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ID:caimao_shuangquan)
01
中國的「第四桶油」破產了,就如他的老闆預言的那樣。
幾年前,在走上人生巔峰的那一刻,年輕而神秘的石油大亨葉簡明,給他的員工們發了一封信,直言,「我今天不是來和大家慶功,而是來警告失敗的」。
不知道葉簡明在講這句話的時候,是不是有什麼預感,他創辦的中國華信能源幾個月就遭遇到了慘烈的大敗局。
2020年初,上海三中院宣告了中國華信能源破產,上海華信、海南華信、華信財務,這幾個華信系資本版圖中的中堅力量,一併破產了。
法院和清算組一查,華信資產總計570.6億,看起來不少了,但是負債達到了驚人的1878.1億,也就是說,經過多年的發展,華信只剩下1307.5億的淨負債,坑了不少人啊。
石油大亨咋能只有債沒有錢呢?
於是,為了查清華信的財務狀況,清算組發出了懸賞的通告,向全社會徵集華信的財產線索,現金、不動產、股權、應收帳款等,有線索就可以舉報,如果查實並且追回了這些財產,按照比例向舉報人發賞金。
查來查去,越查越亂,原來以為4家公司合併清算已經不少了,算來算去,這筆清算裡面又添加了11家公司,15家公司加起來更是一本爛帳,清算組頭疼,債權人心疼,實在沒法區分誰是誰,索性一起清算了吧。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清算組也來湊熱鬧,把華信旗下位於上海明天廣場的246套房拿出來打八折拍賣,均價1045.3萬/套,只要836.2萬/套就賣,結果超過4萬人圍觀,但是只有2個人報名,這2人看來看去也沒出價,還是流拍了。
資產無人問津,而一向神秘的葉簡明也不知去向。
02
因為年輕、資產數額巨大和過於低調,1977年出生的葉簡明大概屬於中國最神秘商人。
他生於福建浦城的一個傳統家庭,家境不錯,家裡有木材生意的,從小耳濡目染,算是積累不少商業的經驗,但是他的第一桶金來自於房地產。
據說當年一位港商在福建建了一批類似批發市場的房產,但是開發多年也沒賣動,熬不住的港商就打算出手,開價很低,十年付款就行,於是這批房子就被葉簡明拿到了。
之後他只花了一個月時間就把房子賣完了,港商的房款是在3年後結清的,這中間順帶著還能搞搞理財多掙點,於是葉簡明賺到了人生的第一筆超過千萬的收入,港商對此很是驚嘆,對廈門領導說,葉簡明是「你們的猶太人」。
之後這個「東方猶太人」就創建了華信。
華信最早的業務就是進出口貿易和金融,但是做的都不大,轉折發生在2006年。
福建一直有傳統的「福建油幫」,當年不少人靠著走私石油發家致富。
2006年,廈門的華航石油公司被拍賣,葉簡明非常感興趣,立刻花錢拿下,但是因為標的有瑕疵,最終交易還是黃了,不過華信想從華航身上得到的東西還是得到了,比如華航的前高管和一眾員工,再比如夢寐以求的成品油經營資格。
搞貿易、玩金融的華信正式殺入石油產業,公司也從福建轉到了上海,跟福建油幫劃清了界限。
03
然後就開始了悶聲發大財的過程。
葉簡明一直深居簡出,覺得參加商務宴會不如在家看佛經,他也甚少接受媒體採訪,所以,2016年的《財富》雜誌對葉簡明的訪問,用了「首次露面」,可見其到底有多神秘。
成品油市場大家都知道三桶油,外資和民企能騰挪的空間貌似有限。
但是,還真的小瞧了葉簡明,那幾年華信的大動作也不少:
● 出海:尤其是在2015-2016年油價雪崩期間,華信一路在歐洲、中東、中亞攻城略地,各種投資買買買,手裡收了不少好的油氣資源和重要資產,葉簡明也成為這些國家元首的座上賓。
● 金融:石油玩好了,轉過頭來,葉簡明又想起了自己的初心,繼續玩起金融來了,裡昂證券變華信證券,萬達期貨變身華信期貨,華信期貨又搞了華信資產管理,再加上入股海南銀行,金融牌照一個一個到手,眼瞅著要向全牌照進軍。
● 上市:2013年,華信國際通過借殼華星化工進入A股市場,各種剝離、注入、重組,華信國際成為華信在A股的上市平臺,在港股市場把「時尚環球」變身華信金融投資。
● 紮根捷克:華信2015年開始,就押注捷克的投資,從油氣、金融橫跨媒體、航空、旅遊、鋼鐵,基本上投資範圍涉及到捷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當初協議的投資額是120億,當年就交割了60億。
2014年,中國華信就以341.34億美元的營收,進入到了財富世界500強,此後4年排名一路上升,2017年已經上升到了222位,而同年的一場併購案,讓華信真正地走上巔峰。
04
這個故事還得從2016年說起。
2016年,石油危機+盧布危機+西方制裁,內外交困的俄羅斯還是挺慘的。
不過,「國際倒爺」嘉能可和它的大股東卡達投資局(QIA)從中發現了機會,聯合起來收購了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19.5%的股份,這個被嘉能可稱為「有趣」的交易,上演的是一出「空手套白狼」的好戲,其實他們就沒怎麼花錢。
怎麼操作的呢?因為100多億歐元的收購款,大部分都是借銀行的,而且倒手一賣就能把銀行的錢給還了,剩下的都是淨賺。
嘉能可計劃中的下家就是華信能源,14.16%的股權開價91億美元,華信也覺得這筆交易很值,他們因此就能成為俄油公司中僅次於俄政府和英國BP的第三大股東。
交易的風聲傳回國內,立刻把整個行業給震驚了。
要知道那會兒的俄油,還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掌握了俄羅斯近4成的產油量,如果這次收購成了,華信能獲得每年4200萬噸和總量26.7億噸油氣儲量的權益,就憑這個,能源大亨,穩了。
俄油的CEO特意表態,「我們特別高興是一家中國公司(收購)」,而在中國,這筆交易也代表著中俄能源關係的進一步深化。
瞬間,這個買賣的戰略意義就又上升了一個層次,於是,滿世界都是誇讚的聲音,大家紛紛開始說,華信能源成為了「第四桶油」,葉簡明成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05
其實,這會很多人都有一個巨大的疑問,同齡人還在為房貸操心,葉簡明這動不動幾十億美元的收購,錢是從哪來的呢?要說都是自己掙的,他賺錢咋這麼容易呢?
接著往下看吧。
嘉能可等著收錢了,結果沒多久就出事兒了。
2017年底,香港的一個官員被捕,被控曾通過關係幫葉簡明向查德總統行賄,以搞定華信在查德的項目,當然他也是收了錢的,這事立刻就鬧得沸沸揚揚,華信的行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沒多久,甘肅的王三運書記被抓了,帶出的第一坨泥就是葉簡明。
他倆的交集還是在安徽,王書記那時還是省長,華星化工要重組,葉簡明想拿下,有人就向他推薦了曾經在福建工作過的王書記,結果呢,重組順利搞定。
後來拿下海南銀行,葉簡明也是通過王書記幫忙運作的,華信得以順利成為海南銀行的二股東,比經辦的交行股份還多。
後來交行董事長去了國開行,葉簡明又通過這層關係拿到了國開行48億美元的授信額度。
「老虎」被打,葉簡明也被帶走調查了,他締造的石油+金融的大廈也開始崩塌了,為啥這麼脆弱呢,一個調查就崩了?
神秘的時候是真神秘,但是一查全是坑,嘉能可玩的「空手套白狼」,華信的套路也一樣:
海南銀行的股東關聯貸款,大部分都被華信拿走了,國開行的授信,也是不用白不用,對自己全資控股的華信證券,下手也挺狠。
● 先是拿著一張情況說明,就從華信證券划走了6億;
● 華信證券的辦公地點就在上海明天廣場,本來是租,後來就變成了買,直接拿走了3.9億,當然房子是不可能過戶的;
● 客戶資金也沒放過,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轉,直接到華信帳戶的就有5.95億。
拿錢,搞併購,那併購過來幹嘛呢?繼續套錢啊。
2015年,華信6億收購了北方石油60%的股權,打款2億後,華信就控制了北方石油的重要部門,比如財務,然後就開始利用北方石油瘋狂貸款,先抵押了子公司的油庫資產貸出來6億,後來提議增資融資,5億到手,然而到這時,剩餘4億的併購款還沒付呢。
對自己的公司這樣,對合作夥伴是不是能好點?
華信有一個合作夥伴是雲南能源投資集團,兩個公司的老闆在2015年的捷克總理中國企業家見面會上見過,回來開始產生交集,2016年商定一起出資10億做個公司,然後雲能投出資的5億,就被華信挪走了。
一朝得手,後面就更順利了,華信通過雲能投和各種子公司,拿到各種融資就有數十億。
這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可是真不少。
06
結果一朝案發,滿盤皆輸了。
俄油的股權交易,沒多久就黃了,指著華信掏錢的嘉能可,最終讓大股東卡達投資局買單了,歐美的一些併購,雖然喊得歡,但是很多都因為沒掏錢不了了之了,比如考恩集團和葡萄牙的保險公司。
國內的該倒的也倒了。
前面說到15家公司破產,但處理起來真的是太難了。
● 華信證券解散,新成立的甬興證券承接了華信證券的資產;
● 華信期貨已經被大股東華融改名華融融達期貨,華信持有的股份在打折拍賣,至今還是流拍;
● 華信國際已經退市了,股權拍賣已經在淘寶上掛好了;
● 華信金融投資,早就仙股了。
千億的大窟窿捅下來了,可是葉簡明人不見了,各種說法都有,反正沒影兒了,反過頭來看看華信系的構架,公司又好像跟葉簡明沒什麼關係。
華信自稱是一家集體制民營公司,這是葉簡明獨創的,他說自己和員工都是給公司打工的,所以在華信系的公司的股東名單裡面,也很難找到葉簡明的身影,就像不存在過一樣。
Tip:已入駐百度百家、騰訊新聞、鳳凰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新浪自媒體、一點資訊、快報、QQ公眾號、雪球、UC等客戶端wemedia聯盟資深成員
歡迎購買《自媒體紅利》,最暢銷的自媒體運營書籍,京東有售!投稿、商務合作,聯繫郵箱8586201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