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樂彤(右)在訓練。
舞蹈類省統考浙江音樂學院考場現場。
浙江在線1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記者 鄭琳)2018年的年末,浙江舞蹈藝考生們完全顧不上迎新年,因為在2018年12月29日、30日,他們經歷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場考試——舞蹈類藝術專業考浙江省統考。對於其中大部分的藝考生來說,這次考試的專業成績是否優秀意味著他們能否進入高等院校深造,其中只有少部分投報北京舞蹈學院、浙江音樂學院等專業院校的考生,春節後還會有校考這樣的第二次機會。所以省統考的日子裡,考生們既緊張又興奮,因為檢驗他們十多年苦功的日子到了。
相較其它藝術門類,舞蹈生是藝考生裡人數比較少的一支,但可能是「最受折磨」的群體,他們通常從幼兒園就開始接受舞蹈培訓,每天劈叉下腰,一路疼到藝考,有的學生甚至要帶傷上陣。成績不好就去考藝術嗎?舞蹈生「呵呵」了,身高體重不達標,沒有顏值身段,考官都不正眼看你。
一大早,浙江音樂學院的省統考考場外就聚集了許多細長的身影,站在這裡的是全省「條」件最好的學生群體。第一天考試有400多人參加,放眼望去幾乎全是女生,記者目測了一下,男生人口不足10%。
考前培訓每天學費上千元
172釐米女生104斤還被嫌重
藝術老師常說,家庭條件不富裕的,就不推薦孩子去藝考,因為這實在是一條燒錢的道路。
杭十四中藝術班學生吳樂彤是今年的舞蹈考生,她除了在學校裡參加專業課訓練外,還要去培訓機構提高訓練。「從11月選考結束以後就去集訓了,我幾乎每天去,每天學費要上千元。」
這樣的花費需要持續到2019年2、3月,藝術院校的校考結束為止。
吳樂彤是從5歲開始學跳舞的,儘管高中以前都只是當做興趣在培養,但也從未間斷過。如果小時候的培養學費也計入的話,幾十萬已經不在話下。
但光有錢也並不能解決問題。在專業舞蹈人員眼中,有所謂的「三長一小一高,兩個12」的標準,就是手長、腿長、脖子長,頭小,腳背高;下身比上身長12釐米,臂展比身高長12釐米。而這些,都是爸媽給的。
吳樂彤的自身條件比較好,目前身高已經達到172.5釐米,在女生裡十分優秀了,體重只有104斤,但還被老師嫌重。「我暑假的時候只有98斤,現在冬天變胖了……」
在舞蹈考生裡,通常最低的身高要求是女生160釐米,男生170釐米,這個標準看起來雖然不是很高,但事實上競爭遠比想像的激烈。「考官光憑目測就能刷掉很多人。」 吳樂彤說,「因為我們都是穿練功服考試的,身體比例如何,胖不胖一眼就能看出來。」
體重超標怎麼辦?「不吃是不行的,需要靠大量運動減下來。」當然,在藝考前,運動量並不是問題。吳樂彤每天上午練軟度,下午晚上練劇目,每天各種劈叉、大跳、倒踢紫金冠,即便是從小童子功上來的,也會覺得痛苦。「其實今天考試前腰是有傷的,有點擔心。」吳樂彤說,「但考試的時候發揮得還不錯。」
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考官會特別關注男生
舞蹈是男女比例失調嚴重的專業之一,這也導致了男生在舞蹈藝考裡成為香餑餑。
「雖說這幾年男生考舞蹈的也多起來了,不過相對女生還是少很多。相同條件下,男生更受考官青睞。」杭十四中藝術班舞蹈老師方陽陽坦言。可惜的是,今年十四中的舞蹈班裡,7個學生都是女孩子。
「今天和我一批的考生一共90人,男生不到10個。」吳樂彤告訴記者,「我們是10個人一組進考場的,要是同組裡有男生的話,考官就會特別關注他。幸好,我的組裡沒男生!」吳樂彤笑道。
呂仲濤就是為數不多的男考生之一。和吳樂彤不同的是,他是從高一才開始學舞的,原因竟然是:覺得自己體態不夠好,有駝背!
呂仲濤的身高也是172釐米,剛好達到許多院校的舞蹈考生標準。硬體條件來說不是特別優秀,但是他還是很努力,用了半年時間就練就了橫劈叉、豎劈叉。在藝考前5個月,他每天朝9晚10,一天訓練13個小時。
呂仲濤表示他的目標是浙江師範大學,這所學校只需要統考成績和文化課成績,不需要校考。「老師說,如果統考成績上了78分,就有希望。」他對自己當天的發揮還是挺滿意的。
省統考的考試內容相對比較簡單,除了考生自己準備一支舞蹈作品以外,還考察橫劈叉、豎劈叉、下腰等基本的軟開度測試。對吳樂彤來說,真正的考驗是在明年的校考,她的主要目標是浙江音樂學院。
浙音的校考難度可就比省統考大多了,記者在浙音2018年的招生簡章中看到,舞蹈專業考試要求非常細。單是技巧測試裡,就包含大跳、倒踢紫金冠(女)、雙飛燕(男)、原地撕叉跳、 四位轉、平轉、旁腿轉(男)、點翻身(女)……外行人連名字都記不全。此外還要考察即興表演。
「雖然我覺得考不上,但浙音的校考還是會去試試的!」 呂仲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