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齒龍號稱最聰明的恐龍,假如它沒有滅絕,會有「恐人文明」嗎?

2021-01-12 魅力科學君

傷齒龍出現在距今大約70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號稱恐龍界中最聰明的恐龍。為何傷齒龍會獲此殊榮呢?這主要是因為它的腦容量,傷齒龍的腦容量與體型的比例,遠遠超出了同等條件下的其他恐龍。通過對其顱內結構的三維重建,古生物學家推測出它們的智力可以達到很高的程度。

傷齒龍是雜食動物,體型較小,成年個體的身高和體長一般為1米和2米,體重為50-60公斤。它們肌肉發達,行動迅速,其肉類食物主要來源於小型動物。需要指出的是,那時地球上的哺乳動物都是小型動物,像霸王龍一類的大型食肉恐龍一般都看不上它們。所以有人認為,正是因為傷齒龍的存在,使得哺乳動物的進化過程整整滯後了幾百萬年之久!

從化石資料可以看出,傷齒龍擁有較長的前肢,這與其他的食肉恐龍完全不同(大家可自行腦補一下霸王龍的形象,重點是那短得可憐的前肢)。更讓人吃驚的是,它的前肢已進化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拇指,使其可以做出「抓握」的運作。

雜食、高智商、直立行動以及解放出來的「雙手」,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正因為這些原因,有人認為在6500萬年前,如果沒有那顆使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話,傷齒龍極有可能進化成具有智慧的物種,即傳說中的「恐人」,並進一步形成「恐人文明」。

那麼事實真是這樣的嗎?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人類文明的產生過程來思考這個問題。

首先要感謝那顆傳說中的隕石,如果沒有它,恐龍就不會滅絕,地球上也就沒有了哺乳動物的發展空間,人類文明更是無從談起。

其次是由於長期生活在樹上,需要不停的上躥下跳,人類的祖先演化出了非常靈活的手指和腳趾,同時大腦也在這個過程中具備較發達的空間感知能力。

然後是在1000多萬年前,地球的地殼運動使人類祖先的棲息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將他們從樹上逼了下來,為了適應開闊的草原,他們又慢慢學會了直立行走。

草原上的食物很難獲取,同時又危機四伏,人類的祖先不得不高度團結才能夠生存下來。於是他們變得更加具有社會性,在複雜的環境中慢慢演化出了能夠表達抽象概念的語言。

語言的發明大大的提高整個物種的智慧水平,他們可以彼此交流生存的經驗和教訓,比如說有人發現了火燒過的肉更好吃,又比如說有人無意中製造了一種很有用的工具,這些有用的信息可以在族群中得到很快的普及。

……

通過以上簡單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文明的產生,是由一系列小概率事件堆積而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客觀上講,必須要很多合適的外部因素,才能夠促進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因此可以說人類文明的出現,有很多的運氣成分在裡面。

綜上所述,傷齒龍可能確實擁有進化成智慧生命的潛力,但是如果沒有與之匹配的外部因素,它們要產生文明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說就算恐龍沒有滅絕,它們也不大可能發展出「恐人文明」,最大的可能就是進化成類似於目前地球上的鬣狗一類的狡猾動物(鬣狗的智商是很高的)。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號稱恐龍界最聰明的「傷齒龍」也許並不存在!
    你知道哪種恐龍最聰明嗎?也許這種恐龍並不存在!說到最聰明的恐龍,大家想到了一定是傷齒龍。沒錯,一直以來,人們都將傷齒龍作為恐龍中最高智慧的代表,它甚至還成為令人過目不忘的「恐龍人」理論的主角。作為恐龍文化中的一個標誌性符號,傷齒龍自然在恐龍迷的心中有著至高地位,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傷齒龍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會出現嗎?有可能地球會誕生「恐龍人」!
    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地球存在一個恐怖生物,它的名字叫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超過1億年時間,沒有一種生物能夠威脅到它的地位,可是正是這種龐大的生物,卻因為一場隕石撞擊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人類只能根據發現化石來推斷恐龍模樣,幸運的是恐龍消失才得以讓人類出現,迅速發展自身文明,成為現任吧主
  • 揭秘都市傳說中的「蜥蜴人」,恐龍如果沒有滅絕,也許就是它們
    放眼全世界,遠古時代各個獨立的人類文明中都會看到同一種神的存在,共同的特徵都是爬蟲動物的外形,有的叫做龍,有的叫做蛇,能夠飛行,與人類有著很深刻的互動。大衛說蜥蜴人與遠古人類混血,這些半蜥蜴半人類的混血成為了後來的國王、皇室、政要統治了地球。直到現在很多掌握著這個世界的名人都是蜥蜴人,比如美國總統、英國王室、主流傳媒人、明星中都有蜥蜴人的存在。
  • 傷齒龍
    就身體和大腦的比例來看,傷齒龍的大腦是恐龍中最大的,而且它的感覺器官非常發達,因而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恐龍。命名傷齒龍是由約瑟夫·萊迪(Joseph Leidy)在1856年所命名,最初的拼法為Troödon。在1876年,由H. E. Sauvage正式修正為目前的拼法。
  • 【睡前故事】| 追尋恐龍(慈母龍、霸王龍、傷齒龍)
    今天,我們要聽的兒童故事是《追尋恐龍》(慈母龍、霸王龍、傷齒龍)!慈母龍含義是「好媽媽蜥蜴」,生活在距今83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為最後存活的恐龍之一,並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慈母龍是植食性恐龍,也叫食草恐龍,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各種蕨類和樹葉;慈母龍的體型大,身長約6到9米,體重估計約2公噸,並擁有典型鴨嘴龍科的平坦喙狀嘴,以及厚鼻部;慈母龍的眼睛前方有小型、尖狀冠飾;頭冠可能用在求偶季節,作為物種內打鬥行為使用。
  • 方舟生存進化:不能忽略的小型恐龍傷齒龍,一擊就讓你暈倒在地
    不要覺得小型恐龍沒有什麼傷害,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它確實沒有什麼傷害……但是,快劃重點,傷齒龍的攻擊附帶很強的麻醉值,正常情況下被它攻擊到一次,你就可以躺地上等死了(無限暈你,剛起來什麼都來不及做,又被打一次繼續躺地上)。傷齒龍的體型雖小但是它的行動敏捷,攻擊附帶很強的麻醉值,馴服後的傷齒龍可以探測一定範圍內是否有玩家、生物、陷阱、屍體、背包,是我們的小幫手之一。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現在主流說法是一部分是冷些,一部分是恆溫,這個觀點很奇怪,假如是冷血動物,按照現在恐龍骨骼大小,長那麼大需要百年;如果是恆溫動物生長速度就會很快,類似於人類,但是恆溫動物有一個問題,假如是恆溫動物,那恐龍就需要消耗很多食物,就算一天消耗200公斤食物,那也不夠吃啊。
  •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真正元兇」,最容易被忽視,卻能吞沒生命!
    物種大滅絕也就在科學家的長期探索中,關於地球文明發生發展,也有了許多源源不斷的新發現,其中就不得不提讓人們備受關注的物種大滅絕,地球看上去祥和安寧,實際上,曾經的生存環境已經幾番變化。就在人類幾百萬年前誕生的歷史之前,地球就已經有過五次規模龐大的物種大滅絕事情,甚至超過五次以上,可能科學家尚未發現,每一次物種大滅絕給地球上的生物無疑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 世界上十大危險的恐龍,傷齒龍上榜,是用智商「吃飯」的恐龍之一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十大危險的恐龍,其中傷齒龍上榜,是用智商「吃飯」的恐龍之一。1、霸王龍是霸屏電影電視的恐龍代表,這主要是因為它生活在白堊紀晚期,那時很少有恐龍可以成為它的對手,成為當時整個食物鏈的頂端。2、 南方巨獸龍。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
    但是歲月的變遷,古猿人的不斷進化,從猿人到智人,再到現在的我們,人類不斷地強大,使得我們成為世界上的稱霸者,不單單如此,我們還把目光開始投向地球以外的星體。這儘管是體型龐大,統治地球有1.75億年的恐龍也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恐龍滅絕了以後,人類崛起。但是如果地球上的兩個霸主同時存在的話,世界會是一副怎樣的景觀?
  • 手盜龍類代表恐龍,鐮刀龍,單爪龍,始祖鳥,耀龍,傷齒龍等
    頭顱骨亦很輕巧,有修長的頜部及微小的牙齒。鳥面龍在非鳥類的獸腳亞目中頗為獨特,它的上頜可以作出脫離腦殼的獨立動作。和單爪龍類似,前肢只有一個爪子,是第4種有直接證據帶羽毛的恐龍。北票龍約有2.2米長及臀部高0.88米,是迄今發現體型第二大的有羽毛恐龍(僅次於羽暴龍,這裡是有羽毛證據的第二大,比如鐮刀龍可能也有羽毛,是比北票龍大的,但是沒有直接證據只是推出有羽毛)。具有二種羽毛類型,第一形態的羽毛具有隔熱的功能,而第二形態的羽毛則具有視覺辨識作用,都不是用於飛行的飛羽。
  • 生命|恐龍能進化成恐人?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那麼它們會進化成恐人嗎?這些腦洞大開的問題和答案,讓鬼谷老師和象爸都大呼精彩!我們都知道,鬼谷老師在直播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恐龍沒有滅絕,沒準它們一直進化,哪天就進化成智慧生命,就像咱們一樣,從恐龍變成恐人,還能創建文明啥的。同學們你們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 科學家最新研究:與恐龍食性差異或助鳥類躲過大滅絕
    鄭秋暘/繪圖 攝  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與恐龍食性差異或助鳥類躲過大滅絕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隕石撞擊地球及頻繁火山活動,使地球終年不見天日,依賴光合作用的植物大量死亡,最終導致植食性、肉食性恐龍等相繼滅絕。
  • 人類用了多少年進化出高級文明?為什麼恐龍兩億年都沒有實現?
    但我們不能說,人類用不到十萬年就進化出了高級文明。在人成為人之前的歷史,就是人與黑猩猩共同走過的那段歷史,與智慧、文明沒有多大關係。但從500萬年前南方古猿開始直立行走以後,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奔著智慧方向一路快跑了。直到5000年前,人類發明了文字,標誌著文明誕生。
  • 假如75億人全部穿越回侏羅紀,有多少人能在侏羅紀生存下去?
    假如現今75億人全部穿越回侏羅紀,只允許帶少量的水、食物和衣物,以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高超智慧,有多少人能在侏羅紀生存下去,最終能否徵服恐龍延續人類的文明?這是一位讀者邀請我回答的問題,發在這裡與大家共享下。
  • 恐龍合集:終於知道為什麼恐龍滅絕後才有了人類,太兇殘了!
    它的脊椎骨中有許多空腔,因而相對於它龐大的身軀而言,12噸的體重的並不誇張。馬門溪龍從尾稍到鼻尖的總長度為25米,體軀高將近4米。它的頸特別長,約有14米,相當於體長的一半,是目前為止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長的動物。若馬門溪龍站在地面上,它的頭會很容易伸進三樓房間的窗戶內。在構造上,馬門溪龍長長的頸肋像石膏夾板一樣將幾節頸椎「捆」在了一起。
  • 方舟:高智商生物傷齒龍與萌新殺手迅猛龍的戰鬥,誰是最後的勝者
    傷齒龍 vs 迅猛龍傷齒龍的體型雖然很小,但是它的移動速度很快。傷齒龍是種熱愛學習的恐龍,我們獲取傷齒龍的好感需要陪同它狩獵,等陪它獵殺到一定數量的生物時,它才會信任我們(智商越高越難忽悠)。傷齒龍的攻擊對我們來說是很可怕的,它的傷齒龍毒素讓我們麻醉值快速增長,然後我們就會暈倒在地(暈倒後它會對我們做什麼就不用小編多說了)。迅猛龍是具有強烈攻擊性的生物,迅猛龍是有獸群領袖的生物之一。迅猛龍號稱萌新殺手,被迅猛龍按在地上摩擦是常有的事(摩擦摩擦,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傷齒龍vs迅猛龍,一個照面就被迅猛龍按在地上摩擦
  • 恐龍難道還沒有滅絕嗎?剛果竟發現活恐龍,國外媒體了進行報導
    恐龍難道還沒有滅絕嗎?剛果竟發現活恐龍,國外媒體了進行報導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元,但是人們直到19世紀才在世界各地發現恐龍的化石,才知道曾經有這麼奇特的動物存在過,但現在普遍認為他已經是滅絕的生物專業的化學教授,麥可收到了問專家吉姆鮑威爾的消息,據說在非洲剛果河附近有著火恐龍的消息。
  • 恐龍全部滅絕了嗎?可能並沒有,它們的後代一直延續到今天
    雖然生命在5億年來迎來了一次大爆發,但是大自然似乎並不想讓生物的進化成長太過於順利,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到現在,也先後發動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這咱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差點讓地球生命徹底終結,好在大自然並沒有做得太絕,而是給生物留下了一線生機。每一次生物大滅絕的出現都會讓至少80%以上的物種滅絕,大滅絕之後也會有新的物種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