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個冷門知識點
秦沛、姜大衛和爾冬陞是同母的兄弟
300部電影,4000小時電視劇,兩個金像男配,一個金馬男配,一個華鼎獎終身成就獎。
從藝整70年時,秦沛交出了這張「沉甸甸」的成績單。
作為香港影壇的「黃金配角」,秦沛演過各式各樣的小人物。他可以是絕世好爸、古怪爺爺,也能是黑幫老大、精神病患。觀眾看到他的臉,就像連線上一位老友,熟悉、陌生又親切。
今年,真人秀《女兒們的男朋友》將真正的秦沛帶到熒幕前。他幽默開明、不催婚催育,被年輕觀眾稱作「清流爸爸」。一雙兒女也十分感謝他傾盡全力的愛,節目中,女兒姜麗文幾次有感而發,為當年獨自承擔家庭重擔的父親感到心疼。
秦沛倒自認為沒受過什麼特別嚴峻的挑戰,他信奉「知足常樂」。演了71年的戲,是他唯一不知足的地方。
所以每次接受採訪,他都要強調自己不會退休。記不住臺詞、走不動路……他有好多「除非」,但「否則」只有一個,就是演下去。
「秦沛,就是勤勤懇懇演配角的意思」
茫然、驚恐、無助。
鄰居的棍棒之中,精神病患者阿全(秦沛飾)慌張地逃到兒子所在的幼兒園。看到兒子,他擺了擺被打得青紫的手,捋了捋沾著鮮血的頭髮,搬起小板凳,小心翼翼地坐在班級最末排。
老師彈起《一條小魚》時,他目光慈愛、近乎討好地對兒子說:「唱呀,唱呀。」
可當孩子們的歌聲響起,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通紅的雙眼裡,悔恨代替了慈愛。他扔下砍刀,掩面痛哭起來。
這個無法自控卻愛子情深的「癲佬」父親角色,上世紀80年代幫秦沛先後拿下第23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和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電影《癲佬正傳》的熒幕裡,40歲的秦沛第一次有了「權威」光環。
兩座獎盃也似乎成了秦沛事業巔峰的某種昭示。
此後三十餘年,秦沛塑造了多個經典的配角,從「叔叔」演到「爺爺」,「老父親」形象尤其深入人心。當「秦沛」一次次出現在媒體的「黃金配角」榜單,「坊間」流傳起一種說法:恩師李翰祥取藝名「秦沛」,就是讓他「勤勤懇懇演配角」的意思。
但事實上,最初讓秦沛「火」起來的角色,是臺灣的言情劇男主。
年輕的秦沛很符合當年「濃眉大眼、清新俊逸」的男性審美,籤約經紀公司當年就參演了《菟絲花》,成了比秦漢還早的「瓊瑤小生」。
之後的《忘不了》《苔痕》等作品中,身為男主角的他與汪玲、唐寶雲等大美女對戲,是不少年輕女孩兒的「大眾情人」 。
電影策劃人魏君子談及那個年代,曾感慨,曾志偉跑龍套時,「最舒服的就是秦沛,他只用一個人在海灘上晨跑啊,或者和美女跳舞聊天啊,而且錢拿得還多。」
1970年,從臺灣回到香港發展的秦沛被籤進當時如日中天的邵氏影業。觀眾都等著看這位25歲的「奶油小生」繼續大紅大紫,變數卻來得猝不及防。
一天,拍邵氏電影的秦沛突然腹瀉,他剛請完假,配音室就打電話來,稱他之前演的邵氏戲有幾句話要立即重新配音。想到配音室開門就是廁所,秦沛應了下來。可沒兩天,他卻收到了邵氏終止合約的信。
「導演說你不拍戲,跑去配音。」2008年的《志雲飯局》裡,秦沛撇了撇嘴,公開了離開邵氏的原因。
或許是年齡限制,或許是資本控制,或許是自己有所「參悟」,再度出現在觀眾面前的秦沛,真的開始「勤勤懇懇地演配角」了。
爾冬陞,坐下,繼續挨訓
配角總是百變的。因為百變,所以「常青」。
2018年4月,秦沛獲得第23屆華鼎獎終身成就獎。穿著戲中很少碰到的西裝皮鞋,秦沛發表了一段遠不如服裝嚴肅的感言:「演藝界對我來說,是家,是我的家。說起這個家啊,還挺逗,像今天競選最佳女主角的五位啊,有三位就是我(戲中)的女兒……」
這段感言曾讓網友驚詫不已。倒不是因為「女兒」太多,而是在香港演員普通話基本為「渣渣輝」這種水平的背景下,秦沛居然操著一口地地道道的京片子?
對老影迷來說,秦沛普通話好並不是什麼稀奇事。秦沛從小在北京(當時為北平)長大,母親紅薇就是老北京。
在演藝圈赫赫有名的父母片約不斷,兒時的秦沛便經常泡在劇組。
一次劇組急需兒童演員,導演掃視現場: 「嚴華(秦沛父親藝名),你兒子幾歲?3歲?會不會說話?會說?那就過來吧。」 就這樣,3歲的秦沛在懵懂中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但生活逼迫他早早告別了懵懂。
秦沛6歲時,父親肝癌病逝。再過一年,舅舅病逝。兩家12張吃飯的嘴,都要靠母親一人來喂。為了幫忙分擔,秦沛成了弟弟妹妹們的大家長:做早飯、漿衣服、籤成績表……事無巨細。
香港影壇有一個冷門知識點:秦沛、姜大衛和爾冬陞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其中,香港首位「亞洲影帝」姜大衛和秦沛同父同母,拍出《門徒》《槍王之王》的著名導演爾冬陞是紅薇再婚所生。「演藝世家」的基因之強大,令人稱奇。
從左至右:姜大衛、爾冬陞、秦沛
幫扶兩個弟弟是秦沛一生的必修課,尤其是對爾冬陞。
秦沛把爾冬陞從小「訓」到大,爾冬陞越長越高,他就先讓弟弟坐下再「訓」。
爾冬陞想轉型當導演,秦沛就去拉投資,演配角。處女作《癲佬正傳》不被看好,秦沛就陪著受白眼;《新不了情》票房大賣,沒拿到應有的片酬他也開心,「當是幫助弟弟的紅包」。
二人憑這兩部電影獲獎無數後,當年否定他們的人前來邀約奉承。看著困惑不已的弟弟,秦沛又開始「訓話」:「這行就是這樣子的。」
三兄弟關係如此融洽,要得益於秦沛的家庭教育。央視節目《謝謝了,我的家》中,秦沛曾表示 「我愛你」是家庭關係裡的最高頻詞彙。
「媽媽教下來的,愛你,我愛你,到現在也是。(我的)兩個兒子女兒都這麼大了,對父親也這麼說。」
「單身比結婚之後離婚好」
秦沛的女兒姜麗文,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在愛中長大的女孩兒。
真人秀《女兒們的男朋友》中,33歲的姜麗文陽光率真、活力四射,被棚內觀察員比作「鮮榨橙汁」。網友說姜麗文「活成了所有女兒羨慕的樣子」,秦沛則被稱作「理想型爸爸」。
首期節目中,秦沛的兒子姜文杰和「準女婿」柏豪談起女兒的生日。當柏豪說「去年送的禮物是炸雞」時,演播廳裡滿是質疑聲:沒有紀念意義又毫不貴重的炸雞算什麼生日禮物?
可秦沛出奇的淡定。他穿著印滿菱形格子的針織衫,顯得居家又慈祥:「我女兒喜歡就行啊。」
到了第三期,秦沛幾乎站在了所有明星爸爸的對立面。40歲不結婚?沒關係啊,黏父親黏多幾年多好。不利於生育?我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千萬不要為了生孩子而結婚,單身比結婚之後離婚好。
這是整部綜藝中被截圖最多的部分。
近幾年的真人秀裡,觀眾見過各型各款的催婚老父親。吳昕父親把節目變成相親大會、焦俊豔父親說「結婚是人生必然過程」、袁姍姍父親更表示「生孩子是對家庭、國家、民族負責」……「清流」秦沛的出現,終於使大批女觀眾「扳回一城」。
秦沛沒想過自己會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在他眼中,傾盡全力愛子女是最平常不過的事。哪怕在連聖誕禮物都買不起的「單身父親」階段,他也從未鬆懈。
第四期節目中,他談起這段經歷:女兒兩歲,兒子七歲,他去拍戲,總是「背著一個,拖著一個」。後來他把孩子交給國外定居的母親紅薇,一有空就飛去探望,能待一周是一周。
故事勾起了另一個「爸爸」黃日華的回憶。他動情地對秦沛說:「十天、一個禮拜這麼多啊,我三天而已。」
「你人緣兒不好,我人緣兒好,懂吧。」秦沛用開玩笑緩解了演播室裡的悲傷氛圍。他不喜歡過度渲染自己的奔波經歷,因為那些日子「都已經過去了」。
如今,秦沛的一雙兒女都已踏入演藝圈。「老父親」如同很多北上尋求轉型的香港同行一樣,開始在大陸接綜藝,不放過任何一個帶兒女上鏡的機會。
「老戲骨」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演藝道路。上臺領華鼎獎終身成就獎時,秦沛說自己3歲演戲,演了70年,有些動情。認真地感謝了所有人後,他平復情緒,掛上微笑,用一段順口溜作結:「年紀呀雖然老,要說退休呢還嫌早,只要劇本角色好,你隨叫我我隨到。」
中國新聞周刊對話秦沛
中國新聞周刊:您為什麼想到要帶女兒來參加《女兒們的男朋友》?
秦沛:參加這個節目,主要是希望能夠透過這個節目,多了解一下我女兒在談戀愛時的態度、和男朋友相處的情況等等。
中國新聞周刊:您對自己女兒的婚事感到焦慮嗎?希望她能找到一個怎樣的丈夫?
秦沛:看到女兒談戀愛,主要還是開心。不過擔心還是會有一點。比如男朋友是怎麼樣一個人?對我女兒好不好?等等。婚事方面還不著急,主要取決於她自己是否考慮清楚,準備好了沒有。男朋友有沒有錢不重要,關鍵是人品必須要好,有上進心,疼我女兒。
我目前了解的是,她現在的男朋友很努力在工作,兩人有很多共同興趣習慣。
中國新聞周刊:您希望自己的兒女未來職業怎麼走呢?
秦沛:他們既然選擇了演藝行業,那只能說支持。
《中國新聞周刊》:回顧您的人生,您覺得自己分別在哪些時候面臨過比較嚴峻的挑戰,您又是如何撐過來的?
秦沛: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嚴峻的挑戰,我做人比較信奉知足常樂。
《中國新聞周刊》:想了解下您關於未來的計劃。
秦沛:會繼續演戲,因為演藝圈就是我的家。
參考資料:
《香港電影史記》,魏君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電影大事件》20131001期,秦沛、姜大衛、爾冬陞的成長路;
視頻資料,第23屆華鼎獎頒獎典禮;
綜藝節目《女兒們的男朋友》《謝謝了,我的家》。
圖片來源:電影、綜藝、微博截圖等
文:《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記者 馮超
新媒體記者石若蕭對此文亦有貢獻
值班編輯:孫雪池
▼
推薦閱讀
中國女遊客峇里島遭性侵,我的安全誰來保障?深圳、貴州通報「高考移民」事件,查!治了那麼多年,為什麼北京還是飛絮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