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
6月18日,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莎莎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19/20財政年業績公告。報告期內,莎莎國際持續經營業務的營業額下跌29.9%至57.17億港元,年內虧損5.16億港元,而上年同期溢利4.71億港元。
截止2020年3月31日,集團之持續經營業務的零售店鋪總數由去年的253間減少至235間,淨減少18間。門店分布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特區、馬來西亞。中國內地總營業額按當地貨幣計算下跌12.1%至243.0百萬港元,而同店銷售按當地貨幣計算則增加5.2%。截至期末,集團在中國內地經營44間店鋪,去年為54間。
莎莎國際方面表示,儘管上半財政年中國內地的業務虧損收窄了15%,但由於下半財政年銷售下滑23.2%造成去槓桿化效應,導致2019/20財政年其在中國內地的業務錄得虧損3800萬港元,而上年全年的虧損為1610萬港元。
集團電子商貿業務營業額按年下跌12.0%至344.7百萬港元。雖然考拉因更換主要股東和管理層導致大幅銷售下滑,但第三方平臺的銷售仍按年上升4.6%,其佔比於本財政年度上升至70%,由於天貓和京東的銷售錄得增長,以及於期內新加入了HKTVmall及蝦皮購物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莎莎國際電子商貿業務的中國內地顧客佔約90%。由於顧客流量持續轉移至第三方平臺,自家網站銷售嚴重下跌,集團已關閉中國內地市場的自家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並把其顧客引流至微信小程序(2019年10月試行,為香港及澳門特區店鋪的內地顧客而設)。微信小程序將美容顧問於傳統實體店提供的個人服務延伸至在線。
莎莎國際分析稱,中美貿易關係緊張,經濟前景欠佳,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嚴重影響香港及澳門特區、中國內地及馬來西亞的零售業。經濟逆風來襲,莎莎國際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嚴格控制成本和資金流動性,並調整我們的業務和策略,
未來,在香港市場,實體店將加強服務本地顧客。中國內地市場,短期內只專注發展每個地區的某幾個重點城市,華西地區是下半年重點發展城市,目前在成都設有3間店鋪,接下來將在重慶開設更多店鋪。華東地區專注於上海、杭州及寧波少量城市,華北地區集中發展北京,計劃今年將實現自然增長。線上將探索更多專為中國內地顧客而設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