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駁抄襲《千與千尋》論——二評《大魚海棠》
文/丁易之
之前寫過一篇有關《大魚海棠》的影評,那是首映凌晨看後熬夜所寫出來的。昨天傍晚時分,第二次走進電影院,將這部遭受頗多曲解、詆毀、嘲諷以及質疑的國產動漫重新看過一遍之後,我認為我有必要出來駁斥下一些人的觀點。在中國這個十四億人口的大國,諸多人看電影之後感性的情感宣洩無可厚非,再加上這部電影後期過度宣傳,導致諸多人陷入到一個「充滿高期待」的囹圄怪圈之中,當看完整部電影在他們的內心無法平靜之時,他們往往會陷入極端之中不可自拔,於是影評出現兩邊倒的局面也是足以樂見了。但是對於諸多人懷疑這部電影是抄襲日本宮崎駿漫畫《千與千尋》的出發點倒是讓我實在匪夷所思,兩個劇情無交集,角色設定無交集的動漫,如何存在抄襲之說?並且我在之前的影評之中也已經闡明了,這部動畫的所有人物角色設定全都取自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甚至說得再精確一些,很多人不曾注意到的一些細節,諸如最終「鯤」在南冥天池中化而為鵬,突破海天之門的情節都完全有據可查。因為近半年來,我都在做好一個動漫策劃乃至遊戲編劇的準備工作,因此讀了大量的神話學著作,這其中也就包括了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與歷朝歷代的志怪小說。或許,諸多人對於這部動畫沒能更好的理解歸根結底在於角色的認知不夠充分,並且大眾的視角與視野仍然停留在儒家傳統的思想裡,以儒家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的價值觀去評判道家傳統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尤為不妥,也是極其不恰當的。為此,鑑於讓更多的人了解與知道這部動漫的真實價值觀與存在意義,我將在這篇影評中詳細介紹各個人物角色的典故,它們出自何處,又對這部動畫有什麼樣的作用以及影響,就在接下來對於人物的介紹之中。另外有些人抱著人物角色設定只是從上古神話中掛名而來的心理看待這部動漫,我想說的是,遵照原意,仔細分析。
椿,典出《逍遙遊》:「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椿,以八千歲為秋」,諸多人對於「椿」這個人物角色的定義在:不顧世人反對也要堅持自己善良願望,並為之執著追求的女性。諸多觀者以儒家思想中的「孝」來詮釋這個人物的逆反,我個人以為是有欠妥當的。而有關於送「鯤」回家,聽從個人內心深處的善良召喚,而非聽從全村人的意識來判斷。本身她在成年禮時因著急趕赴漩渦而被困,受人類男孩「鯤」所救,卻不料害其丟了性命。這種要「還清欠他的」思想與諸多小說中的「因果報應說」頗為相似,而遵從內心善良,不受外界人物困擾的理念,對人性的強調是空前的。椿最後的結局是為了拯救全村人,犧牲自己與爺爺死後化為的海棠樹融為一體,最終阻止了天河的行進。這裡我個人以為有到家學說中的「五行」在其中,《周易》之中的八卦裡,「乾」卦為天,性屬陽,天河屬陽水,陽水克木,這也就是為何是海棠樹阻止了天河的行進了。椿爺爺丿化為的海棠樹最終自燃那段,也體現了五行之中「木生火」的概念。
鯤,典出《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袁珂《中國神話大辭典》(華夏出版社)中「鯤鵬之變」條援引《莊子·逍遙遊》後加:「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九萬裡者,去以六月息者也。」按,此為寓言化之神話,其中包含一段禺疆由海神變為風神之故事。【故事原文詳見:《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簡明版)035 海神禺強】陸德明釋文云:「鯤,音昆,大魚名也。《爾雅·釋魚》:「鯤,魚子。」鯤字,古當為鯨字,乃北海海神禺疆(京)之神狀。」《中國神話傳說辭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與上者釋義同,袁珂《中國神話史》中第二章:」《山海經》的神話(上)中援引《山海經·海外經》言:「北方禺強,人面鳥身,珥兩青龍,踐兩青蛇」,郭璞注之為:「水神」。「鯤」在動畫之中原本是人類男孩,因救「椿」而失去了性命。椿以自己一半壽命為籌碼換回了人類男孩的靈魂,取名為「鯤」,動畫中「鯤」由小而變大,被全村人定為不祥之物,勢必除之。在「椿」的保護下,鯤完成了由「鯤」化「鵬」的蛻變。片中鯤最後並未由海天之門去往人間,而是被送到了南冥天池送至人間,完全是按照《莊子·逍遙遊》的布置在發展,另外,鯤突破海天之門時受到了火神祝融的阻撓而並未有太大的傷害緣由亦來自於五行,《周易》「坎」卦性水,「離」卦性火,水克火。鯤者,人類男孩,五行屬水。這也就是為什麼鯤通往海天之門雖有火神祝融受阻,卻無大礙的原因所在。
湫,典出《逍遙遊》:「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椿,以八千歲為秋。」湫在動畫之中的角色,被諸多觀眾定義為超級暖男,說得難聽的直接定義其為備胎,一味付出而得不到女主角「椿」的眷顧,並且時常說出催人淚下的語句:在這個世界上,我最不願看到的就是你受苦。其中諸多與湫有關的細節值得深思,譬如湫去找靈婆贖回椿的性命之時麻將牌面的定義;靈婆向其耳語之後,湫找鹿神要了一罐酒喝得微醺後對著突如其來的山洪吼出的那句:「你以為你面對的是誰的愛啊,是天神的愛啊」以及片尾結束後靈婆令湫死而復生的場景。湫者,類秋,《說文解字》中所言:「秋者,禾穀熟也。」似草木結實而收,喻示萬木收穫。電影中「湫」坐在家中窗臺上喚木結取果實而食,扳開石獅吐出的信物之時吞下後,隨著秋葉消失的場景都無疑是對名字的最好詮釋。
椿爺爺丿,無考。但從整部動畫的緣起來看,椿爺爺的法力同樣屬於木屬性,這一細節主要體現在其用頭髮裹住「湫」所中雙頭蛇毒的地方施展法力後,全身枯槁而耳邊長出朽木,不久離開人世化成海棠樹守護著椿,而後在全村人都以椿為敵時,怒而全身驟燃(木生火),與椿相融幻化為巨大的海棠花樹阻擋了天河,救了全村人。因椿爺爺化為海棠,《周易》「震、巽「卦性木,與風、雷相佐,因此其五行屬木。
鳳凰,椿奶奶。典出《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五採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周書·王會篇》云:「西申以鳳鳥;鳳鳥者,戴仁,抱義,掖信。」袁珂《中國神話大詞典》有「鳳鳥」、「鳳凰」兩條目,又有「滅蒙鳥」一說。又《山海經·南次三經》:「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說文》四曰:「鳳,神鳥也。」《禮記·月令》:「仲春之月,神鳥至。」(《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與上者釋義同)。片中鳳凰是椿的奶奶,死後化為鳳凰守在椿爺爺丿身邊,爺爺死後依然守在爺爺化為的海棠樹上。最後諸多人對於鳳凰為什麼在全村都反對椿的時候助椿,乃是因為椿爺爺在開場就說到的那句話:「我知道你在做一件極其危險的事。」但爺爺奶奶對於椿善良的初衷感到欣慰,而奶奶助椿乃是因為爺爺怒而燃燒後所喚其而來的結果。鳳凰五行屬火,火生木,從另外一個側面也說明其與爺爺的屬性相合。
靈婆,掌管好人死後靈魂者。其因養貓與面目一目,以及由將椿帶之靈婆處的渡船者也生得一目來看,我個人以為典出《山海經·海外北經》與《淮南子·地形》,《海外北經》云:「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按《大荒北經》中云:「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淮南子·地形》:「凡海外三十六國,自東北至西北方,有一目民。」片中椿途經去往靈婆處的一處橋上,將喚木而生的海棠放下時,背簍中露出三個只有一隻眼睛的怪物,當是此。椿在雲界處收到靈婆的信物,令其子時而來,靈婆可憐她準備逆天而為幫她找到鯤的靈魂,並以其一半壽命為籌碼。湫無意間知道了椿的秘密,與靈婆交易換回了椿的性命,並以自己的生命為賭注換回了椿的另一半生命,於是也就有了在鯤銜住海棠樹枝來找靈婆將另一半性命注之於中的場景。靈婆在結局時讓湫來接替她做接班人也是早已安排的局。個人以為靈婆在片中類似之前民間所傳「黑白無常」的「白無常」。靈婆與湫打麻將時候的牌面與貓的數目應該是一處非常隱晦的點。
鼠婆子,掌管壞人死後靈魂者,壞人死後靈魂變成老鼠由鼠婆子掌管。個人以為典出《異苑》卷三:「西域有鼠王國,鼠之大者如狗,中者如兔,小者如常。大鼠頭悉已白,然帶金環伽。」亦見於《述異記》(《中國神話大詞典》「鼠國」、「鼠王國」條。在椿媽將「鯤」丟棄後,椿湫見到了鼠婆子,鼠婆子派小老鼠將「鯤」救出,後來又派去一隻小老鼠以腹語的形式告知村中長輩開始懷疑椿,在椿掉入其中後,偷得從椿身上掉落的人類男孩的信物,並將鯤的下落告訴了后土等人,趁亂由海天之門去往人間世界。
后土,村中長老。能徒手操控山地,五行屬土。《山海經·海內經》:「共工生后土。」《禮記·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巳。其帝黃帝,其神后土。」《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王註:「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后土這一角色,在片中出現的鏡頭不算多,但是都是一些至關重要的情節,比如他與鼠婆子之間的「交易」暗示了他不僅是整個村的長老,同時他也掌管著整個地下鼠婆子的世界。其次在天河潰決朝村民湧來之時,后土以一山阻斷天河水救了全村人的場景,正好與五行屬性相吻合。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裡所預示的則是「道家五行」的「土克水」,即土能將水困住。
珮,湫的奶奶,開啟海天之門的長者,掌管龍神面具,劉向《列仙傳》:「江濱二女者,不知何許人,步漢江濱,逢鄭交甫,挑之,不知神人也。女遂解佩與之。交甫悅,受佩而去。數十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珮在其中的主要情節在開場中諸多孩子的成年禮去往人間時打開海天之門時,其後的兩個情節在土人匆匆告知龍王面具不見之時以及片尾處與眾人合力解救大家時。龍王面具是打開海天之門的重要物件,雖然其後湫以靈婆信物在南冥天池重新打開了海天之門,但那是其以生命為籌碼送鯤回家的最終章。
鳳,椿的母親。掌管海棠花生長的長者。無考。但其與椿均屬於木屬性,在與女兒對抗中不忍心下手,由祝融頂替而上。這其中有幾個細節諸多人覺得頗為深思:即鳳發現女兒在家中養「鯤」後將之丟棄,隨後椿尋找鯤時,並未阻攔。而後在面對眾人反對時,流淚看著女兒離開實際上也可看出其寬仁與嚴愛並存的性格特點。
赤松子,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赤松子」條,典出《楚辭·遠遊》:「聞赤松之清塵兮,願乘風乎遺則。」《列仙傳》卷上:「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崑崙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搜神記》卷一記赤松子事,在此不表。電影甫一開篇赤松子便乘孤鶴而來通知椿湫不要誤了成人禮,而後在與鯤的對戰中載祝融尋廷牧,當椿告知鯤的妹妹在等鯤時,赤松子則以廷牧的妹妹也在等廷牧為由告知椿不應再堅持個人善良的由心而出的決定。赤松子在中國上古神話中是掌管雨令與風雷的人,故八卦中同樣屬於「震、巽「卦,五行屬木。
胤母與胤在片中出場畫面極少,除了胤在節日燃放禮花時偷看到椿湫藏鯤轉而告知后土外,其母也只是在片尾最後與眾人合力抵抗天河時亮相了下。除了介紹中稱其為雲雷之母外,再無其他。
嫘祖,《中國神話大詞典》「雷祖」、「嫘祖」條,《山海經·海內經》:「黃帝妻雷祖,生昌意」,《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路史·後紀五》:「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始養蠶,故又祀先蠶。」袁珂在其後來所寫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一章專寫顓頊時提到嫘祖,見《中國古代神話傳說》027:顓頊「絕地天通」。嫘祖在片中的角色,乃是在天河沿岸女紅織錦,掌管天馬。其中其將一道彩練置於天河之上時,瞬時間天河繽紛四色,讓觀者隨之心曠。
祝融,晉郭璞注為「火神」,《中國神話辭典》「祝融」條,《山海經·海外南經》:「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片中倒是將其攻擊椿的兩隻巨龍換成了兩隻燃火的神獸。祝融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地位始終是以「火神」的角色存在,這其中包括其與共工之戰,不勝而怒觸不周山。袁珂《中國神話史》第二章:《山海經》的神話(上)中寫道了祝融、句芒、蓐收以及海神「禺疆」。祝融為火神,在鯤通向海天之門時施加阻撓,但並未成功。祝融性火,《周易》中「離」卦性火,但「水克火」,因此天河而下的水幫助了鯤,祝融才並未對鯤有所傷害。
蓐收,晉郭璞注為「金神」,《中國神話大詞典》「蓐收」條,少昊叔,或謂少昊子。《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該為蓐收。」《禮記·月令》注此同,《國語·晉語二》韋昭注云:「少皞氏有子該,為蓐收。」《山海經·海外西經》:「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片中有關金神蓐收的情節也僅在最後眾人合力救村民中有所體現。蓐收五行屬金。
句(gou)芒,晉代郭璞注為「木神」,《中國神話大詞典》「句芒」條,《山海經·海外東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呂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世本·作篇》云:「句芒作羅。」又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傳說》:《025 少昊與蓐收》一篇中提到了蓐收與句芒,片中有關木神句芒的情節同樣也僅在最後眾人合力救村民中有所體現。句芒五行屬木。
鹿神,典出《山海經·中次經》,「熬岸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片中湫因為靈婆向其透露了一個秘密而感到沮喪,來鹿神處找忘卻煩惱與記憶的靈藥,鹿神向他推薦孟婆湯,湫拒絕後得到一罐酒,諸多人以為湫微醺後引發大水,實則不然。古典中所言,鹿神,遇此獸兆水,故大水之患不在湫,在於鹿神。《山海經》原文說:「見則其邑大水。」當是指此。
至於其他諸多非常微不足道的角色,同樣都來自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中,比如椿在山路間奔跑而激其的帝江(hong)典出《山海經·西次三經》:「天山,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hong)也。」畢沅云:江讀如鴻。」,再比如向湫奶奶告知龍神面具不見的毛人典出《山海經·海外東經》:「毛人之國在其北,為人身生毛。」均有據可查。
中國古代神話是神話學的一個分支,同時也是神話學之中的一個非常宏大的領域,神話學大師袁珂究其一生研究中國古代神話也未必全都有所聞,而這部電影之中所涵蓋的思想均以「老莊」的「道學思想」為主,其中多處場景也是暗合道家學說中的「道」,靈婆可憐椿,原以其一半壽命為籌,換人類男孩鯤之靈魂,這本是「逆天行道」,亦不符合各界的自然規律,逆道而為,終引其災。而片中的後半部分的眾人相救之處,又與道家學說裡的「五行」暗合,爺爺變為的海棠樹自燃暗合「火生木」,后土以半山阻天河救村眾暗合「土克水」,鯤通往海天之門時受到火神祝融的阻擾時暗合「水克火」,而在之前的椿以手喚木而生以及湫以手喚木結實之處則是暗合:「水生木」。而湫最終以貔貅嘴中吐出的信物化為太極八卦,也是暗合《易經》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學思想,而眾多觀眾以儒家思想去評判一部遍含「道家思想」的動畫只可能是誤讀滿滿。
無論怎麼說,這部電影所遵循的都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內容,與日本動漫《千與千尋》並無關聯,如果說人物造型有抄襲之嫌,這個只能說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但究其本,國產漫畫對於傳統文化的堅守,也讓傳統文化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我想即便是沒看懂或者並不知其所指的觀眾們,了解了整部動畫的源頭後再來看,想必也就一清二楚了。
參考文獻:《中國神話史》袁珂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中國神話傳說》、《中國神話傳說》(簡明版)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北京聯合出版社
《中國神話大詞典》袁珂 華夏出版社
《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袁珂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海怪簡史》盛文強 中央編譯出版社
《山海經校注》袁珂校注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淮南子校釋》張萬彬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呂氏春秋譯註》張萬彬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 中華書局
《搜神記 搜神後記》「歷代筆記小說大觀」 上海古籍出版社
《拾遺記校注》王嘉等 中華書局
《周易》上海古籍出版社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樓宇烈 中華書局
《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 中華書局
《雲及七箋》張君房 中華書局
《列仙傳校箋》王叔岷 中華書局
小編微信:dingyalun18682286387
形成於物,美成於質
起成於生,精成於活
是名為物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