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臉、撓頭、揪耳朵,孩子「自虐」或是生理原因,寶媽不用太擔心

2020-12-27 騰訊網

孩子「自虐」的情況有很多種,多數時候不同太擔心。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寶寶出生以後,全家人都會把眾星捧月般的把孩子「捧在手心」,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生怕一個不小心孩子會被外界的事物傷害到,稍有一點兒磕碰家人們都會緊張不已。

但讓很多新手父母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再怎麼保護孩子,卻奈何不了孩子毫無徵兆的「自虐」,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會有這種自傷的行為。

昨天朋友圈還有寶媽發圖求助,照片上的寶寶小臉蛋被抓出了明顯的抓痕,看起來很讓人心疼,寶媽的配文更讓人難受,這是孩子自己抓的。

其實很多寶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孩子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例如抓臉、揪耳朵或者拍腦袋、甚至用頭撞物體的行為。

家長在心疼之餘也會十分疑惑,這到底是咋回事呢?是孩子生病了還是自然反應?

孩子抓臉、撓頭、揪耳朵,到底因為啥?

孩子這些看起來的異常的行為,原因多半是以下幾個

1)不自主行為

在3、4個月齡的寶寶經常會出現這種不自主行為,這時候他們全身會不由自主的做一些運動,進入手舞足蹈的狀態,這時候孩子可能會不小心抓傷自己,這種情況不用太在意。

2)中耳炎&頭疼

當孩子出現連續拍打頭部甚至撞頭的情況時,就要考慮孩子出現頭痛或者是中耳炎的情況了。

尤其在孩子嬰幼兒階段,一旦出現過發燒、呼吸道感染或者是嗆奶的情況,都很容易誘發中耳炎。

3)內耳發育不平衡&孩子太熱

當孩子出現雙手抓耳朵的情況時,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考慮孩子可能是內耳發育不平衡或者太熱造成的。

如果是因為炎熱,孩子會有明顯的出汗痕跡,之後刺激皮膚引發瘙癢,孩子會不自覺地抓耳朵撓頭。

但如果孩子沒有瘙癢的問題,也沒怎麼出汗,但還是喜歡抓耳朵,並且多半時候還伴隨著搖頭的行為,那麼就要考慮孩子是內耳發育不平衡了,可以帶娃就醫檢查。

4)皮膚過敏&起疹子

最後,如果孩子出現來回磨蹭、抓撓全身、甚至往大人身上蹭或者搔抓的情況,多半考慮孩子是不是出現了局部或者全身過敏的情況,或者因為起了疹子而引發了瘙癢。

面對孩子的「自虐」,家長能咋辦?

根據情況不同,家長採取的措施也不同,大體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就醫

如果確定孩子是因為過敏或者生病才出現的各種「自虐」行為,那麼不用猶豫,趕緊帶孩子就醫治療,遵醫囑來處理病症,自然也就能解決孩子的「自虐行為」。

2)勤修指甲

如果孩子沒什麼毛病,「自虐」也是一些不由自主的無意識行為,那麼家長就需要在日常習慣上幫助孩子減少傷害了。首先就要給孩子勤剪指甲,能最大程減小「自虐」的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帶小手套防止抓傷,這是非常不建議的,這會影響孩子的手部觸覺發育,影響孩子的精細操作能力。

3)注意孩子的穿戴

除了修指甲之外,家長還應該注意孩子的穿戴,別讓孩子太熱了,很多家長怕孩子凍著,無論什麼時候都傾向於給孩子多穿,或者睡覺的時候多蓋被。

其實完全沒必要,只要注意孩子別著涼了,適當給孩子穿輕薄一些才是正確的選擇。

孩子相比成人新陳代謝更高,體內產生的熱量也更多,穿厚了很容易出汗造成皮膚瘙癢,進而讓孩子不由自主的抓自己。

4)注意規避過敏源

孩子過敏的情況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一旦出現了過敏的情況,寶媽一定要注意尋找分析過敏的原因,找到過敏源,避免孩子再次過敏。

另外,無論什麼原因,孩子一旦抓傷自己之後出現了感染或者傷口化膿的情況,及時帶娃就醫,避免留下傷疤。

錦鯉媽咪有話說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神經系統的不斷健全,絕大部分「自虐」行為都會越來越好並且消失,即便這個過程中發現孩子出現了病症,只要及時就醫,也能很快恢復健康,沒必要太擔心。

相關焦點

  • 寶寶抓耳朵 不只癢那麼簡單!
    其實沒有那麼簡單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寶寶抓耳朵又有那些原因呢?  寶寶扯耳朵時很開心,寶寶在長身體過程中,會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感到好奇。比如,他發現了自己有耳朵時,就會用自己的手去拉扯耳朵。一般寶寶在睡覺或清醒時,都會常常去弄自己的耳朵,特別是玩得很開心的時候。
  • 寶寶老是 抓耳朵,終於知道原因了
    寶寶總是抓耳朵,是吃奶也抓、睡覺也抓、哭著也抓、高興了也抓…輕則耳朵揪得通紅,重則出血。到底什麼原因讓寶寶和耳朵這麼過不去呢?
  • 寶寶老是抓耳朵,原因終於知道了
    粉哥導讀:寶寶總是抓耳朵,是吃奶也抓、睡覺也抓、哭著也抓、高興了也抓…輕則耳朵揪得通紅,重則出血。
  • 寶寶日常「小動作」,愛揪耳朵,這4個原因可是不簡單
    那當媽媽發現寶寶時常有揪耳朵的行為時,是說明什麼呢?一起看看吧。另外媽媽還發現寶寶愛揪耳朵,當寶寶睡覺或者睡醒後,會用手揪自己的小耳朵,而且還玩得特別開心,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也是寶寶對身體好奇的一種表現,媽媽不用緊張。
  • 孩子發脾氣狂扇自己臉?還是有自虐傾向,是「情緒飢餓」的表現
    最近有一位寶媽私信我聊到關於孩子情緒的話題。她說自己的孩子原本是非常乖巧,可是最近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差。前兩天在飯桌上吃飯,孩子突然間不知道怎麼了,情緒一怒,就開始瘋狂的扇自己的臉,家裡人都被嚇了一大跳。孩子有情緒問題是正常的,如果能夠以正常的方式發洩出來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 魔力耳朵明星推薦官胡可、鍾麗緹:孩子英語啟蒙,我選擇魔力耳朵
    魔力耳朵北美外教課有多好,小耳朵自己說了還不算!看看魔力耳朵明星推薦官們都怎麼說:魔力耳朵明星推薦官一:安吉的媽媽-胡可明星媽媽胡可是一位非常重視孩子教育的「挑剔媽媽」,尤其是學一門語言,堅持給孩子一個純正的語言學習環境。魔力耳朵100%純北美外教教學,不用擔心孩子從小就發音跑偏,口語表達地道準確!
  • 超實用DIY給孩子理髮攻略,新手寶媽也能理出高顏值
    「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夏天了,給孩子剪頭髮成為一筆不小的開銷,特別是男孩子和寶爸。有一些動手能力強,什麼都喜歡DIY的寶媽,看著剪頭帳單忍不住心疼。現在孩子剪頭的費用也是水漲船高,DIY一兩次基本上就回本了,剩下的都是多賺的。1)臉型決定髮型給孩子理髮,我們也是認真的,不做「坑娃」寶媽。先從寶寶的臉型下手,給孩子挑選一個合適的髮型。
  • 摸咪咪、啃胳膊、揪耳朵,熊孩子的睡前小動作真讓人受夠了!
    那些被揪頭髮、拽耳朵的媽媽表示為娘還!能!挺!住!但那些被摸「咪咪」的老媽子們卻已紛紛表示,再這麼摸下去,老娘真要被逼成「性冷淡」了……(是的,在通往尼姑庵的這條路上,你從來都不孤單。)先別大驚小怪,也別帶著有色眼鏡看寶寶,大多數孩子的這種「小癖好」都是依戀期的正常表現。咱們寫過肌膚之親的重要性,寶寶在滿足生理需求的情況下,也需要媽媽的關愛。嬰兒的時候對媽媽的依戀,通過吃奶可以得到滿足。
  •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睡前撞到床頭欄板,聽到咚咚響大概覺得好玩,撞一次再撞一次,直到太大力把自己撞哭。」「玩具水杯餐具,反正拿到什麼就往頭上砸什麼,有時候還打自己耳光。」……這也讓我想起年糕還小的時候,撞牆啊、拍耳朵啊、拿勺子打頭啊,當時我也特別困惑,想要阻止吧,越阻止他越來勁。怕他弄痛自己吧,嘻嘻哈哈的樣子也不像啊。
  • 打人、戳臉、抓頭髮!為啥寶寶總愛「欺負」媽媽,這些原因要知道
    有那麼一個時期,寶寶似乎尤其愛抓媽媽的頭髮,甚至一揪一大綹,媽媽假裝生氣批評完後,一會照樣還揪。為啥寶寶總愛"欺負"媽?廢話少說,乾貨奉上!探索世界的方式,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小孩愛打大人的臉,並不是攻擊行為,也不意味著寶寶有暴力傾向。這只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比如小寶寶喜歡抓媽媽的頭髮,都是從一次無意中的條件反射開始的,是受新生兒抓握反射的影響。
  • 13歲和媽媽一起睡,發現孩子有生理反應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等到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她決定要給兒子斷奶了。但令人苦惱的是,她嘗試了許多次,都失敗了。孩子一餓就要去她懷裡,扒她的胸,想吃母乳,這時候如果把他抱開,他會撕心裂肺地哭,而且一哭就停不下來,臉都憋紅了,嗓子也哭啞了。給他奶瓶,他會非常生氣地把奶瓶丟出去。她擔心兒子這樣一直哭對身體不好,所以只能再次母乳喂。
  • 孩子眼白部分存在「黑點」,大多與這3個原因有關,父母要注意
    孩子眼白部分有「黑點」寶媽小林有一個孩子,現在已經2歲大了,寶媽小林因是一位之前沒有育兒經驗的新手寶媽,所以,一直處於很緊張的狀態,生怕自己帶不好孩子,因自己的粗心和大意,把孩子哪個地方磕著或者摔到,寶媽小林每天因為孩子的事把自己弄得神經很緊繃,經常緊張兮兮的。
  • 自己的孩子敲打頭部,是有自虐傾向嗎?
    家長們的孩子是不是經常敲打自己的頭部呢?經有關人士的研究發現,過半數的嬰兒和學走路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故意敲打自己的頭部,男孩子這樣做的概率更高,孩子這樣做是什麼原因呢?可能很多的父母會覺得不可思議,在很多成人眼裡,自己敲打自己的頭部就是自虐,實際上大部分孩子敲打自己的頭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自我放鬆,撫慰自己。當寶寶的耳朵受到感染,或者周圍環境讓孩子覺得很吵,不想聽成人的說道時,或者身體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敲頭部以後會好受一些,同時能夠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 冬天寶寶這3個身體部位是涼的,寶媽不用太擔心,熱了反而要擔心
    文/小雪媽媽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父母都開始擔心孩子,衣服有沒有穿的薄了,經常會摸摸孩子的手或者額頭,害怕孩子感冒不舒服。不過溫度越來越低,該給孩子添多少衣服合適,這是很多家長都想知道的答案,但是也沒有個準確答案,地區不一樣溫度也不一樣。
  • 娃的睡姿不當會影響耳朵發育,導致「招風耳」?3個問題一次說清
    如果寶寶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生理特徵,多數寶媽會非常緊張。不僅擔心娃的顏值,更擔心對健康的影響。比如「招風耳」就是很多父母都奇怪有疑慮的問題。「招風耳」是怎樣形成的?它是一種疾病的體現嗎?對娃的健康有影響嗎?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說說關於「招風耳」的那些問題。
  • 寶寶總是抓耳朵是怎麼回事
    「寶寶老在抓耳朵,都抓出血了,會不是是中耳炎啊?」,每天都會有家長抱著寶寶過來看耳朵,經過專科檢查發現其實是耵聹刺激耳朵癢導致的。這種情況是常見的,在這裡給寶爸寶媽們科普一下。
  • 2歲寶寶撞地、扯嘴巴:孩子「自虐」的真實原因讓人深思
    孩子憤怒都有原因,主要是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感到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犯。但是年幼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完善,不能很好地說清楚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們更傾向於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氣憤。孩子從一歲半起,自我和獨立意識增強,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如果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緒爆發。孩子發脾氣是負面情緒的釋放,如果父母過於嚴厲,不允許孩子對外表達憤怒,比如粗暴地制止,孩子很可能會轉向攻擊自己,比如打自己、用頭撞牆等。孩子憤怒並不是在挑戰我們,他們是被巨大的情緒淹沒了,不知道如何走出來。
  • 怎樣給寶寶清潔耳朵?3歲以內的寶寶,日常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
    姐姐楊柳剛生小侄子的時候,每次洗頭都「如臨大敵」,婆婆也要幫忙,才能按住孩子,每次洗頭兩個人都被這個「小人兒」累的一身汗。洗完頭,還擔心水會不小心灌到孩子耳朵裡。孩子太小,有時候發現耳朵髒,就簡單的擦一下外耳廓,也不敢做過多的清潔,擔心會傷到孩子。嬰兒期的寶寶一般都不是很配合,所以,寶媽給寶寶清潔耳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 「孩子抓了幾天耳朵之後,竟然聽不見聲音了!」
    然而,也有那不省事的,燒退了一兩天,老母親剛鬆口氣,娃娃可能半夜突然又燒了起來,小寶寶啥也不會說,就哭個不停;大一點的,可能一邊哭,一邊拍耳朵、揪耳朵;那些能說話的寶寶,可能告訴咱,ta的耳朵疼。這種情況,不用說,十有八九就是中耳炎了,趕緊從被窩裡出來,帶娃去看病吧!
  • 新生兒常見異常生理問題處理大全
    4.吮手指/揉眼睛/抓臉/抓耳朵  小嬰兒尤其是2個月的寶寶,他的運動是不隨意的運動,動作也不準確,而且他還沒有認識和使用自己的肢體的意識,這是因為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成熟有些寶寶長牙時候也會抓耳朵。  如果寶寶出現類似抓耳朵、揉眼睛、吮手指等特殊舉動,都是正常的,同時也是短暫的,寶寶可能很快就厭倦了,或換另一種新動作。  5.粟粒疹/嬰兒粉刺  許多嬰兒生下來都會有皮疹及其他的皮膚毛病,這種情形可能會持續好幾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