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地區再現,別把「冬季少聚」不當回事

2021-01-18 蘇州新聞網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劉晶瑤

河北省衛健委1月5日通報,1月4日,石家莊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1例,新增本地無症狀感染者30例。從確診病例行動軌跡看,有3名確診者曾參加婚禮。值得注意的是,河北出現了目前全國唯一的高風險地區——石家莊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

↑網頁截圖

隨著天氣轉冷,防疫形勢有了新變化,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目前,除了石家莊的這個高風險地區,北京、河北、遼寧、黑龍江還有48個中風險地區。

尤其需要高度警惕的是,今冬疫情中出現了一些「超級傳播」現象。比如,大連確診病例金某通過一次家庭聚會,造成了11人全部感染,之後又導致33名所居住的小區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感染;再比如,石家莊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也有多起病例參加婚禮。

春節即將來臨,拜年團聚、走親訪友本是我們的傳統,加上去年很多人都因為疫情沒能安心過年,不少人此前都制定好了今年春節的出行計劃,準備來一次「報復性團聚」。但是,當前的疫情新形勢不容我們有絲毫的僥倖心理。任何大意麻痺,任何不設防的聚集,都可能給病毒可乘之機,為全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埋雷。

▲石家莊將對全市所有社區、農村實行閉環管控。

正如張伯禮院士最近所強調的,2020年國慶節期間,我國幾億人口流動都沒有出現疫情反彈,並不能說明春節也可以大範圍流動,「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他還專門提醒大家,春節要少聚集,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遊。

此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也說,2021年春節非常關鍵,節日期間儘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聚集,能少去就儘量少去。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50人以上活動應當制定防控方案,落實重點人群在春節前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任務等。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東等多地也發出建議,春節非必要不返鄉,鼓勵彈性休假,倡導非必要不離工作地,就地過節。

去年我們抗擊疫情的經驗表明,不聚集、少外出,是控制疫情的法寶。但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全國人民「舍小聚、為大家」的眾志成城,需要我們在這個特殊的冬天再次暫時放下老傳統,重拾去年冬天電話、微信、簡訊等非接觸方式拜年的新年俗。不約不聚、線上團圓,減少人員流動,才能從源頭降低疫情風險。

病毒兇猛,暫時就別聚了,再忍忍。非常之年、非常之冬,人們更該懂得,這個春節怎麼過、怎麼做,才能讓全社會真正過上好年。張伯禮院士表示,現在到2月底防疫非常關鍵,挺過去,迎來春暖花開,加上新冠疫苗普遍接種,疫情防控形勢基本就會大好轉,乃至迎來決定性勝利。相信到那時,我們自會好好團聚!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再現高風險地區!少外出,請重視!
    再現高風險地區!少外出,請重視!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關於科學劃分、精準防控等工作要求,自2021年1月5日起,將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調整為高風險地區。2020年12月11日,內蒙古滿洲裡市東山街道由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25天後,全國再現高風險地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全國有1個高風險區在河北。
  • 全國再現高風險地區!疫情之下,春節還能不能動?
    全國48個中風險地區 1個高風險地區 1月6日,河北省衛健委通報,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關於科學劃分、精準防控等工作要求,自2021年1月6日起,將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域調整為高風險地區。
  • 25天後中國再現疫情高風險地區,專家提醒未來數日應小心四個風險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多起病例都與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相關,該村目前已被調整為高風險地區,這也是25天後全國再次出現高風險地區。醫學專家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表示,此輪河北的疫情是一次警鐘:儘管抗疫之戰已持續一年之久,但疫情隨時都可捲土重來,絕不應放鬆警惕。
  • 專家解疑:為什麼全國中高風險地區集中在北方城市?
    據河北省衛健委,自1月6日起,將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域調整為高風險地區。同日,根據遼寧省衛健委官網消息,將瀋陽市皇姑區長江南街197-1號樓調整為中風險地區。紅星新聞梳理近期疫情形勢後注意到,目前全國的中高風險區域達50個。
  • 冬季,一旦出現「一軟二硬」,十有八九是腦梗,別不當回事
    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格外注意預防腦梗,切莫忽視。 那麼,腦梗發生前,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跡象」呢?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一旦出現「一軟二硬」,十有八九是腦梗,別不當回事 01:肢體發軟
  • 別把頭暈不當回事,原發性高血壓的病情預警別忽略
    別把頭暈不當回事,原發性高血壓的病情預警別忽略 2020-12-05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科普】體檢報告顯示「骨密度低」,別不當回事
    【健康科普】體檢報告顯示「骨密度低」,別不當回事 2020-12-22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中高風險地區目前已有50個 為何都集中在北方城市?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全國中高風險地區目前已有50個,為何都集中在北方城市?據河北省衛健委,自1月6日起,將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域調整為高風險地區。同日,根據遼寧省衛健委官網消息,將瀋陽市皇姑區長江南街197-1號樓調整為中風險地區。紅星新聞梳理近期疫情形勢後注意到,目前全國的中高風險區域達50個。
  • ...途經中高風險地區要第一時間報告_江西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進入冬季以來,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境內山東青島、新疆喀什、天津、上海、安徽等地相繼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或關聯病例,僅11月13日一天,國內又有四地通報,檢測出無症狀感染者或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 合肥疾控:如無必要 建議市民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在目前全球疫情加速蔓延的形勢下,我國面臨境外輸入病例和進口冷藏冷凍食品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大,冬季將處於疫情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11月22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建議市民近期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 全國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名單
    全國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名單 2020-12-25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方的家人,若見到這種植物,請您移植盆栽,別不當回事
    摘要:北方的家人,若見到這種植物,請您移植盆栽,別不當回事。之所以有這種感覺,那是因為雅蔥基本上都生長在北方地區,目前分布在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份裡,通常都生長在400米海拔以上的河灘,山坡及草地上。雅蔥是多年生草本,它的個頭最高大概在40釐米左右,是一種矮小的草本,這種小草的種類有很多種,分為皺葉鴉蔥,基枝雅蔥,毛果雅蔥等。
  • 男票掉進「醋罈子」了,才會說這「3句話」,姑娘別不當回事
    男票掉進「醋罈子」了,才會說這「3句話」,姑娘別不當回事 1、我不想跟你說話。可能是男朋友看到你和別的男生在一起聊天說話了,心裏面的醋罈子就打翻了,所以就下意識的跟你說出了這句話,這個時候你可不要不當回事,趕緊去哄哄你的男朋友。
  • 嬰幼兒出現這些變化,就需要穿上小內褲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嬰幼兒出現這些變化,就需要穿上小內褲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在孩子剛出生到很長一段時間,為了自己方便也為了孩子能夠舒服一點,家長會給孩子穿上紙尿褲,然後隨著嬰幼兒的慢慢長大,家長發現已經不能夠一直給孩子穿紙尿褲了,不然會影響孩子的行動能力,而且還會讓孩子的如廁能力受到影響,於是就會把紙尿褲給孩子去除
  • 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怎麼回事?別不當回事
    雖然是正常現象,但是很多人肚子一餓,身體就會出現異常,比如心慌收到,甚至出現頭暈,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如果經常出現,可能會暗示身體出現了某些疾病,千萬不要不當回事。一、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怎麼回事?
  • 途經中高風險地區是什麼意思?怎麼判定?
    途經中高風險地區是什麼意思?怎麼判定?  根據上海發布的回覆:  途經指在相關地區逗留過,包括乘坐汽車、火車經過中高風險地區內相關車站等且有上下客的,機場所在地為高風險地區,且飛機在該機場起降過,均認為是「途經」。
  • 別拿扁桃體發炎不當回事!
    大家在熱議不要把身體的小毛病不當回事,拖來拖去變成大問題的同時,不禁都在琢磨自己的身子骨。原因很簡單,因為嗓子不適、扁桃體發炎大家都有過,甚至好多人自己都知道該吃什麼藥、幾天就能好了。那麼扁桃體經常發炎會引起惡變嗎?平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杜杜就和大家聊聊扁桃體的這回事!
  • 天冷了,孩子這些部分怕著涼,當身體發出警告,父母別不當回事
    因此,在冬季這個孩子易生病的季節,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身體這幾個部位是否涼,一旦涼就趕緊重視起來,這是發出的生病警告,不要不當回事了。注意孩子不受涼孩子的抵抗力並沒有大人那麼強,有時玩個水吃點涼東西都有可能感冒拉肚子。
  • 孩子肩膀脫臼,別不當回事!
    孩子肩膀脫臼,別不當回事! 年幼的寶寶身體比較脆弱,由於骨頭還沒發育好容易出現脫臼的情況,特別是家長拖拽孩子時,很可能發生肩膀脫臼。這個時候,大家應該怎麼辦呢?下面給大家具體說說。
  • 高風險地區僅餘一個
    高風險地區僅餘一個 2020-07-06 11: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