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摘自《愛與性的經濟學》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的聰穎,才幹和美麗,只因為就是你,沒有任何附帶條件;
我愛你,愛的是你靈魂深處的那個你,而不是你眼睛的顏色,你腿的長短,或你支票薄的厚薄。
我們渴望心上人拋卻我們外在的有利條件仰慕我們,我們渴望心上人欣賞的是我們的本質,而不是外在條件帶給我們的光環,我們渴望心上人樂意去重複那據說存在於父母和子女之間無條件的愛。」
——這是阿蘭 德波頓在《愛情筆記》中的一段話
多麼美好純真的愛情,但反過來說,如果你不聰穎,像個呆頭鵝,不漂亮,是個黃臉婆,眼球渾濁,呆滯無神,腿長得像棒槌,還扯了一屁股債,「我」能冠冕堂皇地說「我愛你至死不渝」嗎?
換一句話說,「你會愛上那個剝離了一切外在條件,只剩下你本質內涵的我嗎?」
……
愛情始於不了解,之后土崩瓦解於了解。
……
「我不愛你了」,實質上我沒有得到「我想要的」,也可以解釋成在這場愛情裡,我得不到回報了,但情侶們真心不願去承認。
……
一段感情的結束,其中總有一方得不到,可能是金錢、愛、理想、性,抑或其它,沒有回報,愛情就會死掉!
【感悟】
涵月 2021.1.16周六
愛情是什麼呢?其實我不知道答案。
有人說,愛情存在於書本裡,不存在於生活裡。
愛情結束又是因為什麼呢?就像上面的那句話,說出了它的本質。可是往往在感情結束時會被種種因素蒙蔽了雙眼,看不清事實真相,或者不願意承認,自己欺騙自己,「騙自己騙成了自導自演」,騙自己騙得都感天動地。
如果覆水難收了,如果像落花流水了,那就讓它如水東流。
不再去想是誰得不到,他/她得不到什麼,不用再猜對方的心思。
有時候,放手更是一種成全,成全別人,也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