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6日開始,朋友圈裡好友都在懷念同一個人。
也許你對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如果你熱愛電影,那麼你就一定被他的音樂深深震撼過。
他就是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今年91歲的他因傷股骨而導致併發症而離世。
導演王家衛第一時間發文:往事長存,心中有過。
以此來懷念這位大師。
他被譽為歐洲電影音樂巨人,與尼諾·羅塔並譽為「歐洲電影音樂領航者」。
他在世之時,完成了500多部配樂作品,數量驚人,質量卻更讓人驚嘆。
《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等經典電影的配樂都出自他之手。
他的音樂絕不僅僅是烘託氣氛,而是與鏡頭語言共舞,邀人進入那離奇夢幻的光影世界。
一覺醒來,早已心潮澎湃,眼角微潤……
1928年11月10日,莫裡康內出生於義大利羅馬。
他的父親是一個爵士小號手,受父親的影響小小年紀的他就展露出驚人的音樂天賦。
年僅12歲的時候,就用6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為期4年的音樂學習項目。
莫裡康內最先從事劇院、古典音樂項目,後來又進入電視臺負責交響樂團的音樂改編。
然而真正讓他聞名於世的是他為電影所創造的音樂。
如果沒有莫裡康內的配樂,無數佳作就如失去寶石的王冠,在影迷心中他是神一般的存在。
他的音樂在無數人心中流淌,無需見到影像,僅僅他的配樂的前奏響起,足以讓人進入那一幀光影裡去做夢。
01
人們最早開始認識莫裡康內是通過西部片「鏢客三部曲」中的《荒野大鏢客》。
西部片作為類型片,無論是拍攝技巧、還是敘事手法已如流水線工程一般,而配樂方面也不例外。
當時大製作的西部片都會選擇請專門的管弦交響樂團樂隊來配樂,來凸顯西部草原的狂野與遼闊。
但是《荒野大鏢客》是一本小成本電影,成本僅有成本1萬五千美金。
而莫裡康內卻把音樂用得又「奇」又「巧」。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TitoliEnnio Morricone - At The Movies
一開始悠揚、瀟灑的口哨聲一下子就俘獲了人們的耳朵。
莫裡康內在其中加入了吉他、軍鼓、小號等元素,甚至大膽運用了耍皮鞭的聲音。
瞬間勾勒了一個奔放、不羈的牛仔世界。
帶著前所未有的幽默與生機,讓人們聞聲就仿佛能看到一位牛仔吹著口哨在草原上疾馳的瀟灑,策馬奔騰,沙塵滾滾……
而《荒野大鏢客》也一躍成為了經典西部片之一。
02
如果說「鏢客三部曲」讓莫裡康內名聲初現,那麼「往事三部曲」則讓莫裡康內走上神壇。
尤其是他在電影《美國往事》中的配樂成為了無數影迷心中的殿堂級的作品。
這部長達4個小時的電影,以男主角的一生濃縮了一個時代的縮影,其中對於愛情、友情的詮釋讓人唏噓不已。
Childhood MemoriesEnnio Morricone -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而莫裡康內的配樂作品如訴如泣,縹緲悠長,帶領人們進入回憶,給人們娓娓道來這個夾雜百味的故事。
僅僅通過音符,就讓人經歷了主角們的悲歡與離合,情動與心哀。
Deborah's LoveEnnio Morricone -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他的音樂超越了鏡頭,道出了光影裡人們未盡之言,從而讓觀影者產生強大的共情與共鳴。
回憶鏡頭之外,還有屬於自己的兒時的夥伴、逝去的青春年少、離開的親人,以及那些也許早已不復存在的風景……
王家衛導演就曾評價過莫裡康內的音樂:「見山不是山。他的音樂是有旋律的映像,不言而喻的臺詞。」
03
然而更令影迷為之無法忘懷的是莫裡康內在「時光三部曲」中的配樂:《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在《天堂電影院》的結尾處,曾經的那個小男孩多多已經成為了雙鬢髮白的老人。
他坐在電影院裡,看著那捲留在的膠捲,大熒幕上播放著那些被剪掉的吻戲,無限綿長, 又無限哀傷。
這時莫裡康內的配樂響起,輕柔、舒緩、悠揚……
清靈的長笛聲帶人悄然跟隨主角追憶似水年華,而隨著長號的進入,氛圍加入佳境,情緒也越發洶湧、濃鬱。
而鏡頭裡的多多也已潸然淚下,而鏡頭之外的我們也已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鏡頭裡的多多,沉浸於電影中主角的人生。
這是電影的魅力,也是音樂的魔力,而莫裡康內正是最厲害的音樂魔術師。
而對於電影《海上鋼琴師》來說,音樂的重要意義更是不言語。
被遺棄的輪船上的「1900」是一個天才鋼琴家,他終其一生都沒有踏上陸地,卻在一艘船上看盡了人間冷暖、人生百態,音樂貫穿他的整個一生。
沒人能說清楚為什麼莫裡康內能用音樂,如此精準地表達出電影的主題和人物的情感。
在《海上鋼琴師》中,無論是「1900」第一次對女生產生的心動,還是他用音樂與鋼琴家展開的激昂「決鬥」,莫裡康內的配樂都堪稱精妙。
無法想像除了他,還有誰能做到。
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以一個美麗女人的命運來洞悉人性之惡,瑪琳娜每一步的搖曳都是風華絕代。
小小少年卻通過瑪琳娜完成了自己的成長,這些瘋長的愛慕是隱秘的,狂熱的,但又帶著忐忑與怯懦。
人生的變故讓瑪琳娜成為被折之花,在泥濘之中苦苦掙扎。
而莫裡康內的音樂隨之流淌,訴說著命運的不公,唏噓著人生的無常,柔情舒緩之下,是無盡的惆悵哀傷與無可奈何。
MalenaEnnio Morricone - Here's to You
而在影片的最後,瑪琳娜的丈夫終於回到她的身邊,她終於又過上了有尊嚴的生活。
可是她走過街頭,挽著丈夫的手臂,已經剪短了長發,穿上最為保守的衣服,儼然與過去的自己判若兩人。
她是終於順從人生的暴擊變得麻木,還是放下了過去達成了和解?
這其中的百種滋味,莫裡康內試圖用音樂給出答案,無需一句對白,也無需過多的鏡頭。
僅僅用心聆聽那某一個音符,人們就讀懂了瑪琳娜。
Il Ritorno影視原聲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電影原聲帶
04
而發文懷念莫裡康內的王家衛也尤為喜愛他的作品,甚至監製了莫裡康內紀錄片《50年一瞬間的魔幻時刻》。
可惜大師逝去,這部影片還沒能與觀眾見面。
在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裡,宮二向葉問敞開內心的經典片段就用了莫裡康內的配樂。
宮二說:「我在最好的時候碰到你是我的運氣,可是我沒時間了,想想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
這一段告白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內心都是驚濤駭浪。
而莫裡康內的音樂聽著不疾不徐,卻絲毫不差道出了這一樁深情。
而在《一代宗師》結尾的配樂,來自於《美國往事》配樂的改編。
凸顯出人物在時代的裹挾中難逃宿命,充滿了無力感,但是縱然有太多遺憾,人生仍要繼續。
這種「逝去感「的哀而不傷是莫裡康內電影配樂的一大特色。
你無法去總結莫裡康內的音樂,他的音樂本身就是人生,每逢散場,有限溫存,無限心酸。
從寫下第一個音符開始,他所堅持的就是音樂本身。
正如他自己所說:忠於自己而非模仿別人。
他一生獲獎無數,曾經獲得過三次獲得葛萊美獎,三次金球獎,並在2007年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可是他先後獲得了5次奧斯卡最佳配樂的提名,卻始終有一步之遙。
直到2016年,已經88歲的他才憑藉《八惡人》得到了第一座最佳配樂的小金人。
其實他的偉大已經不需要任何獎項的加冕。
他讓太多電影變得更加美好,帶給了影迷太多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回味的片段,而這一切註定不朽。
如今大師已離我們遠去,只願天堂也有電影院,他的音樂將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