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賓、郭培、趙小剛,或以光影繪詩畫,或以針黹現輝煌,或以肢體訴魔幻,斐然成績的背後傳統文化是他們的靠山。海峽衛視7月16日22:13《中國美》講述他們以中國文化為根的創作心路。
李屏賓
用光影詮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李屏賓,電影界有口皆碑的「光影詩人」,眾多大牌導演背後的男人,他呈現的影像必在你心裡拓下過印記:《戀戀風塵》《刺客聶隱娘》《海上花》《花樣年華》《太陽照常升起》《挪威的森林》《長江圖》……導演不同、故事不同,影像所要述說的內容自然各有不同,但卻都蘊含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唯美意境。
李屏賓是敢於突破規範的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掌鏡電影《策馬入林》時,按通常的作法,攝影棚需要100-200萬瓦光的亮度,他卻只用10萬瓦來完成。用光極簡,卻呈現了層次豐富的效果。最終這個被認為是「外行」的作法,以第30屆亞太影展最佳攝影獎的榮譽,實現了完美的反轉。
「中國人講天地人,我覺得最自然的光最原始,最原始才能呈現出最自然的效果。」
也就是從《策馬入林》開始,李屏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用光影呈現中國美。年少時從古典美學中汲取的營養,成為他創作時的思想導引。
「中國水墨畫,墨就是黑,黑裡面的細節是最難的,這個西方就完全不懂。他們欣賞水墨,但他們不懂這個。小時候學『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鏡頭其實就是畫。」
導演侯孝賢這樣評價他:「阿賓很厲害的,他已經厲害到一個地步,對影像、對情境、對整個真實空間、場景與人的掌握跟捕捉,養成對現實的某種眼光。他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創作者了,用影像去創作。李屏賓已經到一個境界了。」
不過,境界不是李屏賓的目的,他的追求很簡單:用鏡頭中國美學找回來,呈現比較新一點的古典美的東西,即使只有一個人動容也就夠了。
李屏賓攝影作品:電影《長江圖》
郭培
時尚舞臺上的中國工藝之美
郭培,國內首位且唯一一位得到巴黎高級時裝公會正式邀請的高定設計師、《時代周刊》「年度百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翡冷翠之鑰」榮譽勳章持有者……
所有的榮譽都證明了她在服裝設計上的傑出創造力以及將中國時尚介紹給世界的成就。當然,不必提這些名頭,對於大眾來說,蕾哈娜那一身「龍袍」就很能說明一切了。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郭培對於完美有著極致的追求。一片可以用15針繡好的葉子,她會用50針來完成。很少有人可以看出其中的區別,可在她看來後一種才能打動自己。她曾經用50000小時來做一件衣服。
極致的追求,有了極具魅惑力的呈現。在她的作品中,中國美熱烈地生長、張揚地綻放,尤為引人注目的就是刺繡的大量運用。既秉承了傳統中式刺繡的特點,又借鑑了西方刺繡的針法,在材料和色彩的應用上更是博採眾長。
「我不在乎它(材料、技法)是來自中國,還是西方,還是其它國家,這是我的文化、我的根,但是我可以延伸到任何一個地方去,無界。」
讓郭培感慨的是,十幾年前,總有國外的服裝設計師稱從她的作品裡看到了本國刺繡的影子,那時他們認為中國沒有設計、沒有時尚;最近幾年來,風向變了,他們會說從中看到了中國的文化。
「2016年,香奈爾的藝術總監跟我說,郭培真的我做不到,香奈爾也做不到。我當時就感覺到,有些東西是沒法超越時間的,沒有那些短途、竅門。」
以中國傳統工藝為根基,再加上海納百川的廣闊視野,郭培在時尚的舞臺上演繹出了中國美的新生。
趙小剛
舞蹈裡的敦煌美學
趙小剛的相關報導很少,據說他是個「躲鏡頭」的人,但他和他所創作的舞劇:《肥唐瘦宋》《蓮花》《西遊》《傳絲公主》……各大國家級的獎項拿到手軟,票房成績也很漂亮。撇開獎項不提,舞者們轉動腰肢、翻轉手腕的瞬間就足以讓人沉醉,那是盛大的、秀雅的、魔幻的、翩然的敦煌之美。
趙小剛是敦煌人,曾也出外闖蕩過,回頭看那段經歷,他稱為「迷失」。回歸故鄉後,他才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藝術創作的源泉。
「敦煌的舞蹈來源於敦煌的壁畫。它像一個特別波瀾壯闊的大海一樣,你今天發現在這裡的知識和你覺得的一些要點,很可能下次請你去時會發現你只是了解到了一些皮毛。如果沒有人,你站在洞窟裡面,你把眼睛閉住的時候,用你的肢體去感受這些千年的牆皮,這是很神秘又很親切、很熟悉的感受。」
他從莫高窟裡讀取了多種舞蹈形態,創作了《蓮花》:「藍蓮花舞」借鑑北魏與西魏時期壁畫伎樂菩薩手姿手位,「供養人舞」借鑑初唐蓮花童子壁畫,手足纏繞的「並蒂蓮舞」借鑑465窟密宗壁畫造型……在舞臺上,我們看到莫高窟中的人物從斑駁的牆皮上走下,華美曼妙、極盡浪漫。
他從戈壁灘上走過,就有了《西遊》:情節被大量剔除,注重以柔韌的肢體演繹玄奘不遠萬裡跋涉的堅定,「善、惡、美、醜都化作舞臺上不可言說的一騰一挪,每一次身體的張弛閃轉,每一次深呼吸」。他想向觀眾傳遞的是信念的力量,他從敦煌感受到的力量。
「每個作品都有自己的作者。為什麼敦煌壁畫沒有作者?這些作品留在這裡,遠比名字留在這裡更偉大。」
對於這三位藝術創作者來說,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已長在了他們的血肉中,冥冥中指引著他們追尋求索的方向。海峽衛視7月16日晚22:13《中國美》,歡迎一同來分享他們的創作故事。
END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