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指的誰?

2020-12-21 老張侃詩詞

時光如水,發展到了晚唐時代,唐詩再一次的興盛起來。以李商隱和杜牧為代表的詩人,重新讓唐詩煥發了生機,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

相比李商隱詩歌的晦澀難懂,我們更加喜歡杜牧的七言絕句。尤其是那些涉及到揚州城的經典詩句,我們今天讀來依然感受到其中所蘊藏的那份美麗。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是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從題目當中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贈給別人的詩歌,所贈予的對象就是一個名叫韓綽的判官。

此時的杜牧已經從揚州回到長安,秋風蕭瑟的季節,北方已經非常的寒冷,草木凋敝。但是南方的江南城卻依然是「草未凋」,這自然讓杜牧想起了之前的揚州生活,還有在此地的好友韓綽。

所以他紀念這一段美麗的日子,才寫出了這樣一首經典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那麼其中的「玉人」究竟指的是誰?

當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句詩歌的時候,很容易認為這是形容當地的美人。畢竟杜牧當時也是一個風流浪子,想念起揚州的生活,想起這些美人也是不出所料的。但是,這裡的「玉人」並非指的美人,而是指的好朋友韓綽。

實際上「玉人」在古典詩詞當中有很多的意義。

在宋代劉克莊《江西詩派序·昌紫徽》:「餘以宣城詩巧之如錦工機錦,玉人琢玉,極天下之巧妙。」在這裡,「玉人」指的是專門雕琢玉器的工人。

而在唐代詩人賈島《登田中丞高亭》詩:「玉兔玉人收裡出,白雲誰似美相和。」當中,「玉人」顯然指的是天上的仙女。

實際上,「玉人」更多的意思仍然指的是容貌美麗的人。元稹《鶯鶯傳》:「隔牆花影動,凝是玉人來。」在這裡指的是美麗的女子。也就是今天多數人看到這兩個字的第一印象。但實際上,「玉人」也通常用作指代那些風度翩翩,相貌過人的美男子。

《晉書·衛玠傳》:「(衛玠)年五歲,風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所以按照這一層意義上來講,據此,在《寄揚州韓綽判官》一詩中,杜牧稱韓綽為「玉人」,也就不足為怪了!作者在真誠的誇讚中表達了對這位玉樹臨風並與自己意氣相投的好友的思念之情。

相關焦點

  • 杜牧名句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是誰?教是什麼意思?
    在問答裡看到有人提問「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該如何理解?以前看這首詩其實也有疑惑,總覺得見到的賞析有些牽強。下面先看看杜牧的整首詩。《寄揚州韓綽判官》唐 杜牧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杜牧名句「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指的是誰?很多人理解錯了
    杜牧有一句名句叫「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句詩描寫的意境非常唯美:月圓之夜,銀輝滿地,揚州城裡的二十四座橋交相輝映,襯著月色,倒映在秦淮河上;這時候濃濃的夜色裡,傳來悠揚的簫聲,非常美妙。與這月色相融合,真是美醉了。這應該是「玉人」在教美妙的女子吹簫吧!
  • 杜牧筆下的玉人吹簫處今安在?揚州二十四橋告訴你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在揚州他留下了許多絕句,最出色的恐怕還要算那首《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永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韓綽名不見經傳,應該是杜牧在揚州時的同事和朋友,但卻是對杜牧有著影響力的一個人。韓綽死後、杜牧還寫了一首《哭韓綽》,可見兩人情濃於水。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橋名叫「二十四」還是揚州共有二十四座橋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描寫揚州的詩,其中的千古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讓世人對揚州充滿了嚮往。想要身臨其境看看揚州的橋,聽聽美人吹奏的音律。到底揚州有沒有這座「二十四橋」,還是揚州在唐代一共有24座橋沐浴在月光之下。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研究分析一下,看看杜牧的詩中是寫實還是虛指。當代揚州有一座橋叫「廿四橋」,廿四就是二十四的意思。
  • 二十四橋明月夜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汙力滿滿
    二十四橋明月夜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汙力滿滿時間:2020-07-14 16:4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橋明月夜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汙力滿滿 下一句是玉人何處教吹簫。 被一些用 下半身思考的 人用作所謂的汙梗。 因為吹簫在現在也有口交的意思。
  • 「二分明月」醉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據資料所載,廿四橋的舊址就在這附近,但寂靜的夜空中,卻並不見有蕭聲傳來。這樣也好,冷月無聲,盡可乘興去懷想一番。 《二十四橋》 揚州是座月光城。唐宋以來,在讚美蕪城的詩詞中,詠月佳句便俯首可拾。就連隋煬帝,也「但求死看揚州月,不願生歸駕六龍。」
  • 二十四橋旁美人在吹簫,連詩人杜牧見了都流連忘返
    還是代表中國基建的武漢長江大橋……中國的橋梁向來數不勝數,但是提起美人和吹簫,最美的無疑是詩人杜牧筆下的橋,讓我們看看這座不起眼的橋如何吸引詩人杜牧的目光,以至於他將無盡的相思之情寄托在其中。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人杜牧當時正在揚州任職,江南的美景讓他格外眷戀。遙望遠處青山隱隱約約中透漏著春的生機盎然,雖然現在正值深秋,但是江南的草木卻還未凋落,依舊還是那片青山綠水,風光依舊旖旎秀美。面對美麗的秋景,詩人想起在遠方的故友。
  • 在詩詞中驚豔了千年的「二十四橋」她到底是誰?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更是意境優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這裡面都提到了「二十四橋」。那麼「二十四橋」到底是哪些橋呢?千百年來紛爭不已的「二十四橋」,有多種說法。一是一座橋說,名字就是叫「二十四橋」,傳說是隋朝的隋煬帝令二十四位姿容媚豔、體態輕盈的歌女,於月明之夜來此吹簫弄笛,橋上正好24根橋欄杆,人依一根,該橋民間也叫「二十四美女橋」,現在該景區的導遊就持該種說法。
  • 品詩揭秘 | 「二十四橋明月夜」,究竟是指二十四座橋還是一座橋呢?
    深秋之時別處一片蕭瑟,江南卻依舊風光旖旎,能寫下「十年一覺揚州夢」的杜牧,對揚州景物與私交甚篤的友人極為懷念,因此方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調侃和疑問:皎皎明月下,二十四橋仍在,韓綽又在哪裡呢?由瘦西湖東門緩步進入,五亭橋與白塔盡入眼帘,夜色之中燈影交錯,水波蕩漾,反倒更顯出其造型秀美,色彩明媚。
  • 詩考二十四橋(唐朝篇),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析:杜牧的詩,在寫出了揚州山清水秀、綽約多姿,把二十四橋描繪得美輪美奐。這首詩的問世,使二十四橋一舉成名,又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謎團,二十四橋位於揚州的何處?到底指的是幾座橋?如果是一座橋,何來「二十四」之名?
  • 唐詩經典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賞析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譯文及注釋譯文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裡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這美人現在何處教人吹簫?注釋⑴韓綽:事不詳,杜牧另有《哭韓綽》詩。判官:觀察使、節度使的屬官。時韓綽似任淮南節度使判官。
  • 古詩詞中走出來的二十四橋,今已無緣相見
    古有趙州橋、虹橋等等都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橋在我們中國很常見,各式各樣的橋,讓人目不暇接。在讀書階段,最讓人難以忘記的是趙州橋,名篇來自《趙州橋》與《中國石拱橋》,這裡面讓我們見識到了趙州橋的宏偉與壯美,更讓人驚豔的是趙州橋的建造時間,不禁讓人感嘆中國古人的勞動智慧。但在中國古詩中,想必最美橋梁就非二十四橋莫屬了。
  • 二十四橋何在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是晚唐大詩人杜牧的名作《寄揚州韓綽判官》中的詩句。可以說,在所有歌詠揚州的詩詞文賦中,要數這一首最為膾炙人口,也最廣為人知。尤其是後兩句簡直成了揚州秀麗風景的一枚經典徽章。
  • 古鎮匠心|走過二十四橋 品味福壽文化
    古鎮就是這樣以水為載體,以橋為紐帶形成了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
  • 鬥羅大陸:二十四橋明月夜攻略
    作為新的SS型輸出暗器,明月夜屬性究竟如何呢?陪伴唐三走向神祗,SS暗器二十四橋明月夜上線原著中,二十四橋明月夜是大師玉小剛送給唐三作為收徒的見面禮。二十四橋明月夜鑲嵌著二十四塊乳白色的玉石,色澤溫潤,每塊寶石有1立方米的儲存空間。
  • 二十四橋景觀令人流連忘返 明月園養生讓人樂不思蜀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吟誦著美妙的詩句,伴隨著陣陣花香鳥語,在風景秀麗的5A景區明月山腳下,我們來到了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宜春市二十四橋明月園。  二十四橋明月園位於明月山腳下的田心村,佔地3150餘畝,採用山地流轉經營模式,以宜春月亮文化和橋文化為底蘊,打造出了二十四座特色小橋,設計風格獨具一幟,宛若「小橋、流水、月色、人家」。
  • 唐詩三百首 | 寄揚州韓綽判官
    ⑷二十四橋:一說為二十四座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中對每座橋的方位和名稱一一做了記載。一說有一座橋名叫二十四橋,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卷十五:「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後,……揚州鼓吹詞序雲,是橋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⑸玉人:貌美之人。這裡是杜牧對韓綽的戲稱。一說指揚州歌妓。教: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