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LVMH 集團收購 Tiffany:一波三折拿下「最貴的藍」

2020-12-25 36kr

編者按:日前,兩家世界頂級奢侈公司LVMH集團和Tiffany集團持續一個多月的"分手大戲"終於落下了帷幕,雙方冰釋前嫌、握手言和,就收購價格達成了一致。值得一提的是,LVMH的掌門人Bernard Arnault向來以其「冷酷無情」在業界聞名,因為他總是不計代價地對有意收購的奢侈品牌伸出「魔爪」,並在收購過程中進行反覆壓價,甚至被法國媒體冠以「資本界的馬基雅維利」的稱號。在這次收購美國百年老店Tiffany集團的行動中,這位冷酷無情的歐洲首富又是如何行動的呢?本文作者Vanessa Friedman和Elizabeth Paton,希望給您帶來啟發。

奢侈品界年度最受關注的「肥皂劇」終於落下了帷幕——LVMH(路威酩軒)集團對Tiffany的收購,終於畫上了「幸福的句點」。

兩家頂級奢侈品公司早在2019年11月就宣布開展合作,但當新冠疫情對奢侈品市場形成衝擊後,LVMH的承諾變得搖擺不定,雙方之間展開了長達數月的公開訴訟。但在上周四,兩家公司終於就新條款宣布達成一致:LVMH集團將以每股131.5美元的價格收購Tiffany,比原先報價低3.5美元,但比Tiffany宣稱的底價高1.5美元。這將為LVMH集團董事長Bernard Arnault和他的股東節省4.2億美元的收購費用,也使Tiffany集團不至於面臨在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中自謀出路的窘境。

這本是一段充滿戲劇性的關係。然而,從9月份開始,LVMH集團公開宣布法國政府要求其取消交易。

Tiffany指責LVMH集團採取拖延戰術,而對方則宣稱Tiffany「管理不善,在2020年上半年大量流失現金」;Tiffany回應「LVMH集團似是而非的說辭,是它又一次明目張胆地試圖逃避支付約定價格的合同義務」,並向德拉瓦州的一家法院提起了訴訟,指控LVMH違反了公司義務。LVMH則反訴稱Tiffany在2020年走過的下坡路意味著它不再是當初自己願意收購的那家公司。這一切都令奢侈品行業的觀察者們目瞪口呆。

但對於任何一個在過去35年裡目睹Arnault一步步創建世界上最大奢侈品公司、成為歐洲最富有者的人而言,Tiffany今年經歷的小風波並不令人意外。

儘管Bernard Arnault主要是通過和平手段、家族支持和抓住機會打造起自己這個作用75多個品牌的奢侈品帝國,但此前他至少三次參與類似的高調公開鬥爭。他極具競爭力,不畏戰鬥,不懼公眾譴責,但並非屢戰屢勝——儘管他極具戰略投資眼光,被譽為奢侈品行業的「孫子」(中國古代軍事家)。


LVMH「披著開司米的狼」

Arnault通往奢侈品界巔峰的旅程始於法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激烈的董事會爭鬥之一,而在這個國家,赤裸裸地展示野心一直被認為是不得體的行為。

1984年,當時還是一名年輕房地產開發商的Arnault聽說,法國政府準備挑選一個人來接管布薩克(Boussac)集團。布薩克是一家紡織和零售集團,旗下擁有奢侈品牌克裡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當時Arnault剛從美國回來,他在美國的鄰居是約翰·克魯格(John Kluge),後者將自己的公司Metromedia私有化,然後進行清算,賺了數十億美元。此外,Arnault還密切關注投資公司KKR通過運作激進槓桿策略所獲得的商業成功。

此後,Arnault在布薩克的競購戰中獲勝,象徵性地以1法郎的價格買下了這家集團。在兩年內解僱了9000名員工並出售了除迪奧以外的大部分集團資產之後,他獲得了一個綽號——「終結者」。

1989年,在時尚品牌路易·威登與香檳和幹邑生產商酩悅·軒尼詩(Moet Hennessy)合併兩年後,Arnault席捲了新合併而成的LVMH集團的城堡,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他的新綽號——「披著開司米的狼」、「金融界的馬基雅維利」……

果不其然,在Arnault於1988年投資LVMH集團之後,他與深受尊敬的70多歲的路易·威登總裁亨利·拉卡米耶(Henry Racamier)產生了戰略上的分歧,並最終設法剝奪了這位高管的權力,並將他趕出了董事會。法國媒體界對此大為震驚,但無形之中一種模式似乎被確立了。

「他不是個賭徒,他是一名戰略家,」一位要求匿名的奢侈品公司高管說。他認為,Arnault的做法在商界併購案例中並不罕見——只是在奢侈品行業不尋常而已。「他以華爾街的手段收購一個品牌,然後持為己有。他的思維模式帶著他們這代人的深刻烙印……」


Arnault的收購策略:步步為營

1999年,充滿野心的Arnault將目光轉向了下一個目標:當時由Tom Ford和Domenico De Sole經營的義大利皮具公司Gucci,並悄悄地收購了這家公司5%的股份。

隨後,Arnault將自己的持股比例提高到15%,然後是27%,最後是34.4%——與此同時,他堅稱自己希望成為一個支持性的、被動的合作夥伴。雙方最終達成一致:作為獲得董事會席位的條件,Arnault將凍結自己的股份。然而,當De Sole把文件傳真給他時,Arnault沒有署名就傳回來了。又一場拉鋸戰就此展開。

很快地,De Sole發現了一個漏洞:Arnault只需得到董事會批准就可以發行股票,LVMH集團每購入一股,他就能為自己的員工創造更多的股份,從而稀釋了Arnault的股份。隨後,De Sole同意將公司42%的股份賣給巴黎春天(Pinault-Printemps-Redoute)公司的Francois Pinault,這樣就可以「拯救」Gucci。對此,LVMH集團在荷蘭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其管理不善;而巴黎春天在法國提起了誹謗訴訟,De Sole則宣稱對手們會「繼續折磨我們,但他們不會走得太遠」,指控LVMH集團有「低級的犯罪行為」。作為回應,LVMH集團威脅要就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法國媒體將這場混戰成為「鯊魚之戰」,而《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乾脆稱之為「時尚界最血腥的戰爭」。

這場曠日持久的鬥爭一直持續到2001年9月,最終雙方達成了和解,LVMH集團也出售了自己的股份,並最終從中獲利7億美元。

「他是一個非常強硬的對手,」現任湯姆·福特國際公司(Tom Ford International)董事長的De Sole說。但後來,Arnault通過他手下的一位銀行家聯繫了De Sole,並邀請他參加一場私人會議,在會上表現得「非常理性和親切」。目前,兩人仍保持著聯繫。


「逃過一劫」的愛馬仕

到2013年,Arnault已經席捲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他先後在2011年和2013年收購了寶格麗(Bulgari)、諾悠翩雅(Loro Piana)等更大的品牌,併入股了許多後起之秀的品牌。但有一個目標是LVMH集團覬覦了十多年的:愛馬仕。

這家世界頂級奢侈皮具品牌由創始家族的第六代繼承人親自經營,這個家族一直竭力維護對公司的控制權。儘管愛馬仕在1993年上市,但其家族仍持有78%的股份。

2001年,LVMH集團通過子公司悄悄購買了愛馬仕集團4.9%的初始股份,並通過金融中介機構購買股權衍生品繼續積累股份,但持股始終低於5%。2010年10月,LVMH集團宣布收購了其競爭對手14.2%的股份。到2011年12月,這一比例已升至22.6%,導致時任愛馬仕執行長的派屈克·託馬斯(Patrick Thomas)情急之下發表了一份「臭名昭著」的「粗話」作為回應。

Thomas在新聞發布會上呼籲Arnault將LVMH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10%,以證明他無意收購愛馬仕,但Arnault沒有這樣做。2013年,LVMH集團持有的愛馬仕集團股份增長到了23.1%。

最終,法國股市監管機構舉行了一場聽證會,愛馬仕聲稱,路易威登正在憑藉一套掩蓋其真實身份的體系積累股份。這場針鋒相對的法律大戰席捲了全法國,LVMH集團再次被描繪成「堵在門口的野蠻人」。2014年,一家法國法院裁定LVMH集團必須減持其股份,並將其股份分發給投資者(LVMH集團的最大股東Arnault Groupe持有8%的股份。)

2017年時,Arnault似乎終於要放棄愛馬仕了,作為LVMH集團大範圍企業重組舉動的一部分,Arnault將所持有的愛馬仕股份全部拋售,部分原因是為了支付迪奧集團剩餘25%的股份。迪奧的少數投資者可以選擇換取現金或愛馬仕的股票,這使得Arnault在出售股份時不用繳稅就能套現。最終,阿爾諾集團獲得了50億美元的利潤。

「Arnault不害怕打架,總是精心算計,而且有長遠的眼光,」巴黎政治學院的講師Serge Carreira說,「他會不斷地評估結果,並會為了結果而將自己置之度外。」

正如De Sole所評價的「即使他輸了,他也贏了。」


譯者:胡穎

相關焦點

  • LVMH集團決定維持給 Tiffany的收購價格,後者股價應聲大漲
    6月5日,一位知情人士披露,法國奢侈品巨頭 LVMH集團在經過商議後表示,不會降低對美國奢侈品珠寶商 Tiffany & Co(蒂芙尼)的原定收購價格(162億美元,每股135美元的全現金)。
  • LVMH對Tiffany的收購 也要黃掉了嗎?
    法國巴黎——半年前,當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決定斥資162億美元收購珠寶品牌蒂芙尼(Tiffany)時,這筆業內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收購案,被認為將改變奢侈品行業的競爭格局。但如今,該筆交易卻也因動蕩局勢而走向不明。
  • 8月,給心情一個tiffany藍
    在時尚裡愛作的女孩在這種時候就會創造藝術好友小艾給自己的愛車塗上了tiffany藍。打開天窗奔跑在城市高架一切不快隨風而散。打敗溽熱和燥鬱最佳神器——象徵著高貴優雅、獨一無二的tiffany藍你也可以試試。一款tiffany藍的包包。一雙tiffany藍的高跟鞋。
  • 「坐擁」75家品牌,LVMH集團「豪擲」162億美元收購蒂芙尼
    文 | Rita Zeng2月4日,在蒂芙尼舉辦的股東大會上,針對LVMH集團收購蒂芙尼一事進行了投票,最終LVMH集團以壓倒性的投票數量,通過了合併協議。根據2019年11月25日,兩家公司共同籤訂的最終協議顯示,LVMH集團將以每股135美元的現金收購蒂芙尼,預計交易的股權價值為147億歐元(約162億美元)。此外,據有關監管部門的批准,這場交易預計將在2020年年中完成。同時這場併購交易,是LVMH集團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公司併購。
  • 深度|LV母公司為何終止收購Tiffany?
    LVMH在信函中寫道,由於法國受到美國的貿易關稅威脅,集團收到法國外交部的信函,要求將收購Tiffany的交易推遲到1月6日之後,而此前Tiffany也表示交易最好延遲到今年12月31日完成。而此前雙方的交易日期已多次變更,最新一次是從8月24日推遲至11月24日。LVMH直言,考慮到目前的複雜形勢,集團已無法繼續執行收購Tiffany的計劃。
  • LVMH的Tiffany會是什麼樣子的?
    這家法國奢侈品集團以162億美元的巨額交易,搶下了硬奢侈品公司最後的收購目標之一。隨著交易即將完成,BoF帶你思考:蒂芙尼(Tiffany &Co.)與LVMH的整合可能會如何進行。法國巴黎——LVMH集團對蒂芙尼(Tiffany &Co.)有很大的野心。
  • LVMH 與Tiffany達成新的收購協議,交易總價降至158億美元
    9月初, LVMH 集團突然宣布放棄收購 Tiffany,引發軒然大波,導致雙方相繼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原定將於明年1月開庭審理。然而本周二,突然傳來消息,稱雙方已經重新開始談判,可能會以更低的價格完成交易。曙光再現!
  • 藍鍾集團與傳思譯奧官宣合作;LVMH 向歐盟提交收購 Tiffany 反壟斷...
    ,建構包括時裝與生活方式品類的、亞洲覆蓋範圍最廣的奢侈品全渠道經銷網。同藍鍾集團一樣,我們在中國及亞洲地區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專長。如今同藍鍾集團合作,更是雙方構建利益共同體和發展道路的一次新徵程。」
  • 早報| 動蕩的美國市場引發LVMH放棄收購Tiffany的擔心;LV創意總監...
    市場擔心LVMH放棄收購Tiffany 後者股價大跌近9% 據時尚商業快訊,美國奢侈珠寶品牌Tiffany於周二舉辦了首個線上年度股東大會,此次會議未提起疫情挑戰及關於 LVMH的收購事宜,引發動蕩的美國市場對收購進度的擔心。
  • 163億美元天價收購或將流產,LVMH與Tiffany反目成仇,會有轉機嗎?
    2019年11月,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宣布將耗資逾160億美元收購美國珠寶品牌Tiffany,旨在深化該集團在珠寶行業的地位,並接觸到更多的美國奢侈品客戶。然而,受新冠疫情的衝擊,奢侈品行業在2020年表現不佳,LVMH與Tiffany業績損失慘重,令該筆收購案的前景蒙陰。9月,LVMH宣布將退出交易。
  • LVMH和Tiffany的「愛情買賣」,黃了!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近日宣布,將終止收購美國珠寶品牌Tiffany。時間要倒回到美東時間2019年11月25日,彼時,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宣布與美國高級珠寶品牌Tiffany&Co. 達成一筆收購交易,LVMH將以每股135美元,總價約合162億美元現金收購Tiffany。這筆交易是LVMH集團歷史上最昂貴的併購交易,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公司併購案。
  • 早報| LVMH收購Tiffany或將推遲;Valentino去年收入逾12億歐元
    Tiffany周三發布聲明宣布,LVMH去年底向集團提出的162億美元收購交易或將被推遲至年底,因為澳大利亞監管機構因疫情需要更多時間審查,要求法定的審查截止日期從4月8日延長至10月6日。 值得關注的是,LVMH於上月底承諾會嚴格按照去年11月與Tiffany達成的協議,即以每股135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目前Tiffany市值約為157億美元。
  • LV母公司LVMH集團終止收購蒂凡尼,這場奢侈品行業史上最大收購案以...
    此前LV的母公司LVMH集團已與蒂凡尼(Tiffany)磋商過收購條款,擬以1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蒂凡尼,不過這場收購案進展似乎不太順利,今年6月蒂凡尼就曾警告過LVMH如果想重新磋商條款,就準備提起訴訟。而在9月9日,蒂凡尼正式在美國德拉瓦州地區法庭正式向LVMH集團提起訴訟,這也宣告著這一有史以來最大的奢侈品行業收購案正式告吹。
  • LVMH 與 Tiffany之爭繼續發酵,知情人披露更多重要細節
    LVMH集團表示,已經向 Tiffany 提供了來自法國外交部的信件的譯文,其中寫道:「美國對法國部分商品新增的關稅可能會影響法國的對外關係。因此法國公司在這些相關領域進行的投資必須在當前的新情況下進行再次評估。作為目前法國企業最重要的投資,LVMH 集團收購Tiffany 的交易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 LVMH與Tiffany之爭繼續發酵,知情人披露更多重要細節
    法國奢侈品巨頭 LVMH 集團在周三宣布,法國外交部要求他們將收購美國珠寶品牌 Tiffany 的交易延後到明年1月6日之後,LVMH 決定徹底放棄此次收購。(詳見《華麗志》報導:突發:LVMH 集團宣布放棄收購 Tiffany,後者將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國外交部給 LVMH的信中到底說了什麼?
  • 158億美元收購蒂凡尼!路威酩軒想壟斷奢侈品市場?
    一波三折的收購案我們先來回顧這場一波三折的收購案。早在2019年,路威酩軒就宣布將收購蒂凡尼。當時路威酩軒提出以每股135美元,約合162億美元收購蒂芙尼,這是路威酩軒歷史上最昂貴的併購交易,同時也是奢侈品行業的最大併購案。
  • 歐洲首富1051億收購蒂凡尼 LVMH帝國二公子亞歷山大或成最大贏家
    作為頂級時尚集團二公子,亞歷山大展現出來的行為方式更像是個「硬核理工男」,崇尚「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作者:馮璐一波三折,折騰了一年多,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近日終於官宣:完成對美國老牌珠寶世家蒂凡尼的收購!
  • inNews:LVMH市值創新高 Tiffany品牌官網業績佔比翻倍
    3、Tiffany執行長反過來肯定與LVMH集團的交易Tiffany 執行長 Alessandro Bogliolo 肯定了與法國奢侈品公司 LVMH集團的交易,他說:「我們期待在假日季給我們的消費者帶來驚喜和快樂,並在2021年初成功完成與LVMH集團的合併交易」。
  • Tiffany 情侶對戒,愛的見證
    因為只是情侶對戒,不想買鉑金這麼貴的,所以我們看的都是銀戒。看了Gucci的對戒,感覺太花俏,不太適合我們的性格。去了Tiffany專櫃看,就對1837愛不釋手了。款式簡單,上手乾淨好看,而且買一對是免費刻字的,1550/只,性價比也不錯!刻字有三種字體可以選擇,有規定字數,超過了要加費。
  • 深度|Moncler90億拿下Stone Island,成為義大利LVMH更進一步?
    後來Moncler於2003年被出身服裝世家的Remo Ruffuni收購,逐漸時尚化並正式踏入奢侈品行業,創造性地開闢了奢侈羽絨品類。 隨後Moncler圍繞著奢侈羽絨這一定位延展出系統的品牌文化。這種文化集中體現在近年來該品牌最成功的市場營銷項目Moncler Geniu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