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龍女
在最新一期的《演員2》中,有一組年輕的演員的表現非常出彩,三個人中有兩個人都拿到了S卡,他們就是董思怡,王鏘還有丁程鑫。
在她們表演的《以家人之名》中,丁程鑫和王鏘都展現出了與自己年紀不符的演技,雖然演戲經驗沒有特別豐富,但是他們依舊憑藉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導演們的認可。
演員演技無爭議,妝容問題是缺陷
只不過,他們也並不是完美的。當爾冬陞導演評價丁程鑫的表演時,爾冬陞導演注意到了丁程鑫臉上的妝容問題。
因為這場戲中丁程鑫飾演的二哥賀子秋應該表現的更蒼白一些,但是丁程鑫的外型加上臉上的妝容卻讓這個人物顯得有些脂粉氣,爾冬陞導演表示看到這樣的妝容很影響他觀賞這部劇的體驗。
誠然,一個好的表演演員的表現佔據很大成分,但是看了這麼多的電影和電視劇,我們應該都知道表演是要融合服、化、道三者於一體的。
我們經常稱讚演員的無實物表演令人震撼,但是如果一部劇全靠演員的無實物表演,相信這樣的表演對大家的吸引力都不大。所以,只有當服裝化妝和道具融合在一起時,一個表演才完整。
雖然最後丁程鑫的表演被導演們認可,但是不代表這其中沒有缺陷,沒有一個合適的妝容加持,讓他的表演缺少了一絲色彩。正如爾冬陞導演說的那樣,一個不合適的妝化在臉上很容易影響人的觀感。
表演觀感很重要,太在乎形象反而影響觀劇體驗
觀感這個詞很重要,現在很多演員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在拍戲時都不願意在大眾面前露出自己粗糙的一面。
在現在的一些戲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場景:演員拍起床戲時臉上已經妝容滿滿,沒有剛起床的雜亂;拍生病戲時臉上氣血十足,毫無生病跡象;扮演其貌不揚的人時只是簡單的將自己化普通。
李誠儒老師曾經在《演員》的舞臺上對金靖說過:「做演員就是要不怕醜」。縱然那些經常出現在螢屏中的演員看起來光鮮亮麗,美麗大方,但是一旦他們投入到拍攝中,好的演員從來沒有「偶像包袱」這種概念,他們所要做的只是服從化妝師,服從導演。
那些被人稱讚的大美人,網絡上也從來不缺他們的「醜照」,但這並不影響她們在外界的形象,因為,有了「醜照」的同時,他們也有了作品。
其實對於現在來講,演員的門檻是比較低的,隨著追星文化的盛行,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進入到演員這個圈子。現在的演員以前可以是主持人,可以是歌手、也可以是網紅。對於觀眾而言,我們樂意看到不一樣的新面孔出現在螢屏上,但是與此同時,觀眾更關注的還是一部戲的質量。
男偶像代言化妝品,是否是社會審美的扭曲?
爾冬陞導演在評價丁程鑫的妝容時,曾問出一句話:是現在的小姑娘喜歡看這個嗎?
其實只要認真關注生活,我們便會發現,不知從何時開始,街上的化妝品海報上都是一些男星的照片。很多眼影,口紅等以前女性專屬的化妝品代言人都換成了男人。
縱觀近些年的選秀節目,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件特別神奇的事,練習生們臉上的妝感越來越重,眼影口紅這些本該出現在女孩子臉上的東西現在都附著於男孩臉上。
而很多人依舊對這種現象表示追捧,用來誇讚偶像的帥氣,瘋狂購買偶像代言的產品。這是否是現在社會上審美的扭曲?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會問:男孩子化妝怎麼了?男孩子沒有化妝的權利嗎?
答案是肯定的,作為藝人,在舞臺上表演時可以用化妝加強自己的表演,對於表演來說如虎添翼。但是到了臺下,如果還將種妝容帶到生活中,那真的叫「美」嗎?
凡事要堅持適度原則這句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男孩子當然也可以化妝,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但是如果不適度,妝容同女孩子一般,那這個社會豈不是要處於一個雌雄不辨的尷尬處境。
為什麼現在的化妝品代言人多數是找男星,這便是偶像文化盛行引起的社會審美的偏移,人們過度追逐舞臺上的偶像,給予偶像的顏值高評價,商家便能從此發現商機,從而尋找合作。
雖然現在很多偶像在臺上妝容滿滿,但是從他們的日常分享中其實可以看出,生活中的偶像們也很正常,脫離了舞臺,他們就回到了那個清清爽爽的男孩,只不過,偶像們走出來了,粉絲還停留在臺上。
而當偶像轉型為演員之時,為了迎合粉絲,他們又將偶像時期的妝容重新畫上,最終影響到演員,成為了一種死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