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裡有這樣一個老人,有時候有情有義,有時候冷血無情,有時候拒人千裡,有時候只是個可憐的老人, 就是這位老人與梅長蘇有著剪不斷的聯繫,既是親戚也是仇人,他就是大梁的皇帝,謝玉認罪手書公布,太子景琰請求重申赤焰舊案後,大梁皇帝對梅長蘇這一舉動,誰知道其背後的用意?
梅長蘇的母親是大梁的晉陽公主,是大梁皇帝的親妹妹,大梁皇帝就是梅長蘇的親舅舅,直系血緣關係,可是因為赤焰軍被君心叵測的夏江和謝玉誣陷謀逆,赤焰軍被剿滅,林帥被冤枉殺害,林殊身中火寒毒以至於面目全非,晉陽公主被逼自刎,因此事受牽連的皇長子祁王被賜死,祁王的母親宸妃娘娘,林殊的姑姑,絕望上吊,梅長蘇跟大梁皇帝的親情徹底被滅。
當大梁皇帝知道了梅長蘇就是林殊之後,說林殊是亂臣賊子,一直重複著,怕是沒有了當初對「亂臣賊子」的狠辣絕情,更多的是愧疚,但是九五之尊的地位讓他習慣不會對誰主動承認愧疚與錯誤,謝玉手書的五大罪狀,宗宗件件都直指當年林夑被冤枉的過程,其實皇帝的內心已經知道自己犯了一件多麼大的錯誤。可是他為了九五之尊的地位,不願意承認罷了,所有一直說林殊是亂臣賊子。
「子不知父 父不知子」是祁王在獄中喝下毒酒最後說的一句話,皇帝不知祁王對朝政的純粹真心,祁王不知皇帝的疑心病和心狠手辣。這句話是多麼絕望,絕望到不想申辯,絕望到毫不猶豫的喝下毒酒,梅長蘇告訴皇帝祁王說這句話的意思以後,皇帝可曾想到過自己這位皇長子的一點點好?
梅長蘇問皇帝對祁王之死可有愧疚之意的時候,皇帝卻把話題引向了林夑擁兵自重,到現在他仍然在給自己的錯誤找藉口,僅僅為了林帥的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懷疑林夑有叛逆之心,可是這位皇帝有沒有想過,若真有叛逆之心,你還能安安穩穩在大梁國內坐在龍椅之上?林夑和七萬赤焰軍在前線為了大梁抵禦外敵,用生命保護著大梁一絲一毫的土地,若當時皇帝這樣仔細分析,也不會有這樣的悲劇了。
待梅長蘇說出了皇帝內心「只有巍巍皇權,沒有天下」之時,皇帝已然開始愧疚,後來等梅長蘇說「你我不必再見」之時,他給梅長蘇跪下了,哭著說著他怎樣怎樣心疼小時候的林殊,這一跪,跪給梅長蘇看,也是跪給七萬赤焰軍,還有對自己的妻子,兒子,妹妹,妹夫的懺悔,可是想說,還有什麼用?九五之尊啊,孤獨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