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介意出賣我的青春,青春不賣也會過的。」「假如有人說他愛我,我並不會多一絲歡欣,除非他的愛可以折現。——喜寶
主人公喜寶是一個可憐女孩,她身上發生了太多的不幸。家境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因此,原生家庭的不完整造成了她惡劣的生存環境。最直觀的表現便是,缺錢,不管做什麼事情,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這個事情可不可以做,而是考慮有沒有錢。
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喜寶,無形之中,便被她母親灌輸了一種對於金錢特殊的觀念。
本部影片以女性的感情為起點,以喜寶從劍橋高材生到頂級撈女的轉變,引發了作者對於社會、對於人生價值觀的思考,整部影片給人以警示。
導演用喜寶特殊的人生經歷在向世人展現一個特殊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女孩子,喜寶代表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這一個特殊的群體。21歲的主人公姜喜寶是一個聰明美麗的女孩子,年輕上進的她是一個劍橋高材生。可外表光鮮的她卻囊中羞澀。
她母親打了五年工,換了一張飛機票,喜寶就坐著這一班飛機飛往倫敦。在飛機之上,偶然間她結識了富家女勖聰慧,並且順著勖聰慧認識了她的哥哥與老爺子,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又有誰不喜歡呢,於是喜寶一步步淪落,成為了勖老爺子的「金絲雀」。
喜寶與勖聰慧對比,她們雖是同齡人,但是卻經歷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勖聰慧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女孩,她的父母無所不能,為她遮風擋雨,她就像個小公主一樣,就負責美美的就好了。但喜寶不一樣,她從小便沒有父親,從貧民窟長大,為了生存,她從小便學著如何讓身邊的男孩子給她買單。
在派對之上,喜寶被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所吸引,她感到有一種安全感,或許,那便是她久久未曾感覺到的父愛吧。她大膽的向這個男子吐露心聲:
「勖聰慧絕對比我姜喜寶可愛,因為勖聰慧有條件做一個可愛的人……」
喜寶直言不諱,在她看來,她並不比勖聰慧差,差就差在她沒有這樣一個富足的父親而已。喜寶坦率而又直白的言論被眼前這個中年男人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中年人好久都沒有被這樣充滿「生命力」的話語所感染了。
在成為勖存姿的金絲雀之前,勖存姿曾問喜寶,她想要什麼?喜寶的回答也很乾脆,概括來便是她需要愛,如果愛不夠,請用金錢來湊,如果都沒有的話,最起碼她還有健康。這句話便充分體現了喜寶的核心價值觀——利益至上。
喜寶觀念的形成與她的成長環境與父母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她早早失去了父親,母親一個女人獨自撫養她成長,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無疑是艱難的過程。她對於生活的種種體會,全傳輸給了她的女兒喜寶。
「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這是一個母親對於生活的感悟,整體上讀下來便是「面子與自尊不算什麼,如果有錢來填飽肚子,損失一點面子與自尊又算的了什麼」。這對於一個被生活摧殘的成年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一個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說,這種利益至上的價值觀,無疑會將她推向無盡的深淵。
於是,喜寶將路走窄了,一些同樣身處貧困的人在拼命往上奮鬥,靠著雙手來創造財富,而喜寶在母親的教育下,價值觀也出現了扭曲。向上爬就對了,至於是靠雙手還是靠男人,她根本不在乎,這也是她悲劇的最終根源,身體的貧窮並不算什麼,假如人的內心貧窮了,那這一切就都變得不一樣了。
一段刻骨銘心且失敗的感情,讓喜寶對於愛情也不再留戀。早年間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讓這個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對於愛情也不再信任,她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
當青春與金錢可以畫等號時,那麼這個人最終必然走向墮落。喜寶這種純物質的價值觀,一切向錢看讓她喪失了對於生活的熱愛,在她的內心中,只要是有錢,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在得知自己走向墮落的邊緣時,她依舊故作灑脫的自我安慰道「這是我墮落的好機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一個機會的」,不得不說,人有時候的阿Q精神,也不能亂用。
喜寶將一個拜金女演繹的淋漓盡致,她擁有著令人羨慕的學歷,卻沒能走向一條康莊大道,其實,如果走正路,她經過努力之後,自己也必然會擁有更好的生活,可她最終還是被她有限的眼界所限制。
人窮不可怕,如果心窮,便再也無法崛起了。因此我們不管生活富足與貧困,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錢雖然重要,但錢絕對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