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知識點|通過睡姿看性格、「分段睡眠法」睡得少又好,這些閒言...

2020-12-27 封面新聞

睡覺,是人類與生俱來且不可缺少的一種生理現象。人的一生中,睡眠佔了近三分之一的時間。

或許你也聽過「熬夜致百病」這句話。雖然這一說法可能存在誇張的成分,但睡眠的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與否有密切關係,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對於不少人來說,要想擁有好的睡眠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有調查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由8.8小時縮短到了6.5小時。2019年,81%的中國人的睡眠時間已不足8小時,接近6成的人通常在深夜11點到凌晨1點入睡。

睡眠障礙帶來的一系列健康問題令人十分困擾,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重視睡眠問題。同時,各式各樣的「經驗之談」、「偏方」也不斷出現。

比如,通過睡姿可以看出性格、「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褪黑素有催眠魔力……

以上說法幾分真幾分假?今天四川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01

通過睡姿可以看出人的性格?

網上流傳一種說法:根據孩子的日常睡姿可以判斷他以後會是一個怎樣的性格,因為在睡眠時孩子完全是潛意識在作用。

睡姿包括大字型、蜷縮型、板正的睡姿以及側臥型。

「大字型」的孩子比較樂觀熱情,頭腦靈活,適應能力強;「蜷縮型」像極了孩子在寶媽腹中時的樣子,說明內心缺乏安全感;「板正睡姿」的孩子長大後會循規蹈矩,還會有點固執;「側臥型」的孩子比較隨和,能夠簡單的融入團體中,可是太容易相信別人,容易被騙。

乍一看,好像是這麼回事兒。但在我們生活中,真的可以根據睡姿來判斷人的性格嗎?

相關研究數據表明,3-5歲的孩子一晚上平均每小時會變換4.4種睡姿,他們的睡姿通常是不固定的。目前,還沒有任何有關小孩睡姿與他們性格之間聯繫的科學依據。

所以,根據睡姿判斷孩子性格的說法並不靠譜。而且,孩子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由於多方面原因發生改變,並不會因為他們習慣用什麼樣的睡姿而固定不變。

02

「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

所謂分段睡眠法,是一種將人類習慣的單次睡眠過程分散成多個睡眠周期進行,以達成減少睡眠時間的睡眠方式。

每天只用睡4個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即先睡2個小時,被鬧鐘叫醒後,保持1個小時的徹底清醒狀態,再接著睡2個小時。這種方式既睡得少又睡得好?

實際上,或許有極少數人習慣於這樣的睡眠模式,但不代表它適用於大多數人。如果盲目嘗試,可能會破壞人體的晝夜規律,導致身心疲倦、焦慮緊張、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應。

研究表明,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至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而少於4.5小時或高於9.4小時,死亡率明顯增高。45歲以上的人,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的,比睡七八個小時的人得心梗和腦梗的概率高200%。

對於大多數成年人而言,建議每天睡6至8小時為宜,睡太少或太多都不好。晚上9時至10時睡眠最科學,超過晚上11時睡覺就屬於熬夜。

03

褪黑素有催眠魔力,是失眠者的福音?

褪黑素是由腦松果體分泌的激素之一。作為重要的睡眠激素,褪黑素是調節人體晝夜節律的遙控器,一旦分泌減少,可引起晝夜節律延遲,導致入睡困難。

一旦失眠,不少人會選擇服用褪黑素來解決入睡難問題。褪黑素,似乎成為了失眠者的福音。

不過,並不是所有問題導致的失眠都可以通過服用褪黑素解決。

如果體內褪黑素分泌減少,那麼服用褪黑素可以起到明顯的作用,但如果是因為抑鬱、身體疾病、飲食等原因造成失眠,褪黑素就「無能為力」了。

如果長期大劑量服用褪黑素,會造成低體溫、釋放過多泌乳激素導致不孕,還有降低男性生理欲望的副作用。

而且,褪黑素也並非適用於每一個失眠患者。

全球飛行,需要倒時差的人士、夜間倒班工作者、夜晚暴露於人工光源下的人,是可以短期服用褪黑素的,褪黑素分泌較少的老年人也可以適當服用少量褪黑素。但要注意,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對於普通失眠人群來說,不建議服用含有褪黑素成分的保健品,尤其睡眠不好或失眠的兒童和青少年。

所以,褪黑素不是萬能的,它的「催眠魔力」也僅對部分人群有效。須知服用褪黑素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現在,想必大家對以上的幾種說法已經做到心中有數了,如果下次再聽到,千萬記得別當真。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文字綜合自科普中國、科學闢謠平臺

相關焦點

  • 「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別讓這些流言困擾你
    1.儘管生命現象中可能存在量子效應,比如生物導航、光合作用,但由於這些現象太宏觀,實驗非常困難。所謂「量子產品」,很多都是商家誇大宣傳。判斷一個商品是不是量子的,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性,如果沒有用到,它就不是量子產品。
  • 科學闢謠丨「分段睡眠法」更好?吃海鮮毒害國人?
    「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流言:每天只用睡4個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即先睡2個小時,被鬧鐘叫醒後,保持1個小時的徹底清醒狀態,再接著睡2個小時。這種方式既睡得少又睡得好,建議大家都試一試。真相:這樣的睡眠模式只是個例,也沒有在事前事後作全面身體檢查對比,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說服力較差。通常醫學上證明一種方法是否有效,要採用循證醫學方法,即隨機、雙盲、大樣本、長時間研究,研究數據經統計處理差異顯著,才能證明科學有效,才可以推廣。
  • 張朝陽:三、四個小時的分段睡眠法非常好,網際網路一定要做黑洞式的...
    」一事時表示,三、四個小時的分段睡眠法,是非常好的知識和經驗。「聽說很多人都睡很短,比如川普就睡4個小時?他不一定用分段睡眠法,但是我是嚴格執行... 創頭條8月21日消息 近日,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在採訪中被問到「每天睡三個小時也能保持非常旺盛的精力」一事時表示,三、四個小時的分段睡眠法,是非常好的知識和經驗。「聽說很多人都睡很短,比如川普就睡4個小時?
  • 掌握「四段睡姿法」,睡得安全頭型好看
    莉莉(化名)的孩子已經6個月了,從出生一直都是婆婆帶著,為了滿足老一輩的審美觀,6個月下來給寶寶睡成了大扁頭,逢人就誇自家孫女將來是當官的料。看著寶寶睡出來的大扁頭,莉莉不免有些擔心寶寶的臉型,畢竟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頭型對顏值的影響很大。寶寶0~6月是睡姿塑造頭型的關鍵期,同時也是關於寶寶安全性的重要階段。
  • 孕期睡姿一定要左側臥?掌握睡姿兩大原則,孕媽睡得香胎寶長得好
    特別是孕晚期,想要睡得好更是「難上加難」。準媽媽孕期堅持左側臥睡姿,卻總是睡不著雪琳備孕2年總算成功懷上寶寶,孕期更是多加小心,總是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會影響胎寶的發育。孕期很多孕媽媽收到睡眠問題的困擾,到底要怎樣睡,才能讓孕媽睡得香,胎寶長得好呢?
  • 《濃縮睡眠法》:30分鐘實現深度睡眠,睡少還可以睡好
    松本把他的方法都寫進了書中,幫助5000多位商業精英解決了睡眠困擾,擁有了高質量的睡眠。如果你也被睡眠問題所困擾,不妨看看松本美榮的《濃縮睡眠法:如何睡少又睡好》。01 睡眠時間短,不等於睡眠負債大家對睡眠的認識,很多時候就停留在「早睡早起,睡夠8小時」,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這些都是認知誤區。睡眠好壞,看質不看量。
  • 《濃縮睡眠法》:按摩,運動,調整飲食,睡眠治療師助你睡少睡好
    這些方法,有的有些效果,有的對我完全不起作用,有的湊效過一段時間而後又失效……「久病成良醫」,現在的我已經了解甚至可以說掌握了很多種「睡覺方法」,睡眠狀況也較之以前好了很多。不過,我依然不願意放過任何進一步增強我「睡眠技能」的機會。所以,當遇到這本《濃縮睡眠法——如何睡少又睡好》(後文簡稱《濃縮睡眠法》)時,我幾乎是如饑似渴般地捧起了它。
  • 寶寶趴著睡最舒服?睡姿跟性格有關,你家寶寶是怎麼睡的?
    只要想睡,才不管被人怎麼看,任何地點任何方式,哪怕是家具店、電視機、行李箱,只要想睡,哪裡都是床。看了這麼多圖才知道,寶寶睡覺不是你想得那麼安穩,對於不會翻身的寶寶來說,可能你把他擺成什麼樣,他就維持什麼樣的姿勢睡,剛會翻身的寶寶可能喜歡趴著睡,這樣很有安全感。但對於那些大一點的寶寶,他們睡覺可能從床頭睡到床尾。
  • 孩子的3種睡姿,對應以後的「性格」?如果是第二種,娃的情商高
    睡眠對於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當代人的感觸特別深,如果睡眠質量不好或者經常熬夜,身體總是會出現各種不適的信號。大人尚且如此,對小孩就更加重要了。尤其是那些正在生長發育中的孩子,睡眠質量尤其關鍵。那麼寶媽們應該如何判斷孩子睡得好不好呢?
  • 寶寶的「睡姿」不同,暗示「性格」不一樣,從睡眠看孩子特點
    所以睡姿的方式就成了人觀察的重點對象。有的時候通過觀察寶寶的睡姿,也對應著孩子的性格特點,不同睡姿的娃不一樣性格,看看你家寶寶是哪種?蜷縮睡當孩子出現這種睡姿的時候,說明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並不和諧的家庭當中,那他們會感覺到周圍充滿著威脅,會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圍繞著他們,而這種姿勢則是一種自我保護。
  • 寶寶睡姿看性格 看看你的沉睡天使是什麼性格!
    臉朝上仰著睡,手腳伸開呈大字形。採用這種睡姿的寶寶未來可能會呈現兩種性格,一類是對自己的狀況非常樂觀和自信,他們待人接物熱情、開放。性格特點:喜歡側臥的人的性格總體來說比較隨和,喜歡待在人群之中,會信任陌生人,不過可能容易受騙。在人際關係、情緒表達上比較適度,既非情緒化,也不是過分理性。    初生寶寶的頭型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如果寶寶的睡覺姿勢總是偏向一側或者習慣仰頭大睡,很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頭型和樣子哦!想要有好頭型,寶寶睡姿有3大講究。
  • 一條狗的性格如何?從睡姿就能感受到!
    性格特徵:這種睡姿的狗狗平時很自信,它們善於做領導者,勇敢而不畏懼任何挑戰。它們充滿元氣,隨時都想要玩耍。二、蜷成一團睡這是狗狗的常見睡姿之一,將四肢和尾巴都卷在腦袋下可以給它們帶來安全感,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如果是冬天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主人還是給它們準備一張被子吧,以免著涼。
  • 孩子睡姿預示智商和性格,最後一種姿勢,證明娃大腦發育好性格好
    中國家長永遠最關心兩個問題:一是孩子的外在,比如長得好不好看,身體健不健康,會不會有什麼隱患等等,二是孩子的內在,比如性格、三觀、乃至最特殊的智商。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部分家長為了追求所謂的「先天優勢」——天才,往往願意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代價。
  • 關於睡眠衛生的25個知識點(下)
    這個時間,從有關資料介紹情況和人們具體實際情況看,很難硬性制定,只不過是大概而已,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到9個小時範圍內,佔了絕大多數,約為80%,世上也有個別睡眠特別短的,他們每天只睡3到5個小時,就能保證旺盛的精力,如法國的拿破崙,像這種超短睡眠,也的確很少,他們當中有一些是先天性的,有些是後天性的,很可能是遺傳的,每天每個人要睡足。通常我們說的每個人每天要睡足6-8小時。
  • 寶媽必備:哪個才是最利於孩子成長的睡姿,一招教你從睡姿看性格
    成年人的睡姿大多是童年時候形成的,成年人的性格也大多受到了童年時的影響,性格一旦形成,要改變就會比登天還難,睡姿的矯正同樣困難。毫不誇張的說,睡姿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一生的性格,甚至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 睡眠科學家:平躺是最好的睡姿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睡眠醫學教授Shelby Harris說:「如果你的睡姿不適合你,那麼你應該嘗試做一些改變。」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數據,大多數人都側身睡,但是這種睡姿會引起肩膀和臀部的不適。此外,有的研究發現,右側睡甚至會加劇胃灼熱的症狀。該理論認為,這種睡姿會使食道中的一塊肌肉放鬆,而該肌肉能夠保持胃酸留在胃中,不會進入喉嚨。
  • 姿勢不對 起來重睡:《24睡姿圖》走紅網絡(圖)
    這些「銷魂」的姿勢讓人忍俊不禁,網友紛紛對號入座,尋找自己的睡姿。  當然,圖片中不乏有高難度的「極品」姿勢,例如雙膝跪地俯臥型(15號)。睡覺講求閒適,這種姿勢實在是與舒適沾不上邊,有網友調侃稱:「這絕對是個手機玩家,玩睡著了就忘了換姿勢,給跪了。」
  • 寶寶睡姿有講究,這6種睡眠方式影響發育,牢記4點解鎖正確睡姿
    話雖如此,寶寶「銷魂」的睡姿卻還是讓大多數寶媽忍俊不禁,不多叨叨,趕緊找來手機給寶寶拍一張!大多數寶媽都只會關心寶寶吃喝穿用,睡覺的話,只要寶寶不掉地上、不起夜嚎哭,那就萬事大吉!可是,寶寶有些「銷魂」睡姿可是不良習慣哦,若是寶媽長時間忽視這些壞習慣,就可能影響寶寶身體發育!
  • 新生兒睡姿採取什麼方式好?仰睡、側睡、趴睡到底哪個才合適
    睡眠是新生兒的生理本能,很多的新生兒吃飽奶水後很快就會進入睡眠狀態,新生兒從早到晚幾乎都處在睡眠或半睡眠狀態。新生寶寶除了吃以外,就是睡覺,如何安排好新生兒的睡眠,是很多媽媽關心的話題。01、新生兒睡姿採取什麼方式好?
  • 孩子的四種睡姿,暗示不同的「性格」,如果是第一種,那恭喜你!
    生娃前,總是幻想著一家三口的睡姿應該是[和諧友愛]的,比如這樣:娃出生後,才知道[想像與現實的差距有多大],一晚上,娃總是在不斷的展示她的[花式睡眠姿勢]:時而撅著小屁屁趴著睡,時而四仰八叉式的平躺,時而身體蜷縮側身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