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聚焦親子關係的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正式開播。隨後收視率一路飆升,引得31家電視臺不停轉播。而劇中的幾位主演夏東海,劉梅,夏雪,劉星,夏雨也成為了一代人童年的記憶。
而今距離《家有兒女》第一部播出已經過去了15年,劇中的各位主演的生活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他們各自的生活現狀。
1,「爸爸」夏東海戲外成了老闆
出演《家有兒女》中夏東海一角的時候,高亞麟剛剛32歲,比劇中和他搭檔演夫妻的宋丹丹整整小了11歲。但倆人在鏡頭前的呈現,卻絲毫看不出年齡差的痕跡。
也正是因為《家有兒女》的成功,高亞麟才總算有了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在陸陸續續拍完四部《家有兒女》之後,隨著影視環境的變化,因為對圈中流量至上現象的不認同,高亞麟逐漸萌生了自己創作影視公司的想法。
2015年,高亞麟拉上曾在阿里工作了12年的好友沈振一起創辦了嘉會義禾有限公司。公司的主體義務就是影視劇製作與投資。
而作為公司合伙人的高亞麟,始終奉行的原則就是:拒絕流量,只做真正有品質的作品。
所以他們的公司沒有籤約一位流量藝人,而是與行業內的老戲骨進行深度合作,用高亞麟的話說就是:有些明星的確太貴了,我們真的是用不起!
比起公司製作的各類影視劇,高亞麟和沈振最得意應該就是投資了電視劇《人民的名義》。
在投資商紛紛繞道而行的時候,高亞麟本著對作品的認可,出資了4000萬投資電視劇《人民的名義》。
而當時《人民的名義》的總投資金額是一個億,高亞麟的公司以40%的投資份額成為劇組的最大資方,也正是由於這一點,才使得這部劇沒有被其他資本所左右,從而為觀眾奉獻了一部製作上乘的反腐劇。
這些年,48歲的高亞麟雖然不怎麼拍戲了,但是話劇,影視劇等領域依然能看見他的身影,只是,他的身份不單單再是演員罷了,更多的時候,他是製片人,更是老闆!
2,「媽媽」梅梅戲外當了奶奶
說完高亞麟,再來看看他的搭檔宋丹丹。比起在《家有兒女》中的表現,我們更加忘不了的,依然還是宋丹丹在春晚上表演的各個小品。
不得不說,在喜劇領域,宋丹丹是當之無愧的「一姐」!即便「後浪」再優秀,她也依然是無法超越的「前浪」。
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宋丹丹早已退出春晚的舞臺,如今的她更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
關於宋丹丹當奶奶一事雖然宋丹丹和兒子巴圖從未在公開場合說明,但這基本已是公開的秘密。
大約是在2018年年末,網傳宋丹丹升級當奶奶,隨後宋丹丹和兒子兒媳在某月子中心抱著嬰兒的照片也被曝光。
而之後宋丹丹也多次被拍到和兒子一家外出,從照片中看,小孫子已經蹦蹦跳跳會走路了。
對於演藝圈的明星來說,59歲當奶奶也許「有些過早」,但對於早已淡出銀幕的宋丹丹來說,沒有了工作的約束,在家陪伴家人,不也是另一種幸福嗎?
3,夏雪(楊紫)成了頂流,劉星(張一山)成了演技實力派,夏雨(尤浩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爸爸媽媽」之後,就是劇中三個孩子的人生對比了。
首先就是劇中大女兒「夏雪」的扮演者楊紫。和其他幾位演員不同,楊紫只參演《家有兒女》的前兩部,後面兩部則換來另外一位演員出演。
關於這一點,坊間有兩種說法:一是楊紫的父親考慮到女兒的學業問題,便推辭了後面兩部的演出邀約;二是楊紫被劇組換掉,從而失去了出演後面後部劇集的機會。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我想,對於楊紫來說,沒能完整演完四部《家有兒女》,也許都是她耿耿於懷的遺憾。
但楊紫後續的發展卻是三位小演員中最突出的,一部《戰長沙》彰顯了楊紫紮實的演技功底,而之後的《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又將楊紫送到了頂流的梯隊。
和其他流量小花不同的是,楊紫在收穫人氣的同時,演技也是受到業內外的一致認可,可以說,在如今的90後小花中,楊紫在電視圈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好演技。
所以,楊紫的火,既有好運的成分,更有實力的加持。
和楊紫相比,張一山的演技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他欠缺一次一戰成名的機會而已。
縱觀張一山的表演生涯,無論是《小兵張嘎》中的樂樂,還是《家有兒女》中的劉星,亦或是讓他演技大放異彩的《柒個我》中的沈亦臻,都成為了張一山演員履歷表中令人津津樂談的角色。
和楊紫一樣,在同年齡段的男星中,張一山的演技無疑是拔尖和突出的,不然他也不會頻頻和張嘉譯,潘粵明等實力派戲骨合作。
雖然不算頂流,但張一山的目標一直就是做純粹的演員,至於有沒有那麼多的流量和追捧,也許,從來就不是他追求。
「哥哥姐姐」都在娛樂領域大放異彩,最小的弟弟夏雨卻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
扮演夏雨的演員名叫尤浩然,在出演《家有兒女》之前,最深入人心的應該是他拍攝的那支「媽媽洗腳」的廣告。
不過,可惜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尤浩然的體重也一直蹭蹭蹭往上增。等到考電影學院的時候,因為過胖的緣故,尤浩然更是來來回回考了三次,才考入了心儀的表演學院。
如今才24歲的尤浩然,因為體重和顏值影響,在娛樂圈基本上屬於「查無此人」的狀態。也許這就是娛樂圈的殘酷,小時候的胖是可愛,成年後的胖就成了可怕。
介紹完《家有兒女》中幾位演員這15年的變化,不僅感慨時間的飛逝,我們在長大,而曾經陪伴過我們大半個童年的演員們也都發生了各式各樣的變化。
鼠年的北京臺春晚上,我們看到了《家有兒女》劇組的大團聚,當演員們說起那句熟悉的「我是夏雪,我是夏雨,我是下冰雹」的臺詞時,恍惚間,我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盛夏。
只是,盛夏年年有,卻再也沒有一個夏天,能找回當初追《家有兒女》那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