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迷戀袖珍藝術,創造指尖上的森林生態系

2020-12-23 睿智創藝

在童話《格列佛遊記》裡的小人國,什麼東西都迷你小巧,一般的人在裡頭會感覺非常巨大,並且似乎擁有能一眼看盡世界的感受。

匈牙利女孩範妮桑多(Fanni Sandor)從小就著迷於這樣的微型世界,最後,她變成了袖珍模型家。範妮六歲時即會用牙籤、蠟燭、紙張與膠水等材料,創作出她的第一件雕塑,然而在匈牙利並沒有比例1:12的袖珍藝術技藝,直到二十幾歲,她在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遇到第一個專業的袖珍作品時,便深深為這樣的藝術著迷。

於是學生物學的她,結合了對動物的了解以及對袖珍藝術的愛好,開始了袖珍創作之旅。她創作出從麵包洞探出頭的老鼠、餵食嗷嗷待哺小鳥的冠藍鴉、捕食蝴蝶的變色龍、吸食花蜜的蜂鳥,以及鴨子、蜥蜴等等各種生物,每一組都有非常精緻的細節,顯得栩栩如生且富動態感,若不是有藝術家指尖為背景,會以為它是凝結自然風景一瞬的攝影作品。

這麼精細的袖珍小件,每一個都要花藝術家最少兩天、多的甚至到兩週的時間。這裡頭的工序是嚴謹認真且複雜的:首先他會先找到物種的照片,接著製作出模具,然後使用壓印與彎管工具為粘土與金屬絲塑形,在烤過定型後,添加細節並上色,如果是鳥類等動物,還會為他們加上皮毛及羽翼。

這些精心製作的動植物,在作者手上或立或爬,都展現一副自在平和的模樣,像是在自然中安然生活一角的重現,不免讓總在都市叢林裡的人升起回到自然的響往,並且提醒了生態保育的重要。

相關焦點

  • 袖珍藝術:迷你可愛的娃娃屋
    袖珍藝術:迷你可愛的娃娃屋袖珍藝術:迷你可愛的娃娃屋袖珍藝術:迷你可愛的娃娃屋袖珍藝術:迷你可愛的娃娃屋袖珍藝術:迷你可愛的娃娃屋袖珍藝術:迷你可愛的娃娃屋內容轉自網絡,侵刪~————我還是萌萌噠分割線————
  • 清宮指甲套,「指尖上的藝術」
    在清代,女子都有蓄長甲的習俗,後來漸漸演 變成滿洲女子特有的護甲方式,並且在此基礎上衍生成一種裝飾。這種裝飾又與清代獨有的朝冠、花翎、鈿子、扁方等進行搭配,形成了具有滿族宮廷女子特有的樣式。手指上留有長長的指甲,即蓄甲,從考古或史籍記載,多認為最初是從戰國時期的貴族男子開始的。不像現如今,若男子蓄有長指甲,不僅辣眼睛,還不衛生。可在戰國時期,蓄甲還得要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才被允許。據《韓非子·內儲說》記載,「韓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察左右之臣不誠。」
  • 當2000年的古老藝術與「袖珍」人相遇,會發生怎樣的「碰撞」?
    經濟上的拮据還是一個方面更加讓王熙和林中華痛心的是眼看著皮影老藝人們都年過花甲表演開始力不從心可他們卻找不到合適的傳承人為了讓袖珍演員能夠安心學習皮影王熙和林中華負擔起他們全部的學費生活費無償傳授皮影技藝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指尖上的美味,陳碩的鏡頭來到了鋒味廚房
    那兩年,陳碩醉心藝術,羽翼漸豐。隨後,歷時一年半,一席色香味俱佳的《相逢》終現廬山真面,《舌尖2》引發的收視狂潮也讓導演陳碩的名字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鏡頭在真實廚房和袖珍廚房中來回切換,讓你分不清哪些是正常大小的狀態,哪些是袖珍大小的狀態,如果只看一遍,你一定發現不了裡面的種種創意「包袱」。
  • 深圳原創的袖珍標準組合式假山藝術盆景 榮獲英國國際創新發明技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2020年10月,經中國發明家協會推薦,深圳市科仙生物能源科普基地創新發明的「袖珍標準組合式假山藝術盆景」通過國際展覽會(美、英、法)評委評審,11為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同時為了培養青少年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提高青少年創新、創業能力,激活科技思維,深圳市科仙生物能源科普基地創新發明了「袖珍標準組合式假山藝術盆景」,不僅獲得了國家實用技術專利(專利號為 ZL201822008577.3、ZL201822021816.9)、盆景培訓教材版權證書(國作登字—2019—A—00802294),同時還獲得了英國國際創新發明技術展覽會金獎。
  • 【開售】火爆朋友圈的全國首家袖珍藝術館來海口了!
    袖珍藝術的世界裡  不僅僅是小小的形態呈現  更是童心未泯的純真縮影  是想像力的無限可能 從這感受歷史,遊覽世界那請與發現妹一起乘坐通往小人國的列車(朋友圈無分組,或不可見人數小於5人)如今在歐美流行甚廣的Miniature Arts (袖珍藝術)起源於十六世紀德國的Dollhouse (娃娃屋),因各國貴族間通婚而從18世紀初開始逐漸擴散於歐洲,再於19世紀從英國貴族轉向民間,成為大眾化的休閒嗜好。又隨著移民潮而在北美生根發芽。
  • 8個袖珍人演皮影戲 平均身高1.26米 動漫元素+傳統藝術大受歡迎
    皮影戲是我國的戲曲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在這種特殊形式中,還有一個特殊群體,這就是近幾年出現的袖珍人皮影劇團,這個特殊群體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和歡迎。河南鄭州就有一個袖珍人皮影劇團。這個皮影劇團由8個袖珍演員組成,他們平均年齡25歲,平均身高1.26米。雖然外表看上去都像個孩子,但他們都是成年人,有著一樣的面貌、聲音,有大人一樣的智慧,他們從事皮影製作和演藝事業都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演出風格靈動屬世界獨創。李賽是這個皮影劇團的團長,今年28歲的李賽是皮影劇團的團長。長相酷似兒童的李賽從事皮影製作和演藝已有13年。
  • 這4位超人氣袖珍藝術家,把生活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把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的風景,依照一定比例縮小為模型,統稱「袖珍模型藝術」。微縮藝術的起源與發展眾說紛紜,不過一講到相關詞語時,因為食玩文化的催化下再加上擁有許多優秀作品,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4位袖珍藝術的創作者,如何運用靈巧的雙手、細膩的心思把生活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吧。
  • E3展上外媒IGN點評《指尖江湖》:這是一款注入了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的遊戲
    通過現場反饋來看,在此次西山居E3展臺上,充滿東方武俠色彩的《劍網3》和《指尖江湖》的確吸引了不少人的駐足體驗,同時也獲得了許多肯定的聲音。這是一個注入了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思想和美學的MMORPG。 玩法上看,《指尖江湖》與過去的劍俠系列均有明顯的差異,但不變的是遊戲依然遵循《劍網3》的國風色彩,甚至在融入傳統文化上比過往覆蓋面更廣。
  • 【威武】 中國「袖珍人」大戰仨老外
    這位身穿龍袍的「皇帝」叫田宸光,是一位從事皮影戲表演的「袖珍人」。在昨天《讓夢想飛·智命一擊》的中外對抗賽中,田宸光霸氣外露,一路過關斬將,鏖戰仨「中國通」老外,成為全場笑到最後的人!終極PK,雙方陣營各剩一名勇將,兩強相爭,現場形勢真可謂劍拔弩張、波譎詭異,每一次扳機的扣動,不僅牽動著臺上二人的心,而且還牽動著臺下已被淘汰的雙方隊員的心,最終,寮國選手王浩斌不敵中國袖珍人田宸光
  • 臺北 袖珍博物館,帶你去看看「小人國」!
    「袖珍藝術」源起於16世紀的德國宮廷,一位王子為了教育女兒如何整理房間裡的雜物,便製作了一個迷你的房間模型,雖然比例上並不講究,亦稱不上精緻細膩,不過房間裡頭就像現實的縮小版▲大譚雅和小白金漢宮源自十六世紀德國宮廷貴族的袖珍藝術,已傳遍了歐洲及北美。這些小巧的藝術品大至建築體,小到書桌上的鑰匙,都嚴格遵守一定的縮小比例製作,以實物的12比1為世界主流。
  • 皮影戲的人間四月天:王熙和袖珍人劇團的故事
    出身皮影戲世家的王熙,在看到皮影戲和老皮影藝人的凋零時,他們內心焦急萬分,「這門藝術,不能就這樣失傳啊!」出於熱愛,王熙義無反顧地將傳承皮影藝術的縴繩攬到了自己的肩膀上。她和丈夫林中華一起,拿出幾十萬的積蓄,在2006年創辦了龍在天皮影藝術文化公司,在北京前門大柵欄租了800平米的演出場地,招募演員,從林中華的老家赤峰請來了老皮影藝人演出皮影戲。
  • 親子工作坊開放&孩子們創造的森林城市
    《城市森林》-沉浸式創新體驗展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主題背景,打造三個空間場景的沉浸式創新體驗展覽。展覽的主題創作者為幾十個3-16歲不等的兒童。在藝術導師的指導下,完成融合紙藝、木工、版畫、瀝粉畫、服裝設計、舞臺美術、道具製作、海報設計等課程學習和內容製作,親手創作一個孩子們眼中童話般的「森林城市」。參與創作的孩子們還於展覽中進行一場沉浸式親子音樂劇。
  • 袖珍人也可以活的陽光
    《櫻桃紅之袖珍媽媽》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年僅三十歲的杜鵑卻是侏儒症患者,某天在路上經過樹林時聽見啼哭的小女孩,四下無人,於是把她帶回家收養,並且取名笑笑。這片段雖然發生在電視劇中但是卻也在現實生活中有所體現,在我國雲南地區就生活著這樣一群袖珍人,她們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家。
  • 玩家自製PS4手柄方向盤 袖珍造型玩遊戲超帶感
    油管DIY達人主播The Q最近帶來了自己的新作品,他為自己的PS4手柄專門打造了一件袖珍方向盤,這下只需要動一動拇指就能爽玩賽車遊戲了。
  • 國內最美的穿山隧洞,15分鐘穿越中國南北,隧道建了3個袖珍公園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增長,中國開始修建一些標誌性建築,以及標誌性的奇怪道路,沿途風景優美,有十八彎山路,總之,人類的智慧不可小覷,這些標誌性建築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進入人們的視野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看,今天說的是國內最美的穿山隧洞,15分鐘穿越中國南北,隧道建了3
  • 克羅埃西亞生物學家悲觀看待新冠疫苗前景
    克羅埃西亞《商業日報》8月24日報導,克羅埃西亞生物學家拉德曼(Miroslav Radman)認為,考慮到新冠病毒變異較快,以現有針對愛滋病疫苗和藥物的經驗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如果成功則屬於人類科研成果的意外之喜。文章題目「我本人擔心新冠肺炎疫苗如同愛滋病疫苗一樣,或許很難研製成功」,副標題「科學家拉德曼關於新冠疫苗的不同看法」。
  • 劍網3指尖江湖:一款二次元藝術手遊,錦繡江湖別樣玩法!
    如果說當下有什麼比較熱門的手機遊戲,那麼劍網三指尖江湖肯定算一款。畢竟這是從大IP衍生而來的作品,本身人氣就非常高。而且這款遊戲玩家之間的對抗性也很強,因此剛上線就受到了不少追捧,甚至出現了伺服器爆滿的情況。下面就來帶大家一起仔細來看看這款二次元藝術的手遊!
  • 《劍網3:指尖江湖》上線火爆 iOS平臺連續兩日推薦
    《劍網3:指尖江湖》團隊不是急著像市場多數手遊產品一樣換皮上線,而是潛下心來,仔細打磨著這款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的手遊。四年間,騰訊團隊多次前往珠海西山居,研發攻堅期更是常駐在珠海,與研發團隊一起開會、熬夜、見證了珠海無數的日升月落。在此過程中,《劍網3:指尖江湖》也連續四年蟬聯金翎獎「最受期待的行動網路遊戲」獎項。
  • 特稿 國際鋼琴藝術 在指尖舞動……
    從他那靈巧的指尖觸碰鍵盤的第一個音符起,1500多人的大劇院就鴉雀無聲,人們屏住了呼吸,豎起耳朵,有的甚至微微閉上了眼睛,仔細聆聽在空氣中流淌、漂浮著的那美妙動聽的琴聲。曾獲國內外多項大獎,常年活躍於歐洲舞臺,與MathiasHusmann、Cord Garben、Henning Lucius、Bendix Dethleffsen等頂級指揮家、藝術指導在音樂會、音樂節合作。多次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演繹多部歌劇角色,演出足跡遍及漢堡、科隆、萊比錫、蒂門多夫、米蘭、帕維亞等許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