,前蘇聯不管在技術上還是人才上都要遙遙領先於美國。在赫魯雪夫心裡一定要穩定蘇聯在太空霸主的地位。
當阿波羅計劃在緊張進行中時,美國和蘇聯同時進入載人飛船的研究方面並展開激烈的競爭。聯盟號和雙子星座號都相繼完成了探月的任務。在研究載人飛船方面美國已經迎頭趕上並且超過蘇聯,在這次競爭中很顯然蘇聯落後於美國,但是蘇聯並沒有放棄,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想做霸主。
長時間的競爭前蘇聯很明顯有點乏力,在國家經濟方面的影響之下,投入航空事業的資金和美國相比根本就不算什麼。前蘇聯航天員的總贊助人員就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並且組織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為此前蘇聯在太空爭霸中落後於美國。
1975年阿波羅和聯盟號在軌道上對接,並且宣布美國和蘇聯在太空爭霸結束。事實上並沒有完全結束,70年代初期,美國和蘇聯在「禮炮」號和「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展開白熱化的競爭,太空梭被陸續研究出來,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空間競爭才結束,從此世界航天技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現如今美國和俄羅斯在太空爭霸中依舊不相上下,相比他們兩國中國從新中國成立之後航天技術也有了新的進展,不斷發展之後,中國自主研發的天宮空間站也即將要投入運行,所以中國的航天技術並不遜色於美國和俄羅斯,中國現如今依然已經追趕上他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