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斯巴甜
編輯|酒石酸
脫口秀大會已經播到了半決賽。
然而,恐怕大部分觀眾並不關心賽果。脫口秀大王這個光環,本就只有短暫的輝煌。反而不如臺上留下的經典段子,恆久流傳。
但你不得不佩服李誕的是,他確實懂如何做好一臺節目。
比賽進行到如今,這檔綜藝最有話題度的,恰恰是被導師們強行撈回來的兩個選手:周奇墨和李雪琴。「周奇墨是不是脫口秀天花板」、「雪國列車cp是真的嗎」、「李雪琴是真的天賦異稟」一度被頂上熱搜。
他們倆的風格也和其他演員截然不同。
別人都沉浸在比賽和競爭裡,按著既定的法則出招,中規中矩。但周奇墨就像是早已超脫塵世的風清揚,內力渾厚,根本不在乎這一時的虛名;而李雪琴,則像是根本沒好好練功的段譽,自己看起來虛弱又無助,被逼出手時,卻又能發揮出一套世外神功。
神奇的是,他們還都是東北人。一個營口,一個鐵嶺。
這讓我開始深思,莫非,喜劇宇宙的盡頭就是東北?
東北這片土地也很神奇。
既有二人轉演員褲襠裡點鞭炮裡的那種大俗,也有班宇、雙雪濤式的厚重文學。
李雪琴的段子,如果缺了她東北口音的表演加成,恐怕效果要打一個大折扣。
「大家好,我略琴」這句喪喪的招呼,就已經讓人親切感倍增。
李雪琴還是一個網紅的時候,她是把抖音視頻當朋友圈來發,向吳亦凡喊話、忘帶鑰匙找室友、想看演出找二手玫瑰梁龍要票,都那麼混不吝地發了出來。
上了脫口秀舞臺,每一期都痛苦地說寫不出稿,她的作品也儼然沒有參考一些既定的喜劇公式,但這些仿佛嘮家常的四六八句,一旦押上韻,也不知怎麼,就那麼好笑。
▲都押韻了當然是真理!
表露真誠和招人喜歡是一種天賦。剛剛參加比賽時,李雪琴還是一個眼神有點不知何處安放的初級選手,很快,她的才華就像火山一樣展露了出來,整季都在源源不斷地噴發。
同樣是蹭「雪國列車」cp,王建國總有一些仿佛就是為了騙分的機巧。李雪琴講出來,因為她的落落大方,就分外可愛和可樂。
更神奇的是,她的段子就是把「媽媽+王建國+愛因斯坦」這樣幾個不相關的人物擰在了一起,磨磨唧唧吐槽幾句,就成就了全場最閃耀的表演。
編劇史航曾經在微博上誇她,「就像一個巨人沒有彎腰就走過拱門,因為拱門為了她而暫時化身彩虹了。」
確實,就像笑果首席首席首席編劇 程璐感慨的那樣,雪琴在短短兩三個月之中,「掌握了脫口秀」。
但嚴格來說,李雪琴掌握的,其實是如何在綜藝型脫口秀中獲得高分。
只要多看幾期節目,你就會發現在這個綜藝上獲得高分是有跡可循的:設計炸場的金句可以誘使導師拍燈,多講觀眾也有共鳴的話題容易獲得高分。
李雪琴氣質上像段譽(好運、落寞又深情),但她的武功是有點點像令狐衝的,劍宗劍法,易於速成,見效極快,招式還非常精妙。
而且,雪琴不愧是北大畢業的學霸。寫作文扣題這件事,她做得比誰都強。
其他參數選手都是老演員,早就攢了一堆段子。於是他們便在自己的老段子裡,選擇和話題沾邊的來講。也難怪總有彈幕上總有觀眾質疑,是不是跑題了?而雪琴每期都只能靠現寫,反而結構更為工整,最新的這一段,每一處都緊扣「不留遺憾」這個主題,自己又塞了一個「宇宙盡頭」的副主題,同時還造出了「鐵嶺=王建國」這樣的第三層大招。
「你有你的選擇,而我選擇王建國」
王建國就是鐵嶺。鐵嶺就是王建國。
工整。精緻。接地氣又不失高級。
看完這段,誰能不愛上她的才華?
說完人人都愛的李雪琴,接下來說說爭議極高的周老闆。
周老闆並不是老闆,這一點,笑果文化宣傳口的工作人員都曾經搞錯。很多人以為他是北京單立人喜劇的老闆,至少是合伙人。但事實上,周老闆這個稱呼只是仿照戲曲行業的傳統,「是一個戲稱」。
很多觀眾都很懵逼,為什麼這個方臉男人,被節目組捧得地位極高,又還是逃不開被淘汰的命運?
某種程度上,節目組確實坑了他——李誕直到第三期才道歉說,他不該那麼介紹周老闆,給人極高的預期。
事實上,這幾乎算是行業通識了。如果在報幕環節就介紹說:「下面要出場的,是全世界最好笑的人。」那麼大部分的觀眾都會有逆反心理:「哦?我倒是想試試看就是不笑。」
車間女工趙曉卉在第一次上節目時,俱樂部老闆皮球介紹說,下面要上場的是我們臺柱子。曉卉在後臺就急了,這場完了……
都說脫口秀的笑點在於預期違背,這樣操作,只能理解是為了節目效果。
但首輪30個演員內投時,周奇墨還是公認的第一名。投票的演員中不乏一些剛剛轉行的生面孔,之前也未必都認識行業OG。可以說,這個公投是對周奇墨實力的最大肯定。
而這個內投第一,很大程度上源於他第一次淘汰後的優秀現掛。
被自己選擇的對手淘汰,原本是十分尷尬的場景。周奇墨訕訕走到臺前,面對臺下撲面而來的安慰,開口就是:
「我現在就是後悔,特別的後悔。」
出人意料的反應,觀眾和評委都被逗樂了,效果甚至比周老闆的段子本身更好。
緊接著,呼應之前李誕說的節目錄播,周奇墨又來了一個現場的CALL BACK:
「我們這個節目不是錄播的嗎?」「我能重新選人PK嗎?」
從對手呼蘭,到領笑員們,紛紛起立鼓掌,為周奇墨的現掛喝彩。
周老闆無疑是具有寫出現場高分段子能力的。
但是他卻始終執拗地選擇講那些稍顯溫吞的童年記憶。
按傳播度來看,他認為臺上講過最好的段子是感冒藥那段。但我個人認為,他最好的段子是自嘲的那句,
「周奇墨反覆發作怎麼辦,用呼蘭,用呼蘭。」
輕輕鬆鬆消解了一位元老卻在比賽中「兩進兩出」的尷尬。
雖然在節目上相談甚歡,但周老闆和笑果的演員有著很大的差別。無論是有本職工作的車間女工、汽車工程師,還是專職喜劇的編劇、演員,他們都是以線上演出表現為最終目標——王建國甚至幾乎不去開放麥練段子,他害怕線下觀眾的捧場反而帶來幻覺。
但以周老闆為首的北派,他們是以線下場為基本盤的。即使有現掛和即興的能力,但他始終使用得很克制,他更信任那些在線下打磨過千百次的段子。
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是,脫口秀,一定要以好笑為目標嗎?
喜歡李雪琴的觀眾經常說,就喜歡她不上價值,好笑就完事了。
笑果文化裡去年有個很出名的演員,現在已經在節目中不能提名字,但是他在節目上的一頓暴講給很多人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講的別人都烏漆麻黑,他也曾經這麼說過,
好笑就完事了。
但是周老闆,明顯追求的是其他一些東西。
就像乘風破浪的姐姐裡,所有人都知道要追求炸場,音樂要快,舞蹈要燃,但周老闆明知這些規則,他還是會主動選擇演繹一首《花樣年華》。
播客節目有一種說法,他們的最高榮譽是「停車時分」,說的是聽眾開車時聽節目,到了目的地還捨不得下車,會坐在車裡聽完。
那我理解,生活中的某一刻「會心一笑」,也可以是對喜劇演員中的一種回饋。如果你路過藥店看到感冒靈,如果你生活的小城也只有一個紅綠燈,如果你遇到一個朋友名字叫做「Summer」,這時能會心一笑,想起某些吉光片羽,這個藥店、紅綠燈和Summer,就是周老闆的流量池。
在很多喜劇段落都是靠截圖傳播才能出圈的當下,做長段落的觀察喜劇是不討巧的。
也許他知道。
但是他會說,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不喜歡。
很多觀眾都想不到的是,李雪琴並不快樂。
如果不是看GQ報導的深度採訪,誰也想不到這個看起來「快樂的小傻逼」是學霸、還有嚴重的抑鬱症。
她在節目上的喪氣並不是表演出來的,從大學時代起,李雪琴就一直飽受抑鬱症的困擾。感受疼痛是她十幾年來習慣的解壓方式,即使是在成為網紅以後。去年一月她還嘗試過割腕。那一天,她在手腕上劃了三條口子,然後慢慢平靜下來,止血,繼續做PPT,並給一個朋友發消息說:我剛剛浪費了一個小時加班時間自殺,沒死成!
很多人都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那麼,一個合格的喜劇人,他最純熟的手藝,就應該是悲劇內核的喜劇表達。
李雪琴就是這樣,能把自己所有的困難和窘境,笑著講給別人聽。
周老闆也是類似,能把父母離婚這樣的傷心事兒,講得輕鬆又詼諧。
但是他們又有一點不一樣,周老闆看起來是真的和這個世界和解了,李雪琴還在擰巴著。
在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周老闆的同事教主講過一個小故事,說周奇墨有時經常有一些梗把大家都逗得不行了,但是他決定以後不講了,因為這個梗就只是為了好笑而寫的,不是他真正想表達的觀點。
看起來,周奇墨是真的找到了一生所愛的支點。
有追求的演員,最終的極致呈現都帶著自我表達。播客節目《諧星聊天會》上,周老闆講過,當他發現以前聊天時為了用表情包,甚至會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到貼合那個表情包的狀態。為了能更精準地表達自己,他戒掉了表情包。
而李雪琴不一樣,雖然做學霸、做網紅、講喜劇,她都風生水起。但是這些看起來都不會是她最終的選擇。她在接受《時尚先生》採訪時說,參加比賽,只是為了升級身份:「以後跟客戶談,自我介紹說是脫口秀演員,跟說我是一個網紅,是兩個感覺」。
脫口秀還不是她真正想做的事。
我無法準確判斷她不快樂的根源。抑鬱症的成因錯綜複雜,但有一點,雪琴也許是飽受其苦的:身為一個天才,太容易獲得,也就更不容易珍惜。
清華畢業的作家郝景芳寫過類似的遺憾,太多頂尖大學出身的人,能快速站上山頭,卻無法實現真正的卓越。因為他們太會混淆對「成功」的感覺和對事物本身的感覺。
不過又有什麼關係,反正李雪琴還這麼年輕。
才25歲,她有的是時間找到真正熱愛的事業。
快樂一點吧,李雪琴。
你看周老闆的牙,多白。
參考資料
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 公眾號:GQ報導, 2019-02-01
周奇墨:溫水煮青蛙,公眾號:人物,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