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媒體春運報導指南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陳安慶
春運因具有多重新聞價值,並切實關係民生問題,是一直以來媒體報導的重頭戲。每到春節臨近,關於春運的報導就鋪天蓋地而來,火車票購買困難的問題讓人揪心。一年一度的春運關乎民生,各大媒體在春節前後一段時間內,著力策劃創新的選題。
一、春運報導中的宏觀策略
1、 旅客 / 遊子 / 回家:
這一年,我們的奮鬥——汗水與成果
2、 行囊 ——禮物—— 祝福
愛的啟程,回家給父母帶點啥:手機 / 新衣 / 紅包 / 特產
歸途:1 、鐵路 2 、 民航 3 、公路 4 、水路
3 、新春走基層、記者也在路上
主題:平安春運 / 溫暖春運 / 春運之變
春運首日現場情況 / 春節小長假客流情況
探訪——體驗——深談: 資訊+深度報導+融媒體報導+新聞專題
4、新聞記者採訪關注點:
1、春運迎「大考」 如何力保?
(1) 2020春運新變化 —— 鐵路春運購票日曆 ——春運購票謹防網絡騙局——如何成功贏得搶票大戰
(2)資訊 / 日程/天氣/ 出行安全 / 新變化/ 新年福利 / 攻略/ 服務信息/ 各地措施
(3)春運一線 :暖行與守護 (鐵路、鐵路工人——值守與養護、 電力、 警方春運安保 )
(4) 關注人物:鐵路列車員/空姐 / 高姐 /安檢員 / 綠皮車上茶爐工/一個人的警務區 /一個人的車站 / 老鐵警的「最後一次春運」
(5) 致敬 春運堅守的人!
《節日裡的堅守 列車上的新年》 /《火車站裡「福」字多》 /《春運大遷徙背後的鐵路年輕人》 /《春運崗位上的情人節》 /《探訪列車餐車如何打造舌尖上的美味》
溫暖車站:小站 ——親緣與情緣 / 「愛心專車」接力 護送遊子返鄉過年
▶ 首輪售票高峰 / 破解購票難 / 搶票大戰 / 旅客發送量 / 是否創歷史新高?/ 回家—民生大事
▶鐵路、公路、民航、水運備戰情況 ——春運便民利民:新措施/ 新做法/ 新技術/ 新服務/ 新賦能
▶春運新增的「黑科技」:科技春運——提質增效
▶春運公路出行指南:教你如何避堵
▶ 探秘春運列車餐車盒飯 :品種 /美味 / 家鄉飯菜/ 價格 / 質量 /民生 /口碑 /歡迎
▶廣東——廣西 :農民工騎摩託千裡返鄉
▶體驗火車站售票員工作:一年到頭無空閒
▶打擊黃牛黨:關注警方破獲倒賣實名制火車票案件 ——買票囤票被拘——抓獲票販子—火車票造假者
▶「黃牛」黃了?春運火車票背後的博弈,搶票加速包,令人煩惱
▲圖片來源於 @中國鐵路 官微
二、家—春—秋 / 家國脈動 /家鄉/ 巨變 / 幸福/相冊/ 趣聞/
春運故事:車站發生的春運親情——愛情—友情——愛的故事
摯愛家鄉:城市——鄉村——鄉愁 ——思念——車票、機票
圖片/視頻/ 互動 / 評論
1、春運大家談 2、 那些年,我們的春運記憶 3、圖片故事:寒冬裡的溫暖
▶ 春節旅行 :1、最大出遊地 2、哪裡最堵 ?
▶近鄉情更怯:1 怕問工資 2 怕問對象 3、學習成績、4 體重
▶返鄉日記:新年至/ 春意濃 / 地圖上的中國 / 我的家鄉 / 地方美食 /歷史 /風景/名勝
▶ 離家再遠 / 也要記得父母在等你
▲圖片來源於 @中國鐵路 官微
三、引發網絡自動傳播的春運敘事框架
▶ 春運中最孤獨的堅守:一人、一亭、一狗 ( 鐵路哈爾濱工務段 )
▶人民日報客戶端:《維修火車車輪了解下?火車「補胎工」毫釐不差 把輪徑差控制在0.1毫米之內》 (鐵路濟南車輛段)
▶ 坐車回家 我為你畫張像 (鐵路重慶客運段)
▶屏幕後的高鐵「網紅」微客服 (鐵路重慶客運段)
▶ 實拍春運90後「動妹」的一天 ( 鐵路重慶客運段)
▶旅客能否在火車上吃到特色美食?(鐵路總公司)
▶ 廣東:「愛心專列」送農民工返鄉回家。安排愛心專列免費乘坐列車回家過年。廣州、東莞—廣西、湖南、四川等地的「愛心專列」(廣州客運段)
四、抖音快手社交短視頻助力春運報導
「南抖音,北快手」,快手Dau接近抖音,B站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最高,春運報導少不了短視頻社交媒體,這是大勢所趨。
中國鐵路抖音 2019春運《鏇轉,跳躍,我不停歇,送你不落輪的鏇修,我是守護高鐵安全的「補胎」師》
五、2020年春運報導注意事項
▶ 1、此建議媒體可以通過大數據搜集與梳理,將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整合與分析,使用戶通過數據可以掌握各項指標內容,合理規劃個人行程。
網絡媒體可以多搜集整理一些春運信息,及時滾動與更新,發布機票價格變動信息,幫助大家合理解決春運買票難的問題。在以各類圖表為主的報告中,提及春運熱度指數、春運出發量城市排名、節前售票熱門區段等信息。
▶ 2、春運新聞報導中,對購票信息、人流量變化、春運安全等需要持續性關注,同時,對春運中出現的一票難求、黑出租、黃牛倒票、扒手等現象要保持新聞人的敏感性。
這不僅是因為這類事件具有極高的新聞價值,更體現出新聞從業者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擔當。
▶ 3、對春運的新聞報導要關注人。除了展現春運期間的客流變化、購票信息、披露春運期間犯罪行為以外,還要多做一些針對平凡人的個人報導板塊,體現以人為本、人性化報導風格。
多關注一些平凡而不平庸的個體。將一個個真實鮮活的回家故事及背後蘊含的感情線展現在讀者眼前。比如央視《新聞聯播》春運期間曾經的新聞板塊《百姓自拍》,通過一個個不專業卻很真實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個平凡人的回家之路。主角吳曉芳,記錄了自己回家參加妹妹婚禮的經過,老家的風俗縫被子、放鞭炮、「抱橋」等習俗都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十分親切。
用鏡頭記錄個體與家庭的回家路,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使人物形象立體化呈現、新聞事件連續展現,以溫情為主調,展現時代背景下不同群體的回家故事——重點講述春運路上的感人故事。
▶ 4、在突出新聞性、服務性和互動性的基礎上,對視頻直播、大數據、智慧機器人等新媒體形態和技術的運用。
例如充分利用人口遷徙方向、車站客流量變化等數據,製作並展現多張示意圖和表格,使新聞形象生動。綜合運用動漫圖畫、3D新聞、動新聞等報導形式,激發用戶閱讀興趣。
▶ 5、過技術實現新聞產品創新、報導內容創新,彰顯媒體責任。全景航拍與虛擬實境技術的應用,拓展了新聞報導視角,增加了用戶的現場感。通過無人機拍攝各地車站及公路場景。航拍記錄了中國人的回家方式。
例如每年春運期間,在珠三角打工的十幾萬外來務工人員都會選擇騎摩託車回家過年,「鐵騎大軍」成為記者們熟悉的報導主題。廣東廣西的媒體可以安排無人機航拍,展現春運騎行長龍,也可以貼近、更深入地報導這個群體和他們背後的故事。
▶ 6、在抓故事抓閃光點的時候,注意做好報導策劃。還要注意做大量的前期調查和採訪,在選擇新聞焦點後,通過對春運路上主人公生活中的點滴事件的展現,體現人物的個性與光芒。
▶7、注意把好新聞策劃中的共性與特色。地方新聞全國化,全國新聞地方化。
每個地方的春運,既有區域的特徵,又有全國性的看點。每個地方的鮮明的春運新聞,在其他城市必然也有強大的收視和閱讀需求。或溫馨或悲苦,或歡喜或哭泣,或忙碌或悠閒,或期盼或失望,或堅強或無助,展現出家鄉情、故土情,親情與情感。
▶8、要掌握春運的基本特點,春運客流主要是以學生流、民工流、旅遊流、探親流等為主的客流高峰。
節後高峰期相對集中,預計客流高峰出現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六、農曆正月初三、農曆正月初六、正月初九、和農曆正月十六,也就是俗語說的「三六九,往外走」。
一般情況下,春運的節前運輸安排通常在每年臘月十六號開始,民工開始放假,陸續乘交通工具返鄉。每年春運,鐵路運輸是重中之重。建議報導特派記者,分赴公路、鐵路、海港、空港多路發回連線報導,形成海陸空多方位報導,增加報導聲勢。特別注意聚焦春運首日情況,展現鏡頭下的春運車站。
▶9、如何讓周期性主題報導擺脫重複建設?不再只專注橫向內容上的擴展,而是更多探索縱向模式的創新。
建議做一個《回家的禮物》,春運路上給家裡和親人帶了什麼?挖掘禮物背後的感人故事——探索式故事挖掘,開放式劇情延展。
(作者為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陳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