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凱:我的公益電影夢

2021-01-10 公益時報網
姚凱:我的公益電影夢

2015-07-01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李慶

人物檔案

    姚凱,出生於1989年3月4號,因母親難產導致腦癱。十七歲輟學後開始學習動畫片製作,後來因繪畫時手腳不靈便,開始跟著中央電視臺首席記者、一級導演韓鑑學習電視專題片拍攝與製作,跟北京電影家協會編劇分會副會長陳秋平學寫電影劇本。曾參與電視片《倔小子姚凱》、《變奏的愛》等節目製作。從2008年開始拍攝微電影,參與微電影《花生仁的愛》、《應該做的?!》編劇和導演,2012年電影頻道《愛優微》賀歲微電影《我的姚凱》故事作者、主演,微電影《花海》製片人兼聯合導演。

口述/姚凱 採訪/李慶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通過做微電影製片人、導演來養活自己,然後還能夠用自己賺的錢,來捐助殘疾人,做個可以自食其力的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叫姚凱,是一位腦癱患者,至今仍口齒不清、走路不穩,但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導演夢。

我想幫助更多人

四月中旬,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篇報導,標題是《「救救孩子」一個白血病患兒的故事》,一個患病幼兒看上去很可愛、乖巧,和正常幼兒沒什麼不同,但是他學會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想活下去!」因為他患上的是白血病。看完我特別難過,因為我也曾經和他一樣的無助和絕望。

我雖是腦癱,但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弱勢群體,因為這樣能讓我感受到快樂,能讓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我看到報導中說,「我國目前至少有200萬白血病兒童,保守估計,以每個患兒10萬人民幣治療費用計算,那麼救助白血病患兒的總資金預計需要2億元。我國的經濟雖在迅速增長,但這一數字,無論對哪個企業還是單位都是天文數字。」

所以,我正在發起一個公益微電影項目,暫定名為《白血病患兒的夢》。這是一部以講述白血病患者與家長之間的故事為題材的微電影。通過拍攝他們的故事來呼籲大家關注和幫助弱勢群體,把白血病患兒和家人之間的一個個故事在各大視頻網站推廣播出,以此來激發全國人民做「隨手公益」,也就是每人捐助一塊錢,當然,多者不限。我希望將拍電影募集到的善款捐助給社會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以此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為此我正在努力

我覺得能為別人做一些事情就是公益。把馬路上的瓶子或紙屑撿起來,這種舉手之勞就可以減輕清潔工的負擔,公益的事情並不需要是多麼大的事情。

在準備做這個暫定名為《白血病患兒的夢》的微電影之前我做了個問卷調查,截止到6月25日,共收到1023份調查問卷,有85%的人表示在視頻網站上會去看公益電影或公益微電影。有65.5%的人表示,當看到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公益電影或公益微電影裡的人物或群體的艱難困苦需要幫助時,會隨手捐助一元錢給他。於是,我通過網絡找到了白血病患者的QQ群,加了群之後經常與他們聊天,並在2015年年初採訪了兩個在北京的白血病患者,他們和家人之間的故事令我很感動,並且更加堅定了要做這個題材的微電影。

我聯繫了多家公益機構,例如中國公益網、中國紅十字總會、新陽光慈善基金會、易籌網等,希望他們可以給我一些幫助,幫我把項目發起、宣傳,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幫助弱勢群體的隊伍當中來。

可即使做了這些,還是離拍這部微電影的夢很遠,因為整部電影拍攝下來需要很多資金,我沒有那麼多的資金,我的父母也只是普通職工,他們無法幫到我。但無論有多困難,我都會繼續努力堅持下去。

為什麼要拍微電影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隨手公益,文明中國。」前兩天,我坐公車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零錢,一位大姐幫了我。雖然只是一元錢,但很讓我感動。我在想如果人人都有這種意識,那我們這些弱勢群體就會得到更多的陽光和溫暖了,我們的國家也就會越來越文明了。

有人問我,你希望別人為你投資拍攝微電影,為什麼不直接給白血病患者募捐善款?

之所以這樣做,是我覺得大家對白血病的關注還不夠細緻,還不能深刻地了解白血病給患兒和家庭帶來的困難和痛苦。我想通過微電影來展現一個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是如何墜入因白血病帶來的不幸。除此以外還能對白血病的前期誘因、發病、診斷、治療等進行科普宣傳。如果直接募捐只能幫助個別患兒,而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並拍攝的微電影會喚醒人們的善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患兒。

我一直告訴我的父母,幫助別人就是我最大的快樂。我希望做一個自力更生,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每天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我堅信我和別人一樣,是可以成功的。


姚凱在拍攝微電影

延伸閱讀

改變我人生的三個人

我能夠像今天這樣積極地生活,離不開三位對我有很大幫助的人,我的老師,是他們為我點亮了人生的希望,讓我覺得自己還能做一個有用的人。因此我想像他們一樣,通過我的幫助為弱勢群體點亮人生的希望。

叢老師:讓我找回生活的自信心

以前的我很自卑,因為我從一出生就和別人不一樣,但這一切都在遇到叢老師之後發生了改變。

那是在我讀初一時縣裡舉行的一場歌詠比賽,當同學們都在為比賽積極做準備的時候,我卻只能在旁邊默默地看著。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找到叢老師,請求她讓我一起參加這個集體活動時,叢老師的回答非常肯定:「當然可以參加,不過你要好好準備。」聽到自己可以和大家一樣能參加比賽,我心裡特別高興。

得知由於比賽現場的舞臺太小而必須撤掉兩個同學後,我就跟叢老師說您別為難了,我就不參加了。可叢老師再一次用堅定的語氣回答我:「那可不行,撤誰也不能撤掉你」。

正式比賽時同學們已經按隊形站好了,我行動不方便,而比賽的舞臺又很高,正當我站在臺前猶豫不決時,叢老師走到我面前,攙著我一步一步地把我送到位置上。

在等待比賽成績時,我心裡特別緊張,因為怕自己的跑調影響班級的成績。可是比賽結果卻出人意料,我們班,一年級10班,第一名!

自那次歌詠比賽之後,我有了跟別人一樣的感覺,只要是別人能做到的事,我覺得自己也一定能做到。是叢老師讓我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心。

韓鑑:教我動畫

我雖是一個殘疾人,卻非常想學習動畫和影視。可自身和家庭的條件似乎都難以實現這個願望,當時我很絕望。

我和韓鑑老師是2004年初認識的,那時候他是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欄目組的主編。韓鑑老師了解到我的情況後,每隔一兩天都會打電話關心開導我。後來他每個星期從周五到周日,每天都擠出1個多小時在電話裡為我講解影視知識,還給我寄來很多動畫教材。在韓老師的指導下,幾個月後我就會自己製作動畫了,我還給我媽媽單位的同事製作了幾個課件,每個課件可以掙100元錢,這讓我特別興奮,因為覺得自己終於成為有用的人了。

為了讓我更系統地學習動畫,韓老師讓我去北京,他為我找好了一家動畫學校。雖然在學校的系統學習讓我的動畫製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因為我的身體情況,繪畫時手哆嗦,很難畫出更高水平的畫。見我陷入苦惱,韓老師決定教我電視後期製作。由於有動畫製作的基礎,我上手很快,沒多久就可以獨立完成一期電視節目的後期製作了。

2008年韓老師為我拍了一個20分鐘的專題片《倔小子姚凱》,在央視《講述》欄目中播出了。從那時起,我便從動畫界走進了影視界,而我本人的故事也通過這個電視專題片走上了電視。2009年,韓老師還曾替我支付了2萬元的醫療費,我曾多次要把錢還給老師,但一直被他婉拒。再後來老師為了讓我斷掉還錢的念頭,甚至斷了和我的聯繫。要是沒有韓老師的幫助,我現在可能還在彷徨中。不當面說聲謝謝,我這輩子都會不安。

陳秋平:領我創立微電影室

2013年初,我寫了一個殘疾人圓夢的微電影《街角》,但是怎麼寫都覺得缺點什麼。為了提高我寫劇本的水平,我在網上尋找老師,陳秋平老師在網上有很多講座,我就經常上網去聽並且在網上提問。記得陳老師當時還問我:「你為何老是關注一些殘疾人呢?」我回答他說因為我就是個殘疾人,當時老師非常吃驚。

陳老師是北京電影家協會編劇分會副會長,他看過我主演的關於我自己故事的微電影《我的姚凱》,對我的印象比較深,也對我的故事很感動。知道我想學寫電影劇本,便答應教我。所以,2013年整整一年,我都在潛心跟陳老師學寫電影劇本。在這期間,在陳老師的推薦下,我曾接受中國德道教育機構邀請,到北京聆聽了美國著名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主講的電影創作研修課程。2014年春節期間,陳老師考慮到我在微電影事業上的發展,建議我成立「姚凱微電影工作室」,這個工作室是以公益事業為主的一個微電影創作工作室,以創作微電影為主。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想創作和製作出一部部感動觀眾的優秀微電影,以此去關注和關懷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表達他們的心聲,表現他們的善良和美好,將他們的美麗故事分享給社會,傳播正能量。

相關焦點

  • 真人版《永不放棄》感動社會 姚凱的電影夢成真
    他說:「讓我們把生活變作夢,再把夢變作現實。」比爾的故事曾感動了無數人,成為大家為生活、為理想奮鬥的動力和榜樣。  而最近網上流傳著一段《姚凱的電影夢》的視頻,其中的情節則實實在在是影片中主人公故事的真人版:一個行為異於常人的青年,在電影片場又是布景又是講戲又是擺機位,忙得不亦樂乎,劇組中不論是演員還是工作人員都在他的指揮下有序地進行著拍攝工作。
  • 【火了】由電影《夢行者》主演友情出演的公益廣告熱播中...
    電影《夢行者》是羅田縣委、縣政府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拍攝的一部青春勵志故事片,該片已於元月24日在羅田首映,並被國家廣電總局列入2015年全國百部重點影片。該片講述羅田3位有志青年追逐夢想、不懈奮鬥的感人故事。
  • 「我的夢 中國夢——『百年博濟』圓夢公益行動」系列報導⑩︱遂寧...
    「我的夢 中國夢——『百年博濟』圓夢公益行動」系列報導⑩︱遂寧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的孩子們迎來一群「新朋友」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 韓城「水姐」王麗珠的公益夢
    「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公益夢,希望盡我所能去幫助別人,幫助他人就是播種愛心,收穫快樂,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夢想 。」韓城水務有限公司職工王麗珠說道。在韓城,大家親切的叫王麗珠「水姐」,她因在自來水公司上班所以有了這個稱呼,但「水姐」可不「水」,在韓城市她和團隊的公益善舉感動了很多人。
  • 公益微電影推薦 看電影也是做公益
    「不管這部電影的公益性能被大家看到多少,由於情節設置,這也是一部充滿母愛和溫情的電影。」  從IT行業跨界到微電影,因為導演並監製了亞洲首部手機微電影《求愛123》的何緯豐被稱為「香港微電影之父」,《極地控訴》只是他的第一部公益微電影,他說:「只要有人來找我說和公益相關的電影,我都很感興趣。」
  • 翟振華導演公益情感勵志電影《妳是我的眼》開機
    網易娛樂5月12日報導 公益情感勵志電影《妳是我的眼》於2017年5月11日在深圳市福田區舉行了開機儀式,該片由翟振華導演執導,羅彥、毛藝舟、檸小檬編劇,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專業攝影師徐然在一次拍攝中意外經歷車禍後失明,
  • 關愛孤兒院兒童公益電影《我想有個家》北京開機
    原標題:關愛孤兒院兒童公益電影《我想有個家》北京開機   今天(30日)上午, 一部關於講述關愛孤兒院兒童的公益微電影《我想有個家》在北京順義太陽村開機,《我想有個家》系洪盛瑋業影視傳媒百部公益微電影系列之八,由趙洪偉擔任總製片人,東方緒執導,趙洪偉、楊旭出品,王葆森、彭飛、
  • 少兒公益影片《我要上學》《支愛》在華銀(天鵝湖)開機
    助力發展旅遊經濟,精準扶貧,深入學習貫徹國家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中國生命關懷協會指導,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公益文化促進工作委員會、北京太禾麥田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華銀基業集團愛心支持的百集少兒公益影片《少年中國夢》第八集《我要上學》第九集《支愛》開機儀式在華銀(天鵝湖)國際生態城成功舉行。
  • 上海公益微電影節成城市文化特色活動《別怕,我在》等公益微電影獲獎
    「戰『疫』,我們攜手並進;慈善,我們舉世同行」、「儂幫我,我幫儂,阿拉上海情最濃!」等10條符合當下時代特點和上海特色的箴言獲評第五屆慈善箴言評選活動的「十佳慈善箴言」。此外,活動現場還發布了第二屆「藍天至愛計劃」資助項目,共99個社會公益項目獲得資助。其中10個項目的承接單位作為代表,上臺接受資助。
  • 公益電影《當我要飛時》開拍
    開機儀式現場本報訊(特約通訊員 汪萬英 文/圖)近日,由重慶語澤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出品,反映當代青年學生成長的院線公益電影《當我要飛時》在渝北區金陵大酒店舉行開機儀式。本片以重慶為故事發生地,講述了幾位家長眼中的「調皮搗蛋」孩子,為爭取命運自主權,發揮各自所長,堅持夢想,並最終贏得社會尊重的故事,是一部成長類勵志電影。該片的劇本由青年電影編劇、成都華宇新時代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牟方剛創作。影視文學《方鬥山的槍聲》《八德風雲》《馬鹿花開》《深山的陽光》的作者、西沱中學退休教師譚逢德參與了該片拍攝策劃與劇本修訂工作。
  • 首屆如意樹「童色夢」公益夏令營在南陽舉行
    2020年8月8日-14日,深圳如意樹公益「童色夢助學行」項目,攜手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福克斯教育、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等單位,在南陽市九隆實驗學校舉辦了主題為「遇見未來的自己」首屆如意樹童色夢公益夏令營。來自南陽地區的一百餘位受該項目資助的學生及走訪學校的學生參加了本屆夏令營。
  • 電影《紅色往事》公益放映在瑞金正式展開
    為了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黨的故事講好,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山西久盛影視有限公司結合新的時代特點賦予新的內涵,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電影放映形式,創新推出電影《紅色往事》重走長徵路公益放映萬裡行活動,這在全國電影發行放映史上尚屬首部首次,活動將沿當年中央紅軍長徵路線,跨越19個省市,歷時一年,進行公益放映。
  • 深圳青年編導易白:公益影片《太陽之夢》電影節獲5個獎項
    青少年文藝勵志片《太陽之夢》在第六屆橫店兒童電影節中一舉包攬了5個獎項。《太陽之夢》深圳青年編劇、導演易白,以自閉症兒童和留守兒童為創作選題,以都市文藝青年和漂泊青年的生存狀態為故事線索,創作執導的公益影片《太陽之夢》。
  • 公益演出唱響兒童藝術教育 2020年樂之夢新年場景公益音樂會在...
    2020年1月,內蒙古包頭市—— 「2020年樂之夢新年場景公益音樂會」在包頭市青山區青少年發展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公益音樂會由內蒙古樂之夢文化傳媒公司主辦,由樂之夢文化傳媒有總經理李夢策劃。協辦單位是包頭交通廣播電臺、內蒙古元澤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喜迎新年 愛連你我 祝賀即將面試推選2019【青春.中國夢】心愛公益學子代表 評委邀約函
    喜迎新年  愛連你我祝賀即將面試推選2019【青春.中國夢】心愛公益學子代表評委邀約函
  • 公益影片《太陽之夢》電影節榮獲「優秀電視片」和「最佳新人獎」
    據四季星城消息:深圳青年編劇、導演易白,以自閉症兒童和留守兒童為創作選題,以都市文藝青年和漂泊青年的生存狀態為故事線索,創作執導的公益影片《太陽之夢》。《太陽之夢》在第六屆橫店·兒童國際電影節中,斬獲「優秀電視片」。
  • 人物丨張耀文:曾為劉德華、任達華等當過武替,為何投身公益電影?
    入行20餘年,從一名武替到導演,張耀文經歷了酸甜苦辣,華麗轉身後,目標更加明確,張耀文說,一切努力只為拍攝傳遞正能量的公益電影。2005年,他自掏腰包11萬元,拍攝電影《刑警出擊》,他走進刑警隊、監獄,採訪大案要案,經過三個多月的編劇和拍攝,終於完成了他的首部電影,說的都是邢臺的事兒。「我拍電影,想法很單純,從未想過掙多少錢。電影中的角色都是地地道道邢臺百姓,這裡面有我的朋友、有徒弟、有公益參演者,除了設備自己想辦法籌錢,為的就是拍公益電影,把邢臺正能量發揚出去。」
  • 慈善夜×咖啡節,這個「家門口的公益夢」,真香!
    慈善夜×咖啡節,這個「家門口的公益夢」,真香!10月18日晚上,以「家門口的公益夢」為主題的2020陸家嘴慈善之夜,在陸家嘴中心綠地舉行。本次慈善之夜攜手金融城國際咖啡文化節,讓大家體驗公益樂趣的同時,享受香醇美味的咖啡。
  • 中國第一部真正的公益電影——《有一天》給小孩
    年 11月,相關視頻網絡點播量已近22,000,000人次它是中國第一部公益電影它是唯一一部走進聯合國總部進行特別放映的中國影片它斬獲無數榮譽它想通過影像改變公眾對特殊兒童群體的觀念它就是電影——《有一天》9部短片,聚焦當下的兒童他們或身心有殘疾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活動啟動
    近日,由中宣傳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省委宣傳部、省電影局、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活動啟動儀式在韶關市新豐縣馬頭鎮大陂村隆重舉行。   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通訊員/張濤)近日,由中宣傳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省委宣傳部、省電影局、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活動啟動儀式在韶關市新豐縣馬頭鎮大陂村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