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他人 還是成全你自己?一念之差
作者 || 浪激天涯
這一年的不平凡,對每一個人都有很大的衝擊。它很可能會全方位地改變一個人看他人、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也即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24日聖誕節平安夜的儀式就是最明顯的例證之一。
我們從來都是一大群朋友集體過平安夜。因為疫情,聚會的人數受限,成年人不得超過6人。於是今年只能一家人自己過了。
但過完之後回看,也很好。
一家人過,人數是少了,氣氛也沒那麼濃鬱,但很溫馨很隨意。中西結合,面面俱到,吃得簡而不單。餐後清洗整理也很快速。
當然這一晚,朋友們的雲聚會並沒缺席。朋友圈、朋友群,各家的美食你追我趕地擠上屏幕,熱鬧勁兒不亞於見面場景。更因為各家都發揮了極致的想像,中西合璧的菜餚更是花式翻新。即使沒吃上,看著圖片產生的聯想更讓人饞且解饞。
叔本華曾說過「飢餓是能夠使所有食物都變得美味的萬能調味品。」消除飢餓的今天,也真是難為了備餐的主婦煮夫們。
平安夜總要堅持到午夜之後才睡覺,不善熬夜的我硬撐到12點過。朋友們也在群裡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熬。
大家相約25日下午一起去森林散步。
自從十一月初第二次禁足後,朋友們就沒有相聚過。快兩個月不聚,這在從前是不可思議的漫長。
「羽毛相同的鳥兒會聚集在一起。」荷馬如是說。
但,有什麼是絕對不能改變的呢?
個人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人類服從自然。
一聲鳴響,相聚一棵樹上的鳥兒瞬間散盡。
偶然加必然,一切都是適應的結果,而已。
25日,大家都因為守夜而懶洋洋的,去森林的願望似乎不是那麼決然。但我是想要出去透氣的。只要不下雨就去,哪怕朋友們都不去,我還是要去。
自己去森林?這在從前也是很稀罕的事。
什麼叫習慣難改?不過是沒遇到使其改變的動力或壓力罷了。
我們早早地吃完午飯就出發了。
同一個森林。兩周前剛解禁時,人聲鼎沸,隨處都聽見大呼小叫。今天幾乎沒人。偶爾碰見遛狗的,或跑步的。
在一條小路上,迎面碰上一個上年紀的老人穿條短褲跑步,令我小小地驚訝了一下。氣溫不過4°C,我走了很久,腳還是涼涼的。錯身時,他友好地一笑,我祝他聖誕快樂,他爽朗地回一個節日祝福。
一邊與冷風對抗,一邊腦子就神遊開了。
叔本華還在自語,艱苦和貧乏的生活導致了痛苦,而安逸富足的生活則會導致無聊。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最大敵人。
無疑,消除無聊的首要條件便是學會和自己獨處。疫情禁足,加速了這個學習過程。
在禁足期間遠程工作,在家裡的時間多了,無法忍受家裡的很多「累贅」。於是,從過期食品到「失寵」的衣服、器具,斷舍離了好幾大包。空間一下子清爽了不少,大腦也跟著輕鬆了。
然後一不做二不休,清理一些具有負面影響的關係,斷舍離退出好幾個微信群。人一下子安靜了很多,散亂的精力也被集中了。
我們還有多少看得見及看不見的東西需要斷舍離?
前不久有個網上的一個小妹妹和我聊她的一段情感。她很沮喪,感覺愛得好卑微。我問她一個問題,回想一下,你在為這段關係做一件事的時候,是否有過勉強?她回答說,沒有,都是自己心甘情願而做的。我再問一個問題,如果某一天,這段關係結束了,你會後悔自己做的一些事嗎?她說,不知道。
當一個人心甘情願地做一件事,那就談不上卑微。卑微是一個流行詞,用起來很方便。但這個詞也很無奈,似乎隨便誰都可用它。
小妹妹的「心甘情願」實際上很不結實。如果真的是心甘情願做一件事,那麼任何時候都不會後悔。你可以後悔遇人不淑,付出的真情沒得到回報,但你不會後悔當時做的事。
你能把握的是自己的「心甘情願」,但你不能把握這個「心甘情願」會有預期的回報。
如果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比如讀書升學),在做之前,首先要保證自己是自願的,不委屈自己不將就他人。
你可以把一件夭折的事看做失敗,也可以把它看著成長的臺階。登上去,你就「長」高了一截。
這時,正好看見一棵還沒長大的橡樹,滿樹枯葉在風中顫動,在這全是禿枝的大片森林裡很是搶眼。這些葉子為什麼沒掉落?它們在堅守什麼?大樹繁盛時,有誰會注意到它們的存在?此刻,它們在寒風中的搖曳生姿是它們最後展示個性的機遇。葉子的堅守就是為了遇見路過的你我。經過這個寒冬,它們就會再次長高長壯。
再往前走一小段,看見一群覓食的烏鴉。這個林子裡常常看見成群的烏鴉,不吵不鬧,互不幹涉。
什麼「烏鴉嘴」、「烏合之眾」、「烏白馬角」、「天下烏鴉一般黑」,它們在乎嗎?就算是褒義的「烏鵲通巢」、「鴉巢生鳳」、「慈烏反哺」等等,又與它們何幹?
它們只做它們該做的。
人,不也該如此嗎?
把握自己能把握的,與人為善。不為其他事無謂地消耗自己的能量。
最終,你所做的事都是為自己做的。成全他人就是完善自己。
2020-12-25
延伸閱讀
2020年,該如何寫這年終總結?
聖誕節,給聖誕老人換件新衣服?
朋友,你是儀式中最亮的光芒
【作者簡介】
浪激天涯,女。法國某大學機器人學博士。現供職於法國某集團公司。喜歡寫作新詩,詩評,及隨筆。著有詩集《超弦之玄》。
名言名句
生活是一連串的選擇,必須懂得承擔後果。
La vie est une succession de choix qu'il faut savoir assumer ensuite.
—— 喬爾·迪克(Joel Dicker)