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慢性腎病人數已經達到1.2億,居全球首位。每年需透析或移植的尿毒症患者約10萬人,並且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增長。而慢性腎病因為無聲無息,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所以它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有數據顯示80-90%以上的腎病都沒有被及時發現。
那麼我們怎麼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腎臟發出的「求救」信號呢?身體發出的這個提示,我們一定要重視!
1、不明原因的疲勞感
造成疲勞有很有原因。超負荷工作、壓力過大等原因都會讓人感到疲勞,如果長期有疲勞感,也要注意是否是腎臟出現問題。腎作為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也擔負著調解體內水電解質平衡的重任,當腎臟出現問題時,人體的代謝能力減弱,人就會容易疲勞,稍微幹點體力活就氣喘籲籲。因此腎病患者不能幹重活。
2、尿量發生改變
腎臟直接關係著排尿。腎臟功能下降時,排洩水分的能力就會減弱,所以有很多慢性腎病患者早期會出現尿量減少,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尿量增多,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早期多尿,如果發展到腎功能衰竭期,則又會少尿。一般來說一個健康成人每天排尿次數大約4—6次,尿量約800—2000毫升。如果在攝水量不變的情況下,發生尿量增多減少,不管是哪種情況,儘早去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防患於未然。
3、食慾變化
一般出現食慾變化,沒有胃口,經常想嘔吐、噁心,甚至厭食,都會認為是胃病,但其實在腎臟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會出現食欲不振,表現出類似胃病的症狀。在排除胃病問題之後,不要忽視檢查腎臟。
4、血壓升高
大部分的腎病患者(約有80%左右),在病情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血壓升高的問題。腎臟有問題時,會造成腎素分泌增加,而腎素會讓血管收縮,同時前列腺素等擴血管物質分泌減少,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平時要積極關注血壓狀況,勤測血壓。
5、出現浮腫
腎臟有問題時,身體水分排洩受阻,水分瀦留在體內,就會引起身體水腫,輕者一般表現為體重增加,早上眼瞼水腫,重者可出現全臉、下肢、全身水腫,用手按下去會出現凹陷,腳踝處特別明顯。如果身體無端出現發胖、增重,不要忙著減肥,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腎病引起的水腫虛胖。
6、腰酸背痛
「腰為腎之府」,在腎病的早期,有一部分人會出現腰部酸脹疼痛的感覺。排除過度疲勞等原因,如果長時間存在腰酸背痛的情況,就要警惕是否為腎病。
7、蛋白尿
「蛋白尿」是慢性腎病的典型症狀。在排尿的時候,因為高度差等原因,會產生一定的泡沫,但這些泡沫會很快消散,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如果排出的小便泡沫很多,而且還經久不散,很有可能就是蛋白尿,。尿中之所以出現蛋白,是因為慢性腎炎患者腎臟出現無菌性炎症,對腎臟的濾過膜進行損傷,通透性增加,就會出現蛋白尿。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要及時去醫院去一個尿常規的檢查。
8、貧血
沒錯,當腎臟出現問題時,也會造成貧血。腎臟損傷時,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就會減少,腎臟排洩毒素的功能就會下降,這些毒素又會影響紅細胞的產生和代謝,從而引起腎性貧血。常伴有乏力、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狀。這類貧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補血。不宜進行盲目的食補,補益不當,反而會加重病情。
一旦確診為腎病,一定要注意飲食、作息等方面,減輕腎臟負擔。要特別注意預防感冒,感冒對於腎臟功能的損傷很大,會加重腎病。
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均衡飲食,適當增加新鮮果蔬、五穀雜糧的食用比例。
堅持鍛鍊,能夠幫助修復腎臟損傷,有益於腎臟的健康。
不憋尿,勤飲水,能夠有助於腎臟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