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朋友安利了一部仙俠劇《琉璃》,一開始我是拒絕的,你不能說讓我看,我就去看對吧,我至少要先試過……
於是,她給我發了短視頻:紅衣長發的男女主,在山洞裡養傷,男主何止是美強慘,簡直是柔弱又傲嬌啊。
然後我周末無意打開這個新世界,接著,就是一口氣刷了十三集,要不是因為明天還要上班,我還可以繼續磕!
為什麼這麼上頭,我看仙俠劇的歷史,上一部還要追溯到《仙劍奇俠傳1》,但這部劇的主線和副本,都給了我同樣一種上古仙俠的氣息。
果然,查了發現,這兩部劇的導演之一都有麥貫之。
這部劇改編自作者十四郎的《琉璃美人煞》,08年的小說,經過足夠的時間積澱,世界觀和故事的架構宏大且帶了悲劇之美,內容極其豐富,融合了仙俠、親情、愛情、成長、仁義等。
《琉璃》的改編,是少有的書粉劇粉作者都非常滿意的劇作,甚至覺得故事變得更加豐滿且有深度。
劇情的背景是千年前,仙魔大戰後,仙界戰神和魔界魔煞星相繼隕落封印,三界相安無事很久後,魔界的人慾復活魔煞星掌控三界,於是,一場暗潮湧動的正邪之戰在積蓄力量。
女主角褚璇璣,天生六識不全,但是只要觸碰到萬劫八荒鏡的碎片,就能恢復一部分感知,於是,這故事的支線就是男女主尋找古鏡,歷劫打怪的節奏。
主線和副本都很精彩,內容豐富龐大,可以分析的點有很多,我們今天來說的,是裡面男主角禹司鳳這個人物,他的設定,幾乎讓觀眾和女主角一樣:「為什麼我滿腦子都是司鳳。」
和常見的霸總人設不同,司鳳就是一個天生奇才的少年,他養在離澤宮中,是受宮主寵愛的首徒,恨不得趕緊把離澤宮給他。
因為鮮少與外人接觸,在第一次前往少陽派參加簪花大會時,把從天而降的女主褚璇璣抱了滿懷,緊張得說話結巴,生人勿進。
人物的豐滿,是在於他有完美的地方,也有可愛的小缺點。
兩人一次次的靠近,司鳳甚至把不能弄丟的面具,都毀了。
但在女主的牽引下,他結識了朋友褚玲瓏和小六子鍾敏言。
一行四人歷險救人,卻讓他這個從未感受過朋友之誼的人,第一次覺得很輕鬆,很自由。
就像莎士比亞在《十二夜》裡說的那樣:
「愛情是這樣充滿了意象,
在一切事物中是
最富於幻想的。」
可這樣不該觸碰的小歡喜,代價是觸犯離澤宮宮規,但即便這樣,他也不願意否認自己的內心。
於是,十三戒等著他,情人咒面具等著他。
還有,褚璇璣無心的一句「我喜歡六師兄。」
徹底讓他死心。
自以為不過是單戀,心傷四年後,下山歷練,再次遇到了璇璣。
生氣了四年,以為他黑化了,心硬了,但依然抵不過璇璣喊他一聲:司鳳。
璇璣沒有心,卻一直在哄他。
這一次,他的面具又被摘下來了。
其實,司鳳的可貴就在於,他有一顆赤子之心,赤誠地對待璇璣,對待朋友。
這是在很多故事小說裡,都難得遇到過的心。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說:司鳳是古偶天花板,人間的妄想。
一個人物之所以打動人,就是因為他的心,他所產生的感情,情緒,才會在命運抉擇面前讓人心疼。
共情,便是如此。
沒有心的璇璣,為證明兩人感情,去種心燈,結果心燈在他手上化了。
去驗姻緣石,結果石頭讓璇璣跟昊辰照在了一起。
《李爾王》裡那句詩,是這樣戳中司鳳的心境,也許悲劇也有一瞬相通吧:
「對於不喜歡悲哀的人,
這似乎已經是悲哀的頂點;
可是在極度的悲哀之上,
卻還有更大的悲哀。」
即便這樣,他還是堅定地去表白自己的心思,少年不經情事,所做一切都是發自內心。
莎士比亞在《奧賽羅》裡寫:
「既不能和命運爭強鬥勝,
還是付之一笑、
安心耐忍。
聰明人遭盜竊毫不介意;
痛哭流涕反而傷害自己。 」
你我命運殊途,做人好難,但為了你,我心甘情願。
司鳳身上的情人咒第一次發作的時候,靈獸要去殺璇璣,他卻攔著,說了一段話:
「她,並沒有要求我喜歡她,若是因為一個人,無法給你回應,你便要殺了她,那這樣的人,也不會為人所愛,也不配愛人,我不做這樣的小人。」
他愛得坦蕩,卻又不斷受傷,他天之驕子,卻愛而不得。
這,就是他強大外表和攻擊力下,因情而生出的「破碎感」。
白居易的《簡簡吟》詩說:「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擁有琉璃心的是璇璣,但抵擋一切,甘願破碎的卻是司鳳。
在情人咒毒發一夜後,以為璇璣心裡喜歡的是旁人後,下定決心要離開,他不怕用命去愛一個人,但如果對方無意,他並不強求。
依然是沒有恨的,只是沒有理由再留下,結果呢,璇璣著急一敲門,他又挽起袖袍,擦掉嘴角血漬,起身去給她開門了。
真正的英雄主義是什麼,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司鳳就是這樣一個角色,聰明,善良。
聰明在於他看得穿人心。
當初鄔童被五大派追殺時,他就說過,如此相逼可能會讓他更加極端。
果然,鄔童最後被逼瘋,投靠了天墟堂。
五大名門因為被魔教天墟堂搶走兩把靈匙,就把鍋扔到司鳳身上,他在逼問到死時也不願意交出自己的靈獸,還戳穿了五大派不過是在找替死鬼,他不會承認,苦也便自己受下。
善良,是明知道鮫人是妖,被正派所擒後,自己也要去救他。
在萬劫八荒鏡中,他與璇璣經歷九生九世,每一世他都為她而亡,但第十世,他還是選擇愛她。
這是一種勇氣,看清了,但還是愛。
莎士比亞在《無事生非》裡說:
「要是果然這樣,
那麼戀愛就是一個偶然的機遇;
有的人被愛神用箭射中,
有的人卻自己跳進網羅。」
還記得鮫人跟璇璣說:「在天界的瑤池邊,一位美麗的戰神常常與金翅鳥在訴說心事,這是我見過最美的畫面。」
他們便是這樣,自己跳進了網羅。
而《琉璃》,打破的就是一種叫「宿命」的東西。
昊辰對待璇璣的情,是以「三界」為由,是煩躁的,喧譁的。
而司鳳的愛,不是淺水喧譁,而是深水的沉默。
璇璣對司鳳,是隨時念著叫著「司鳳」,看著他說:「雖然你就在我面前,但我還是好想你。」
世間情動,不過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噹啷響。
世間情劫,不過三九黑瓦黃連鮮,糖心落低苦作言。
世間執念,不過隆冬弱水千層冰,斧砸鍬鑿不能移。
想到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裡的那句詩:
「我知道一處茴香盛開的水灘,
長滿著櫻草和盈盈的紫羅蘭,
馥鬱的金銀花,
薌澤的野薔薇,
漫天張起了一幅芬芳的錦帷。」
這就是他們想要奔赴的彼此罷。
這部劇,虐中帶甜,甜中帶殤,人物的感情太難得了,兩個人都在為了站到對方身邊拼盡全力,哪怕誤會重重,千難萬阻。
所謂「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大抵就是這一出《琉璃》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