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經歷疫情考驗,迎來市場「東風」,2020年,車聯網發展加速升溫。
12月16日,22家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聯網建設運營主體、運營商在北京共同籤署了《車聯網先導區建設與運營合作倡議》。其中提出,保持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合作探索可持續的運營模式與商業模式,推動車聯網應用規模化發展。
今年以來,儘管面臨疫情影響、產業變革、市場變化等挑戰,國內車聯網產業應用、先導區建設、政策支持等方面依然成績凸顯、亮點頻現,呈現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新畫卷。「當前,我國車聯網的發展與國際同步,甚至在某些領域處於引領狀態,但也同樣面臨一系列新挑戰。」正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車聯網創新中心主任葛雨明所言,車聯網產業發展為打造車聯網生態營造了良好環境。
車聯網產業風起雲湧
「憑手機APP就可以打開車門,開啟導航地圖和車上音響……」車聯網的快速進化,使許多消費者的體驗上了一個新臺階。2020年被業界稱為「車聯網商用元年」,無論是國產特斯拉,還是一汽紅旗E-HS9、東風嵐圖、廣汽埃安、比亞迪漢、北汽ARCFOXαT等今年新推出的智能汽車新車型上,車聯網都是不可或缺的標配。與此同時,國內網際網路、通信巨頭中,百度CarLife、華為HiCar、以及騰訊、阿里都推出了自己的車聯網系統或升級版本,產業競爭逐漸形成新格局。
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車聯網發揮了無以替代的作用。1月23日,武漢封城,物資運輸成為城市的「生命線」。福田車聯網大數據表明,僅1月24日至28日,湖北全省在線運營的福田汽車為2675輛,累計行駛達459843公裡,作業時間超29627小時。「火神山醫院建設所需的車輛,就是我們通過車聯網系統進行調度,為加速醫院建成起到了推動作用。」福田汽車黨委書記、總經理鞏月瓊介紹,得益於車聯網,既可以及時掌握車輛運行軌跡,為車輛「導航」,還可以通過車聯網技術為救援物資運輸車輛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
與此同時,東風車聯網大數據的作用也同樣彰顯,疫情防控的嚴峻時刻,東風有6萬多輛貨車日夜兼程馳騁在疫情防控前線,為武漢百姓提供新鮮的瓜果蔬菜,運送最急需的醫療設備,為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運送建築物資。
從智能汽車到智能充電,車聯網如影隨形。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充電樁也依靠車聯網變得越來越智能。從高速公路骨幹網絡,到遍布四五線城市的充電網絡,從涵蓋公交、環衛、物流等領域的專用充電場站,到深入社區實現智能升級的私人共享樁,電動汽車用戶通過手機APP,就可以「對號入座」找到適用的充電樁。數據顯示,截至12月上旬,僅國網智慧車聯網平臺就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覆蓋全國29個省、273個城市,服務電動汽車消費者550萬人。
技術合作是加速創新、攻堅克難的有效路徑之一。這一年,企業間的車聯網技術合作也接連不斷,中電互聯與高新興達成車聯網戰略合作;騰訊與日本日立公司籤訂車聯網技術合作協議;IBM與廈門雅迅攜手,共同打造更加智能、安全的車聯網信息安全架構。
示範區建設進入高潮
「只有推動車聯網技術創新,才能支撐應用發展。」在工信部科技司一級巡視員畢開春看來,國內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是決定車聯網加速應用的重要路徑。
天津(西青)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於6月揭牌,成為年內先導區建設「落地」的先行者之一。面積為1475畝的封閉測試場於今年9月完成一期建設,將打造成為中國北方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功能最齊全的封閉測試場,形成「虛擬測試-封閉測試-開放道路測試」三級測試體系。該車聯網先導區將於2024年實現西青區全域車聯網先導應用環境全覆蓋。
9月,湖南(長沙)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獲得工信部批覆建設,憑自動駕駛計程車率先走紅的長沙,從封閉測試區到開放道路,長沙市目前已完成100平方公裡城市車聯網開放道路片區、100公裡智慧高速公路、7.8公裡智慧公交示範線建設,獲得車聯網直連通信頻率使用許可。目前,長沙已建設3.5萬餘個5G基站,利用大帶寬、高速率、低時延等特性,為「車」與「路」的暢通交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並吸引華為、百度、舍弗勒等20多家行業巨頭、340餘家車聯網相關配套企業落戶長沙。
跨越南北,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持續升溫。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於10月正式亮相,成為工信部主導建設的車聯網先導區亮點之一。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的核心區內,展示了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能數據處理等車聯網城市應用場景,讓人充分感受「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帶來的便捷。計劃到2022年,該區域將覆蓋約150平方公裡,共350個路口,智慧交通體系基本成型。
「重量級」訴訟敲響警鐘
隨著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的快速發展,車聯網領域智慧財產權訴訟數量也逐步增多,《車聯網智慧財產權白皮書(2020)》披露,目前每年全球車聯網訴訟在百件左右,其中主要發生在美國、中國和歐洲。2020年,多起上億元的「重量級」的智慧財產權訴訟為國內企業帶來啟示。
2020年8月,兩大業界巨頭為車聯網專利而戰。德國曼海姆地方法院對戴姆勒與諾基亞的車聯網專利糾紛案作出裁決,認為戴姆勒侵犯了諾基亞的車聯網移動技術專利。根據判決結果,戴姆勒需賠償諾基亞1.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7億元)。而戴姆勒則表示會繼續上訴,該案目前已經提交至歐洲法院(歐盟指定最高法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0年9月,對於此前夏普起訴戴姆勒車聯網專利侵權訴訟案,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宣判夏普勝訴,支持了夏普提出的損害賠償及禁令請求。
同月,針對大陸集團在美國起訴AVANCI及其聯盟成員諾基亞等公司車聯網專利及反壟斷案,美國德克薩斯州地方法院裁定,大陸集團不能對包括高通在內的專利所有者提起反壟斷訴訟,AVANCI是由高通、諾基亞、夏普等技術專利所有者組成的專利授權平臺,與汽車製造商(不包括零部件製造商)就授權協議進行談判並沒有違反反壟斷法。
智慧財產權也為化解訴訟矛盾提供了支持,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握有超過2000件與車聯網相關的技術標準專利,其主要專利權人包括愛立信、華為、諾基亞、高通、LG等公司,這5家公司持有的車聯網標準必要專利佔比超過60%。其中,華為與戴姆勒、夏普均已開展深度合作,由此,使夏普部分撤回了對戴姆勒的專利侵權訴訟。戴姆勒表示,這使自身面臨的法律風險減少了86%。
「儘管這些車聯網智慧財產權糾紛發生在境外,但也給國內企業敲響了警鐘,隨著智能汽車及車聯網的快速發展,智慧財產權糾紛隨時有可能發生。因此,國內企業加強自身創新能力、做好車聯網智慧財產權布局與防禦刻不容緩。」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
新政策助力發展提速
政策法規建設,是車聯網產業發展指路護航的「標尺」。2020年,車聯網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出爐,發揮了重要的導向和支撐作用。
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於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其中提出,推動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城市級智能汽車大規模、綜合性應用試點,支持優勢地區創建國家車聯網先導區;積極培育車聯網等新業態;結合5G商用部署,推動5G與車聯網協同建設;充分發揮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委員會等工作機製作用,形成發展合力。
4月,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要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構建應用生態系統。隨後在5月,工信部徵集2020車聯網行業標準,其中包括車聯網信息服務平臺安全防護檢測要求、車載無線短距通信系統技術要求、車載無線短距通信系統測試方法。
8月,交通運輸部就《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出,到2022年底,初步構建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完成一批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輔助駕駛等領域智能交通相關標準,制修訂標準20項以上。
近日,江蘇省發布《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指南》,提出要按照規劃編制、試驗驗證、標準制定、應用建設、測試評價、規模商用的實施路徑,將建設全域車聯通信網絡、高精度時空網絡、智能道路基礎設施,建立信息開放和互聯互通的車聯網大數據平臺,大幅提升車聯網用戶滲透率。
回顧這一年,車聯網發展在國家、地方、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成果豐碩,正在形成新的浪潮。展望下一年,車聯網發展依然任重道遠。「要通過完善政策、深化推進智能汽車創新中心等載體建設,增強創新能力,加速提升車聯網科技創新水平和行業影響力。」畢開春表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