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歷史上真實的王孝傑大將軍?

2021-02-13 黃老邪看歷史

神探狄仁傑四部曲,可以說是眾多80後、90後心中的傳奇電視劇。劇中,狄仁傑與李元芳的經典組合無往不利,屢建奇功,為大唐的邊疆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值得注意的是,劇中有一位大人物始終以大軍護佑我們的神探組合,那就是大將軍王孝傑。在真實的是歷史中,這位王孝傑的戰功絕對貨真價實,曾經在邊境危機之中逆勢而上,立下了收復西域的赫赫武功。

西域危機

公元689年,武則天派遣韋待價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安息道行軍」,召集天下精兵十餘萬向西意圖進軍中亞,卻不料遭到了吐蕃人的「截胡」。吐蕃大軍趁唐軍在河西走廊艱難跋涉之時,「大入西域」,連破高昌以西各城,將塔裡木盆地邊緣的龜茲、疏勒、焉耆、于闐等邦悉數徵服。

王孝傑,生於京師長安附近(雍州,後來的京兆府)的新豐縣,年輕時以軍功晉級。公元677年(儀鳳二年),吐蕃進攻涼州(今甘肅武威)。第二年正月,唐高宗命中書令李敬玄兼鄯州(今青海樂都)都督,代劉仁軌鎮洮河,又於關內、河東募兵擊吐蕃。時王孝傑為副總管,從工部尚書劉審禮領軍西行。九月,唐軍與吐蕃大將論欽陵戰於青海大非川。唐軍大敗,李敬玄按軍不敢救,劉審禮與王孝傑被俘,不久劉審禮傷重而死。吐蕃贊普赤都松贊看見王孝傑,因其相貌與父親相似而厚加敬禮,得以免死歸唐。武則天時,任右鷹揚衛將軍。

收服四鎮

公元692年(長壽元年),西州(今新疆吐魯番)都督唐休璟請求武周女皇武則天,收復兩次陷於吐蕃的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因為王孝傑曾經長期住在吐蕃,知道吐蕃的內情,於是武則天以王孝傑為武威道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率兵討擊吐蕃。十月,王孝傑率軍進入西域後,擊敗吐蕃,接連收復安西四鎮,並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3萬人鎮守。王孝傑以軍功拜左衛大將軍。

收復安西四鎮後,武則天對王孝傑大加讚賞:"昔貞觀中具緩得此蕃城,其後西陲不守,並陷吐蕃。今即盡復於舊,邊境自然無事。孝傑建斯功效,竭此款誠,遂能裹足徒行,身與士卒齊力。如此忠肯,深得可嘉,」後又言:"貞觀中,西境在四鎮,其後不善守,棄之吐蕃。今故土盡復,孝傑功也。」


狂戰西域

此次出戰的王孝傑副手也十分強悍,分別是洞悉西域山川形勢的庭州刺史——漢家猛將唐休璟,與繼續效忠於武周王朝斛瑟羅的忠實黨羽——胡族勇將阿史那忠節,後者長期屯住天山南麓,掌握了大量胡騎精銳。

據碑記記載,王孝傑的討伐大軍「飛懸旌而西上,擁戎卒以啟行,鳴鼓角於埊中,竦飛劍於天外,

…賊徒俄潰,如秋風之掃落葉。」由唐與突厥組成的聯軍大破吐蕃冊立之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綏子,又在塔裡木盆地南緣大敗前來支援的吐蕃援軍。

當年冬天,王孝傑所率軍隊成功收復包括焉耆、龜茲與疏勒在內的塔裡木盆地諸城。而天山西北的碎葉城北疆諸地則於前一年就被異姓突厥強部突騎施酋長烏質勒所收復。烏勒質「置二十都督.督兵各七千。」因為都督乃唐朝官制,烏質勒以唐制編制部曲,表明仍矢忠朝廷。

西域戰罷之後,王孝傑奏言須增兵西域,長期屯戍留守,以全面鞏固西陲邊防。武則天採納了他的意見。「自此復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三萬以鎮之。」「既徵發內地精兵,遠逾沙漠,並遣資糧等。」於是,武周-唐王朝的西陲邊防體制又建立和鞏固起來。次年,安西定治龜茲,四鎮重新恢復,復置為安西大都護府,西域再次恢復了大唐之榮光。

王孝傑此次西徵充分運用了天時地利,又充分利用了西域境內的親唐勢力,再加上以之為首的遠徵軍團高層對西域吐蕃的形勢判斷準確,最終促成了此次戰役的大獲全勝。

相關焦點

  • 在《神探狄仁傑》中,出鏡率極高的王孝傑,歷史上是怎麼樣的?
    我們現在能知道王孝傑大將軍可能還要感謝《神探狄仁傑》這部電視劇,因為如果沒有這部電視劇,可能很多人還不會知道有這麼一位叫王孝傑的名將。
  • 《神探狄仁傑》裡的王孝傑原來是真的很厲害
    說到這,想必有的小夥伴應該已經知道他是誰了,沒錯,他就是女皇武則天統治時期的名將——王孝傑。今天嘿小鼬就跟大傢伙講一講這歷史上真實的王孝傑到底有著怎麼樣的人生際遇。公元687年,唐高宗儀鳳三年,唐王朝和吐蕃之間又發生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高宗李治決定增兵徵討,便委任當時的工部尚書兼檢校左衛大將軍劉審禮為行軍總管領兵,與已經身處邊關的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李敬玄兵合一處共同與吐蕃作戰。
  • 神探狄仁傑:同為大將軍正三品官,李元芳卻只能給狄仁傑當保鏢?
    首先來看看同為正三品的大將軍王孝傑,公元694年(延載元年),王孝傑便在青海湖附近,打敗吐蕃大將勃論贊刃和吐蕃擁立的人家是邊疆大將軍,要權有權,要人有人,更是皇帝的寵臣。狄仁傑就更不用說了吧,皇帝武則天唯一的知己好友,權利更是大的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即便是同品的官員也要看人家的臉色行事,畢竟人家掌握著朝廷近半數以上官員的仕途命運。
  • 為什麼說,《神探狄仁傑》違背歷史事實?看這五大錯誤便知道
    一,歷史上的契丹叛亂歷史上,李盡忠是真的帶領契丹反叛武周,武則天也派出了不少軍隊前往鎮壓。696年,李盡忠率領契丹反叛,於6月16日佔領營州,這讓武則天大怒,於6月29日就派出曹仁師、張玄遇等28位將軍領軍平叛,結果這支軍隊在8月份遭到李盡忠的伏擊全軍覆沒,以至於武則天不得不在697年派出王孝傑。結果不巧,王孝傑戰死在東硤石谷,這讓武則天不得不再次派武懿宗率領20萬大軍前往支援,這才最終平定契丹叛亂,真可謂是一波三折。
  • 以上這3位大將軍,歷史上根本沒有!
    以上這3位大將軍,歷史上根本沒有!如今很多電視劇都喜歡翻拍古代的大將軍,有名的人物,以及一些歷史背景故事等等。像是唐朝的李世民,李治和武則天的愛恨情仇就多次被搬到螢屏上。也讓後世人對歷史上很多有名的人物了解程度是越來越深。可見電視劇這種媒體傳播知識的能力有多麼強大,然而有利必然也會有弊。
  • 隋左衛大將軍宇文述之子,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宇文士及
    他先跟隨李世民消滅了宋金剛,被封為驃騎將軍;之後有打敗了王世充,被封為郢國公。    平定中原之後,朝廷內部又為誰來繼承帝位產生了分歧。宇文士及常年跟隨李世民外出作戰,常年同生共死,情感深厚,而且,宇文士及也看得出來,李世民有帝王之才,遠不是他那兩個兄弟可以比的。因此,便堅定地站在了李世民一方。後來發生玄武門之變,李淵封李世民為太子,不久又將皇位禪讓給他,便是歷史上的太宗皇帝。
  • 清朝大將軍的真實長相:多爾袞不怒自威,鎮守邊疆將軍儀表不凡!
    但是要注意的是,影視作品中存在或多或少的藝術加工現象,真實的古人的扮相很有可能和影視劇中的相差甚大。 那麼,有人會問了,既然影視劇大多都不太嚴謹,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古人真實的樣貌呢?您還別說,小編還真有法子。我們可以通過看歷史畫像和老照片來認識古人。
  • 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
    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時間:2020-12-23 16:31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 《有翡》這部劇相信已經有不少朋友們開始追了,在這部劇當中謝允受王麟將軍所託,帶著安平令前往四十八寨請甘棠公下山
  • 回望開國將軍的真實與傳奇
    ▲周鍾文繪圖儘管時代改變了,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硬骨雄姿,但開國將軍們的鮮活面容依然飛揚在我們眼前。他們的生命歷程和極致品格,依然凸現在中國革命史上,凸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在對開國將軍的採訪中,有許多情景都是我沒有想到的,但卻又是那麼的真實:被官兵們稱為「王瘋子」的二野名將王近山將軍,竟然是白面書生模樣的英俊人物;敢於抗上的張愛萍將軍,一點架子也沒有;工人階級出身,被稱為猛將的王震將軍,與許多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交上了知心朋友;木匠出身的劉震將軍,晚年接受我採訪時,每次都要換一套新款外套,就像一位海外歸來的老華僑;塔山阻擊戰的縱隊參謀長李福澤
  • 清朝大將軍的真實長相多爾袞富態十足,鎮守邊疆將軍像明星!
    清朝大將軍的真實長相:多爾袞富態十足,鎮守邊疆將軍像明星!多爾袞對大清的創立建立了卓著功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將軍。 清末鎮守邊疆的伊犁將軍,跟電視劇中穿著盔甲不一樣,很沒有氣場,從相貌來說,八字鬍,更像是文官,絲毫都看不出來是清朝大將軍的形象。這位伊犁將軍還像一名明星,大家想到了嗎?
  •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五位將軍,你知道幾位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五位將軍,你知道幾位本文由小麥文化行獨家發布,歡迎關注。對於人們來說難免也會對歷史的人物產生一定的誤解了,就比如說今天本文所要提到的這五個人都是將軍的樣子,可以說他們個個都是英雄,然後對於其中的兩個人卻是經常會被後人所黑到,甚至有些人覺得他們根本就不是英雄,反而是罪人的感覺了,是反派的樣子,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當然在這其中肯定是存在了什麼樣的誤解所在,不然的話他們的名字也不會被流傳下來。
  • 《將軍在上》10月25日正式開播!宋朝歷史上真有葉昭此人嗎?
    古裝大劇《將軍在上》定檔為10月25日,在優酷平臺全網獨播,兩位頗具人氣的演員——盛一倫和馬思純在片中擔任男女主角,不少的觀眾又要瘋狂打call
  • 真實的趙雲:被飯桶將軍擊敗,抑鬱而亡
    《三國演義》確是一本十分經典的文學作品,開創了中國歷史演義小說之先河,以影視作品、評書等形式廣泛流傳於民間,其描繪的歷史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文學作品畢竟不會進行特別嚴格的歷史考證,為了吸引讀者興趣和表達個人價值觀往往會採用一些誇張的手法,所以,對歷史人物的客觀認知仍需回歸到正史上。下面,筆者帶大家一起從正史中還原出真實的趙雲和所謂的飯桶將軍——曹真。
  • 歷史細節:電視劇《漢武大帝》篡改歷史李廣之死和伊稚斜單于之死
    這部劇中有很多情節已經偏離了真實的歷史軌道。特別是關於「飛將軍李廣之死」和 「匈奴伊稚斜單于之死」。(參考文獻《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著)(2)歷史背景: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漢武帝劉徹派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兵分兩路討伐匈奴。漢武帝認為李廣年紀大以及運氣不好,所以沒有派李廣跟隨大軍出徵。
  • 歷史上真實的曹真:兩次擊敗過諸葛亮的名將
    在新版本的三國裡,曹真被刻畫成好大喜功,心胸狹隘,屢戰屢敗的常敗將軍,比三國演義還不如!其實真實的曹真也是一代名將,《魏略》記載:曹真原來不姓曹,姓秦,他的父親與曹操關係很好,當年為保護曹操而被袁術所殺,曹操可憐曹真年幼喪父,將曹真像自己兒子一樣對待,讓他和曹丕住在一起。
  • 《薛仁貴傳奇》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薛家將」!
    據文獻記載,薛禮字仁貴,生於614年,據說是北魏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六世孫。李世民站在土山上親自督戰,這時他望見亂軍之中,一員將領身穿一身特別顯眼白色衣甲,手持方天畫戟,腰間掛著兩張弓,一馬當先,大呼一聲,衝入敵陣,所向披靡,唐軍大勝。李世民連忙命人詢問「先鋒白衣者誰?」,方得知是薛仁貴。
  • 琅琊榜的梅長蘇竟然是以歷史上的白袍將軍陳慶之為原型?
    雖說這是一部歷史架空劇,但梅長蘇的性格特點卻與歷史上的一位人物極為相似,那就是白袍將軍陳慶之。梁武帝以陳慶之為假節、飆勇將軍,率7千兵馬伐魏,大敗魏軍大將爾朱榮,從郅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克敵30萬大軍,所向無前。陳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史稱「白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