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不少朋友們在律者文摘後臺留言,想我們推薦一些關於罰法律方面的優秀電影。
講述法律的電影當下也不在少數,有大家熟知的:《十二怒漢》、《殺死一隻知更鳥》、《造雨人》等等。
為了給大家推薦到更好的影片,咱們夜以繼日的「閱片無數」,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這份適合法律人也適合身邊朋友們觀看的優秀電影。
法律影視作品除了注重案情與庭辯邏輯之外,還有了不少創新和「乾貨」。周末來臨之際,今天向大家推薦10部大熱的影視作品。
時刻充電的法律人,不妨在周末換種輕鬆的方式來「漲姿勢」。
1.一級謀殺
劇情:亨利年幼時為偷五元錢而入獄。後逃獄,因被出賣而失敗,被關進黑洞,受到極不公平的對待,精神和肉體都備受摧殘。衝動之下,他用吃飯用的匙子殺死了出賣他的囚犯。於是,亨利被控一級謀殺,關進死牢。年輕的律師在亨利一案中發現了許多疑點,這為亨利帶來一線生機。兩人在交談中建立起互信的關係。在法庭上,他們揭露出一樁樁駭人聽聞的監獄醜聞……
點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結局比較悲情,勝訴之後被告卻在獄中死去,但美國因之廢除了不人道的制度,律師在法庭上交叉詢問的鏡頭令人心潮澎湃。
2.失控的陪審團
劇情:在紐奧良的一起辦公室槍殺案之後,當事者將槍械製造商告上了法院,控告他們生產武器導致眾多暴力事件的發生,要求法院裁定出售武器是一種違法行為。本案陪審團成員伊斯特開始暗箱操作,試圖在這起槍械製造案中影響其他的陪審團成員。
同時,伊斯特的女友瑪麗,也想誘騙本案的兩位律師,並且賄賂陪審團,要求他們使法院撤消對被告槍械製造商的審問。於是,伊斯特和瑪麗裡應外合,巧妙的操縱了這件槍械販賣案,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處於一片混亂中,完全失去了控制……
點評:人心,真的都可以被金錢收買嗎?
3.費城故事
劇情:安德魯和喬是費城的兩名年輕律師,安德魯是一名同性戀者,並且染上了愛滋病,老闆發現了他的秘密,並以安德魯丟失文件為由把他解僱了。安德魯的家人支持他走上法庭獲勝。喬奔赴醫院將這一消息告訴了安德魯和他的家人,但安德魯卻不能再支持下去了,他正在慢慢死去.....
點評:這部電影是經典中的經典。它展現的嫻熟和精彩的法庭辯論場面會讓各位律師朋友們學到很多實用的技巧。這是個再主流不過的電影了,人物形象鮮明,情節清楚,敘事手段十分正統。結局也是正義終究戰勝非正義的典型路數。看兩位純粹演技派演員飆戲真是莫大的享受。
4.永不妥協
劇情:愛琳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在工作中,她被一處房地產的醫學記錄所困惑,於是開始查詢相關的事件。調查中,她逐漸發現出來一個被掩蓋的汙染水源,而這一汙染給當地居民造成了一系列的危害和疾病。她動員了634人組成原告團,並克服了不平等的困難,打贏了這場官司,並且獲得了美國訴訟歷史上最大的一宗賠償——3億3千3百萬美元。
點評:該片也是基於真實事件而拍攝的一部令人激動的影片。茱莉亞·羅伯茨在片中扮演一名曾兩次離婚並且有三個年幼孩子的單身母親,當她遇到不平時,勇敢的站出來與之鬥爭並最終獲得了勝利。
5.第三度嫌疑人
劇情:律師重盛關注的是如何有效地幫助委託人減刑或脫罪,堅信「法律策略就是真理」。他對於具有殺人前科的犯人三隅再次身陷一樁謀殺案產生興趣而接案。重盛團隊的目標是讓三隅免於死刑。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重盛與三隅之間產生共鳴,最後關頭,三隅給出了第三版證詞,不僅完全否認了自己殺人的行徑,同時也讓辯護律師陷入了對好人錯判的愧疚之中。
點評:日本電影《第三度嫌疑人》3月30日在國內公映,影片主人公是刑事律師,代理了一件殺人案件。
影片通過案件提出了數個法律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各國法學院學生從讀法律就開始思考的問題。
比如死刑存廢問題,法官自由裁量權,私力救濟,訴訟資源,罪犯重返社會問題等等。
6.刺殺甘迺迪
劇情: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身亡。事件發生2小時內,官方逮捕了一個名叫哈維的嫌疑犯,兩天後該嫌疑犯被謀殺,檢查團經過數月的調查,確認哈維為唯一的兇手。三年後,律師傑姆·加裡森發現甘迺迪身中數彈,均來自不同的方向,而這一明顯事實,卻被當時的官方調查團忽視。
影片從檢察官的角度,全面檢討甘迺迪謀殺案,結論是:甘迺迪是被美國政府的高層人士聯合了商人、黑社會分子、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司法局和執法單位等有計劃地謀殺而死的。
7.控方證人
劇情:倫敦著名刑案辯護律師威爾弗裡德爵士接受了心臟病治療,但是身體依舊虛弱,倒是一紙訴狀令他倍感興奮。律師梅休和當事人沃爾登門拜訪,請他出山打官司。原來,一個富婆對沃爾充滿愛意,甚至為把遺囑的8萬英鎊留給了他。然而,富婆卻慘死。於是,沃爾成為警方的頭號嫌疑犯。在撲朔迷離的案件背後,隱藏著一個個環環相扣、不可告人的秘密。
點評:一部很好地法學教學片,相對完整地展示了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庭規則和陪審制度。過度強調程序正義,很可能會讓本應伏法的犯罪分子逃脫法律的制裁。
電影中細節之處彰顯的法律文化也值得深思。該片充滿著濃鬱的英國文化氣息,顯現著英國法律的傳統,無論如何,電影的啟迪仍是深刻的。
8.魔鬼代言人
劇情:羅麥斯作為年輕有為的律師有著辯護不敗的戰績,紐約的律師行以高薪豪宅優厚條件相請。於是他帶著妻子來到紐約發展。許多案子在他的辯護下得以勝訴。同時,他也逐漸地意識到自己為之洗脫罪名的客戶並非清白。他的妻子說,律師為錢而辯護,錢又把人變成魔鬼。這話深深觸動了他。尤其是當母親告訴他,僱用他的律師行老闆米爾就是他的親生父親時,他攜槍來到米爾面前。
點評:該片的主體都是在表現人類內心的惡與原罪,而對誘惑時的不能自拔。但是在最後,羅麥斯選擇了自殺。人類內心的善與正義讓他如夢初醒般回到現實,伸張了正義。撒旦的誘惑無處不在,人類內心的惡與原罪毀滅了仍會再生。
9.真相至上
劇情:瑞秋是《太陽報》的知名記者,她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一次意外經歷,瑞秋一下子由一個社會精英變成政府的階下囚。起因是,總統遇刺,政府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對委內瑞拉展開軍事行動。瑞秋寫成報導披露出來。事涉機密。檢察官將瑞秋羈押在獄,直到她開口才能重獲自由。
點評:故事情節雖虛構,卻也是在依據真實事件的基礎上進行的改編,除了批判美國法律的漏洞和弊端,更讚揚了以女記者瑞秋堅持原則的新聞記者身上所散發的人性光輝。
法律電影,有它特有的一種魅力。用它陪伴你的周末時光,享用吧!
第十部法律電影饒個彎子。
《性書大亨》,拉裡弗林的法庭辯論:
如果我們對某些人認為淫穢的東西豎起一堵牆,
那麼,各種各樣的牆就可能被豎立,
到那時,我們就什麼也看不到,
什麼也做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