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素影家庭,潁州區程集鎮賈莊村譚大莊。夫婦二人均從事教育工作,在家行孝守敬,在外博愛親仁。工作敬業,愛生如子, 先後數十次為災區同胞、貧困學生、孤寡老人、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捐款贈物獻愛心,累計金額達數萬元。2005年以來,主動與該校學生黃愛國、黃愛軍、黃愛民、王帥、史青春、鹿楠楠等幾十位同學結成親情對子,做了孩子的「愛心媽媽」。
李保環家庭,潁泉區縣委巷三期六號樓,四室同堂近六十人的大家庭在李保環大家長「家和萬事興」的好家風言傳身教、精心呵護下,家庭成員尊老愛幼、互敬互愛、和睦相處、愛崗敬業。2010年起連續被省、市、區等授予「五好文明家庭」。80多歲在老人在社區樂於助人,團結鄰裡,關心他人,堅持做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工作,在社區享有很高的威望,2013年被惠泉社區評為第一屆「美德婆婆」。
宋學紅家庭,潁東區正午鎮程圩村,家庭共有六口人。她先天性左手殘疾,身殘志堅,自學成才,考取教師資格證,現擔任鎮殘聯工作人員、村級計生專幹,服務於殘疾人事業、基層計劃生育事業,工作精益求精、勤奮好學、樂於助人。她尊老愛幼、夫妻相敬如賓,是一個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
楊學紅家庭,阜南二中家屬院。用小愛凝聚家庭,用大愛溫暖社會,勤儉持家、和睦相處,熱心公益事業。20多年參加義工奉獻社會,10多年來照顧年逾七旬且多病的兩位老人。多次被評為五好家庭和「為國教子」好家長。楊學紅個人也被評為江淮志願服務個人優秀典型、省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市「十佳環保人士」,他的事跡曾被《中國教育報》、《工人日報》等媒體多次報導。
劉敏家庭,臨泉縣城關鎮新華社區城建局家屬院。四世同堂、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全家11口人,父母都是八十多歲的老人,體弱多病,劉敏夫婦悉心照顧老人。該家庭多次受到省、市、縣的表彰,丈夫宋世堂被評為阜陽市十大孝星入圍獎,在他們的感召下,兒女們都很孝順,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
席秉乾家庭,太和縣宜和興城七號樓。書畫之家。全家從事藝術書畫事業的有16人。席秉乾是著名書畫家,太和縣書法協會、美術協會、攝影協會、老年書畫協會等多個藝術協會的最早創建人之一,。長期從事書畫創作和藝術新人培養,桃李芬芳。尊禮重教,家風和諧淳樸,以祖訓「謙履中」為人處世,對待子女,嚴格要求,以文傳家,注重文化傳承和藝術修養的積澱,在全國書藝術之鄉太和縣傳為佳話。
楊其敏家庭,創業之家。潁上縣南照商廈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南照砂石廠廠長。夫妻和睦,尊老愛幼,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獻愛心活動累計捐款15萬元。潁上縣優秀共產黨員,阜陽市建市十周年百傑企業家、首屆阜陽市道德模範提名獎、阜陽市「與祖國共奮進企業家金牛獎」獲得者,全國創業之星。
李從喜家庭,基層黨員、農民草根演員李從喜家庭是和諧幸福的文藝農家,在十八屆三中全會藝術文化宣傳」中自編自演小品《情滿沃土》唱紅潁河大地。為改善村莊環境,他帶領村民在幾個月內,將坑坑窪窪的舊村莊,復耕改造成63畝的肥沃良田。為了讓村民不走泥濘路,妻子主動拿出剛賣糧換來的8900元錢帶頭捐款。為建文化大院,兩個兒子組建「志願者服務隊」義務勞動。為幫患白血病的孩子,他組織家庭愛心募捐文藝隊開展募捐活動。2012年李從喜榮獲「界首市第三屆個人道德模範」稱號。
孟紅家庭,北京中路公交公司家屬院226號。全省道路「微笑服務之星」;阜陽市「三八紅旗手標兵」;阜陽市微笑窗口形象代言人;阜陽市創建文明「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孟紅之所以在工作中能夠取得如此多的成績,主要得益於她擁有著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孟紅的家庭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她們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共同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
陳凌利家庭,阜陽市潁州區中清路175號11棟。四世同堂,其樂融融。她與丈夫結婚已17年,公公、婆婆都是60多歲的老人,上面還有年近90高齡的婆婆的婆婆和公公。陳凌麗擔任過多個櫃組的櫃組長,勤奮學習、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她負責的櫃組年年超額完成銷售任務,櫃組人員團結友愛,成為連續多年的先進。省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全國「最美家庭」提名獎。
微阜陽,look at me!關注「阜陽發布」微信公眾號,微信自定義菜單中設置有「關注阜陽」欄目,點擊進入瀏覽阜陽主流政府、新聞網站;「魅力阜陽」欄目,點擊查看展示阜陽形象的微官網、視頻、圖集等內容。了解更多,還可以關注@阜陽發布 騰訊、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