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現已成為中國高發疾病之一。正如《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所強調的,癌症患者承受著沉重的疾病負擔,存在著巨大的未滿足需求。在中國,每10分鐘就有55人死於癌症;全球約有50%的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病例來自中國。另外,診斷時間過晚也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負擔。在中國,約有55%的肝癌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III期或IV期,這一數字在美國和日本分別為15%和5%。中國還有著獨特的流行病學特徵和患者類型。比如,中國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變率為61%,而美國僅為11%(下圖)。
中國的癌症發病率持續上升,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的基本醫療條件仍有明顯差距。雖然中國每百萬人口腫瘤醫生數量已從2005年的14人增加到2018年的26人,但仍落後於美國(美國每百萬人口腫瘤醫生數為60)。惡性腫瘤治療效果也呈相似趨勢。2005~2015年國內淋巴瘤的五年生存率從44%升至61%,美國則超過90%。
全球癌症新發1810萬例,死亡960萬例
2018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齡段、性別,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在內的所有癌症發病比例的推算數據)。
亞洲癌症新發佔50%,死亡佔70%
新增的1810萬癌症患者中,亞洲佔將近50%;而死亡的960萬癌症患者中,亞洲則佔了近70%;
1810萬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萬為男性,亞洲男性佔發病總數的50%,死亡率達60%;
另外860萬新增女性癌症患者種,發病率亞洲女性佔47.5%,死亡率略微超過一半。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全球新發癌症發病率最高的依次為:肺癌(11.6%)、乳腺癌(11.6%)、結腸直腸癌(10.2%)、前列腺癌(7.1%)、胃癌(5.7%);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次為:肺癌(18.4%)、結腸直腸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
肺癌是「男性頭號殺手」,乳腺癌是「女性頭號殺手」
男性中,肺癌發病率(14.5%)和死亡率(22%)最高。男性癌症發病率其次分別是前列腺癌(13.5%)、結腸直腸癌(10.9%)、胃癌(7.2%)、肝癌(6.3%),死亡率其次則分別是肝癌(10.2%)、胃癌(9.5%)、結腸直腸癌(9%)、前列腺癌(6.7%)。
女性中,乳腺癌發病率(24.2%)和死亡率(15%)最高。女性癌症發病率其次分別是結腸直腸癌(9.4%)、肺癌(8.4%)、宮頸癌(6.6%)、甲狀腺癌(5.1%),死亡率其次分別是肺癌(13.8%)、結腸直腸癌(9.5%)、宮頸癌(7.5%)、胃癌(6.5%)。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1800萬新增癌症病例及960萬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國新增病例數佔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佔229.6萬例。這一組數據也就意味著:
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就佔了21個。也就是說,我國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
全球每死亡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佔將近24個。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於癌症,每分鐘就有將近5人死於癌症。
肺癌同樣是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相對於全球,我國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症仍佔很大比例。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極其重要
癌症的形成猶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癌症潛伏期(臨床期前期)
在臨床期前,癌症有一個漫長的潛伏期。從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發生異常增生、癌前病變(各類炎症),再到形成可見的癌症(臨床期)通過需要10-20年。
當患者處於癌症潛伏期,只要有意識地改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運動習慣,增強抗癌免疫力,便可逆轉或阻止癌變的發生。
癌症臨床期
90%以上的癌症在潛伏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當出現明顯症狀就醫時,常常就已經到了中晚期,而這也是導致我國癌症死亡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17%的重要原因之一!
1.我國常規體檢缺乏癌症早期篩查項目。例如,篩查結直腸癌的腸鏡檢測並不在公務員體檢項目之列。而直腸鏡篩查在美國已經非常普及,這也是美國結直腸癌患者五年生存率70%遠遠高於我國30%的最主要原因。
2.對於癌症早期篩查的認知不足以及怕麻煩的心理也使得普通民眾疏於進行相關檢查,錯過了治療癌症的最佳時機。
癌症臨床期早期的平均治癒率在80%以上
早期宮頸癌、肺癌的治癒率為100%!
早期乳腺癌及直腸癌的治癒率為90%!
早期胃癌的治癒率為85%!
早期肝癌的治癒率為70%!
如果能將癌症扼殺在早期甚至潛伏期,不僅治癒機會大,還能大大降低癌症患者的身心痛苦和費用支出。
而這種設想的實現則需要一種能在癌症臨床早期甚至潛伏期就發現此類重大疾病隱患的檢測方法,從而給予我們足夠的時間做好防禦措施。
中國已進入全民防癌時代
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而惡性腫瘤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所以腫瘤科普篩查及早診早治工作亟需進一步加強。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世衛組織總結的致癌風險人體地圖,幫助大家避開高風險因素。
防癌指南《18張癌症人體地圖》
吃喝和腫瘤啥關係
酒精
酒精在致癌方面
那也是神助攻,全面開花的
不光是消化道受罪
口咽、喉部、食道、乳腺
肝臟、結腸還有直腸
它都不放過
《柳葉刀》最新研究再度強調
酒精的安全劑量是0
只要喝,就提升致癌風險
紅肉
豬肉、牛肉、羊肉等
哺乳動物肉類為紅肉
WHO將其列為II A類致癌物
主要導致結直腸癌
加工肉類
WHO將加工肉類列為I類致癌物
可導致結直腸癌
高鹽飲食
鹽攝入量超標可導致胃癌
除了癌症之外
過量攝入鹽
對心腦血管和代謝類疾病
有不弱於糖的貢獻
水果攝入不足
進食水果太少會導致
口咽癌症、食道癌、肺癌和胃癌
每天吃水果<100g的人
比>100g的人
胃癌發病率至少高兩倍
建議的水果攝入量是每天300g以上
纖維攝入不足
纖維攝入量低易導致結直腸癌
據相關數據統計
如果每日攝入纖維量低於6g
其直結腸癌發病率
比攝入高於6g者至少高85%
高纖維食物中
芹菜、蘋果、胡蘿蔔、白菜、筍等
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
非澱粉類蔬菜攝入不足
不吃蔬菜和不吃水果一樣嚴重
非澱粉類蔬菜指的是
土豆之類的塊莖以外的蔬菜
攝入不足會導致
口咽癌症、食道癌和胃癌
推薦攝入量為每天超過375g
生活習慣哪些易患癌
吸菸
吸菸致癌的能力
甩開其他因素一百條大街
連酒都要自嘆不如
吸菸可以在全身各系統造成癌變
比如肺癌
除此以外
血液系統中的癌症——白血病
也可由吸菸造成
女性吸菸還會造成卵巢癌
日照過多
黑色素瘤發病率不低
惡性黑色素瘤一旦轉移
將很難治療
據統計
90%以上的黑色素瘤
都是因為曬太陽引起的
缺乏運動
最最不愛動的人
如果每周連一個小時
體育鍛鍊也達不到
患結直腸癌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至少翻倍
什麼致病因素會導致癌症
肥胖
抽菸、喝酒、肥胖
是CA公布的致癌三駕馬車
BMI超過30的胖子們
患食道癌、乳腺癌、腎臟腫瘤
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的風險
都高於非肥胖人群
女性肥胖者還會有患上
卵巢癌和子宮內膜腺癌等
超重
中國1/3的成年人口超重
如圖所示
超重也會帶來高患癌風險
什麼病原體導致癌症
HPV
總有人以為HPV
只危害女性,導致宮頸癌
不危害男性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HPV在人類中的致癌效果
不論男女
根據統計,在男性中
45%的陰莖癌中有HPV的參與
幽門螺桿菌
近年的研究證明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
患胃癌機率提高6倍
HBV
B肝病毒也是由於它
中國才會成為肝病、肝癌大國
據統計
HBV感染者其患肝癌的機率
是直升20倍以上的
接種B肝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HCV
C肝病毒不僅會導致肝癌
還會導致非霍奇金淋巴瘤
一個好消息是
C肝現在可以實現藥物「治癒」
HIV
HIV除了在免疫系統製造大麻煩
從而導致全身性的各種問題
也可以引起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
感染者相較於非感染者
有>7倍機率患上非霍奇金淋巴瘤。
這十大致癌因素 能避開的儘量避開
有人總是問,到底為什麼會得癌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癌症的發生?
必須承認,癌症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癌症發生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外因,即外在的環境因素;二是內因,就是個體自身的因素。
十大致癌因素之一:環境汙染
包括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這是癌症發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十大致癌因素之二:吸菸酗酒
吸菸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這已經是普遍的共識。酗酒同樣會增加患癌風險,主要與消化道癌症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酗酒者患癌風險高於非酗酒者。吸菸又喝酒,錯上加錯,風險不只是疊加,而是一加一大於二。
十大致癌因素之三:輻射暴露
所謂的輻射暴露主要包括電離輻射和紫外線輻射,都屬於物理性致癌因素,具體說就是X射線、伽瑪射線等電磁輻射以及質子、a粒子、重粒子等放射性粒子產生的粒子輻射,以及太陽光的紫外線照射。長期暴露於自然界以及醫學和生活中的各種來源的電離輻射,會致癌。
十大致癌因素之四:病毒感染
某些細菌與病毒的感染與癌症的發病也相關,比如,乙型和C型肝炎病毒感染與原發性肝細胞癌有關,人乳頭狀瘤病毒與宮頸癌、肛門癌、口咽癌有關,EB病毒與鼻咽癌、某些淋巴瘤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和胃淋巴瘤有關。
十大致癌因素之五:缺乏運動
久坐,少運動,這是現代人的通病。久坐加上飲食無節制,體內積聚多餘的脂肪,造成超重肥胖,肥胖會增加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結腸癌等的風險。
十大致癌因素之六:飲食不當
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飲食結構不合理,水果蔬菜吃得少,肉類特別是加工肉吃得多。要麼營養不足,要麼營養過剩;二是不良飲食習慣,比如暴飲暴食,飲食無規律,喜歡吃醃燻烤炸類食物。
十大致癌因素之七:生活方式
很多癌症的發生也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關係,除了前面說到的吸菸、酗酒、缺乏運動和久坐、不良飲食習慣、肥胖或超重,還有熬夜等。
十大致癌因素之八:心理因素
關於癌症發生與心理因素的關係目前尚不明確,但長期精神萎靡處於負面情緒中,確實可能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比如睡眠不好的問題,影響食慾,削弱機體免疫力,有可能間接增加癌症風險。
十大致癌因素之九:藥物濫用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永遠具有兩面性,在帶來療效的同時,必定有一定的副作用,罕見有單一作用的藥物。化學藥物本身是一種化學製劑,某些藥物的不恰當濫用可能無形中使治療用藥變身成了一種致癌劑,特別是長期大量使用。
十大致癌因素之十:遺傳因素
某些癌症確實存在遺傳傾向,比如乳腺癌、結直腸癌等。但必須注意,癌症不會直接遺傳,只是癌症易感性的遺傳。
最後,癌症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幾乎是所有腫瘤醫生共識。假如十大致癌因素中,你可以多避免幾個,那麼你相較於其他人,患癌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反思:中國癌症年報出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