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人,大多都是單身。
也有一少部分進入了戀愛狀態,但總感覺每兩個人的感情似乎缺少了點什麼,是熱情?還是忠誠?或是認定?我也說不上來。
該怎麼說呢?
他們都很有各自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活成什麼樣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年少的時候曾想找一個和自己同行的靈魂伴侶,可到了一定年齡才發現,真的很難。
我現在也這麼覺得。
記得之前有個長者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賺一百萬和找伴侶這兩件事,哪個更難?
曾經我是這麼回答的,當然是第一個難了,找對象多容易啊,只要想處,肯定是有人的。
如今我回過頭來再看這個問題,好像又覺得第二個更難。
因為什麼呢?
前者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外加上時間的積累,你是會看到回報的;而後者,找一個異性確實很簡單,大街上一抓一大把,可想要找一個三觀一致、聊得來的人卻難於上青天。
這種不確定性的「奮鬥」讓人心裡沒有安全感,也正是這樣,讓當代很多年輕人寧願不停的學習工作,也不想把時間花在談戀愛上了。
「不想再去認識新的異性了,再問名字,問年齡,再聊天,再了解對方,最後談都談不好,一想就很煩。」
談戀愛是不是就是這樣?
說著同樣的話,做著同樣的事情,就像是拿著劇本,走著同樣的流程。
到最後,沒有精力是真的,害怕受傷是真的,喜歡孤獨也是真的。
人其實挺善變的。
前幾年和後幾年的想法截然不同,我也是。
我感覺半年前的自己的和半年後的自己都有些不同,這應該就是成長吧。
在經歷中不斷認清自己,與現實逐漸妥協的過程中,知足而不認命。
就像好友小雅昨天跟我說的:「不考慮談戀愛了,直接等到兩三年後相親吧。」
我大吃一驚:「你之前不是這樣的。」
她笑了笑說,我嘗試過了,很難讓一個人走進自己的心,好像跟誰都可以,既然自己沒有那種心動並且迫切想要在一起的感覺,那不如之後再說吧,反正現在又不著急結婚。
「是不是你心裡也裝著一個不可能的人?」
我很直白地問她,如若不是這樣,又怎會放不下別人。
她沒有避諱,像咱們這樣的年齡,不管已婚還是未婚,心裡應該都藏著一個人吧。
藏著誰?
那個你第一眼就喜歡上的人。
有時候我們是很矛盾的,當初明明喜歡,可不敢承認,分明人生中最合適的人已經出現了,但我們卻從來沒有給過對方機會,直至錯過;
當然,也會有人經歷一場刻骨銘心的感情,因為愛情走一起,之後卻因現實被迫分離,因為嘗過戀愛的苦,漸漸讓人失去了愛的能力。
單身久了的人,也會這樣。
小雅心中仍舊住著那個20歲時第一眼就喜歡上的人,對方還是單身,目前正在讀書,她不敢去打擾對方,只能在彼此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候著他。
她已經暗戀那個人整整六年了,默默無聞的喜歡了很久很久。
她問我:「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信。
我是相信的。
第一眼就心動的人,一輩子都很難忘懷。
我媽和我爸就是一見鍾情。
20多年前臨近春節,我媽出門去買豬肉,排著好長的一個隊伍等候著。
大概等了十幾分鐘,終於輪到我媽了。商販伯伯問她:「你要多少斤?」
我媽回復著:「三個人吃,你看著稱吧。」
伯伯以他多年賣肉的經驗,很嫻熟的給我媽配置好了,正準備拿過去時,我媽又開口:
「我能不能不要豬皮,只要豬肉啊。」
伯伯瞬間蒙了,連忙搖頭:「這怎麼行呢,你要都拿走,具體這麼吃,你回家讓你家人自行解決。」
我媽當時比較倔強,就是不要皮,只想把肉帶回家。
這時後面有個小夥子喊道:「你不要豬皮給我吧,我要!」
我媽一扭頭,看到一個一米八的小夥兒站在離自己不到10米的距離喊著,看得仔細一些就是,濃眉大眼,雙眼皮,確認了眼神,當時心跳得很快。
就這樣,兩人見第一面就確認了對方,不到15天時間,便領證結婚了。
如今兩人還是很恩愛,我爸手裡沒有一分錢,全部給了我媽;我媽比較懶,只要我爸在家,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全是他;我爸不會說一句情話,但他用行動把所有的安全感都給了我媽。
我媽跟我說,感情這個事情很奇妙,沒認識我爸之前,她相親過很多次,怎麼處都處不來。
就在快要沒信心的時候,遇見了我爸,第一眼看到他,就特別喜歡,有那種和他想要攜手走下去的衝動。
「第一次見面,就認定你是想結婚的人。」
這句話是買超給張嘉倪的浪漫告白,我想用在我爸媽的愛情故事上,也不為過。
我曾讀過這樣一段話:
「我愛你20歲的青年,我愛你30歲的野心,我愛你40歲的成熟,我愛你50歲的白色的頭髮,我愛你60歲,自由開放,我愛你70歲那年的笨重步伐,我希望80歲時我會在那裡,而且我仍然會愛你。」能陪你一直走下去的人,不一定會在合適的的時間出現,也許會早,也許會晚,只要那個人一旦出現,便是最美好的時光。
人總是執念於第一眼喜歡的人。
如果你內心也裝著這樣一個人,希望你能有敢於表達的勇氣,也要有耐心等待和選擇的決心.
*作者:馬小聰,心理諮詢師,愛攝影愛寫作,一個用三個月減重30斤的姑娘。個人微信:mcc960121,微信公眾號:懷左同學(hztong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