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制面所吞了一臉盆的面後,我走到外面抽飯後煙。腳下散著幾張小卡片。我還以為是色情小廣告,問了朋友才知道是放高利貸的。路旁停著一輛小貨車,幾個帥小夥穿著紅色的工作服卸下成捆成捆的宣傳廣告。等煙抽完,他們已經在向行人發放。令人遺憾地是,他們完全忽略近在咫尺的我。幾天後,當我再次路過這裡的時候,我明白為什麼沒人搭理我了,一是我新剃的光頭,二是我穿的是西服。
這家麵館在林蔭道旁,離清潭洞和狎鷗亭都很近。這倆地段是首爾,哦,不,應該說韓國上流社會的居所,是那些不再到街邊吃燒烤,家裡有酒窖和管家的韓國人居住的地方。對,鳥叔說的江南style大概就是這一片兒了。
對我來說,首爾是個去過還想去的地方。倒不光是我喜歡吃韓式的烤肉,而是我喜歡那種將遠東傳統和現代都市相融合的環境,這很容易打動人。當然,這一點做得更為精緻、更沒有違和感的可能是東京。在最先進的鋼架玻璃結構大樓旁,嵌進一個神社。你可以先向神靈禱告買個護身符,再進大樓講PPT。大街上、辦公室裡,人多數彬彬有禮,看上去感覺上衣口袋裡都揣著論語、孟子。我想,除非是腦子被洗殘了的人,去日本不會不承認那是禮儀之邦。
不過,多少是因為日本太發達的緣故,一切井井有條,沒有街頭燒烤,只有硬邦邦冷冰冰的販賣機。每次去我都會有這種感覺,儘管我們的歷史文化有很深的親戚關係,但當下我們是兩個世界裡的生物。
首爾就不同了。無論是東大門還是江南大街,打著招牌、穿著吉祥物的店員像漂浮在人群中的水草。香水、面膜和各種服飾永遠在打折甩賣,恨不得論斤稱。那些商品精緻的包裝和買賣方式顯得既不協調,仿佛進了星巴克,忽然杯子都改成印著牛肉拉麵字樣的面碗。天可憐見,我可不是在鄙視牛肉拉麵,我在林蔭道吃的就是牛肉拉麵。
好吧,多少恰恰是因為這種混亂感更讓我感到親切。街頭的燒烤攤就坐落在這些商店中間的馬路上,和賣襪子的,賣鳥叔造型玩具的排在一起。你知道在這裡吃燒烤不會享受到坐在馬克西姆飯店的待遇,食材的質量、新鮮程度不詳,老闆上完洗手間有沒有洗手也值得懷疑。
店主也知道你知道,但是他也知道你依然會忍不住鑽進去,要幾串烤魷魚,烤牛肉串,一大杯本地啤酒,再加幾個小涼菜。
韓國有個朋友跟我說,他們覺得跟中國人更好交流,但是和日本人卻很難打交道。我想,這多半是因為,韓國人其實也剛剛富了二三十年,現在的社會主流也還有著每個月騰出一天打老鼠的苦逼屌絲記憶,所以他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將就著湊合來的。心裡的不快和無聊,需要靠不健康的燒烤和最便宜的酒來化解,而不是高檔酒吧裡的全麥威士忌。
屌絲階層的親戚肯定比高帥富的少,但是朋友卻多,因為屌絲相對更容易交流和理解。這也是我為什麼愛看韓國喜劇電影的原因。那裡面充斥著厚臉皮乃至猥瑣的屌絲自嘲,特別有親切感,而且這種感覺還是在遠東式的倫理與社會秩序之下進行的,比如婆媳、上下級關係等等。
首爾我覺得最有趣的,還是江南區,韓國的縮影。這裡有韓國最貴的地皮、房地產,最好的中學教育,最多的整容人群、上流社會和三星總部。從江南大街向北,再向東,就是一部韓國中產階級向上流社會移動的生活圖景。
江南大街上,有燒烤,有地攤,這些是屌絲世界常有的,比如仰光、開羅、孟買都會看到。江南大街上,男人幾乎一水西服,頭髮鋥亮。當他們躲在路旁抽菸時,仔細看他們的牙齒也已經和華爾街人士的一樣白,但姿勢、互相開玩笑的方式,還有待進化。
在三星大樓和江南大街交接的地下通道裡,大媽們發放著有關培訓公務員的宣傳手冊,我也收到一份。打扮成天使的藝人吹著薩克斯在街頭賣唱,他當然也會跳騎馬舞。
大街兩側大樓裡有各種培訓機構、整容所,還有會漢語的招待。在耐克旗艦店的斜對面,則是一間小小的打著清潭洞菩薩招牌的佔卜師們。
在江南大街北部的盡頭,向東去是清潭洞,仿佛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是世界頂級名牌專賣店的所在地,也是富人聚集區。韓國電視劇《清潭洞愛麗絲》裡,女主角說的那個,光靠勤奮和天賦永遠也擠不進去的地方就是這裡。
林蔭道則是南北向的小路,像北京的三裡屯,有咖啡和各種稀奇古怪牌子的服裝店。沒人穿西服在這條大街上逛,因為來這裡的都是有閒階層。服裝店門口一件綠色的女士風衣價格比江南大道上類似的款式貴5倍以上。
林蔭道將狎鷗亭和清潭洞連接起來。狎鷗亭在林蔭道的北端,清潭洞在南端附近。狎鷗亭的餐館和酒吧,很多是那種如果沒有朋友買單自己最好別去的地方,也是韓國王力宏、李雲迪們給他們的女朋友或者是男朋友送戒指的地方。
可是,so what,難道人們不就是對這種地方感到好奇、羨慕嫉妒恨嗎?對吧,鳥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