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武俠小說五大家:梁金古溫黃,梁得古韻,金得奇思,古得文採,溫則鄙人涉獵較少。黃易,書如其名,黃者,情色也;易者,玄學天道也。沒有了情色種馬那就不是黃易了,若無譚玄論道,黃易不過是個如松柏生般下九流的情色武俠寫手。幾乎所有黃易作品的男主都是種馬,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武俠(玄幻)小說的一個潛規則,男主要是不勾搭兩三個妹子都不好意出來混,作為武俠(玄幻)小說受眾的男士們是贊同於「茶壺理論」的,現實不許搞,想一下都不行?只不過黃易描寫情愛過於露骨,看得人面紅耳赤、大呼過癮,然後手不自覺地滑向是非根。用情色打開銷路,用玄學升華主題,這是黃易的手段,眾屌絲甘之如飴……
《尋秦記》是黃易早期作品,可以說得上中國穿越小說的鼻祖,對黃易來說,這部長篇小說大獲成功,也奠定了黃易作品的地位,主角項少龍大種馬,自不必說,書中女人大都像吃了烈性春藥、往男主身上蹭啊,還沒說幾句話就搖床板去了,不過也成功塑造的幾個女性也成為後來小說的模板。
紀嫣然,無疑是最受歡迎的角色,驚天絕色、文武雙全、善解人意、聰慧果敢、忠貞不二、富有情趣,而且還善於吹簫……咳咳,基本是「黃蓉+小龍女+任盈盈+小昭」,是個超現實的完美角色,完全符合廣大男銀的YY。其性格是很「媚」的——當然只對男主——大有趙雅芝版白素貞的意思,一會兒嬌笑,一會兒嗔怪,一口一個夫君為妻,讀者的心都快酥了,黃大師真是太了解男人喜歡什麼樣兒的了,後來的紀惜惜、石青璇,以及入世時的秦夢瑤都有她的影子。
趙雅,可能是黃易這輩子塑造的最創意的角色,也是區別於他、廣受好評的角色,要知道,梁羽生金庸古龍可是都對「蕩女」這一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種十分唾棄的,巴不得將 「蕩女」寫慘寫死、死得悽慘,方能消男人社會對「不貞者」的深仇大恨,男人為什麼就可以處處留香,甚至恬不知恥、美其名曰「楚留香」,女人就不可以?趙雅,作為知名蕩婦,兩次背叛,幾乎坑死主角,在愛著男主的同時多次出軌,上過的男人可以組成一支加強連,可男主還是愛著她,甚至讀者都愛著她,哀其不幸。最後死在男主懷抱,讓人唏噓不已。金庸曾在第二部作品創造了夏雪宜這個邪人而第一找到存在感,於是連續創造黃藥師、楊逍、田伯光這群異類,黃易必是感於趙雅的光彩,於是創作了盈散花、白芳華、綰綰等一批「妖女+蕩女」,別說,大異於一般武俠女主。
善柔,人氣僅次於紀嫣然,而且男女通吃,皆因其個性鮮明、敢愛敢恨,竟離開男主、追求自己的生活,並不因喜歡男主就銷蝕了自己的獨立和自我,很少有武俠(玄幻)小說在男女相戀的情況下女人去尋找自己生活的,一直是男人以種種理由甩女人、女人如閨中怨婦苦待情郎,而善柔竟扭轉乾坤,真不得了!男人愛煞,女讀者也大感揚眉吐氣。這是個相當討巧的角色。對於寫種馬小說的黃易來說,無疑是個自我突破,憑著「給你愛情又絕不讓你得到」的思路,創作了秦夢瑤、師妃暄、綰綰,這些仙子也好,妖女也罷,男主渴望,連讀者也跟著著急上火,結果男女主人公只得相忘於江湖,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得不到的才難忘。
琴清,歷史確有其人,在書中是和紀嫣然並列的「兩大絕色才女」,看書名你就知道,尋秦記實是「尋琴紀」啊!書中是本打算把她塑造成秦夢瑤、師妃暄一類的仙子形象,無奈黃易對小說劇情把握不怎麼樣,成了高端花瓶,其作用僅止於讓男主「來一炮」
作為穿越小說,尋秦記的歷史黃易還是做足功課的——大段大段的張蔭麟《中國史綱》——這比以後的覆雨翻雲、大唐雙龍記要強太多,沒怎麼美化,也沒怎麼黑什麼人,戰國群英基本符合歷史人物,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項少龍的敵人幾乎都是赫赫有名的英豪,項少龍的「朋友們」幾乎都是「小人物」。
呂不韋、信陵君、田單、春申君這些是主角的敵人,個個狡猾多謀,當然大家只是各為其主、立場不同,塑造了其雄才大略的一面,實在難得。例如:
信陵君是項少龍遇到的第一個政治強人(別提趙穆,丫就一男寵、戰五渣),似乎作者只著重其城府謀略,二敗秦軍,打得秦軍毫無還手之力,只得出爛招,有人會說「歷史上信陵君不是禮賢下士的」,沒錯,是禮賢下士,可要清楚政治家都是演技派,況且屈尊請侯贏,是為自己擴大勢力,也是為國家計。
田單,歷史上生卒不詳,也是一流牛人,孤城復國,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人說「他不是愛民如子麼」,這個也沒錯,在即與士卒同食同眠,那是穩定軍心之舉,也是非大人物不可有的氣度,贈老漢皮裘——這個多少有點作秀的味道,要知道當時齊國貧困之人何止萬千,出門就贈皮裘,估計陶朱公也吃不消,據說被晾在一邊的齊王臉都氣青了,該事件各種深意你懂得,當然,有人表演可以拿奧斯卡,有人卻像芙蓉姐姐秀蠻腰,那是人家的本事!
春申君,小說有點矮化,歷史上是文武全才的人物,孤膽入秦「偷」太子、親率軍兵滅魯國,對內壓制豪族、力圖改革,可惜最後作繭自縛。
呂不韋是項少龍最大的敵人,小說只對其氣度有些非議,但刻畫其權謀手段為戰國群雄之最,遺憾的是遇到了手段更老練的千古一帝和洞悉歷史的項少龍.
項少龍的「朋友們」:韓闖、龍陽君、李園、仲孫龍,雖然有交情,在政局動蕩時幫助他們扳倒了信陵君、田單、春申君,但其能力內鬥有餘、外鬥不足,個個是「戰下手」,無意間,項少龍竟為秦國掃除了一堆強勁對手。而項少龍的「朋友們」也終因國家利益,幾次謀害項少龍。世事如此,波譎雲詭。
李牧出場不多,但是戰神一般的存在,對項少龍來說,是可敬的朋友,也是夢魘一樣的敵人,歷史上也確是如此,以趙國疲憊的國力,連敗秦軍,逼得秦國出爛招。
總的來說,尋秦記是目前最有水平的穿越小說,甚至是少有的歷史小說,一般歷史題材的小說往往將一些君王塑造成道德標兵,這是很讓人作嘔的,優秀的政客會是道德模範?純扯JB蛋,一切不過是政治手段,而後世五毛史家多諂媚耳。尋秦記中的公子盤打破俗路,還原了一個野心勃勃、六親不認的秦始皇,當我路者皆可殺!即便是「母親」朱姬,即便是「父親」項少龍,在權力這劑春藥面前一切都顯得不重要。最後的時刻,小盤在妮夫人的牌位前猶豫了,心底終是尚有一絲人性,立時使這個絕世霸主人格豐滿起來。「當小盤步出乃母衣冠墳的一刻,他再非那來自邯鄲的趙小盤。因為他已完全割斷了和過去的關係,真正成為了贏政。以後他的心神會用在統一天下的大業上。」
「師傅!願你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